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锦医卫 >

第798章

锦医卫-第798章

小说: 锦医卫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城中日军六个军,小西行长的第一军已经损失了松浦镇信部,小早川隆景的第六军也损失惨重,其余四军基本保持完整,共计九万兵力。
    光看数据,日军仍占据两倍优势。可日军战斗力本来就略逊于明军,又是后路被切断的绝境,士气和战斗力都低落到相当可怜的程度,而且骑兵部队既缺乏质量也缺乏数量,所以根本不可能在野外和明军作战。
    事实上这个时代的绝大多数军队,在后路被切断之后都会生崩溃,日军能坚持到现在。已经是经历百年战国时代淬炼的结果了。
    秦林并不与日军决战决胜,一连好几天,四万大军甚至不肯包围平壤城,只在北面以牡丹峰为依托,摆出副“我要攻城了,你快滚吧”的架势。
    兵法有云。围三缺一,秦督师这是围一缺三,东南西三面都给日军留着,坐等他们跑路。
    平壤城的朝鲜士民都摸不着头脑,只道是这位督师迁延避战。
    日军小西行长、加藤清正、黑田长政等脑却气得快哭了。李如松和麻贵麾下两万精骑,戚继光的蓟镇新军也编有骑兵。日军只要从平壤城往外跑,铁定就是个惨遭追杀三百里的小受命!
    守城?更可笑!后路都断了,还守个屁呀!明军摆明了就是欺负他们后路断绝身处死地。
    秦林弄了把躺椅,睡在牡丹峰上晒太阳看风景,时不时朝城里轰两炮,跟奥特曼打小怪兽似的,要把日军活活玩死。
    不管出城决战还是逃跑,日军都是啥时候出城啥时候死;留在城里,后路被断,一天比一天衰弱,再撑下去还是个死。
    平壤城这九万日军,被秦督师来这么一出,就跟孙猴子被压在如来佛的五指山下,不但动弹不得,生死存亡也由不得他们了!
    明军甚至在牡丹峰上,面朝着城里撒尿,而日益沮丧的日军,开始还暴跳如雷,到后来都沮丧到懒得理会明军挑衅了。
    日军也在疯狂的增援,朝鲜南部的两个军就在往汉城方向移动,试图打开通路恢复和北方六军的联系,但汉城城池高厚,瀛洲6战队和刘綎邓子龙都非弱者,还有朝鲜本地士民的倾力协助,恐怕平壤日军的坟都长草了,他们都还顿兵汉城脚下呢!
    所有人都认为,明军的胜利只是个时间问题。
    直到传旨天使和新任辽东经略杨镐的到来。
    杨镐生得白面黑须,以佥都御史出任辽东经略,感觉胜利唾手可得,他显得格外趾高气扬,在接到圣旨之后飞马赶到平壤城下,累得人马疲乏,仍然有着病态的亢奋,迫不及待的在牡丹峰下召集全军将士宣布圣旨:
    秦林平台召对大言炎炎,自称五月平朝,实则在辽阳迁延不出,所行多狂悖,实有负君恩,念其曾有微劳于国,不予加罪,即刻交卸回京述职。
    杨镐以佥都御史衔任辽东经略,大明在朝鲜兵将一律受其节制,务必尽忠报国,杀敌立功,切不可玩忽懈怠。
    戚继光、李成梁、麻贵等将帅的心头,顿时一万匹***呼啸而过,任谁都知道日寇已经日薄西山,平定朝鲜只在旦夕之间,现在来更换统帅,不就是卸磨杀驴吗?这杨镐急吼吼的赶到辽东,无非是抢功而已!
    脾气火爆的戚金,仿佛看到了当年进击图门汗胜利在即,万历突然圣旨召回戚继光,大帅盔顶红缨陨落的那一幕,忍不住按剑喝道:“鸟尽弓藏、兔死狗烹,俺们前方拼死拼活,直恁地不值钱!欲加之罪何患无辞,秦督师明明有功无罪!”
    戚继光竟没有喝止这个侄儿,他胸中同样有烈焰在烧,委曲求全,忍辱负重,竟是这般结局,这个朝廷还有良心吗?秦督师若去,下一个就该轮到自己,轮到苦心经营,执干戈以卫社稷的蓟镇新军了吧?
    李如松、麻贵对视一眼,心有戚戚焉。
    祖承训、佟养正这些辽东将领同样不是个滋味儿,要不是朝廷瞎指挥,祖承训能在平壤大败亏输,平白丢了部下两千多条性命?这又来了!
    就连朝鲜国王李昖和他的大臣们,也摇头叹息,为秦林不值,固然这位督师有狠敲竹杠的时候,但他也扎扎实实打败了日本人,光复了汉城,刚刚露出胜利曙光之际换了这位杨经略……
    杨镐见众将竟迟迟不上前接旨,吓了一跳,脸色顿时白,后退半步,色厉内荏怒视秦林:“秦侯爷,你、你可是要率众抗旨么?”
    “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戚金吼了起来。
    全军一阵骚动,无数勇士怒冲冠。
    杨镐的脸色更白了。
    秦林苦笑着摇摇头,推金山倒玉柱接过圣旨:“微臣叩谢圣恩!杨经略请放心,本侯这就办理交接,请您善待麾下将士,戒骄戒躁、奇正相合,早日克复朝鲜三都八道!”
    李昖、李山海、柳成龙等朝鲜君臣的眼睛有点酸了,他们曾经抱怨过秦林,但当这位秦督师真的要离开时,又忽然现很舍不得他走。
    秦林又用目光扫过众位将帅布满征尘的脸,又遥望那些执干戈以卫社稷的明军士兵,含泪央告杨镐:“本侯麾下这些将士,都是为国出过力流过血的,粗人不知礼节,若有些许疏失,还望经略看在本侯面上,多加担待。”
    “本官自然晓得,”杨镐有些厌烦不耐。
    戚继光虎目中眼泪打转,戚金直要把满口牙齿咬碎,众将官只觉心头堵了块大石,呼吸变得不畅,从来流血不流泪的硬汉,此时眼眶子酸得厉害。
    六军黯然,旗帜低垂。
    秦林大步流星走下将台,带着锦衣亲卫整装待,又打马而前,朝全军将士做了个罗圈揖:“诸君,保重,保重!秦某去也!”
    全军将士眼中,留下了他远去的萧索背影,大约朱仙镇上岳元帅,京师城头于阁部,也就是这般吧。
    不知是谁,强忍着的热泪终于滚落。
    天日昭昭,天日昭昭!
    ………
    乙密台,鸠占鹊巢的杨镐意气风,部署军略:“平壤城中日寇丧胆,正宜全力攻拔,明日全军强攻平壤,务必克名城、摧顽敌!”
    众将大惊,一片声的反对,日军后路断绝,现在轻轻松松就能困死他们,明军已处不败之地,为何要去进攻坚城,消耗自己的有生力量,为日军突围创造机会?
    杨镐袍袖一挥,戟指骂道:“咄!莫非汝等还想迁延时日,以待秦林起复?他以重贿结好汝等,本经略悉数晓得,现在谁敢不从军令,莫怪本经略尚方宝剑无情!”
    秦林轻取汉城,造成今日之极端有利局面,杨镐急需用一场大胜来证明自己,不惜消耗将士的鲜血与生命。
    第二天,平壤城中的日军见明军竟起了攻坚战,小西行长、加藤清正、小早川隆景等将领全都笑得直跌脚,庆祝自己逃出生天。本来明军什么都不必做,就能把他们困死在城中,但现在显然有了转机。
    杨镐强令全军攻坚,明军连续三天强攻,付出无数牺牲,连骑兵也被急于求成的杨镐逼迫去攻城。
    人困马乏之际,日军全力向南突围,明军追击一段距离就无力再走,只击溃日军少数后卫部队。
    杨镐却得意洋洋的进驻平壤,同时向国内飞章告捷:秦林玩忽职守,顿兵坚城之下不思进取,辽东经略杨镐一到,即攒促六军全力攻坚,碧血横飞战旗飘,三日即击败九万日军,攻拔朝鲜北都平壤!
荆湖夏风 1138章 民贵君轻
    尼玛!
    据守朝鲜王京汉城的邓子龙、刘綎,得知新任经略居然是杨镐,都忍不住破口大骂,他们曾和杨镐共事,深知此人器量狭小、志大才疏,实乃当代马谡,他到朝鲜来做经略,恐怕大伙儿都要跟着倒霉。
    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
    尹宾商摇着折扇,倒是气定神闲:“刘邓两位将军,照理说我家侯爷被撤了督师职司,晚生又何必带着瀛洲兵马在这里陪着杨经略玩?只该扬帆远去。但两位将军在此为国尽忠,瀛洲兵万不能离此而去,便陪两位守汉城,以待秦侯爷归来罢。”
    “多谢秦侯爷、尹先生高义!”邓子龙、刘綎大喜,心头则稍微有点犯嘀咕,秦督师还能回来吗?
    尹宾商摇了摇扇子,脸上露出神秘莫测的微笑:不仅能回来,而且到时候……
    尼玛!
    平壤城日军指挥部风月楼,被得意洋洋的杨镐以胜利者的姿态进驻,在听到经略大人部署的下阶段作战计划之后,戚继光、李如松、麻贵三位将帅同时在心头大骂。
    杨经略果然是不世奇才,他提出趁日军大败溃逃,明军攻拔平壤之后士气旺盛,立刻分道进兵,不给日军喘息之机,尽快剿灭日军残部,廓清三都八道。
    戚继光等人心头明镜似的,日军确实疲惫不堪,可明军连续强攻坚城,难道就不疲惫吗?
    更何况日军虽败,仍有八万主力部队,倍于明军,若明军集中兵力,凭借战斗力的优势,自然能稳操胜券。但要是分兵多路,就有被日军凭借兵力优势各个击破的危险。
    戚继光无可奈何,只得以平倭总兵官身份,出列好言相劝:“启禀经略,我军战力虽强,数量逊于日寇,合该集兵一处,如若多路分兵,是取败之道也。还望经略三思。”
    就奴儿哈赤都忍不住了,眼中精光一闪,试探道:“杨经略,末将以为我军兵少,宜聚不宜散。真个分兵大举,则日寇大可任你几路来,我只一路去,集中兵力将我军各个击破。”
    分兵多路与集中兵力的作战思想,在平壤风月楼提前交锋,如果历史按照原本的轨迹继续展,二十七年后的萨尔浒之战。升任兵部左侍郎的杨镐经略辽东,以十余万大军分四路直捣后金老巢赫图阿拉,却被奴儿哈赤将八旗兵力六万余集中使用,把明军各个击破。
    决定国运乃至文明盛衰存亡的关键战役。就这样被杨镐生生断送。
    二十七年前,杨镐和奴儿哈赤提前交锋,却是在朝鲜平壤的风月楼中,一个是平倭御寇的辽东经略。一个是自请助战的建州将军。
    杨镐心头火起,戚继光是总兵官。好歹给他三分薄面,奴儿哈赤区区鞑官也来聒噪,他勃然大怒,厉声叱道:“咄!你个鞑官,懂得什么兵法精要,也敢在本经略面前大言不惭,岂有此理,若不是看你自请助战,还有几分报效天朝的忠心,这就乱棍打出!”
    奴儿哈赤很委屈,心说我也经常看三国演义嘛,上面的计策都倒背如流了,你咋说我不懂兵法?
    杨镐杀鸡给猴看,见将官们再不敢有异议,得意的拈须笑道:“朝中圣天子只等我等将捷报传回,既有拳拳忠心,何不早日克功定难?迁延时日,如何对得起君恩深重?日寇已然丧胆,来日各将分道进兵,早早奏捷还朝!”
    傻子都知道杨镐求胜之心如此急切,乃是急于盖过前任督师秦林的锋芒,只有以更加辉煌的胜利,才能避免别人说他纯粹是抢了秦林的功劳。
    作为一军统帅,以此为指导作战的思路,显然大错特错。
    可诸位将帅毫无办法,杨经略把“迁延避战”、“不忠于国”、“玩忽懈怠”等帽子一顶顶的扣下来,大活儿别无他法,只能服从他的瞎指挥。
    只看谁倒霉,成为这种错误思路的第一个牺牲品吧。
    不得不说,辽东铁骑实在够倒霉,中枪的是李如松。
    李如松奉命率军向已经落入明军之手的汉城急进,沿途击溃不少日军,殊不知日军已经向他布设了陷阱。
    充任先锋的查大受以五百铁骑在碧蹄馆击溃了小股日军,李如松率本部三千铁骑紧随其后,结果陷入日军重重包围。
    小西行长、黑田长政、毛利元康,率领三万多日军,以十倍兵力围攻李如松部!
    李如松浴血奋战,阵斩日寇有名大将十余员,杀伤日军八千,自身也付出惨重伤亡,游击将军李有声以下,辽东铁骑阵亡两千五百余人,要不是副将杨元和炮营及时赶到,李如松本人都有可能战死沙场。
    从此各军梭巡不前,对杨镐的命令
    阳奉阴违,战场形势每况愈下,明军将士切齿痛恨这位经略,同时怀念秦督师:不怕神一样的对手,就怕猪一样的队友,何况猪一样的杨镐不是队友,是队长!
    而名护屋的丰臣秀吉,乃至侵朝日军的各军将领,尽皆喜笑开怀,明军统帅从战无不胜的秦林,换成了战无不败的杨镐,所有日军都得感谢天照大神实在是太眷顾日本了,这样下去,大概征服唐国四百州,也不是没有希望吧。
    亲者痛、仇者快。
    大营之中,奴儿哈赤坐在自己营帐,费英东、何合里等心腹团团环绕,人人哂笑不已。
    “见秦督师、戚虎帅这般了得,俺只道天朝人物都赛如神仙,却原来也有杨镐这般角色,居然还出任经略!”额亦都哈哈大笑,全然没把杨镐当回事儿。
    安费杨古也道:“我也听得明朝兵将自己说,他们朝中如秦督师这般的其实没几个,倒是杨经略遍地都有,哈哈哈。”
    奴儿哈赤神情傲然:如果明朝大臣尽是秦督师,则从今往后称臣纳贡不敢有半分异心;但要是杨镐这等脓包充斥朝堂,饶是明朝有百万大军,取他中原花花江山又有何难哉!
    当夜,贪狼星妖芒大盛,星光直逼紫微垣……
    星月清辉之下,白霜华白衣胜雪,与秦林肩并肩依偎着,深邃的眸子凝视夜空,面带忧惧之色:天象所变,非为一人,乃气运所变迁也!
    秦林也睁着眼睛看天空,却看不出什么门道。
    他在回京的路上收到了京师方面的消息,万历皇帝朱翊钧册立皇次子朱常洵为太子!
    旧党清流没有阻拦,仅仅是不疼不痒的上了几道奏章,表明他们维护道义纲常的姿态。
    为什么杨镐突然取代秦林,也就有了最合理的解释:清流旧党已经暂时放弃了国本之争,全力对秦党开火,而万历与旧党达成妥协之后,朝鲜又大局已定,也就没有了继续用秦林的必要!
    正所谓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只不过,秦林会甘愿做万历手中的弓、牵着的狗吗?
    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极目天外,锐利的目光仿佛冲破了时间与空间的限制,看到了很多很多:活不下去的农民揭竿而起,人潮冲击着官署,往日高高在上的衙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5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