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沙泪 >

第332章

沙泪-第332章

小说: 沙泪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尤琛下意识地揉揉自己地眼睛。不仅是这天而已。已经有连续五六天。他睡眠地时间都被大幅减少。由于全军都已经进入最高戒备状态。所以他身为装甲部队中地较高层指挥官虽然装甲部队目前仍然是处于“前线旁观”地身份当然不可以有丝毫地松懈。可能是工作热诚投入地关系。所以尤琛最近竟然都不会觉得很累。而且往日因为低血糖而头晕甚至昏倒地事情也没有生过。这真不知是该庆幸还是该担心地好。当对方地副官好几年地哈根。觉得再这样下去实在不好。因此便极力劝对方去睡一觉。
  “雨没再下了……虽然风还很大。不过还很难说是好事还是坏事……”
  虽然尤琛脸容憔悴、眼窝深陷。不过双眼依然炯炯有神。他盯着窗户。似乎是想透过那具有遮光作用地布帘。看到外面那个呼啸着狂风地世界。哈根也看向那边。说:
  “刚刚收到地最新消息。说台风可能不会在曼尼亚西北地区登陆。而是改为往南移动。但是目前风势没有减弱地迹象。看样子可能还得持续上好几天。”
  “但愿这是全能之神保佑我军的好兆头吧……”
  将视线调回来、盯着桌面上那些文件的2团长,如此喃喃地自言自语着。在这一个夜晚里,不止是这里,许多奥军部队的指挥官和它的官兵们,都将迎来一个不眠之夜。听着外界那似乎不曾停止过的风声,仿佛也像是在宣告着狂风将未知的未来撕出了一个巨大的伤口。在那个伤口中涌现出来的东西,是谁也不
  的剧变……
  66日凌晨,时钟还未直接指到一点钟的方位时,电话出的急促铃声就吵醒了在禁卫军总司令部值班的军官。他抬头一望,才现自己竟然差点睡着了。于是这名值班军官急忙跳起来,一边跑向那个刺耳喧闹的电话,一边咕哝着:
  “来了,来了!”
  在总司令部之内,留守工作的军官不算少也不算很多,但是负责通讯部的人,有的因为去汇报新消息、有的因为刚刚出去倒杯咖啡,所以正好只剩下一个人。当这名值班军官心里暗自诅咒着离开的同僚、诅咒着这通像催命鬼似的电话时,他将话筒贴在耳朵旁,大声说:
  “战区总司令部!”
  “喂?这里是布列塔尼的第14步兵师师部,能听清楚吗?”
  “非常清楚,你说吧!”
  “我们所驻守的阵地上空,出现了大量的敌军飞机,还有空降兵!他们人数众多,而且非常分散,现在我们正在进行还击!请求指示!”
  “什么?!”
  值班军官吃了一惊,连忙看向那幅挂在墙壁上的军事地图。布列塔尼位于布洛涅与迪马尔之间的后方,与前线相隔不远。没想到如今前线还没现敌军,在这里却等来了敌军!正当这个军官刚想说“稍等”的时候,一旁的另一部电话又响起来,那声音好像是在与他作对似的。
  他只能又拿起话筒,才刚说了一句,就听到话筒那头传来伴随着急促喘气声的声音:
  “……现在在我们的阵地上空,现大量敌军伞兵!暂时还不清楚他们的人数,但是粗略估计可能有过千以上!”
  随后,这样的电话竟然接二连三地打进总司令部这儿来。而且通过接电话的间隙,值班军官从地图上现,敌机和伞兵降落的地点,竟然遍布各处。从圣路加,到迪马尔,几乎这些海岸前线的稍后方阵地上空,都接到了这样的敌报,简直是令人手忙脚乱。值班军官听着话筒中那些夹杂着惊恐与慌乱的声音,呆呆地看着地图,竟然一时间回不过神来。当通讯部的其他人回到这里时,差点被夺门而出的值班军官撞倒。他们瞪着对方的背影,连想叫住他都来不及。这个时候,里面的电话又再响起,于是他们只能赶紧回去工作。
  通讯部值班军官跑到旁边的大房间内通讯部就在总司令部隔壁一进去就对正在与参谋长商议事情的副总司令报告说:
  “报告!刚刚接到前线阵地的电话,在那里出现了敌军战机,他们正在往那里空投伞兵,我军已经开始还击作战了!”
  听到这个突如其来的消息,副总司令施策尔马上放下手中的咖啡杯,差点把里面的咖啡都泼了出来,溅到地上。他马上问对方:
  “这是什么时候的事情?在什么地点?”
  于是值班军官就将自己从电话中听到的战报一一向对方作了汇报。当得知敌军的空降地点竟然跨度如此之大、出现的地区如此之多,不禁让施策尔脸上变色。因为这样一来,他们要防御的任务难度就会急剧增加,而且如今这样是没法搞清楚敌军主力部队何在的,所以也就难以集中兵力与火力对付敌人了。看着地图,听着值班军官报告的每处生敌情的地点,施策尔几乎都傻了眼。
  这个时候,门外又跑来通讯部的一个士官,很不幸的是,他也是来汇报敌情的。从他的口中副总司令得知,敌人空投部队的地点,在持续增加之中。看样子,敌人似乎早有准备,所以不停地在曼尼亚沿岸进行兵力空投。而他们空投的地点,却不是在最前线,而是在海岸防御壁垒后方的平原地带上空。由于是夜间,所以各处的守军都无法第一时间弄清楚敌军空投的人数,只能用地面炮火对空中的敌机进行还击,务求在敌人的伞兵降落到地面前,就令对方遭遇重大损失。有的部队,甚至因为被敌军这一下找得措手不及而迅速请求增援。听完下属的汇报,施策尔从左到右、由上至下地看着地图,口中出的声音近乎于愤怒:
  “他们到处都是!到处都是!这简直不合常理!”
  “需要向前线派出增援吗?”
  一旁的参谋长如此低声问着,他不仅是在提醒对方,也是用这种方式好让对方可能冷静下来。施策尔在经历了最初的困惑不解后,压制住心中的疑问与怒火,对通讯部的人说:
  “继续留意前线的情况,一收到消息马上来报告!还有,务必让那儿的人弄清楚,敌人的进攻规模如何?兵力的多寡和火力支援的地点。”
  得到上司的命令,通讯部的人马上又回到自己的工作岗位上,现在那儿可不是像刚才那样只剩下一个人值班而已,谁也不敢离开,而是时刻留意着接听前线的消息与讯号。支持作,支持泡

第四卷 尤琛(下) 第十七章 六月六日(2)
  在隔壁的房间内,副总司令与参谋长一起,观察着地tT遭到敌人空降袭击的地点。不仅仅是奥军最高统帅部所倾向的敌军登陆地点,如今甚至连他们之前没有注意的、认为敌人不可能出现的地点,也生了敌军空降伞兵的战情。施策尔越看越眉头打结,从军这么多年,他从来没见过有哪个国家的部队可以在开战的时候向这么广阔的地区起进攻,就算艾尼亚号称是世界第一强国与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的部队,如此分散而且跨度大的空投,也是前无古人的。难道艾尼亚的空降兵们真的长了翅膀,可以到处飞来飞去吗?他不住地说着:
  “这不可能、不可能……”
  “会不会是前线的误报呢?”
  参谋长波舍斯基也跟对方持有同样看法,因为要完成这样的作战,纸上谈兵倒还可以,但一旦生在实战中,其实现的可能性几乎等于零。艾昂联军就算人数再多,也不可能在奥军没有觉的情况下,将那么多的伞兵空投到曼尼亚海岸防线各处的后方阵地上。
  施策尔还没有回答,就有副官和通讯兵将最新收到的电报交到他的手上。同样的,那些从前线来的电报无非诉说着一件事:那里出现敌机、那是出现敌人的伞兵,而且敌军一下子变得似乎到处都有。
  这种情况,委实令总司令部的人百思不得其解。
  “命令那儿的人继续坚守阵地!还有,让海岸防线上的部队作好准备,有必要的时候,让他们派出一部分的兵力支援后方,形成对敌军的夹击包围之势。传令下去,各处部队迅速集结,作好准备!”
  得到副总司令的命令,总司令部自然又是一阵忙碌。波舍斯基注视着地图,难以理解敌人这么大规模出动,究竟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如果说敌军真的出击了,那么他们的主力部队又是在那里呢?如今从前线的汇报来看,好像每一处都是敌军的主力,但又不能确定。现在只能等前线的报告了。
  看到施策尔背着双手,在电话旁来回踱步的模样,波舍斯基心中一动,走上前向对方说:
  “要是这只是敌人的佯攻……”
  “……有这可能,但是现在糟糕的是,我们所掌握的情况太少,甚至没办法确认前线说的情况到底是他们夸大还是确有其事。”
  当然。身为这一地区如今地最高军方负责人。施策尔同样不希望看到最坏情况生在这里。但是既然敌人来了。那么指挥部队还击、尽量将战情扭向对我军有利地展态势。就是他们现在必须要做地事情。消息地混乱和情报地稀少。会令每一个精明强干地指挥官都感到束手无策。不过施策尔还是希望前线地部队能够守住阵地。稳住局面。
  “从动进攻和空投地地区来看。如果集中在某个地区。那还有可能做到;可是在曼尼亚由北到南。这么长地海岸线与后方之间都进行了空投。这简直太不可思议了!光是那样子地话。敌军有出动地飞机就不知有多少。可为什么我军地雷达没有现它们?”
  随着刚开始信息地未明朗所带来地不安渐渐消退后。施策尔脑海中平静下来。疑问也跟着一个接一个。他越想越不对劲。但是如今又苦于没有确实情报可以证实这些问题。他将自己地思考告诉了波舍斯基。对方一脸凝重地点点头。说:
  “这样看来。是佯攻地可能性很大!”
  “但愿如此。”
  施策尔与波舍斯基都没有说话。他们地心似乎都飞向了离萨梅尔并不遥远地前线阵地。在那里。他们地士兵正在努力操纵着高射炮和各式大炮。向空中地目标进行射击。漆黑地夜空中。点点火光照亮了夜空。偶尔也会出现那些在上空掠过地敌机地身影。每当到了现敌机踪影地时候。奥军地地面炮火也更加热烈地向着它们招呼而去。同时。夹杂在飞机与黄色防空炮火之间地。还有那一点点地白色。它们地风地操纵下。显得摇摇摆摆。朝地面坠落而来。这些也是奥军地射击目标。不过不是交给那些火力猛烈地大炮。而是小型地迫击炮或是火箭炮。还有就是奥军官兵们手中地枪。高射炮、各式各样地大炮、阵地或堑壕中地机关枪。这些武器中所出地明亮地黄色光芒。交织在一起。几乎可以将这片地区点亮了。奥军目睹敌军如此大规模地空降。无不希望在敌人来到地面与他们短兵相接之前。就尽量多干掉敌人。
  虽然火力网是如此地密集,但是还是有一些白色的物体降落到地面、消失在地平线上。奥军驻扎在阵地上的部队马上派出搜索部队,前去消灭降落在地面上的敌军伞兵。当他们的人辗转来到那里的时候,仍然可以看到那白色的降落伞在树林中随风起舞。
  “注意!敌人有可能就在附近,小心前进!”
  在队长的命令下,小股的部队在树林中分。当前面的尖兵一步步靠近那些白色的降落伞时,?从喉咙里跳出来了。而凭借着已经熟悉黑暗的眼睛,他看到了敌人的身影。虽然就在面前,并且面对着敌人的枪口,但那个伞兵好像没对奥军士兵的话起反应。之后,那个士兵壮着胆子,又走近一些。可是他所看到的一切,却让他在瞬间傻眼了。当他们这支小股分队的队长也赶来之后,他们彼此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似乎都不知如何是好。还是他们的队长话了:
  “带回去,马上向上头报告这个情况!”
  66日凌晨,在“敌军大规模空投突袭”的情况汇报到曼尼亚战区禁卫军总司令部后不到一个半小时,前线就有人匆匆赶来了。那是在布洛涅与萨梅尔城之间进行防御任务的帝国步兵师师长,同时他带来的,还有这次突袭的敌军。当帝国步兵师师长将敌人带到总司令部一众将领军官面前时,坐镇此处指挥的副总司令施策尔没法掩饰住自己的惊讶之情。
  “这个……就是敌军?!”
  他们所有人都一时忘了刚才的紧张气氛,齐刷刷地看向对方手中的东西。那是一个不到一米长、浑身穿着用油漆涂成的“军服”、背后还挂着个降落伞和降落伞包的“士兵”。这个不管怎么看,都只是个做工精致的木偶。但是这个木偶身上的“军服”、“钢盔”、“降落伞”、甚至还有身上佩带的“武器”,都一应俱全。帝国步兵师的师长用复杂的表情,拉了拉那个木偶的降落伞和它的关节。这个东西手脚能够有限度地活动,而且降落伞和伞包也是附加上去的,看上去像真的一样。
  “这就是我们在阵地上现的‘敌军士兵’,在空中的时候,这些东西看起来跟真的没有两样。直到它们落在地上,我们才现,被耍了……”
  难怪敌人可以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起如此大规模的“空投进攻”,并且一下子到处都是他们的人。原来是另有乾坤的!看着这个“艾尼亚伞兵”,施策尔真是哭笑不得。不过他马上就皱起眉头,又问:
  “可以肯定这真的只是佯攻吗?”
  “是的,阁下,起码在我们那个地区,情况是如此。”
  随后,更多的确切消息被汇报进来,在曼尼亚海岸线后方生的所谓敌军突袭事件,原来也跟帝国步兵师现的情况一样,都只不过是敌军用木偶弄的一出闹剧罢了!在事件得到证实时,施策尔看着波舍斯基与其他参谋人员,苦笑着说:
  “没想到艾尼亚人还会来这一招!”
  可是放松的心情并没有持续很久,因为施策尔跟总司令部的人都已经感觉到,敌军会花这些力气来进行一次无关痛痒的佯攻,极有可能是在为不久后的真正进攻作准备。只不过,之前的这次佯攻,艾尼亚人非常聪明——简直可以说是狡猾——他们没有集中一处,而是弄得四处皆兵,不仅自己没有什么损失,还弄得奥军慌张起来,浪费了不少时间和弹药。施策尔越想越恼,只是一次佯攻,自己这边都弄得这么慌慌张张的,要是敌人真的来了还不知会怎么样呢!
  正当禁卫军战区总司令部里头的气氛稍稍比刚才轻松了一点的时候,这时门外又跑进通讯兵,他上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5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