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农女珍珠的悠闲生活 >

第134章

农女珍珠的悠闲生活-第134章

小说: 农女珍珠的悠闲生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所以,才任着尤雨薇不远千里的跑到鄂州地界来寻他。
  顾褀心里叹了口气,母亲明明知道他不喜欢尤雨薇,却还是允许了。
  这就是成长的代价吧,他病重的时候,母亲会依着他的性子随他高兴,病渐渐好了,就开始斟酌起各个方面。
  在母亲看来,尤雨薇大概是最佳的儿媳人选了。
  看着对他讨好微笑的女孩,顾褀心里有些烦躁。
  “雨薇,你明天回京城了?侍卫都准备好了么?”
  尤雨薇敏锐的感到他的不耐烦,她眼眶泛红,咬着下唇,委屈道:“爹有安排一队侍卫同行,二伯会派两个熟路的仆人跟到京城。”
  “那就好,回了侯府好好待在家里,世道不太平,你一个女孩子别到处乱跑,回去给表姑母问声好,一会儿我让顾忠准备些当地的土仪,让他送你回圳安县。”见她眼眶泛红,顾褀想着她还只是个十三岁的小姑娘,终是温和的叮嘱了她几句。
  “五哥哥,你明天去送我么?”尤雨薇眼中带着期盼。
  顾褀犹豫了一会儿,摇头道:“明天我就不去了,等会儿一起吃顿午饭,算是给你饯行吧。”
  他在太平镇逗留的这段时间,没去拜会过尤霄,去给雨薇送行,定会遇上他们,既然无心结交,还是错开比较好。
  尤雨薇听到他不去送行,眼中光亮暗淡,随后听到留她吃午饭,她眼中又现神采。
  王嬷嬷在一旁看得直摇头。
  送走了尤雨薇,顾褀坐在书案前,开始给母亲安氏写信。
  照例先问了安好,接着写了自己的近况,随后把接待尤雨薇的事情提上,意有所指的让母亲别在联姻的问题上忽略自己的感受,他现在的身体虽然略好,但离正常人的健康状态还远得很,最后问道,送去的人参收到了么?如果收到,拿去给祖母看,让她们商议着处理人参的问题。
  把信装入信封,滴上火漆封口,吩咐陈鹏飞寄出。
  “咳咳”顾褀轻咳两声,靠在太师椅上的他,思绪有些发散。
  他今年十六,母亲已经开始操持他的婚姻大事了,即便不是尤雨薇,大概也会是京城某个世家的小姐。
  可他对这些贵族小姐,提不起丝毫的兴趣,如何才能让母亲把这件事情往后推迟几年呢?
  顾褀烦躁的揉揉太阳穴。


第二百零八章 未雨绸缪

  李氏怀了身孕,成了胡家重点保护的对象。
  走到哪,家里的目光都盯在她身上。
  她去厨房,想帮着女儿打打下手。
  “娘,你咋又跑厨房里来,烟熏火燎的,小心呛到你。”
  她去菜园,想接桶水浇浇菜地。
  “荣娘,你可别提水桶,沉~小心伤了腰。”
  她去前院,拿起扫帚打扫落叶。
  “娘,你别动,院子等我下了学回来扫。”
  甚至,她走出院门散散步。
  “婶子,你要去哪里?稍等会儿,让珍珠陪着去吧。”
  “……”
  李氏有些哭笑不得,怀孕而已,又不是瓷娃娃,哪家的妇人不都这么过来的,轮到她倒娇弱起来。
  嘴里这样埋怨,心里却是暖洋洋的。
  河滩的园林规划有条不紊的进行着。
  凌显计划在胡家现有的宅邸旁,再建一座二进的宅院。
  胡家的新房子,在凌显看来,带着明显的乡下农庄的建筑风格,与正规的庭院相差太大。
  所以,他建议再建一座二进大宅院。
  珍珠原是不同意的。
  在她看来,胡家现在的宅子相比现代楼房的小套间,不知道好了多少倍,古朴又宽敞,挺符合他们庄户人家的气质。
  加上,胡家宅子本就是新建的,再建一座二进的宅院未免有些打眼。
  她的想法,在得知李氏怀上孩子后,发生了改变。
  家里如今住着不少人,每日早晚的洗漱都有些挪不开地方。
  她又特意问过凌显,是否打算在望林村多待几年。
  凌显沉默半响,他们现在的身份尴尬,虽不是犯人,可也未能赦免,待在望林村,能避开不少麻烦。
  于是,他诚恳的表示确实想在望林村多待几年。
  珍珠点头明了,新建一座二进宅子的计划提上了日程。
  胡长贵对家里不停的动工建房,已经有了一定的免疫力,可珍珠跟他说,要建造二进宅子的时候,还是被吓了一跳。
  “珍珠,二进的宅院耗费可是很大的,咱家有那么多银子么?”
  胡长贵真不知道自家具体有多少银子,他只知道,珍珠说过,后山有一片人参地,万一家里没钱了,就挖一株去卖。
  上次,平善去清延古寺批命改字的费用,就是卖了一株人参得来的。
  珍珠婉然一笑,“爹,这是上次卖人参剩的银票,你收着,需要用银子的时候,就拿出来用,不要担心家里没银子。”
  她空间里,银裸子、金裸子、珍珠、翡翠、玉器、玛瑙、猫眼石等等,已经快堆满了茅草屋的桌面了。
  全都是小灰最近送来的成果。
  每天傍晚,厨房边上的墙头上,只要珍珠一抬头,保准看见那只灰萌萌的胖老鼠。
  躲在盛开的蔷薇花后探头探脑,萌态十足。
  看见她时,就像变戏法一般,从旁边抱出一块亮晶晶的东西。
  伸出两只小爪子递给她。
  可爱的小模样,让人心软不已。
  尽管珍珠一再跟它强调,不要整天送这些东西过来了,可它歪着小脑袋,一付可怜巴巴的模样,仿佛不收下东西,它很难过的样子。
  珍珠实在无奈,只得随了它的意思。
  不过,她没再用空间产的作物作为交换,只每次给它一小块卤肉或一条炸好的鱼干。
  卤肉一般都加了灵泉,炸鱼干则没有。
  小灰却没嫌弃,她给什么它就吃什么。
  小灰不敢进院子,院子里是小黑和小黄的地盘,它机灵的避开了雷区,每次都定着点出现在墙头。
  被珍珠训斥后,便改了时间,不再每天爬墙头,改成了隔三差五出现。
  于是,珍珠空间里,值钱的东西越来越多,越堆越高。
  她如今开始发愁,银子该如何花出去了。
  胡长贵捧着银票发怔,上次卖人参的银子不是花在了平善身上么,怎么还有剩余的?
  “上次的人参品相好,刘掌柜给了八百两的价钱,平善身上花了二百两,这里是剩下的六百两银票,爹,你收着就行了。”珍珠解释道,上次王氏把银票给了她,她顺手丢进了空间里,这不,隔了好些天才想起。
  “八、八佰两!怎么这次的价钱这么高?”胡长贵愣住。
  “人参分品相等级的嘛,年份越高品相越好,卖得自然就贵了,反正呀,刘掌柜绝对不会做亏本买卖的,他一转手卖出去,至少能赚翻倍的价钱呢。”珍珠笑道。
  胡长贵咽了口唾沫,翻倍卖出,那不就是一千六百两银子么?
  饶是他最近经手了不少银钱,还是被吓到了。
  六百两银票在手,加上锁在柜子里的几百两银子,胡长贵心里顿时有了底气。
  闺女想怎么建就怎么建,凌老先生是有学问的专家,他规划建造的房子肯定不会差,他只要负责好支出就行了。
  傍晚,吃过晚饭,天色依旧敞亮。
  珍珠唤上小黄,出门溜达消食。
  这是她最近新增的活动。
  小黑白天基本不见踪影,不知躲到哪个角落睡懒觉去了。
  小黄则不同,除了偶尔跟着胡长贵和平安出门溜达,它每日里都尽忠职守恪守本分的看家护院。
  小黄的体型早已超越了它母亲大黄,眼睛有神,毛色光亮,四肢粗壮有力,跑起来步履轻盈,动作矫健。
  “走啦,小黄!”
  珍珠提着个小篮子率先出门,小黄摇着尾巴跟在左右。
  珍珠没有往村里的主干道走,而是沿着小道,走上了田间狭长的田埂上。
  夏日的傍晚,白日的暑气略微消散,走在田间地头,六月的稻田黄绿相间,挨挨挤挤的簇拥在一起,一垄垄的生机盎然。
  她沿着田埂一步三跳的跑到了自家的田地间。
  两家的田地基本都挨在一起,珍珠顺着方向转了一圈,不时伸手摸摸田间的禾苗。
  在别人看来,她是小孩心性,到田间玩耍。
  实际上,她是把空间的灵泉注入稻田里。
  只是田地有些大,她怕撒得不均匀,所以围着田转了几圈。
  不单是她家的稻田,她走在田埂上,伸手随意播撒,撒到哪家算哪家。
  家里的特殊性,有心人查探起来容易变成靶子,她把灵泉四下分撒,一是转移些目标,二是能让更多人受惠,而且等自家的果树长大结果后,给村里的老人孩子多发一些,让灵泉的功效在全村扩散。
  十几二十年后,望林村也许会多不少聪明能干的年轻人,以及健康长寿的老年人。
  到那个时候,她家的长寿老人和聪明的孩子,就显得不那么打眼了。
  这是珍珠思虑再三,总结出来的长远之计。
  一家人独特出众,易被人揣摩诟病,一村的人杰出能干,大多会说是人杰地灵了。
  珍珠想得长远,毕竟她还要在这个时代活上很长的时间,未雨绸缪提前预防是很必要的。
  她提着篮子到了小道边的土旺家。
  “珍珠姐!小黄!”
  土旺惊喜的喊着。
  “土旺啊,你奶呢?你们吃过晚饭没有?”
  土旺家的院子,由一圈篱笆围成,篱笆上稀稀拉拉的种了些瓜豆,院子旁就是他家的两垄菜地。
  “土旺,是谁来了?”土旺奶奶的声音嘶哑沧桑。
  “奶,是珍珠姐来啦。”土旺小脸笑得灿烂。
  他在望林学堂上学已经有一段时间了,经过了最初的紧张和担忧,现在的他,对每日上学的生活兴致高昂精神抖擞。
  对于给他们提供上学机会的胡家,更是感激不尽。
  土旺现在每天早上,早早起床,天蒙蒙亮的时候就到山脚下采挖野菜与草料,往返几次送到胡家门口堆放整齐,再洗净手脸,开始烧水做饭,吃了早饭后,提着小箩筐开始去上学。
  村里的孩子,大多用个小箩筐作为上学用的书包,里面放着先生发的石板石笔。
  他们刚开始启蒙习字,先生说了,先用石板石笔练习书写,半年后,再开始用笔墨纸张习字练文。
  启蒙用的书籍,都放在先生的书案上,上课的时候在发到他们的课桌上,这么做的目的,是为了保护书籍,书本贵且易损坏,男孩子毛手毛脚的,很容易把书籍弄坏,所以,书是不可以拿回家里的。
  每天的作业是在石板上练习新学的生字词。
  土旺很勤奋,懂得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他每天都练习到熟练才放下手中的石板。
  “珍珠呀,咋有空过来了?吃过饭没有,要不要给你烙块饼子尝尝?”土旺奶奶扶着墙从屋里走出来。
  她的眼睛到了晚上看得不大清楚,得扶着点墙才好走路。
  珍珠忙放下手里的篮子,过去把她搀扶到屋檐下的板凳上坐下。
  “土旺奶奶,我吃过了,过来看看小土旺,顺便给你们带点我家种的豇豆和卤肉。”
  她从篮子里把长豇豆和卤肉块拿出来。
  今年李氏种下的豇豆大丰收,密密匝匝的挂满了整个菜园子,家里这些天的饭桌上几乎都有豇豆的身影。
  怎么吃都赶不上它长的速度,再好吃的东西,天天吃着也会腻味,珍珠无奈,只得每天变着法的送人豇豆。
  可惜,这时节正是瓜豆成熟的时候,村里家家户户都种了不少,她只好每天给杨秀才和方师父送了,只有这两家刚来没多久,新种的菜还没能吃上呢。
  “哎呦,谢谢珍珠啦,不过,土旺在篱笆旁种了豇豆,这两日也能吃了。”土旺奶奶笑着道谢。
  珍珠瞥了一眼,种得稀稀拉拉的豇豆,“土旺奶奶,你家的豇豆种得少了,先尝尝我家的吧。”
  土旺毕竟还是个孩子,种的蔬菜瓜豆勉强成活已经不错了。
  土旺顺着她的眼光看过去,顿时不好意思,豇豆的种子是他去年自己留的,结果,今年种的时候,好多没能长起来。
  在土旺家待了一会儿,问了问他在学堂的学习与功课,眼看天色渐晚,便告辞归家去了。


第二百零九章 盛开的荷花

  她慢悠悠的走在乡间的小道上,小黄尽职尽责的围绕在她四周。
  天色渐暗,珍珠走到路口,忽然感觉有探究的目光落在她身上。
  她转头一瞥,一道黑影鬼祟的躲在一棵大树后面。
  小黄发现了情况,猛地冲了过去,对着那个身影,“汪汪汪”的叫了起来。
  “哎、哎,别、别咬我,别咬我!我只是路过,路过而已。”黑影吓得连连后退。
  “小黄,回来。”
  小黄顿时停了吠声,摇着尾巴回到了她身边。
  珍珠看出那是谁了,望林村里有几个好吃懒做的闲汉,家里的农活不好好干,干半天活得歇半天,偷懒滑头的让村里人诸多嫌弃。
  这个就是其中一个,好像名叫赵二麻子。
  “不好好走路,你躲在那偷看什么?鬼鬼祟祟的,不把你当贼才怪。”珍珠道。
  “嘿~嘿~”赵二麻子讪讪一笑,“我是吃饱饭出来溜达一下,刚好碰到而已。”
  珍珠狐疑的看了他两眼,又四下看了一遍,没发现什么特殊的地方。
  “姐!”
  平安的声音响起。
  珍珠寻声看过去,一高一矮的身影出现在村口。
  “你们怎么出来了?”
  “还不是你这么久不回来,玉生哥和我出来找你。”
  平安嘟囔着走近她,小黄已经围着他直转圈了。
  “怎么在这停留?发生什么事么?”
  低哑的嗓子透着隐隐地威慑。
  珍珠微楞,看了眼不远处的赵二麻子,摇头道:“没事,碰到了说了两句话,小黄,走,回去了。”
  罗璟的目光冷冷地扫了一眼对面,这才慢慢跟上。
  “以后这么晚别到处闲逛,一个女孩子也不怕危险。”
  “……,带着小黄呢,能有啥危险。”
  “小黄毕竟只是条狗。”
  “呵呵,你可别瞧不起小黄,它凶狠起来,你都不一定比得过它,是吧,小黄。”
  “汪~汪~”
  “……”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4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