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锦医卫 >

第155章

锦医卫-第155章

小说: 锦医卫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架海金梁。”
    秦林笑着和这些人寒暄,包括王士骐在内的文士公子都如众星捧月一般把他围在中间,你一句我一句语气里充满了羡慕和谄媚。
    青黛忽闪着眼睛躲在秦林身后,既为秦哥哥的成就感到骄傲,又好奇这些公子哥儿为什么如此敬畏他——在青黛心目中,正三品府尹的公子可是些眼高于顶的家伙,骄傲程度都和大坏蛋黄连祖差不多,怎么会对秦哥哥如此恭维呢?
    高升站在不远处,脸sè都有些发绿了,几个mén子你看我我看你,那种畏惧彷徨的样子简直难描难画。
    没想到这年纪轻轻像个书生的家伙竟是近来名震金陵的锦衣卫副千户秦林,传说此人杀死白莲教三名长老,破获数起惊天大案,威风一时无两。
    竟然得罪了这样一个神惧鬼怕的人物,那还有好下场吗?
    秦林应付着众位文士公子,皮笑ròu不笑的瞧了高升一眼。
    高升心如擂鼓,硬着头皮走过去跪了,乒乒乓乓的磕头:“xiǎo的有眼不识泰山,xiǎo的猪油méng了心,求秦将军大人有大量,把xiǎo的当个屁放了!”
    青黛越发不明白了:怎么看起来这些人都很怕秦哥哥呢,秦哥哥是很好的人呀,真奇怪!
    王士骐察言观sè就知道怎么回事儿了,招招手把另外一个mén子叫来,那mén子犹犹豫豫的看看高升,架不住自家少爷发火,只好凑在王士骐耳边,嘀嘀咕咕的说了一通。
    “大胆的奴才,真正该死了!”王士骐哪儿还有点金陵四公子的派头?两只眼睛恨得通红,一脚把高升踹翻。
    可怜的王公子yù哭无泪啊,心说我父子容易吗?好不容易费心费力巴结张居正,和这位秦将军拉关系,得知王本固参奏秦林,冒着风险从通政司扣下奏章,又不辞劳苦连夜赶往扬州报信,这才有了现在双方jiāo好的局面。
    也多亏秦林在查办连环杀人案时坚持原则,顶住刘一儒、耿定向的压力,按照正确的路线查明了案情,这才使王世贞保住了应天府尹的官位——否则在南直隶各地都在上报朝廷擒获白莲教妖匪、捣毁传教法堂的时候,应天府却往上报发生白莲教报复xìng的连环jiān杀案,王世贞这府尹绝对算当到头了。
    现在区区一个mén政,竟然胆敢得罪秦林,前番努力不是付诸流水了吗?
    王士骐又气又愧,顾不得保持名士风度,追上去就朝着滚地luàn爬的高升大打出手,为了给秦林一个好印象,他下手绝不容情。
    幸好他是文人公子,没有练过武功,否则高升被当场打死都有可能。
    就算如此,高升也被打得连声惨叫,实在是狼狈不堪。
    身为金陵四公子之一的王士骐不顾形象在大mén口殴打仆人,这一幕也够呛,那几个文人名士看得目瞪口呆,越发畏惧秦林。
    以前只是在王士骐和张家两位公子口中听说秦林多厉害,现在亲眼看到堂堂应天府尹的公子竟为了他,像个恶霸纨绔一样当街打人,这是多大的能耐?
    王士骐也尴尬无比,秦林不表态,他就不能停手,可他在家mén口像个地痞似的痛打家仆,也把名士风骨给丢光了。
    秦林脸上仍然挂着那种淡然的笑容,既不叫好,也不劝阻,没事人儿似的云淡风轻。
    王士骐偷眼一看,心底就暗暗叫苦,知道秦林有意拿他开心,无奈形格势禁,只好一拳一脚继续朝高升直捣,他常年未曾锻炼身体,这一下子用力太猛,累得脑mén上热汗直淌,偏生还不能停手,真正哭笑不得。
    “秦哥哥,叫他不要打了,那坏人都快被打死了,”青黛怯怯的扯了扯秦林。
    王士骐十分期待的看着这边,心头已对青黛谢天谢地:我的xiǎo祖宗啊,多亏你啦,要不这高升没打死,本公子就先累死啦!
    秦林气也出的够了,这才佯装出着急的样子,急忙把王士骐拉住:“为了区区口舌之争,王世兄何必如此?倒叫旁人看了笑话。”
    王士骐擦了把额头冷汗,暗道恐怕不是被旁人看笑话,是你老人家要看我的笑话?不过这件事本来理亏,被秦林摆了一道,王士骐也只能怪高升狗眼看人低,连累主家。
    秦林、青黛由王士骐陪着从正mén进了宅邸,很快王世贞就满面chūn风的从后堂迎了出来,笑着连连打躬:“今早上喜鹊喳喳叫,下官就说有贵人到来,果然秦将军莅临寒舍!”
    王世贞的态度要多谦恭有多谦恭,要多亲热有多亲热,因为秦林不仅使他能够保住官位,还是他结jiāo首辅张居正的途径,同时秦林极有可能升为锦衣卫堂上官,到那时鱼跃龙mén直冲万里长空,前途就不可限量了。
    而且和身为年轻公子的王士骐不同,王世贞老了,面皮也够厚,连带着秦林身边的青黛也奉承一番,叫xiǎo丫头脸儿红红的,倒是对这位“白胡子老爷爷”颇生好感。
    秦林说了李时珍求题跋的事情,王世贞一拍大tuǐ:“嗨,这两天本官忙着公务,搞得焦头烂额,叫mén上不要替无关人等通传,怎么连故友都挡在mén外了?惭愧惭愧!”
    秦林闻言眉头一挑,应天府的事情一年到头都差不多,王世贞突然忙什么?
    果然王世贞神神秘秘的凑上来,压低声音道:“京师有xiǎo道传过来,对刘戡之明正典刑的钉封文书已经上路啦!”
    ……………………………
    9月份书友们的支持,叫猫感动得眼泪哗哗的,这次十月初月票双倍,朋友们能不能把保底月票投给猫?喵呜——
荆湖卷 230章 好事成双
    230章  好事成双
    李时珍呆呆怔怔的坐在房中,不停摩挲着桌子上的一口旧藤条箱,huā费毕生心血写作的《本草纲目》书稿就装在里面。#本章节随风免费小说 m/f/X/S。net#(http://www。m/f/x/s。net…免费/小说/mf/xs小说)
    沉甸甸的书稿重达三十多斤,不仅是这位老神医毕生心血的结晶,徒弟厐宪、四个儿子和孙nv青黛都为这部巨著付出了辛勤劳动,现在面临不能出版付印的难题,该怎么向他们jiāo代呢?又有多少病人会在开错方、用错yào的情况下死去,就像青蒿里面有香蒿和臭蒿的区别……
    想到这些,李时珍实在惭愧难言,恍惚中他甚至怀疑这部书是不是不合时宜,是不是拾人牙慧,并没有多大的实际价值?
    不!不应该是这样的啊!
    李时珍痛苦的摩挲着藤箱,身为作者他完全明白这部书的价值,但他只是做过八品太医、王府奉祀正这种不入流的xiǎo官,科举也止步于秀才,在文坛上没有丝毫地位可言,不会有任何书商、书店愿意销售他的新书,于是他只能眼睁睁的看着书稿躺在藤箱之中睡大觉,迟迟不能变成印刷书籍造福黎民。
    到南京来,求早年结识的文坛盟主王世贞题写序言,不料竟碰壁而回,希望落空。
    在这南京城里来来往往的文士才子如同过江之鲫,可谁能懂得这部书的价值呢?李时珍甚至悲哀的预感到,也许书稿在有生之年都无法面世了……
    鸣锣开道的声音从街上传来,李时珍如同槁木,充耳不闻,直到仆役在外头拖长了声音通报应天府王老先生来拜,他才如梦初醒,腾的一下站了起来。
    可很快他又苦笑着坐了回去,王世贞来拜应该是找秦林的,这位世侄倒是颇有些翻江倒海的手段,在蕲州就把荆王父子唬得一愣一愣,来南京又是风生水起,虽是从五品锦衣卫副千户,就有朝廷正三品大员和他往来结jiāo。
    不过,李时珍也有身为医者的自尊,如果要凭秦林的关系去求王世贞写序,却是他不能接受的,如果序言是看在面子上作出的谀辞敷衍,那不仅是对他的侮辱,也是对这部鸿篇巨制的侮辱。
    “爷爷,王府尊来拜访您啦,”mén吱呀一声被推开了,青黛喜气洋洋的走进来,“王府尊都等在客厅上了,爷爷怎么还不出去?”
    拜访我?李时珍兀自不敢相信,直到青黛再次点头,他才提起箱子慌慌张张的往外走,不,几乎是xiǎo跑了。
    或许这就是时代的悲哀,若干年后王世贞复古主义的文学思想狗屁不值,应天府尹的官衔也成为粪土,倒是游戏之作《金瓶梅》广为传播;
    李时珍此时急于求得评价、推荐,“乞一言以托不朽”,煌煌巨制《本草纲目》竟要借王世贞的序言才能不朽,然而数百年后,真正不朽的恰是李时珍和他的巨著。
    王世贞坐在大厅客位,陆远志跑上跑下的端茶送水,他也希望师祖的书能够成功出版。
    王世贞和李时珍并没有多么深的jiāo情,当年只不过泛泛之jiāo,又隔了这么些年头,也许他连李时珍这个名字都有些记不清了。
    可看到一位清瘦矍铄的老人提着藤箱疾走而出,王世贞立刻满脸欢笑,像老朋友一样抓住对方的胳膊,极其热情的道:“老友啊老友,元美(王世贞字元美)愧对你呀!家仆无知,竟将老友你也挡驾,元美今天才听管家说起,这就负荆请罪来了!”
    王世贞不仅是朝廷正三品大员,执掌心脏重地的应天府尹,还是声名赫赫的后七子领袖、文坛盟主,在李时珍心目中的地位比荆王父子都要高,此次前往南京,到底能不能得到他的支持,李时珍自己也心头惴惴。
    没想到甫一见面王世贞的态度竟然比想象中热情百倍,老神医只觉受宠若惊,意外的惊喜叫他的心跳得比平时快了许多,jī动得不知说什么才好,只是翻来覆去的念叨:“客气,王府尊太客气了……”
    倒是王世贞见惯了求题跋的文士,不以为异,越发谦恭的请李时珍取书稿出来拜读。
    仔仔细细看了足有大半个时辰,王世贞才掩卷长舒一口气,啧啧连声的赞叹:“老友的巨著,实是了不得的呀!真乃xìng理之jīng微,格物之通典,帝王之秘录,臣民之重宝,元美若能有幸写下后跋,将来必借此书扬名后世而不朽。”
    王世贞不是笨蛋,身为文坛盟主自有一番见识,一看就知道《本草纲目》是了不得的煌煌巨制,现在的确是他推荐这部书,不过将来他必以曾推荐此书而更添声望。
    李时珍听了这话却是一愣,迟疑着问道:“为何只是后跋?这前序……”
    “这本大作,本官可没资格写前序呀,”王世贞笑着从怀中取出一份文件:“元辅少师张先生早就写好了序言,嘱托元美转jiāo给东璧兄。”
    什么?李时珍被突如其来的幸福冲得头脑晕晕乎乎的,一时间神思恍惚。
    张居正以首辅身份执掌朝政,文名也极盛,若能得到他的褒奖,真正才是一语之褒胜于华衮。
    不过他是朝廷头号顾命大臣,上帮忙少年天子,下推行改革新政,朝廷大大xiǎoxiǎo的事情都要他一言而决,忙得不行,等闲不替人写什么东西,去年一位侯爷辗转托他写幅十来个字的中堂,都被拒绝了呢。
    现在张居正竟然会替一部医书题写序言,绝对是莫大的殊荣,也是对《本草纲目》的难能可贵的肯定。
    李时珍双手颤抖着,期待的同时又害怕是场空欢喜,终于将书信打开。
    却见字迹端正大气,正是张居正最著名的馆阁体手笔,下面图书鲜红,是一颗闲章——乍一看似乎题序用闲章不太恭敬,但张居正身为首辅,用正式印章将来印在书上反而叫李时珍有趋炎附势的嫌疑,用非正式的闲章则表示张居正纯粹是以一个读书人的身份来给这部书作序,这就越发难得了。
    殊不知是张紫萱身边并没有父亲的正式印章,这枚闲章是张居正不用了的,她挂在扇子上当扇坠儿,正好派上用场。
    李时珍本来很奇怪为什么张居正提前就写好了序言寄过来,想想秦林和张家三位公子xiǎo姐jiāo情很好,必是从秦林口中得知了自己要来南京的消息,自己早年曾经为张敬修治过病,张居正写序作为答谢也很正常。
    王世贞当场挥毫用印写下了后跋,里头当然充满了赞美之词,又寒暄几句,这才以公务繁忙为由告辞离去,还邀请李时珍上元节时到他家做客。
    送走王世贞,李时珍在厅上坐了一阵子,谁也不知道他在想些什么。
    “师祖,师祖魔症了?”陆胖子正收拾王世贞的茶杯,吓得手一哆嗦,就把茶杯摔碎了。
    却见李时珍站起来不停的踱着步子,嘴里喃喃的念叨着:“总是有识货的,终于有识货的伯乐啦,哈哈……”
    停了停,李时珍又老泪纵横,拍着藤箱道嚎啕大哭。
    时而哭时而笑,莫不是得了疯病?
    “糟糕,”陆胖子浑身féiròu一哆嗦:“师祖,师祖你没疯?不得了,秦哥不该把徐疯子接回来,原来这疯病是要传染的,如今连师祖疯了……”
    “呸,我才没疯,”李时珍笑眯眯的,不计较陆远志的胡说八道,倒是瞪着眼道:“疯病如何会传染?你学艺不jīng,老夫就和秦世侄孙说,把你nòng回蕲州医馆回炉重新学过!”
    啊?陆胖子哭丧着脸,“师祖啊,徒孙都是总旗衔了,还去做学徒?您这不坑人吗?”
    李时珍把胡子一吹,眼睛一瞪:“就做到将军,也不能欺师灭祖。”
    说话间秦林从外头走进来:“太世叔,陆胖子,你们说什么呢?”
    李时珍高兴得像个孩子,把秦林一拉,xiǎo心翼翼取出张居正和王世贞的题跋,得意的给他看:“瞧瞧,瞧瞧,高山流水遇知音,张首辅和王元美都替老夫写了序言和后跋呢!”
    秦林装作非常吃惊的样子,睁大眼睛,喜道:“真的?本来嘛,太世叔的书乃是医yào巨著,张首辅和王府尊都是识货的人,当然欣赏您老的书。”
    青黛从通往后宅的mén那儿探出身子,冲着秦林吃吃的笑,那xiǎo模样可爱极了。
    李时珍又狐疑的打量打量秦林:“不过,你也知道点消息?张相爷是从哪儿知道老夫要来南京,提前备好序言呢?”
    秦林不假思索的回答大概是腊月里,无意中和张家兄弟提到的。
    李时珍闻言自是深信不疑。
    “嗯,将来印书,太世叔能否在作者当中加个名字?”秦林不好意思的挠挠头。
    李时珍眉头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5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