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锦医卫 >

第590章

锦医卫-第590章

小说: 锦医卫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余有丁和申时行是一块在座师袁炜府上饿肚子的老同学,双方关系极好,见状就眉梢一挑,低声道:“老同年。许维桢倒是和吴、赵等辈相交莫逆啊!汝默兄和他友善,将来这上头似可多加借重。”
    能混到内阁辅臣位置上的,都不是易与之辈,此时首辅权重,次辅三辅不能与之争锋。余有丁说这句话,自有他的深意:当年申时行是张居正的得力助手,余有丁同样受到提拔重用,唯独许国和旧党中人交好……
    “许维桢至诚君子也,”申时行拈须微笑,不清不楚来这么一句。
    余有丁一怔,暗自揣摩这句话是什么意思,模棱两可的叫人摸不着头脑。
    虽然此时当着张四维的面,不好去恭喜申时行,可也有许多道目光投在他的身上,朝中百官抚今追昔,无不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首辅威权极重,过去的数十年间,严嵩谗害夏言,徐阶斗垮严嵩,张居正驱逐高拱,张四维反戈一击……谁要坐上这位置不是经历了惊心动魄的生死较量?如今轮到申时行接替张四维,却安安稳稳风平浪静,申某人真好命!
    但也有人背后嗤之以鼻,赵应元、王用汲、吴中行、余懋学等辈充斥朝堂,俱是凤磐相公一党,又升党中文胆顾宪成为吏部文选清吏司郎中,掌握京察大计重权,将内外官员铨叙操之于手,无疑张四维将在蒲州遥制朝政,被推上首辅位置的申阁老,恐怕只是个傀儡吧?
    刚刚由主事升郎中的清流文胆顾宪成,并没有意气风发的站在张四维身边,而是和刘廷兰、魏允中、孟化鲤等年轻一辈的朋友站在稍远处,神色颇为谦抑,摆出副宠辱不惊的架势,可谁都知道近年来这位顾大解元声誉鹊起,被张四维、严清和士林诸君子青眼有加,将来必定会飞黄腾达,执士林之牛耳。
    此情此景,长亭送别,风度翩翩的刘廷兰叹了口气:“唉,凤磐先生执政以来,一扫张江陵弊政,将江陵奸党尽数罢斥,召回众位士林君子,才有了今日众正盈朝的局面,我等正静待他刷新朝政,孰料竟丁忧回乡,叫朝中缺一柱石啊!”
    魏允中摇头笑道:“凤磐相公虽去,只待三年后东山再起,朝中有申老先生主持大局,顾兄从旁赞划机宜,尚有何事不可为?”
    刘廷兰、孟化鲤大喜,冲着顾宪成一揖:“国朝正气系于叔时一身,我等愿为叔时奔走,以效犬马之劳!”
    顾宪成心中自得,脸上做出惶恐之色,忙不迭的扶两位同年站直:“岂敢岂敢,今后顾某当与诸君共勉!”
    张四维既然要标榜忠臣孝子,做出急着赶回蒲州奔丧的架势,便不好在长亭久留,此时已拱手与众位同僚作别。
    顾宪成见状赶紧抢上去,深深一揖之后低声道:“本章已入通政司,来日朝堂之上,顾某必舍生忘死以攻秦贼奸党。”
    本章,自是弹劾秦林的那一道。张四维沉着脸点了点头,心中实在恨透了秦林,巴不得那弹章将他置于死地,不过一来嘛他丁忧离职,不便盘桓在京,这件事只好留给申时行、顾宪成去办,二来嘛,秦林贬谪蒲州。张允龄就突然去世,难免被有心人瞧出点门道,等张四维离京之后再将秦林斩落马下,也有避嫌的意思。
    至于那道本章的威力是绝对不需要怀疑的,近来炙手可热的朝臣有一大半在上面附属,京师震动,群起而攻,自九重天阙突发雷霆之威,早失圣眷、贬谪在外的秦林岂能抗拒?
    张四维想了想。临别之前再次敲钉钻脚,望着申时行道:“申汝默,大事便托付足下。从此千钧重担尽在肩头,任劳任怨不消说了,好在顾叔时青年俊彦,尚可从旁赞划机宜。”
    申时行笑笑:“不敢改弦更张,唯能萧规曹随而已,必不负凤磐所托。”
    张四维满意的点点头,又勉励几句,最后笑道:“老夫自蒲州遥望都门,静候佳音!”
    旁人听来只是寻常词句。实际上张四维说的正是那本弹章,叫申时行从速下手,等他回到蒲州,便要看着秦林人头落地!
    杀父之仇,不共戴天。何况因为张允龄之死,张四维不得不抛下京师的煊赫权位,回蒲州老家待上二十七个月……
    “再会,再会!”张四维拱手道别,登上马车:“张某辞都门西去。从此诸君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张某便处江湖之远而忧其君,浩然正气,彼此心照!”
    “恭送凤磐相公!”文武百官尽皆俯首。
    张四维一走,新晋首辅大学士申时行立刻成为了在场的焦点,这世上从来不乏趋炎附势之徒,当着张四维不好说什么,这时候却一窝蜂的向他道恭喜,申时行态度极好的将这些人兜兜转转的敷衍着,明明颇为不耐,就是不肯得罪人。
    顾宪成看得直摇头,暗笑这申阁老果然是个温吞水老好人的脾气,加上张四维临去前就叫他该专擅就专擅,便走上去,附耳提醒:“申老先生,阁中尚有要务。”
    申时行恍然大悟,拱手向诸位官员赔礼,说凤磐相公离职,申某新接任诸事繁杂,不得不赶回内阁,这就失陪了。
    “申老先生公忠体国,吾辈食君之禄忠君之事,自当以国事为重!”众官尽皆躬身行礼,或羡慕或嫉妒的目送申时行乘轿远去。
    定国公徐文璧也在百官之中,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他早已听到了风声,申时行刚走,国公爷脸色就刷的一下黑了下来,低声嘱咐儿子徐廷辅:“速去打探消息,如果事不可为……让你小姑姑赶紧携秦府家眷,到咱们府上省亲,然后入宫求告太后!”
    妈的,这叫个什么事儿?徐廷辅气恼的甩了甩马鞭,小姑爷东渡扶桑、北定阴山,格象救驾扶危定难,竟是这个下场!至于太后李娘娘,自从冯保被逐、张宏自尽、江陵党遭谪,昔日万众瞩目的慈圣太后,已是青灯古佛相伴了,只怕……
    同一时间,张公鱼也愁眉苦脸的朝陈炌、吴兑作揖:“两位老大人,学生别无所求,可怜老把弟秦木槿为国操劳,先贬琼州,再贬蒲州,凤磐相公兀自不肯相饶,只好求二位出手相救了!”
    陈炌面有难色,半垂下眼睑,近来赵应元、王用汲等辈渐次崛起,不少守旧清流攻击他和吴兑当年阿附张居正,颇有点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的感觉。
    吴兑却眼神闪烁,话里有话的道:“张老弟,吴某受秦木槿救命之恩,自当厚报,不管凤磐相公一党如何,来日朝堂之上就算舍了官不要,某也要和他们争一争。只是今日嘛,求人不如求己,你既然有心,倒不如去求求你那位座主呢!”
    求申时行?张公鱼有些摸不着头脑,这位座主可不是什么有担当的呀,何况张四维既然荐他继任首辅,想必……
    陈炌却眼皮子一跳,睁开的眼睛精芒四射,盯着申时行远去的方向若有所思。
    紫禁城东北角的司礼监,掌印太监张鲸和排名第一的秉笔太监张诚,两名权阉都在慢条斯理的吸溜着茶水,谁也不肯先走,偶尔目光相对,都和乌眼鸡似的互不相让。
    两位的门下心腹如张尊尧、张小阳等辈,早已在皇城中来回跑断了腿,秦林是张诚一党,他倒不倒台,牵涉两位大太监的权力消长,张鲸拼命砸盘,张诚竭力护盘,自是题中应有之义。
    储秀宫,皇贵妃郑桢也在低低的嘱咐着心腹小顺子:“速到内阁那边打听消息,如果、如果弹章送陛下那里,你……”
    她咬了咬嘴唇,斩钉截铁的道:“就说本宫心疼难禁,请陛下速来看顾!”
    “遵娘娘懿旨!”小顺子忙不迭的答应下来,自家这位娘娘啊,曾经和那位秦将军在宫里单独见面,待了足足半个时辰,出来时还云鬓散乱衣衫不整,哼哼,到底做了什么可不敢乱猜,反正这个秘密最好永远烂在肚子里。
    呼~~郑桢长出了一口气,走到床边摩挲着酣睡的婴儿,喃喃的道:“儿啊儿,娘将来要做太后,你一定要登上父皇的位置。哼哼,废长立幼,申时行这老滑头可靠不住,秦林啊秦林,唯独你才能做到!”
    紫禁城深处,众多辉煌灿烂的宫殿旁边,一座小小的院落显得十分不起眼,永宁长公主朱尧媖正布衣素服跪在洁白的观音瓷像前,双目微闭,睫毛微微颤动,秀气的瓜子脸还带着泪痕,正在非常虔诚的做着祷告:“信女求菩萨保佑秦林秦姐夫全家平安,一切灾难愿以身代。”
    消息不是来自徐辛夷,而是来自张诚,他觉得永宁总有个嫡亲皇妹的身份,告诉她也算多分力量,可没想到就把这位柔弱善良的公主吓得魂飞魄散,泪眼婆娑中浮现出秦林那张笑呵呵的脸,顿觉柔肠寸断…!~!
正文 893章 要命的奏章
    紫禁城东南角的文渊阁,坐北面南,上下两层,面阔六间,两头山墙青砖砌筑直至屋顶,黑色琉璃瓦顶,绿色琉璃瓦剪边,式样简洁素雅,便是内阁辅臣办公之处,大明朝政中枢之所在。
    终大明一朝,文臣到此便是顶峰。过去的几十年里,多少名臣巨擘在此指点江山,身处文渊阁,北望帝阙皇极殿,与紫禁城东北角的司礼监分庭抗礼,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乾坤如画任我挥洒!
    然而伴君如伴虎,朝堂倾轧如风刀霜剑严相逼,谁又能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文渊阁是高处不胜寒的群山之巅,也是激流涌动的漩涡中心,多少英杰的豪情壮志在此黯然魂消,或贬谪出京,或告老还乡,余生中回顾记忆中已褪色的京华烟云,心头只剩下幽然一叹。
    万历十一年秋,继徐阶、高拱、张居正、张四维等等名臣之后,文渊阁又迎来了新的主人,原籍南直隶苏州府,嘉靖四十一年壬戌科状元及第的申时行申汝默!
    只不过这一位和前辈诸君大异其趣,高拱、张居正等辈,哪个不是手腕强硬精通权谋?就连两面三刀的张四维,也颇有点勾践卧薪、韩信忍辱的遗风,独独到了申时行,行事则多谋少断、为人则两面讨好,朝野有心人尽皆拭目以待,从此朝堂政局恐有别于前代……
    申时行自十里长亭归来,第一次以首辅身份来到文渊阁之时,何尝不是心潮澎湃。早已熟悉的建筑,似乎都变得鲜亮些了,一种新鲜的感觉让他在门口稍有踌躇,不过仅仅转瞬之后,他微笑着举步,轻轻迈过了那道无数读书人穷尽一生也无法跨越的门槛!
    余有丁、许国紧随其后,分别在各自的座位落座。余有丁从三辅升次辅,地位实际上没什么变化,依旧是一副老成持重的样子,新入阁的许国则洒脱随性得多,时不时和阁中办事的官吏随员说两句笑话,看似轻松写意。
    两位阁老为各自书案上堆叠的奏章做着票拟,所涉事体稍大或者处理略有疑难的,必定请教申时行。烦请首辅老先生来拿主意。
    内阁办事随员官吏也像往常那样进进出出,联络六科、六部,将情况火急的奏章递入,将完成票拟、需要及时处理的奏章送往司礼监等待批红,端茶送水,嘘寒问暖……
    一切都显得那么有条不紊。
    殊不知平静的水面之下早已暗流涌动。余有丁故作老成、许国潇洒随性,其实翻开每一本奏章时都提心吊胆,仔细看看贴着的签条不是顾宪成的名字,这才舒口气,慢条斯理的翻开处理。
    那一本不得了,罗织罪名、尽起大狱,多少人要倒霉去职,多少颗脑袋要落地?只怕不压于一年前扳倒冯保、尽谪江陵党诸大臣的架势!无论谁接到都是个烫手的山芋,不。简直就是一颗点燃了的震天雷!
    余有丁是拿定主意明哲保身了,张四维也没给老夫万两黄金,秦林也不曾和我有杀父之仇,何苦搅合进来惹得一身骚?
    许国更是新晋的阁臣,资历还浅得很,哪里敢接这颗定时炸弹?说不得,天塌下来高个子顶,不管顾宪成这份奏章从谁的书案上冒出来,票拟的事情。都还是烦请申大首辅亲笔罢!
    奔走忙碌的内阁办事随员。更是人人留了七八个心眼,时不时偷眼瞧瞧三位辅臣堆满了奏章的书案。再看看阁老们的神情变化,稍微一点点动静便会引得他们支起耳朵——定国公府、司礼监、储秀宫、东厂锦衣卫、六部九卿三法司科道言官,不知多少双眼睛盯着文渊阁,不知多少只耳朵等着这里的内线传出消息!
    唯独众人瞩目的焦点,新任首辅申时行还是一副温文儒雅的温吞水样子,不慌不忙的翻开一本本奏章,仔仔细细的逐字逐句读了,到了文理精深词句淑丽之处,还要摇头晃脑的吟哦一番,最后才提起极品湖州紫毫笔,在呵气成水的端砚上饱蘸徽州松烟墨,落笔便是漂亮的台阁体小楷。
    见申时行这番做派,那些拿了定国公府或者储秀宫大笔银子的内线,就一个个急得百抓挠心,还不得不佩服一句:申老先生每逢大事有静气,不急不躁,渊停岳峙,真乃宰相风度!
    文渊阁外面,又是另一番场面,张小阳和张尊尧各据一方剑拔弩张,各自都有一群拥趸。
    储秀宫派来的顺公公地位超然,什么也不说,只是冷眼旁观,却也有不少宦官走马灯似的接连过来拍他马屁,郑贵妃专宠六宫,手下奴才自然水涨船高。
    “申时行申老先生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所有人心头都存着这么个疑问,在谜底揭晓之前,谁也猜不准。
    日头渐渐偏西,永乐大钟的浑厚钟声远远传来,眼看到了内阁下值回家的时间,可文渊阁中除了正常的文牍出入,竟然一点动静都没有。
    阁外众人奇怪,身处阁内的何尝不是?
    看看申时行依然云淡风轻,许国性子直些,几番开口欲言又生生憋了回去;深知老同学为人的余有丁却眉心微动,似乎想到了什么。
    “唔?”申时行再取过一本奏章时,发出了惊讶之声。
    来了!余有丁、许国顿时提起了十二分的精神。
    不料申时行笑笑,接下来一句却是:“咦,山西巡抚出缺,吏部奏章上来都有两个月了吧,都察院吴君泽这才荐了张公鱼,真可谓后知后觉了。”
    嘉靖年成例,督抚大员须由九卿会推,到了万历年间,张居正执政以来内阁权势日重,有九卿推举,内阁就可直接票拟了。
    君泽是吴兑的字,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5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