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沙泪 >

第267章

沙泪-第267章

小说: 沙泪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是为大后方与前线之间的隔阂付出了代价。可怜的施泰因。以他的才能来说,他完全有能力走得更远。”
  乍听之下,是在惋惜施泰因本人,可是听清楚了,才能了解到克米特本人是在表达着他对于大后方(也许就是那个“无事不管”的最高统帅部)乱插手前线战事地不满。这样的话,如果放在奥登尼亚国内。是没有人敢说的。不过在这个曼尼亚的禁卫军总司令部内,大伙儿对上将的话并没有表现出大惊小怪的样子,显然他们在这儿具有着在大后方所没有的相对言论自由。而且看上去,大家都或多或少地同意上将的看法。
  过了一会儿,餐厅的门打开了,是宪兵将曼弗雷德送了回来。那个男孩穿着类似于军队但又不算是军人地制服,耷拉着脑袋走到父亲的面前。克米特不悦地瞪了他一眼,让他坐在自己旁边的位子上。看到曼弗雷德这个样子,有地人笑着问他:
  “你刚才到哪去啦?”
  “到河里跟鱼游泳去了!”
  曼弗雷德没好气地应着。当然,他又招来父亲的斥责。有人在为曼弗雷德的淘气解围,克米特说:
  “作为一个男人。不仅要对自己的工作负责,同时也要对自己的家庭负责。只有这样,才是一个称职的男人。要是他以后连这点都没法做到,那我还宁愿他不是军人!”
  很显然,连曼弗雷德以后的道路,克米特都已经作好了打算。不过看看曼弗雷德的样子,又像是对这样的未来并不排斥,只是对父亲地责备撇撇嘴而已。
  “你呀,要多学学尤亚!看看人家。不仅在军队称职,在家庭里,也同样称职。男人啊,不能只顾国不顾家,更不能只顾着家而不顾国。只有同时兼顾并且做好了,才能算是真正的男人。帝国是我们要付出一生心血去为之保护努力的事业,而家庭,也有着相同的重要性。连自己的家庭也照顾不过来,还有什么资格去管理这个国家?”
  克米特一席话。让在座众人无不点头。而且从他们的神情上来看,这并不只是简单的敷衍而已。在奥登尼亚军队当中,一向就有着类似的传统:军人要有个好家庭,才能更好地为国效力。曼弗雷德听到父亲这么说,倒没有表现出不耐烦,而是朝着尤琛一笑,说:
  “要是我有尤亚那么厉害,我就可以马上上战场了!”
  “孩子话!你还得向尤亚多学着点呐!”
  得到上将如此称赞,尤琛本来应该觉得十分荣耀才是。不过他只是礼貌地微笑着。没有一点喜形于色的感觉。有地军官看到他这样。还觉得他真是有风度。实际上,尤琛的心里却是翻腾得厉害。他看着席上诸人,脑海中却一直回响着刚才上将的话:
  “国与家、国与家、国与家……有国才有家,照顾好家才能为国效力……照这么说,其实我是个不及格的人吧……”
  萨梅尔距离海岸防御线最前端的阵地布洛涅,有着不超过三十公里的距离。再往北去,就是大战开始之初,奥军将昂尼亚人还有曼尼亚人大败于此的卡莱尔城。而在两地之间,就有着新月海峡米德加尔德大陆这方最突出一角的尖端——圣路加。这个城市,早在曼尼亚军撤退到海峡对岸时,就成了奥军的囊中物,一座名为城市实为阵地地战区。由于它地地形特殊,再加上与海峡对岸的敌国相近,所以奥军在此地投入地防卫力量最大,此地的防御工事也最为密集。而沿着圣路加一直往南的海岸城市,也大多与它一样,成为奥军海岸防线的一分子,任由奥军在它们其中聚集行动。由此可见,奥军最高统帅部不仅日夜提防东面的路德尼亚,也对西边的敌人始终抱有高度警惕。
  得知他们的愿望难以实现后,哈根对他们的营长说:
  “那我们来到萨梅尔,到底是为什么?”
  “大概是给奶油蛋糕上加上几颗装饰用的草莓吧。”
  尤琛没好气地回答。他作为上级,不能在下级面前表露出自己对更上层地不满,不过哈根是个例外。他们此时不是以上下级的身份交谈,而是以同僚兼朋友的姿态互换意见。在没法违反命令的前提下,军人们想要表达不满,也只能以抱怨的方式在同僚间发泄了。
  虽然在私底下对于上级将他们视作“摆设”的做法觉得不满。不过克米特上将管辖下地禁卫军,又的确是战意高昂,无论是前线的阵地还是海岸线上的工事,都建设得头头是道。不仅如此,克米特上将为了使前线的官兵在防守海岸线的日子中不会太无聊,还特地从后勤部中拨来款项,为官兵们买来了一批手风琴,好让他们在闲暇时能用音乐来打发时间。
  而从海岸防线的重点——防御工事——来看,也确实一如大后方宣传部所宣扬的那样:拥有可以抵挡敌国联军大部分于门外的作用。昔日曼尼亚美丽地海滩。如今已经被密密麻麻的阵地和障碍物还有地雷阵所占领。不管是哪个方向来看,都让人无法将眼前的地方与以前地海边渡假胜地联系起来。
  在另一方面,克米特对于空军也十分重视。或许是由于在南部沙漠时吃过大亏。所以克米特对于海岸防线的防空要求之高,也比大后方的命令更加严格。空军战机与飞行员24小时随时待命,为的就是要在敌军登陆前,就对他们实施密集而可怕的打击,以求在与敌军的争夺下,占有防空优势。
  如此高级别的戒备和防线,足见奥登尼亚对海峡对岸是多么地忌惮。最高统帅部深信,即使目前那边没有动静,但是只要一有机会。艾昂联军一定会趁机组建起大规模的战舰船队,往米德加尔德大陆而来。到时候,肯定又是一场恶战。在翁波里尼亚的登陆没有取得结果后,艾昂联军很快离开了当地,在群岛外围游弋。这更坚定了奥军高层地看法,那就是敌军无时无刻都在寻找机会,而他们,绝不能有丝毫放松。
  在这种没有真正的战斗而却又身在“准战区”的日子里,装甲部队的绝大多数成员都过得有点无聊。倒不是说上级给他们的操练和维修任务无关紧要。而是他们一向认为自己来到曼尼亚是为了作战的,可如今发觉自己原来是候补的,那种心情上的失落,也是可以理解的。尤琛也和大伙儿一样,不过他身为营长,只得将这种情绪压在心里,同时还得按照上头地意思去做。坦克有不少,燃料却欠奉;士兵有很多,真正的作战却没有;虽说是战区。但距离他们心目中的阵地还有好一段距离。因此这些在东线战场上与敌人拼个你死我活的装甲兵们。现在却显得无聊而且闷闷不乐。
  当然,也不是没有高兴的事情。像尤琛。他那条原本寄养在路德尼亚境内中转基地的爱犬帕蒂,终于来到他的身边。这只有着黄白毛色的牧羊犬,是被负责后勤补给的军官给接回来地。它一下车,就直扑自己许久未曾谋面地主人,来个热烈亲吻。尤琛在它面前,连日来精神上和身体上的疲倦仿佛都一扫而光,笑着跟它又搂又抱。帕蒂一边舔着主人,一边嘴里发出“叽叽咕咕”地声音,同时又黑又大的眼睛盯着主人,好像在说:
  “你怎么这么久才接我过来呀?”
  “照这么说,这个算是少校的儿子?”
  有的好事之徒向了解内情的人问清楚后,不禁这样开起他们营长的玩笑来。不过现在这样的处境和环境,倒也挺适合与爱犬在一起的,所以大家对于帕蒂的到来,是高兴大于好奇。
  看到周围全是一些与主人有着相似外表的人,又看到他们对自己如此宠爱,帕蒂简直高兴得有点找不着北。它在人群里看看这个,又看看那个,不时将肚皮朝上,又不时去舔别人伸过来的手,完全一副乐颠颠的样子。但是往往只要它的主人一喝。帕蒂马上就就乖乖地走过去,不再理会别人。看到营长的狗这么可爱,有不少士兵也在外头张望。
  “好了,来吧帕蒂。”
  用不着套狗绳,尤琛一走,帕蒂即使跟别人玩着。也马上站起来,一溜小跑跟了过去。看到它这个样子,有的军官起哄说:
  “哎呀呀,这个就是我们3营的最新一个成员啊。”
  “不错,小家伙比有些新来地还要听话懂事。”在回应中,也可以察觉到久经沙场的老兵们,对于新补充进来的兵员的素质有所不满。不过这也只是开开玩笑罢了,算不上是恶意的针对。
  哈根也跟了过去,他一边逗着左看右看的帕蒂。一边对营长说:
  “如果在翁波里尼亚地时候也有它,那么我们的日子也可以轻松一点。”
  “那样的话帕蒂会热坏的,它最怕热了。是不是,帕蒂?”
  牧羊犬咧开嘴巴,让长长的舌头耷拉在外面,犹如一个天真的孩童般盯着自己的主人。瞧它那模样,哈根既好笑好觉得有趣。
  “帕蒂想主人,是不是啊?想见爸爸!”
  听到对方把自己称作帕蒂的父亲,尤琛一笑,好像也挺乐意的。在远离奥登尼亚地异地,他们中有很多人都很久不曾见过自己的家人。尤琛也一样。他也想念自己的家人,尤其想念自己两个年幼地儿子。现在帕蒂来到自己的身边,自然让他想起了当初在家乡的那段时光。
  “进来,帕蒂,看看你的新家——只是暂时的。”
  尤琛一边站在大门外,一边任由爱犬在自己身边转来转去。哈根这时才注意到,营长手上拿着一个信封。也许是发觉了对方的眼神,尤琛不甚在意地挥了挥那个信封,说:“家里寄来的。”
  “又收到信了?真好啊。”
  虽然嘴上那么说着。不过哈根的心里还是有些不确定的。因为他也不清楚家中地来信,是否真的能让营长打起精神,而不是看完之后就会有一段时间的沉默。只是在表面上,哈根还得与对方打着哈哈:
  “是太太写来的吧,家里没事?”
  “没什么,反正是报个平安。”
  尤琛将信拿在手里,粗略地看一遍,随后就将它塞进自己口袋里。在前线这儿,只要是收到家里来信的。不管是军官还是士兵。无不欣喜若狂,不把信看个十遍八遍都不会罢休。而尤琛每次接到家里来信后。看完里面的内容后,与下属们的反应截然不同。倒不是说他会变得沮丧无比,而是在哈根看来,尤琛并不会为了一封家书而鼓舞起高昂的情绪,甚至有可能是一种难以言喻的郁闷。至于这种郁闷到底是出于什么原因,哈根就算了解到一些,也绝不会向旁人多说半个字。
  而在另一方面(在哈根看来简直就是“事情往往凑到一块来”),王牌飞行员格尔哈德。尤特里希地夫人罗蕾莱。尤特里希,也在办理着前往兰尼亚的手续。在这些事务上,尤琛帮过对方不少忙,不过他们二人在曼尼亚并没有见面。哈根有好几次,都曾经接到营长的命令,要他将一些证明文件寄出去,不用说,当然是寄给那位女士的。只有哈根了解这些情况,也只有他是被尤琛所信任,而不用担心将事情泄露出去。看着眼前营长口袋里露出一角的信纸,又忽然想起这件事来的哈根,心中突然冒出一个念头:
  “要是双方都同时要见少校,他会怎么做呢?”
  虽然知道这个念头实现的可能性近乎为零,不过哈根还是没有抑制住自己的猜测。他对既是营长又是自己朋友的尤琛没有恶意,只是觉得好奇。他没有身处在这种情况中地经验,因此在看到别人时,会忍不住这样想。不过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哈根对这些并没有什么厌恶感,一方面是由于对方是他地朋友,另一方面也有可能是因为男人其实在心里对这种事,与世俗还有女人的看法是不一样地。
  但是话又说回来,哈根提醒自己,那个外表柔弱的黑头发的女士,也许并不像他们想像中的那样,只会依靠男人而已。在她面前,即使营长有心要帮忙,也得用委婉的方式提出,而不是直接要求对方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做。办证的事情是如此,那次调查也是如此。哈根回想起那个时候所见到的罗蕾莱,仍不禁咋舌于她的冷静和观察力的认真仔细。这样一个女人,也的确会更让男人想入非非。哈根本身没这个念头,不过他还是试着以自己的角度,来为上级的心情辩解。

第四卷 尤琛(中) 第五章 家的重要性
  收到家书的还有其他军官——连家书的一点影子都没见着的哈根,反而觉得轻松了不少——其中以快要结婚的诺维克最为高兴,他简直快要把那三张薄薄的信纸都捏破了。也许是自己一个人还不足以感受到喜悦,于是他将自己家信中的内容告之他人。而刚经过他身边的哈根则成为了他倾诉的一员:
  “中尉,您看呀,是我未婚妻寄来的。她真好,说要是我没有假期回去完婚,那么她会用自己的积蓄赶到曼尼亚这边,和我举行婚礼!她多好呀,真是个天使!”
  “是啊,说的一点都没错。不过你也不用让你的宝贝赶来咱们这个男人堆里,因为营长不是给了你假期了吗?”
  “全能的父啊,我太幸福了,真希望让兄弟们和我一样幸福!我从来不知道,结婚是件这么好的事情,我以后要有个家了!一个真正只属于我自己的家,有了它,我工作起来会更卖力,以后回国,就会有我的妻子在等着我……”
  “往后还有孩子对不对?好啦,孩子,我明白你的幸福,不过请你先松开手好吗?”
  原来诺维克只顾着诉说自己的甜蜜,拉着哈根的袖子不放,让对方欲走而不得,只好出言提醒。年轻的少尉吓一跳,赶紧红着脸松开手,向对方致歉。哈根笑了笑说:现在你终于开始了解家庭的重要性了,这很好、很好哇!”
  他使用在国内时常常听到的广播里那打着官腔的播音员的声音,引来旁边一些军官捂着嘴偷笑。诺维克有点不好意思,不过他还是一脸喜悦。
  “对不起,我实在太高兴了,亲爱的中尉。真希望你们都能出席我的婚礼,这是我一直以来的愿望。”
  “就算不能出席你的婚礼,我们都会替你高兴的,小子!”
  哈根一边笑着,一边使劲掐掐对方地脸。好像还把他当成是个小孩子似的。想起自己在以前对他所说的那些关于婚姻与家庭的教训,哈根不禁在自己心里摇摇头。他对自己说:
  “就算我们这些人过得不怎么好,不过也不代表新人也一样啊。也许他们会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5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