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农女珍珠的悠闲生活 >

第130章

农女珍珠的悠闲生活-第130章

小说: 农女珍珠的悠闲生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光有神,面色红润,身体状态甚是不错,不似会有急病的样子。
  等他看到躺在床上的李氏时,心中的猜测肯定了几分。
  在众人焦急的目光中,他慢悠悠地给她把了脉。
  “荣娘!”胡长贵从屋外冲了进来,脸色苍白满头大汗,显然是听闻了消息立刻跑了回来。
  “爹~”珍珠一把拉住想要冲上前的胡长贵,“林大夫正把脉呢,你等会儿。”
  胡长贵这才看见床沿边给李氏把脉的林大夫,他立即闭上喘着粗气的嘴巴,紧张的看着床上躺着的人。
  好一会儿,林大夫才松开了诊脉的手,他站起身子对胡长贵笑了笑:“长贵啊,恭喜呀,你又要当爹了。”
  一句话惊呆了众人。
  胡长贵嘴巴张得老大,似是不敢相信,李氏几年前滑过胎,当时也是林大夫诊的脉,说是气血两虚,操劳过度加上营养不良,以后很难再次怀上。
  他们早就放弃了再养一个孩子的念想了。
  前阵子,平善的出生,李氏就暗地羡慕不已,夜半无人的时候,还偷偷掉过几次泪,胡长贵只能无声安慰。
  没想到,意外的惊喜来得这般突然。
  胡长贵猛地咧嘴一笑。
  她要有弟弟或妹妹了?珍珠瞧了一眼安静躺在床上的李氏,也对,她才三十出头,再孕育出一个新生命很正常。
  “长贵,你小子行呀,又要当爹了,大喜事呀。”柳常平笑着拍拍胡长贵的后背。
  “胡二哥,恭喜恭喜!”赵虹玉也笑着恭贺。
  胡长贵一直咧嘴傻笑。
  林大夫嘱咐,李氏最近思虑过度,易伤心脾,让他们多加开导,保持乐观心态。
  珍珠把老林大夫送到了院门,林大夫没有收他家的诊费。
  珍珠就从厨房挖了一大碗卤羊肉装在篮子里,让他回去加餐。
  乐得林大夫直点头,笑言等孩子满月了可要请客吃饭,胡家的饭菜馋人得紧。
  珍珠笑着应下。
  赵虹玉顺势提出回老宅帮他们报个喜讯,珍珠笑着言谢。
  李氏还没醒,胡长贵在房里照料。
  珍珠正想回厨房给她娘熬点米粥,经过堂屋才发现,尤家三主仆还在堂屋里待着。
  “……”


第二百零二章 意外惊喜2

  尤雨薇正站在堂屋门口好奇的张望。
  见她走近,开口问道:“我听刚才那个女孩子说,你娘有身孕了?”
  “嗯,是呀。”
  所以本姑娘很忙,你能高抬贵脚快点离开么?珍珠腹诽。
  “那你准备有弟弟妹妹了,真羡慕你。”尤雨薇真心感叹。
  她母亲生她的时候难产血崩,差点连命都送了,好不容易保住了性命,身体却差了许多,调养了好些年,依旧没能再给她添个弟弟或妹妹。
  她祖父就不待见她母亲,嫌母亲只养育了她这么一个闺女,没能给父亲传宗接代,还不许父亲纳妾。
  其实,哪是母亲不让父亲纳妾,明明是父亲自己不愿意,父亲心疼母亲为了生她差点丢了性命,对母亲不能再孕育新生儿并不介意,他常说,他这辈子有妻子闺女就足以,尤家的血脉有大哥二哥传承,少他一个有什么关系。
  气得祖父每次见到他都没有好脸色,偏生拿他没有办法。
  她祖母前些年病逝,侯府里由大伯母执掌中馈,她一个做大嫂的也不会管兄弟房里的事情。
  所以,这些年,除了祖父不给她母亲好脸色外,母亲在侯府里的日子过得还是挺顺心的。
  不过,不能替父亲延续后代一直是母亲心中的一根刺。
  母亲性子有些好强,面上虽然总是带着笑意,暗地里却不知流过多少泪水。
  珍珠见她一脸惋惜,似心有所感,想来触及了她内心某处。
  她眼眸微转,只笑笑,不接话。
  尤雨薇心情低落,有些喃喃自语的说道:“我父母膝下只有我一个孩子,想要个弟弟妹妹说说话都难,还是你家好,有兄弟姐妹可以作伴。”
  珍珠一挑眉,在这“无后为大”的环境里,只有一个闺女的家庭,可是得应付各种压力,有来自于家庭的,也有来自于世俗的。
  “哦,以后你家也会有的吧。”珍珠安慰道。
  尤雨薇是长女,这时期的女孩子十六七岁成亲,十八九岁生孩子,那她母亲顶多就三十岁出头,有的是机会再生养一个。
  尤雨薇却摇头,“我娘生我的时候难产,伤了身子,而且,年纪也大了,估计不会再有机会了。”
  年纪大了?珍珠忍不住问道:“我大伯娘上个月才生了我小堂弟,她都三十八了,还不是一样平安的生产了,你娘的年纪难道还比她大不成?”
  尤雨薇眼睛亮了亮,却很快暗下来,“我娘过了年便三十了,她虽然没有你大伯娘年纪大,可是她身体底子有些差,怕是也很难再有身孕了。”
  侯府勋贵少不了名医坐镇,既然他们都调养不好,那可能真是伤了身子。
  珍珠不可置否,笑道:“女儿是父母贴心的小棉袄,体贴又孝顺,他们有你也足够了。”
  尤雨薇脸上露出了甜甜地笑容,“嗯,我爹也这样说。”
  似乎是对她的话有了认同感,一时尤雨薇看她的眼神亲切许多。
  有时候,人与人之间的缘分就是这么奇妙,一句简单的话,一个友善的眼神,就能让拉近彼此的距离。
  等珍珠送主仆三人出门的时候,尤雨薇已经“珍珠妹妹、珍珠妹妹”的叫个不停了。
  “珍珠妹妹,说好了呀,等你家的枣树结枣子了,可得给我寄些过去呀。”尤雨薇拉着珍珠的手娇声说道。
  “……”
  啥时候说好了,不都是你自己一个人在自顾自说么?
  她只不过在尤雨薇询问,池塘边的那两棵是什么树时,回答了一声“枣树”。
  怎么说着说着就变成了,结果后要给她寄枣子过去。
  珍珠看着渐渐远去的青帷马车,不由扶额。
  这姑娘不知是运气好还是眼睛毒,怎么就这么准确的揪住胡家院子里最有价值的东西。
  珍珠瞧着自家绿得发亮的枣树叹气,还没结果子,已经被人惦记上了。
  李氏醒来,得知自己怀了两个月身孕后,也懵了。
  这阵子她身子略有不适,小日子也推迟了很久,但她从前身体差的时候,时常有这样的状况,加上忧心王嬷嬷的事情,所以直接把身体不适的状况忽略了。
  没有想到,上天给了她一个巨大的惊喜。
  老宅那边全家都过来探望李氏。
  胡长贵领着胡全福和胡长林在堂屋说话,王氏梁氏和翠珠围着李氏床边探望。
  王氏脸上的笑意,得知消息后,就没停过。
  梁氏抱着平善,脸上维持笑容,不过,笑意却没到达眼底,她生的孩子比李氏多,一直维持着她隐隐地骄傲,这份骄傲在生了平善后达到顶峰。
  可是,李氏居然也怀孕了,她抱平善的手不由紧了紧,小小地婴儿“哇哇”哭了起来。
  王氏眉头一皱,瞪了她一眼,把孩子接了过去,小心地轻怕哄孩子。
  翠珠这段时间多数待在老宅里,自从出了上次的事情,被惊吓过度后,她便减少了出门的时间,在家里帮着王氏打理家务,照顾病人和婴儿,沉静温柔的脸上已经褪去了从前的稚气。
  胡家出了喜事,自然要庆贺一番。
  王氏指使着两个儿子去大湾村采购食材,她自己带着翠珠和潘雪兰在厨房忙活起来。
  珍珠则在李氏房里,陪着她娘说话,顺便开导一番,她可记得老大夫交代的话,她娘有些忧思过度,定是为了尤家的事情。
  “娘,我刚才把尤小姐送走了,她是个挺活波的女孩,心地不错,她刚才还说羡慕我又添弟弟妹妹了,我问了问,才知道,原来她家只有她一个闺女,他娘生产时难产,伤了身子,后来就子嗣艰难了。”珍珠絮絮叨叨地把她与尤雨薇说的话重复了一遍。
  为了分散李氏的心思,驱散她心里的阴影。
  “那个王嬷嬷全程没有说什么话,只是听见你怀孕的时候,表情有些复杂,想来她家主人为了子嗣没少费功夫,她们这样的人家总自称积善之家,如果做事狠厉不留余地,只会平添阴损和罪孽,为了她们的后代,这些陈年往事也不该再多做纠缠,无论如何,都得多积德行善才对。”她继续叨叨。
  李氏闻言,陷入了沉思。
  小姐竟然只得一个女孩,那她这些年的日子怕是也难熬吧,“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不能替夫家传宗接代,压力可想而知。
  这么一想,李氏突然觉得自己还是挺幸运的,公婆宽厚维护,相公憨厚疼人,子女聪慧孝顺,加上现在又怀上了孩子,她现在确实是幸福的。
  当然,除了王嬷嬷的事情让她略为忧心外。
  中午,胡家整治了两桌席面,把方晟师徒和杨秀才一家都请到家里吃酒,一同请的还有村长、赵虹玉、柳常平和郑双林。
  都是平时相熟的亲朋友邻,大家聚在一起,说说笑笑道贺一番,胡家的堂屋内一阵热闹。
  王氏高兴,弄了满桌的好菜招呼他们。
  阿青和平顺两个大胃王,吃得直呼过瘾。
  杨秀才坐在凌显身旁,从知道这位老先生是正经的进士出身后,对他的态度那叫一个恭敬,每次见着都尊敬有加的躬身作揖。
  赵文强坐在另一边,对着凌显,面上也是一付敬重推崇的表情。
  孙子柏铭特地同他说过,整个太平书院也仅有两名举人而已,进士出身在方圆百里内算得上是最高资历了。
  要是能得凌老先生眷顾,在学业上指导一二,那柏铭的乡试不就更有把握了吗。
  赵文强是知道凌显的身份的,胡长贵特意找他报备了一声,这原本也不算什么大事,过了流放期限,上面对这些人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有能力打点离开的,只要不再犯事,都不会过多追究。
  两边都对凌显恭敬推崇,在饭桌上很是客气。
  凌显却只是和他们客气几声,便与坐在他身旁的胡全福说话喝酒。
  胡全福有些受宠若惊,做了半辈子泥腿子,有这么个学问高深的进士老爷与他喝酒说话,他怎能淡定自如。
  凌显也是寒门出身的,农家的各种活计他都熟悉,他与胡全福说话就往农田耕作上带,两人一时倒能说到一块。
  加之,两老头年龄相当,说起话来更是热络投缘。
  男人一桌吃菜喝酒高谈阔论。
  女人这一桌,阿云娘正笑着与李氏聊着孩子的话题,她是羡慕呀,她有心悸的毛病,大夫说过,她的身子不适宜再孕育孩子,所以这么多年只有阿云这个孩子。
  同样羡慕的,还有赵虹玉,她喜欢孩子,也曾怀过孩子,只不过被梁虎揣了一脚滑了胎,这件事她谁也没告诉过,只是偶尔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怀念一下与她无缘的孩子。
  她们的话题都围着孩子,珍珠和翠珠侧头说着两姐妹的话。
  “二姐,你咋好些天没来我家了,老待在家里干啥呢?”
  “呵呵,家里忙啊,每天一群的牲口要喂呢,还得帮着娘照看平善,绣活也得练,总跑你家咋行呢。”
  翠珠抿嘴轻笑,长开的眉目秀美恬静。
  练绣活?珍珠嫌弃的撇撇嘴。
  翠珠看在眼里,不由“噗嗤”一笑。
  珍珠白了她一眼,伸手开始咯吱她。
  两人笑闹成一团。


第二百零三章 招蜂引蝶

  二日后,得了消息的王宏生一家赶过来道贺。
  带了好些野味山货,最特别的还有两只刚射到的灰雁。
  个头很大,足有七八斤斤重量,胡家两兄弟各分了一只。
  “舅公,你太厉害了,这是一箭穿心呢。”平安比划着灰雁中箭的地方。
  今日是沐休日,学堂放假一天。
  “哈哈,这可不舅公打的,你舅公老了,弓箭射不了那么远,这是你虎子哥打到的。”王宏生欣慰的拍拍站在一旁的王荣发。
  王荣发“嘿嘿”一笑,面上的得意之色却不减,十三岁的少年敦实健壮,黝黑的脸庞,一口白牙闪着亮光。
  “哇~虎子哥,你好厉害呢!”平安兴奋的说道,“灰雁可是在天上飞的,你都能射得那么准,真的好厉害。”
  王荣发脸上的笑意更盛,“一群灰雁,我爹射中三只,我射中两只。”
  “喔~表舅也厉害哦,表舅,你教我射箭吧!”平安窜到王保元身旁,拉着他的衣袖央求。
  “好啊,可是,射箭需要大气力,你这小胳膊可能还射不了,等你长大些再学吧。”王保元摸摸他的小胳膊,笑着说道。
  平安笑脸一垮,嘟囔道:“人家最近都在跟方师父学武,可没偷懒,每天的马步都扎够时辰,以后力气会大的。”
  “哈哈哈~”
  他的嘟囔引得众人一阵好笑,胡长贵站在他身旁爱惜的摸摸他的脑袋。
  阿青和罗璟坐在院子外雕刻着手里的木剑。
  “射箭准算啥,我师父身体好的时候,一粒石头都能打下一只大雁。”阿青手上的动作不停,嘴角念念叨叨。
  雕刻木剑是师父教给他们俩的任务,学堂的孩子小,练习剑术宜用木剑。
  方晟自己雕刻了一把作为样品,余下的二十把,都交给了他们。
  罗璟认真的打磨手里的木头,没接阿青的话,武林人士和猎户比射箭,有可比性么。
  阿青对他冷淡地态度做了个鬼脸。
  侧耳继续听着堂屋内的谈话。
  “平安,你姐姐呢?”
  “姐在厨房里吧,虎子哥,你找姐干啥?”
  “嘿嘿,不是听说珍珠想要在山脚下种花草嘛,我进林子里看到不少好看的花草,这不,给她挖了好些。”
  “这么多呀,虎子哥,你可费了不少功夫吧。”
  “嘿嘿,没费什么功夫,就,就是顺道而已。”
  阿青听到这,不由撇嘴,“山里的野花野草有啥好看的,这小子真逗,还特地挖过来送人。”
  罗璟手里的动作却停了下来,眼神古怪的朝堂屋的方向看了一眼。
  “怎么啦?”阿青见他的动作,不由问了一声。
  罗璟回过头,闷声回道:“没什么。”
  那个叫虎子的男孩,意图那样明显,哼哼,这丫头真是招蜂引蝶呢。
  他拿起手里的木头狠狠打磨起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4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