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金玉为糖,拐个醋王 >

第2章

金玉为糖,拐个醋王-第2章

小说: 金玉为糖,拐个醋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2章 
  京西罗家虽只是富商,可在饮食之道上的讲究却不逊王侯、世家,很舍得费工费银。
  到罗淮当家后,更是专在府中辟出一座厨院,自挂匾额称“调鼎堂”,司厨全是从五湖四海重金礼聘来的。
  有鉴于此,罗家人只要身在京中,若不是十万火急的事,耽误什么都不会耽误吃饭。
  酉时,罗翠微与罗风鸣一道进了饭厅,见卓愉也在,姐弟俩便朝她行了家礼。
  “母亲今晚是同我们一道吃吗?”罗翠微道。
  自打大前年罗淮在海上受了重伤被送回来后,就一直在主院静养,平日的餐食也单独送到主院,卓愉自是陪着丈夫,已许久不到饭厅了。
  卓愉笑着摇摇头,柔声解释:“听说你近来总是吃得很少,我来瞧瞧是不是菜色不对。”
  罗淮当初伤及肺腑,如今的餐食都要照着大夫开的进补方子来,而饭厅这头的菜色是司厨们自行安排的,卓愉平常并不太清楚孩子们都吃了些什么。今日听说罗翠微近来吃得太少,她有些担心,就赶忙亲自过来瞧瞧。
  “我就是药喝久了败胃口,”罗翠微掩唇轻咳了几声,才接着道,“已请司厨替我熬了粥,让母亲挂心了。”
  卓愉这才稍稍宽心些。
  侍者们正布着碗筷,罗家最小的姑娘罗翠贞搓着冻红的指尖,笑嘻嘻地踮着脚来到桌前。
  “今晚是团油饭呀……”罗翠贞望着才被端进来的团油饭,满脸写着美滋滋。
  罗家的团油饭外头可比不得,内里煎虾、烤鱼、鸡肉、鹅肉、猪肉、羊肉、灌肠、蛋羹、姜、桂皮、盐、豉,只需小小一碗就极尽丰盛。
  卓愉温柔地嗔了她一眼,轻声道:“蹦什么蹦?好好走路。”
  罗翠贞偷偷吐了吐舌头,亲亲热热地挨近罗翠微,“姐,我跟你说……姐!”
  十二三岁的小姑娘,嗓音本就尖细些,这猛地一声咋呼,惊得罗翠微与罗风鸣同时打了个激灵。
  卓愉也被吓着了,缓缓神才柳眉轻蹙,柔声斥道:“贞儿,怎么冲着姐姐瞎嚷嚷?”
  “我吃的是团油饭,姐姐吃的就是荸荠肉茸粥……”罗翠贞扁了扁嘴,眼巴巴望着被放到罗翠微面前的那个盛粥小盅,“姐,这粥能让给我吃吃么?”
  那粥看着平平无奇,却是用熬了整夜的鸡汤反复滤得清清亮后,才加上荸荠粒和细肉茸添米熬的,虽只那么一小盅,却比团油饭还要费工,平日里若没人开口说要吃这粥,厨院那头轻易是不做的。
  罗翠微还没开口,罗风鸣就没好气地冲小妹翻白眼:“罗翠贞,不若我赏你个破碗,想吃什么自己上街讨去!一惊一乍的,可吓死我了。”
  “好你个罗风鸣!你才要出去讨饭呢,我……”罗翠贞对自家哥哥龇牙咧嘴做怪相,一双小手却悄默默朝那盛粥的小盅探去。
  卓愉缓声道,“罗翠贞,把你那爪子拿远些。粥是你姐姐的,若你实在想吃,明日再请司厨熬。大姐儿,你吃你的,不惯她这坏毛病。”
  别看卓愉性子软,可打理后宅、教养儿女却自有分寸。
  虽说罗翠微不是卓愉亲生,又是家中三个孩子里最年长的,可卓愉却从不讲什么“大的就该让着小的”那一套,该是谁的就是谁的。
  或许也正因为她这碗水端得还算平,三个孩子自小打打闹闹,却感情甚笃。
  罗翠微转头轻咳几声,见小妹还眼巴巴望着自己,便抿着笑道:“母亲说了,这是我的。”
  罗翠贞失望地扁着嘴,“姐,你赏我个不破的碗吧,明日我上厨院讨粥。罗风鸣只会给我破碗,我怕漏。”
  家中侍者将菜都上齐整后,三个做儿女的照例站得端端正正,向卓愉行了礼。
  卓愉欣慰地笑着点了头,抬手示意他们坐下开餐,这才放心地回主院去了。
  ****
  罗家没有那“食不言,寝不语”的规矩,加之如今父母又不同桌,每回吃饭时自少不了叽叽喳喳、嘻嘻哈哈。
  罗翠微与罗风鸣如今联手打理着家中商事,在外人面前自是到什么山头唱什么歌,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可当他们与亲近的人混在一处时,心性做派却与十三岁的小妹罗翠贞没什么两样。
  罗风鸣先喝了一口汤,才冷冷笑瞪着自家妹妹:“罗翠贞,下午是你跑去叫姐姐出来的吧?”
  这几日罗翠贞进学的书院给放了休沐,外头天寒地冻的她就没出去玩,成日在家做小米虫。
  “那我不是看着形势不妙么,”罗翠贞自知理亏,将手中的饭碗端得高高的,挡住大半张心虚的脸,“舅舅他们总是胡搅蛮缠,母亲又心软……”
  “那不是还有我在么?”罗风鸣有些生气,“姐姐养病呢,才多大点事啊你就去烦她?你怎不干脆把父亲搬出来?没轻没重的。”
  罗翠贞被训得蔫蔫的,埋头扒着饭,口中嘀咕道:“我不是信不过你么……”
  “行了行了,我又不是什么重病,养这些日子也差不多了,没那么娇气,”见弟弟妹妹要闹起来,罗翠微只好出声做了和事佬,“你俩别嚷来嚷去的,都多大俩人了?吃着饭还堵不住嘴。”
  罗翠贞像是突然想起什么事来,滴溜溜转着眼,便扒饭边嘿嘿笑。
  罗翠微与罗风鸣诧异地望向她。
  “姐,我跟你说个事,保管你气得哇哇叫。”罗翠贞神秘兮兮地笑着舔了舔唇角。
  罗翠微挑了挑眉:“说来听听。”
  罗翠贞端起自己的碗站起身,换了个离她远些的位置,才哈哈笑道:“下午你和罗风鸣走了以后,三舅母说,你都二十有五了还这么又凶又狂,嫁不出去的。”那时她躲在正厅门外,全听见了。
  罗翠微拿着筷子的手滞了滞,顷刻后果然怒气浮了满面。
  她将筷子往桌上重重一拍,咬牙切齿道:“谁二十五了?!她才二十五!她全家都二十五!我才二十三!”
  罗翠贞目瞪口呆地转头与罗风鸣对视一眼,接着两人就一起哈哈哈笑得东倒西歪。
  亲姐啊!难道不该气人家说你嫁不出去吗?
  直到吃完饭,三人一同走到花园里消食,罗翠微还气呼呼的。
  罗风鸣笑着揽过她的肩,宽慰道:“人说的是虚岁,年纪不都这么算的嘛。”
  “什么破算法?一虚就给人虚两岁!”罗翠微对此显然非常坚持,“我不是,我没有,我不认。”
  罗翠贞哈哈道:“过了年你就二十四了,明明只虚了一岁呀。”
  “你闭嘴,”罗翠微叉腰瞪她,“再吱声我就让你出去讨饭!给破碗!”
  ****
  过了五日,罗风鸣带着账本来到罗翠微的书房。
  两人将当季的账目一一核完,又说了几句明年的打算,罗风鸣便开始唉声叹气了。
  “昭王府那头又把拜帖退回来了。”
  这五日里,他已向昭王府递了三次拜帖,次次都被退回来,这让他有些挫败。
  罗翠微轻咳两声,笑着捧起面前的酸枣茶浅啜一口:“只退了拜帖?”
  罗风鸣如梦初醒,清亮的眸中闪着光:“那几幅字画倒是收了!”
  因罗翠微事先有交代,让他不要直接送银子,礼物的价值也需在轻重之间拿捏好分寸,他便只挑了几幅寓意颇佳的字画随拜帖一道送去。
  罗翠微点点头:“送的是小姑姑的墨宝吗?”
  她口中的小姑姑,正是罗淮的小妹罗碧波。罗碧波是京中小有名声的雕版画师,她的墨宝虽不至于价值千金,却也绝非不名一文。
  “对,你交代了不能太过贵重的,”其实罗风鸣对此有些不能理解,“不过话又说回来,既你猜想昭王殿下缺钱,咱们为何不直接送银子?”
  “这是父亲从前教我的,”罗翠微笑着对弟弟眨了眨眼,“咱们与昭王府从无来往,贸然送去金银或贵重之物,换你你敢收?”
  “也是这个理,”罗风鸣有些明白过来了,“那这样一来,咱们几时才能确认昭王府是不是当真缺钱?”
  若到了春季还不能与昭王谈定借道临川的事,明年就还得在松原被黄家卡住脖子。
  而眼下已是腊月,留给罗家的时间,最多不过三个月。
  “你让人去查查那几幅字画的去向,”罗翠微指尖轻点着桌面,“若它们被换了钱,那就八九不离十了。”
  罗风鸣有些苦恼地按住自己的头顶:“姐,若是咱们猜错了……借道临川的事就没得谈了啊。”
  罗家在朝中并无消息来源,所以“昭王很缺钱”这件事只是罗翠微的推测。若一切只是阴差阳错的误会,事实上昭王与临川军都不缺钱粮,那“狼狈为奸”的前提可就没有了。
  “自然不能将所有赌注全押在昭王这边,”罗翠微看了弟弟一眼,“你上回提过,你有个朋友与贺国公府的小公子有些往来?”
  罗风鸣郑重地点点头:“只是贺国公府的小公子常在我那朋友家买酒喝,虽不是很亲厚的交情,不过我会试着接近接近的。”
  “你尽力就行,若实在不行就不强求了,”罗翠微叮嘱道,“也不必急于求成,贺国公府这边可以慢慢来,咱们的当务之急还是昭王。”
  “我就是怕咱们将临川军的事想岔了,到最后竹篮打水一场空。”罗风鸣眉心紧皱,长长叹了一口气。
  “我总觉着我的推测是对的,”罗翠微眼中涌起无限悲悯,“毕竟当初临川军的人企图从我手上‘打劫’的,不过是区区五车粮食而已……哦不,他们原本还打算给我留两车。”
  那年罗翠微跟着商队去松原,路上听人说松原附近的小镇昌宁有一种特产的米,与别处的米风味不同,于是返京之前便去昌宁买了五车,打算带回来让全家人尝尝新鲜。
  结果才踏出松原地界没多远,就遇到一群假扮成山匪的临川军。
  那群人显然是临时起意扮作山匪的,手腕上的临川军名环都忘了摘。
  虽说他们做出凶神恶煞的模样,可末了那个领头人心虚巴巴地说“还是留两车给你”的样子,实在让罗翠微目不忍视,几乎是强行将那五车粮食全送给他们的。
  “这件事我之所以印象深刻,绝不是因为堂堂临川军居然扮山匪打劫,而是当时他们那种饿到发绿的眼神,”罗翠微轻轻拍着自己的心口,唏嘘不已,“饿到假扮山匪,却不图金银,只为了区区五车粮,这得是穷到什么地步才干得出来的事啊。”
  若真相不是临川军穷到快要啃地皮,那可真是出了鬼了。
  ****
  罗风鸣手底下的人办事还算利索,次日就将那几幅罗碧波墨宝的去向查清楚了。
  “是昭王府的陈总管亲自拿到典当行的,”罗风鸣喜笑颜开地对自家姐姐道,“就是咱们家开在城西的那间小典当行,没挂咱们家字号。掌柜说,陈总管还刻意改了装扮。”
  昭王府总管陈安是个年近六旬的老人家,打昭王殿下小时候就跟在他身旁,平常昭王在临川,昭王府中所有事都由这位老总管打理,足见信任。
  若是昭王府的其他人出面来办这件事,或许还有可能是恶仆背着主人中饱私囊,但是由老总管陈安亲自经手,不是得了昭王的授意才怪。
  昭王殿下十分缺钱,这事是板上钉钉跑不了了。
  罗翠微心下有了十足的把握,与罗风鸣商量一番后,决定明日亲自登门求见。
  “当真不要我与你同去?”罗风鸣有些不放心。
  罗翠微坚定地摇摇头,“毕竟也不是什么光风霁月的勾当,人多了反而不好开口,想来昭王还是要顾忌脸面名声的。况且明日我只是先去与他打个照面,并不一定立刻就能谈成。”
  她相信,即便昭王最后同意达成这笔买卖,那也一定会希望知道的人越少越好。


第3章 
  翌日竟是个大晴天,将寒冻几日的整座城都照了个通透。
  午后的冬日暖阳自上而下,将略显简素的昭王府裹了一层淡金光晕,连庭中几盆不太起眼的紫背葵都被照耀出生机勃勃的暖色。
  罗翠微独自坐在昭王府正殿的厅中等候,顺手端起侍者方才送上的茶盏,不动声色地打量四下。
  若只看厅中那些陈设摆件,昭王府似乎并不如她预想中那般清贫如洗,可当她端起茶盏的瞬间,略显粗糙的茶香却又佐证了她之前的推测。
  是顶便宜的秋茶。
  堂堂一个王府,给客人的茶竟是秋茶,若不是真的缺钱,当真说不通。
  她将茶盏放回去,从袖袋中取出一个织金锦暗纹香囊打开,拈了一片南天竺叶放进口中含着。
  因她尚还有些轻微咳嗽,出门时便特地将这药叶随身带着。
  她轻轻咀嚼着药叶,随手拿起身侧茶几上的小花瓶瞧了瞧,瓶底那个“少府匠作”的印记让她的唇角无声扬起。
  但凡御赐之物,大都是有价无市的玩意儿。就算昭王缺钱缺疯了,敢冒着大不韪的风险将这些东西拿出去卖,轻易也找不到有胆子接手的人。
  这光景,只怕是能卖能当的东西全出手了吧?
  罗翠微正暗自唏嘘着,抬眼就见一道高大的身影背光而来。
  也不知为何,很少怯场的她竟没来由地怂了怂。
  就这片刻的慌张闪神,原本要放回去的那个花瓶骤然自她手上滑脱,径直往地下跌去。
  她浑身霎时发僵,周身里的血都似乎凝住不动了。
  完了,这祸可闯大发了。
  就在这叫人绝望的瞬间,她眼前微暗,那个高大健硕的身影已迅疾如闪电一般掠至面前。
  片刻后,确认没有听到瓷瓶迸裂的声响,劫后余生的罗翠微这才无声将嘴里的半片药叶使劲咽了下去,胸腔里那颗小心脏后知后觉地砰砰乱跳一通。
  她定了定心神,有些僵硬地站起来,轻声诚挚:“多谢。”
  那人淡淡点了头,随手将那花瓶放回原处,迈开步子走到主座掀袍坐下,身姿挺拔如白杨参天。
  他的衣饰并不华丽繁复,可一举一动所透出的骨子里那份豪迈疏阔之气象,已足使他无需借助衣着矫饰来宣告身份了。
  澄明日光下,男子的浓眉星眸熠熠生辉,浅铜肤色的面庞显出刚毅持重的凛冽威势。
  这种长相、气质,与常居京中的宗室贵胄那种矜贵俊秀截然不同。
  那是边关烽火淬炼出的英朗肆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