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锦医卫 >

第674章

锦医卫-第674章

小说: 锦医卫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看了半天,邓子龙道:“缅甸蕞尔小邦,竟敢小丑跳梁。实在可恶至极!望督帅指挥机宜,吾等为督帅爪牙,将他一举荡平!”
    刘綎也义愤填膺:“久闻军中传言。俞龙戚虎、东李西麻、邓神枪刘大刀皆不如秦帅秦一枪,有督帅领兵出证,吾等甘为前驱,何愁不能将缅贼犁庭扫穴?”
    孙承宗和徐光启也在旁边赞划机宜,两人按照秦林的吩咐执着纸笔记录,准备把两位名将的意见和建议记录下来,将来或可整理成册,起到极大的作用。
    哪知这两位说的慷慨激昂,却连半点有用的东西都没吐出来。两个师爷是张飞穿针——大眼瞪小眼,都有些摸不着头脑:莫非所谓名将其实浪得虚名,肚子里空空如也?
    当然不是!
    别人不清楚。秦林完全知道这两位都是彪炳青史的名将。断断乎不至于这般稀里糊涂。
    “两位,目前本督帅的问题是。究竟从速进兵,以锐气凌驾缅兵,还是等大军云集,再徐图进展?”秦林直截了当的抛出问题。
    邓子龙打量着秦林的神色,又试图从两位师爷的脸上找到迹象,发现什么都找不到,他沉吟良久才字斟句酌的道:“督帅高明!所谓兵贵神速,从速进兵则锐气正盛,缅兵正是师老兵疲之时,必定进展神速;然而我以大国临小邦,全局敌一隅,似乎等到各路大军齐至,再分道而进,成泰山压顶之势,亦是万全之策。”
    刘綎也道:“两种法子各有各的好处,咱们一介武夫,实在晓不得如何取舍,还请秦督帅帷幄独断,为咱们指点迷津。”
    好嘛,这才叫扯淡呢,两位名将都说车轱辘话,公也有理婆也有理,说到底都是废话!
    孙承宗大皱眉头,这就是名将吗,怎么感觉都是扯淡啊?
    徐光启也是摇摇头,把邓子龙和刘綎都看低了三分。
    秦林哭笑不得,情知两位将军是怕得罪自己,罢了罢了,他一拍桌子:“那么,本钦差决定明天就出兵,摧锋于正锐,与莽应里决战!”
    “好,督帅果然勇猛无敌,有如霍去病追亡逐北!”邓子龙竖着大拇指啧啧赞叹。
    刘綎大摇其头:“非也非也,霍去病虽然少年英雄,可惜天不假年,早早就死了,秦督帅自是李卫公,一生战无不胜,并且福寿双全。”
    天哪,孙承宗和徐光启快哭了,这是传说中抡一百二十斤大关刀砍人的刘大刀,是老而弥辣的邓神枪?偶像在瞬间破灭,碎成了一地渣渣。
    秦林暗笑,你们两个年轻人啊,要是看到戚大帅跪在相府,口称门下小的沐恩,那又怎么说?
    这是一个时代的问题,可不是谁说扭转就能扭转的。
    秦林暗下决心,至少在完全熟悉、互相深为了解之前,不再尝试让将军们各抒己见了,还是自己一言而决吧,相信他们能执行得很好。
    讲明了明天的战事安排,秦林端茶送客,同时再三重申,自己确确实实是虚怀若谷的,今后的军议大可畅所欲言。
    两位将军颇为感动:“秦督帅如此待人,又不耻下问,我等感佩不已,今后必为督帅赴汤蹈火。”
    言犹未了,走出一截之后,看看秦林进去行辕了,邓子龙以手加额:“呼~~今天好玄,差点拂逆了督帅的意思,亏得老叔我临机立变,给他来了个模棱两可,否则第一次军议就违逆督帅,将来的事情不说也罢。”
    上头这些大人先生,哪个不是肚子里早有定计,偏要你畅所欲言?两边心有灵犀一点通就罢了,哼哼,要是你说的和他想的不一样,那小黑本上就得悄悄记上两笔,今后没你的好果子吃。
    刘綎也长出口气,赞道:“亏得老叔有主意,当时我汗都快下来了!使者说了,前面军议时,孙、徐两位师爷争论不休,一个要火速进兵,一个要从容布置,偏偏秦督帅没有表态……我揣摩半天,也没想明白督帅的意思呢!”
    “你以为揣摩两个字,就是那么轻易的?”邓子龙摩挲着颔下一部雪白的胡须,表情颇为自得。
    当然,秦林不知道两位将军背后说的这番话,否则他真要仰天长叹了……
    明军两路大军齐至,蒲蛮关上下顿时旌旗如云、刀枪如林,如同一座兵山。
    第二天秦林传令各军拔寨前行,刘綎所部为开路先锋,邓子龙为合后,自领中军,思忘忧率孟养兵、李建中率永昌兵拱卫中军。
    白霜华易容扮作个亲兵校尉,跟在秦林身边。
    号角声声,铁甲铿锵,身穿鸳鸯战袄的明军,打着日月旗帜,宛如一道火焰的长龙,向着南面侵略者所在的方向杀去!
    中军牛大力持着一丈八尺高的钦差节旗,“钦差督帅秦”五个金绣大字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底下秦林骑踏雪乌骓马,锦袍玉带神采飞扬。
    尽管做到武职一品,秦林这个都督却有点儿名不副实,因为这才是他第一次领兵打仗——没办法,毕竟是走厂卫这条线升上去的。
    不过,没吃过猪肉还见过猪跑吗?秦林看戚继光打仗也学过几手了,又领着大明朝在西南地区最精锐的骄兵悍将,麾下邓子龙和刘綎都是十荡十决的万人敌,这等威风真是少见得很!
    “啊呀,怎么忘了?”秦林走着走着一拍脑门,跳下马背,步履匆匆的往前面走。
    孙承宗和徐光启不明所以:督帅这是要做什么?
    白霜华也跟了上去,揪揪他的衣袖:“秦林?”
    “我慰问慰问官兵,”秦林嘿嘿一乐,听说过与子同仇吗?
    秦林走前走后,和士兵们攀谈,摆出架势来亲切得很,可士兵们要不是不知所措,要不就吓得脸色发白,连一个字都不敢说,倒把咱们秦督主弄得莫名其妙。
    很快邓子龙和刘綎都接到了麾下的报告,他们俩从前后两个方向飞马赶来。
    “有人得罪秦督帅吗?”邓子龙厉声问道。
    刘綎直接请罪:“秦督帅,末将侍候不周,恕罪恕罪!”
    “为将者和士兵同甘共苦,难道不对吗?”秦林摸着鼻子,小郁闷一把。
正文 1007章 原来如此
    秦林发觉自己可能搞错了什么,因为刚才他和颜悦色的去问士兵军中伙食如何,旁边的几个小军官立刻神色大变,跪着发誓说绝对没有贪墨克扣士卒的口粮,如有一粒入私囊,甘受军法处置。
    不甘心就此罢休,他又把态度放得非常和蔼可亲,去问另一个士兵想不想家,结果士兵吓得满头大汗的跪在地上,磕着头说我是世代军户出身,绝对不会当逃兵。
    总之,秦督帅在所有士兵和军官的眼里,都好像一头可怕的史前怪兽,别说他自己郁闷,就连扮成亲兵跟在旁边的白霜华,见此情形也笑得肚子疼。
    直到邓子龙和刘綎赶到,两位将军也是惶恐又着急,秦林从他们的反应看出来,也许自己真的没搞对。
    他再三声明,绝对没有针对任何人,只是向士兵嘘寒问暖,然后朝旁边走,又招了招手让两位将军跟过去。
    刘綎还在一个劲儿的请罪,邓子龙更是不放心,随着秦林走到旁边,低声道:“是末将荒谬了!奉督帅钧旨率军来援,末将唯恐行辕有失,所以提兵火急赶来,没有来得及准备孝敬督帅的礼物,末将该死,末将该死!”
    可怜邓子龙出生入死几十年,这会儿还诚惶诚恐的低着头,须发如雪的脑袋几乎垂到了胸口。
    想当年邓子龙也曾意气风发过,可结果如何?打了一辈子的仗,到头来参将做到老,现实早就磨平了他的棱角,或许只有在战场上,才能见到他老而弥辣的一面吧!
    秦林听到这里,无奈的连连苦笑,真不知该如何说才好。
    “哼,朝廷大将,想的都是这些蝇营狗苟么?”白霜华一直跟着秦林。闻言忍不住笑道:“邓子龙你忒也门缝里看人。这位秦督帅府中金山银海,重开丝绸之路是他主持,五十万银子送给皇帝充内帑,五峰海商也是他家的,东西两洋贸易的厚利尽入囊中,哪稀罕你那三瓜两枣!”
    当年邓子龙率军平定湘西白莲教起义,白莲教曾经试图暗杀他,是秦林予以破坏;如今时移势易。白霜华不再是白莲教主,邓子龙也从平内乱转为御外侮,白霜华自然不会再设法杀他,但言语间也不会有多客气。
    反而是这种态度,让邓子龙相信了她说的是真话,老将军吃惊的睁大了眼睛。兀自不放心的追问:“末将惶恐,秦督帅……”
    秦林郁闷的摆了摆手,再三解释没有别的意思,只是想表现爱兵如子,提振提振士气。
    “爱兵如子?”邓子龙的表情变得非常古怪。
    刘綎和邓子龙稍有不同,他毕竟和秦林自昆明出发同行了几天,思前想后觉得秦林的脾气确实很好,至少对属下很不错,于是试探着反问:“不知秦督帅以为。应该如何爱兵如子?”
    “身先士卒,同甘共苦!”秦林理直气壮的答道。不仅古书上这么说的,看到戚继光、俞大猷他们,也是这样做的,就算咱们秦督帅没吃过猪肉,还没见过猪跑吗?
    “督帅万万不可……”邓子龙和刘綎脱口而出,然后察觉到不应该在督帅面前失礼,又把下头的话吞了回去。
    秦林眉头一剔,心中自有三分不快。但看着两位将军欲言又止的神态就很快警醒。诚恳的向他们询问原因。
    邓子龙还在犹豫,刘綎已察觉秦林确实不懂。陪着笑说:“督帅有所不知,过去文臣的督师,那都是士林中极有文名的老先生,咱们领兵将官有事呈请,尚且担心言语粗俗冲撞了,底下军官士卒更不敢烦渎清听,所以督帅好意询问,他们反而吓得魂飞魄散,唯恐冒犯督帅的虎威。”
    原来大凡文臣督师,都是领着尚书、侍郎、都御史的衔头,一个个眼高于顶,和领兵主将指点机宜,就已十分不耐,谁肯和目不识丁的大头兵说话?
    邓子龙见秦林并没有生气,想想毕竟有在蕲州的那份交情在,也就干脆豁出去了:“至于督帅说身先士卒,更是骇人听闻。督帅是一军之首脑,自当在中军筹谋方略、决断机宜,有吾辈为督帅之爪牙,率军冲锋陷阵便足矣。谁敢叫督帅亲冒矢石?万一有什么伤损,吾辈万死不能辞其咎!”
    秦林无语,无论是策动四路大军出塞进逼土默川,还是配合戚继光伏击图门汗、董狐狸,他都没有自己督率军队,并不具备这方面的经验,想来刘綎和邓子龙久经沙场,所说是不会错的了。
    “那么,我这个钦差督帅岂不是没什么用处,坐在中军帐无所事事了?”秦林自嘲的笑笑。
    怎么会没用?刘綎和邓子龙都极为惊讶,两双眼睛睁得老大,异口同声的道:“督帅何出此言?督帅代天巡狩、监军押阵,飞檄四方征调粮草民夫,战前筹划方略,战时临机决断,战后记点斩首和俘获,向朝廷禀报升赏……若无督帅在此,末将等断不敢与莽应里决战!”
    两位将军见秦林真的不懂,就和他仔细解释,在朝廷现行体系中督师大臣的作用非常之大。
    比如说征调地方的粮食和民夫,以他们俩的本事那是绝对没法应付永昌府的这些官绅豪强,唯独秦林坐镇行辕,地方官府和士绅不敢怠慢,才有源源不断的民夫和粮草接济。
    同时,战争期间秦林要代表朝廷行使监军权力,根据将士的表现做出生杀黜涉的决定。
    战后,记点斩俘缴获,上报兵部为立功将士请求封赏同样是督帅的职权,另外各军在战争期间花销的军费、消耗的兵器甲杖,也要由秦林审核认可之后,才能到户部核准报销。
    “当年在浙东和倭寇大战,因为斩获的人头差了十三颗,末将被御史弹劾虚报战功,差点下狱论罪……”邓子龙说着说着就神色黯然,不过很快就开心的笑了:“这次闻得是秦督帅坐镇,末将喜不自胜,心头那点小九九也不瞒人,督帅在朝中何等威风。不是寻常人物可比的,料想此战之后,再没有谁来鸡蛋里挑骨头。”
    刘綎也笑眯眯的道:“邓老叔说的不错。末将历次打仗,从来没有打败过,唯独战后报销时受够了户部司员的闲气,不知自掏腰包赔补了多少!现在好了,秦督帅在京师威风大、手面阔,画过押的报销。看户部哪个狗东西敢驳回来?”
    因为秦林这个督帅的分量够重,行事有种种方便,所以邓子龙和刘綎非常乐意在他帐下听用。
    原来如此,秦林这下明白了,他又问道:“那么,我怎么做。才能让将士们觉得放心,肯出力打仗呢?”
    答案是尽量从容不迫,表现得对战事漠不关心,甚至装出胜败都无所谓的样子,将士们就会认为这位督帅来头很大,在朝中的根脚极深,那么打了胜仗自己应得的封赏不会打折扣,如果吃了败仗,有督帅顶在前头。朝廷不会过于迁怒,就算战死沙场,督帅也有向朝廷请到丰厚典恤的能力。
    相反,如果督帅表现得过于关心胜败,将士们就担心他根脚不够深,一旦战事稍有不利就自身难保,那么到时候谁来替大家挡住朝廷的雷霆震怒,谁来替牺牲者留下的孤儿寡母请求典恤?
    邓子龙表示,从来督师的文臣都会留在中军帐附庸风雅。峨冠博带的和幕府中的夫子们吟诗作对。这样做是有一定道理的,至少能给将士们带来信心。让他们相信督师的地位够高、根基够深。
    当然,这和瞎指挥无关,比如英宗朝的大太监王振自我感觉太良好,搞起外行指导内行的一套,就弄出了土木之变。
    刘綎补充说,当年王阳明督帅大军,除了定下大的战略之外,就是整天待在中军帐练气功,没事儿还要在深更半夜发出怪叫,结果将士们都相信他胸有成竹,于是士气大振,打败了反叛的宁王。
    所以他提出建议,秦林可以仿效王阳明,在中军位置练练气功,假如嫌马背上不好打坐,也可以和两位师爷做几首诗,或者干点别的什么和战争无关的事情,就算这样做不能大幅度提升士气,也能让将士们安心,待会儿打仗自然有进无退。
    秦林总算弄明白了,督师最大的实际作用,是军队和朝廷之间的一道桥梁,既代表朝廷监督军队,又为军队协调和地方关系,征调民夫粮草,并在战后替他们争取封赏和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5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