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锦医卫 >

第613章

锦医卫-第613章

小说: 锦医卫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不会,秦青天绝对不会”凡是在风陵渡,在蒲州见过秦林的百姓,都对他抱着非常高的期望
    秦林将茶杯慢慢的放在桌上,抬眼瞟了周德馨一眼,轻轻拍了拍尹宾商誊写的冤状,不慌不忙的道:“周德馨你可知罪?”
    周德馨脸色不好看了,断没想到秦林这么不给面子,脸色一红,终究还是强忍住,手在身后招了招,刚从宅院里匆匆赶来的管家便把一叠纸放在他手中
    “启禀秦长官容周某将下情上告,”周德馨弯着腰,将几张纸呈给秦林
    哦?秦林接过来一看,就笑起来:“黄金百两,白银千两,蜀锦百匹,绸缎表里百端……啧啧啧,这礼物的分量可不轻啊”
    周德馨顿时脸色难看之极,秦林当众念出来这在官场上是什么意思,已经不言而喻
    父老乡亲们却不懂官场道道,听秦林念了一大通礼物名目,都是想都不敢想的贵重东西,又见他笑嘻嘻的和周德馨说话,就难免起了误会,不少人长长的叹息着,刚才嚷出去的茶博士和告状最积极的几位,哭丧着的脸上明明白白写着官官相护四个字
    陆远志、牛大力、尹宾商却笑得打跌莫说秦长官不贪财就算他贪财,周家的手笔也未免太小了点靠着漕帮和五峰海商的分红,秦长官拔根汗毛都比这粗啊,还看得起周家这点“重礼”?
    果然,秦林笑眯眯的将礼单和那叠诉冤的状纸放到了一起,周家人满脸的莫名其妙,却听他慢悠悠的道:“好了,又多条贿赂朝廷命官的罪名”
    原来如此,百姓们叫一声好,解气呀
    “你算个什么朝廷命官”周家几兄弟里面,脾气最暴躁的周德芳一蹦三尺高,气愤愤的道:“一个无职无品的锦衣校尉,也敢自称朝廷命官,你也不怕风大闪了舌头”
    周德瑞拱拱手,满嘴的阴阳怪气:“学生不知秦长官是何品级,在何处衙门担任什么职司?咱们吴王寨属于临晋县,您是接任了临晋知县,还是平阳知府?”
    “二弟,三弟,不可如此”周德馨假装出诚惶诚恐的样子,却没有真正去阻拦两个兄弟
    周德芳叫得直接,周德瑞问得刁毒,秦林是锦衣武官,哪里会做知县知府?这是当面打他脸呢
    陆远志、牛大力冷着脸,用同情的目光看着周家人,如同看着一伙死鬼,而尹宾商则舔了舔嘴唇,笑容带着三分阴狠劲儿
    “唔,秦某既不是临晋知县,也不是平阳知府,确实管不着你的案子,”秦林说到这里顿了顿,望着周德馨莞尔一笑:“不过你罪恶昭彰,我身为锦衣官校,奉上司之命前来收集罪证,不行吗?尹先生,你去看看南边大路,张都堂的火牌应该到了”
    嘶~~周家众人齐齐抽了口凉气儿,张公鱼身为副都御史、巡抚山西地方兼提督雁门等关军务,上马管军下马管民,手握执法权,紧急情况下请了王命旗牌就可以杀人,偏偏他还是秦林的把兄弟
    “洗干净脖子等死”秦林哈哈一笑,他倒不急着亲自动手,反正不畏豪强、清如水明如镜的青天大老爷是张公鱼张都堂
    可尹宾商并没有带来张公鱼或者张公鱼的火牌,而是领着桂友骅和几名宦官、一队身穿褐衫戴尖顶帽的东厂番子过来了
    桂友骅是蒲州锦衣总旗,以前在张允龄门下和秦林作对,后来又泣血跪求改投秦林,此刻他的神情颇为古怪,眼神闪烁不定,揣着个极大的隐忧:这伙人带来了京师的旨意要传给秦林,可一个个板着脸,不管怎么问,连半个字都不肯吐露,莫不是、莫不是京师那边派来抓秦林的?连他老把哥张都堂都不派人来,只叫自己带路……
    桂总旗不禁开始为自己的命运担心起来
    周德馨却哈哈大笑,指着秦林笑得连腰都直不起来,周家众位弟兄也彻底放松了,肆无忌惮的道:“什么玩意儿,还来俺们跟前楞充一号人物,哼哼,被东厂拿问进京,赶紧烧香拜菩萨求下辈子别托生畜生道”
    明朝传旨是有固定规矩的,发给一般藩属和普通官员的圣旨,一般是由行人司行人颁旨,接旨官员的级别和涉及事情的重要性提升,则由六部主事、郎中级别的官员去颁旨,如果是军队大捷之后班师赏赐,或者册封亲王、国公,则往往由尚书侍郎之类的高官捧旨前往
    当然往往都有宦官中使随行
    如果只有宦官,这旨意就多半是中旨了——经过内阁票拟、皇帝批红、六科驳正的正式程序才是圣旨,如果帝王直接下令就只能叫中旨文官接到中旨,觉得旨意不对自己胃口,大可以耍耍脾气,来个“此系中旨臣不奉诏”,但武臣就没这么好命了,中旨也必须遵守,否则有九颗脑袋也给砍了
    颁旨的只有宦官,没有任何文臣随行,周德馨熟知朝廷制度,就知道这道旨意十有**是中旨
    中旨也就罢了,试问大明朝官员最怕接旨是看到什么人?一定是锦衣卫和东厂番子如果随着旨意而来的还有厂卫鹰犬,基本上只有一个意思:皇帝要抓你进天牢了
    “哈哈哈陛下英明啊,降旨来抓姓秦的啦”周家的管事们哈哈大笑,一个个嚣张到了极点
    百姓们面面相觑,难道真是要把秦青天锁拿进京?不少人气满胸膛,还有人暗中落泪,都把事情信了十足:毕竟很多人听过传说,大忠臣秦青天就是抬棺死谏,从京师挨了廷杖贬谪出来的,那么皇帝仍然记恨着将他锁拿进京当然很符合逻辑
    一名农妇紧紧抓着孩子的衣服,满脸的惶然不解:“咋会、咋会恁地?秦青天是好官俺们都指着他哩,咋要抓他?”
    “朝中有奸臣啊”蒲州过来探亲的那位老农,手揉着眼睛低低的啜泣起来,辛酸的泪水在沟壑纵横的老脸上流淌
    “老天没眼啊”多的人捶胸顿足,一时间怨气冲天
    关中疲弊久矣,若干年后的大灾之岁,同样的怨气冲天而起,一夫振臂而呼,万夫揭竿而起,于是天命改易,王朝倾颓
    秦林暗暗心惊,仿佛在他们脸上,看到了若干年后那一张张愤怒的脸,如果这些还有感情的脸变得麻木,变得置生死于度外的淡漠,那天下事就再难挽回了幸好,幸好现在还有时间
    尹宾商则连连点头,民心如水,王朝若舟,从来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传旨的宦官是二十四衙门里头的一位首领太监,秦林认得他,叫做李添福,权势当然赶不上司礼监二张,甚至比张小阳也颇有不如,但也要算个有头有脸的大太监了
    周家几兄弟和管事们正在朝着秦林破口大骂,李添福神色颇为诧异,然后古怪的笑了笑,接着就把脸一板,沉声道:“秦林,准备接旨”
    朝廷制度,接旨也不是双膝一跪磕个头就完事的,还得摆香案行礼,李添福说罢就四下看看,这茶棚子实在太简陋了,什么东西都没有,他不禁有些踌躇
    “这位天使,弊宅有香炉、龙牌,”周德馨点头哈腰的朝着李添福献媚,又回头骂道:“什么眼力劲儿,还不快去把东西拿出来”
    周扒皮一家人都盼着秦林快些倒霉,忙不迭的回去拿出香案香炉等物,在茶棚子外面把一应物事摆得齐齐整整,嘴里还夹枪带棒的揶揄秦林
    身处漩涡中心的秦林,似乎并不怎么着急,按部就班的在香案前行礼
    李添福先望京师行礼,然后展开圣旨宣读:“查锦衣校尉秦,原有大功于国,因妄言欺君有失臣节,革去一切本兼职司贬谪出京,该员不沮不馁、克勤克俭,身处偏远而勤劳王事,奉皇命侦办张允龄父子通敌卖国,招吐蕃二教法王来归,献重开西域之策远布国朝皇威,众臣工一力保举,朕亦查知该员尽忠用命之心,特开复原有本兼一切职司,加左都督,钦差总督东厂官校”
    “万岁万岁万万岁”秦林接过圣旨
    什么,总督东厂?在场众人全都惊呆了,周扒皮一家感到了彻骨的寒意,百姓们则一时间有点儿转不过弯来:不是说要锁拿秦青天吗,怎么又升做总督东厂?听说那东厂督公都是些凶残可怖的魔头,可秦青天是大忠臣呀
    李添福把圣旨传过就立刻换了嘴脸,笑容满面的朝着秦林打躬作揖:“恭喜,恭喜”
    众东厂番子齐刷刷拜倒,异口同声的叫道:“属下叩见秦督主”
    北风劲吹,落叶萧萧,顿时一股肃杀之气油然而生
    秦林哈哈大笑,心说这时候是不是应该仰天长笑,很奸佞很嚣张的来句千秋万载一统江湖?呃,算了,装逼被雷劈啊
    眼睛一眨老母鸡变鸭,秦校尉变成了秦督主,周扒皮一家人吓得魂飞魄散,还是周德馨脑子转得快,立马膝行而去,泣血叩求:“秦督主,秦督主饶命,饶命哪愿献出全部家产,只求秦督主高抬贵手……”
    “不必全部家产,只要一件东西就够了,”秦林笑容可掬的伸出一根手指头
    什么?周德馨睁大了眼睛
    秦林笑容一敛:“借尔人头一用”
    最新最快章节;请登陆;阅读是一种享受;建议您收藏。
正文 923章 做个好人
    秦林出任东厂厂督,既在大多数人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更多精彩小说,请前往,。
    扳倒通敌卖国的少师府,招揽乌斯藏两教法王,这都是难得的奇功,不过比起开通丝绸之路,前两者又算不得什么了,至少在得了每年五十万内帑的万历皇帝朱翊钧眼中,在各有分润的京师勋贵集团眼中,这后一件功劳无疑是最大的。
    赏功罚过乃朝廷制度,帝王驭下也不能逾越,更何况王马杨沈四大家的门生故吏雪片般上书保举,当朝首辅申时行又暗中敲了边鼓,秦林这番功劳朝廷必须要对他有个说法,否则从万历到定国公武清侯为首的诸勋贵,再到王崇古、马自励,伸手拿银子时只怕有些不大踏实。
    但是锦衣卫系统,一个掌卫事加南北两个镇抚司,三个位置都有人占着了,刘守有名臣子弟,和张鲸联手,在文臣那边也很吃得开,张尊尧是张鲸侄儿,都在扳倒江陵党上替万历立过功劳,还有个骆思恭,根本就是万历自己掺进去的心腹,于是怎么算都腾不出位置。
    部堂九卿、各省督抚向来由文臣担任,便是张居正在世,怕也没办法让秦林顶住整个文官系统的压力,坐到这些位置上。
    京师掌军都督?向例是给勋贵老臣的;边镇总兵大帅?哪怕一品左右都督,见兵部五品郎中都得磕头,万历自己想想都不好意思拿出来。
    张诚一提总督东厂,万历起初只觉好笑,可仔细想想竟是唯一行得通的:首先这位置本来就是张诚的,张诚和秦林同党,他愿意让出来,并没有涉及到其他派系。也不影响朝局制衡。内外各派都没什么好说的。
    其次,向来厂卫一体,东厂番子都是从锦衣卫里面遴选。虽然总督东厂一贯由太监担任,但也没说不能由锦衣武臣来做呀!
    最后,锦衣卫和东厂都是皇家鹰犬。从来由帝王择人治事,不受外廷置喙,把秦林摆在这位置上,清流言官也没什么可说的。
    万历的帝王之术,乃张居正传授的外儒内法,深谙制衡之道,内心深处还有另外一层盘算。
    如今张鲸势大,在司礼监掌印位置上呼风唤雨,和刘守有联手掌握锦衣卫——万历把骆思恭调进去就带着掺沙子的意思。张鲸又借击倒冯保之机在东厂安插亲信,至今保持着相当的影响力。张鲸司礼监掌印,锦衣卫占了大半。还对东厂不放手。这岂不是直追当年的冯保了吗?
    万历断不能容忍出现另一个威胁到自己的权阉出现,于是他拉秦林回来。借着秦林在厂卫中的威名,或许能把东厂的局势部分扳回来,联手张诚起到制衡张鲸的作用。
    至于秦林势大?万历毫不担心,东厂乃皇家私设,看似权势喧天的厂督,手草一道中旨就能撤换!
    就这样,秦林秦长官变成了大明朝有史以来,第一位以武臣之身出任的东厂督公!
    错了,秦林不是公公,只能叫督主。。
    前朝历任东厂督公,多的是掀起腥风血雨的主儿,王振、刘瑾、冯保,莫不权倾一时,又威风又煞气,后面还有位九千岁魏忠贤,只不过现在他才十几岁,蛋蛋还幸福的挂在裤裆里。
    秦林接旨就任东厂督主,也没有辜负众望,立马就开了杀戒,拿恶霸劣绅周德馨的脑袋发发利市,传首四方以为鱼肉百姓者戒,然后接下来审理案情、发还百姓被夺田产等等事务,就扔给临晋知县夏培处理,最大的阻碍已经清理,周扒皮一家丧胆,后面的事情就简单了。
    三晋关中的百姓都说,这一任东厂督主恐怕是大明两百年间绝无仅有的忠臣;不过吓破了苦胆,被迫缴纳积欠税赋的“君子们”,则咬牙切齿的痛骂他恶毒不下周兴,狡诈有如来俊臣,集王振、刘瑾、冯保诸人之恶于一身。
    可惜的是,真正掌握关学门户,门生故吏遍及天下的王马杨沈四大家不肯附和,反而为秦林张目,往年士林君子们斗不垮你也要骂臭你的手段,到秦林这里就没起什么作用,据说后来消息传到南京,文坛盟主王世贞拍案大笑,膝下的大才子王士骐还骈四俪六的做了篇赋,替秦林大吹法螺。
    秦林接旨的三天后,风陵镇,少师府。
    昔日煊赫的少师府,现在已呈现出一派树倒猢狲散的凄凉景象,庭院里枯黄的落叶无人打扫,随着北风打卷,厅堂里吊着白布幔帐,几口棺材凄凉的摆在中央,灵前烛火幽幽如豆,四下不少地方积起了灰尘,角落里隐约挂上了蛛网。
    秦林和张紫萱携手走过这里,见四下空无一人,心下也不免有些萧索,他捏了捏张紫萱的手心,两人缓缓迈步踱到后面张四维的居处。
    当初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张四维,已经须发如霜,神情憔悴不堪,躺在病床上苟延残喘。
    万历降旨,说张允龄张四教等人通敌卖国,实在罪不容恕,着令将蒲州张氏的家产抄没入官,夺自百姓的田地尽数发还,张四维辜负皇恩本当株连,念其曾任首辅,又不知家中情弊,今皇恩浩荡,只追夺一切官职封典,令其布衣养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5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