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农女珍珠的悠闲生活 >

第138章

农女珍珠的悠闲生活-第138章

小说: 农女珍珠的悠闲生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再拿出几大块姜块,体质虚寒,多喝姜茶,正适合顾褀饮用。
  脑子转了几圈,没找到合适相送的东西,她这才捧着潘雪兰摘下的蔬菜瓜豆一起去给顾褀。
  胡长贵捉了十只兔子十只鸡,顾褀的马车根本装不下那么多。
  于是,胡长贵干脆把骡车拉出来,鸡笼兔笼往车上一放,打算直接给送到福安堂去。
  出来看热闹的阿青瞧见了,连忙跑到他跟前,“长贵叔,等我一下,我也去镇上一趟,家里缺了不少东西,正好顺路去买。”
  胡长贵点头,却问道:“阿青,你下午不是有课么?你走了,你师父怎么管那么多孩子?”
  “没事,玉生在呢,他现在可比我厉害了,哼,让他帮着管管。”阿青有些气愤。
  那小子拼命三郎似的,练起功来,不会累一样,把他逼得不得不咬牙跟着练习,每天累得跟条狗似的,啊,不,小黄可比他逍遥多了。
  阿青愤愤不平的回自己屋里拿银子去了。
  他和师父已经在望林村待了两个多月了,领到了两次工钱,按着师父的意思,原该要拿来还胡家替他垫的药费,可胡家姑娘说了,既然他们现在是胡家请的教习,那药费就先由胡家出资垫付了。
  在望林学堂教够十年,所有因为身体病痛产生的药费都可以完全免除,教足五年不足十年,则减免一半,不足五年的,则减免三分之一。
  此条例,适用于所以受雇于胡家的人,包括凌显三人、赵虹山兄妹、方晟师徒以及杨秀才。
  珍珠的话犹如平地惊雷般,惊呆了众人。
  人活在这世上,最怕的事情之一,就是生病。
  生病折磨的不仅是人的身心,更是掏空钱袋的祸首。
  如果,生病的药费都能全免,那不就少了一半的后顾之忧,至少不会因为生病,而拖累了全家。
  随后他们依次签了一份名为药费保障的契约,上面注明了几项具体的规定,帮着起草契约的正是凌显。
  凌显原先觉得,这份所谓的药费保障与自己关系不大,可写着写着他的心却加速跳动起来。
  他现在五十有七,虽然身子看着还算硬朗,可实际上他心里清楚,常年水里来风里去的服役生涯,早就摧垮了他的身子,每年的寒冬都是催命的时节,疼痛难忍的腰椎,肿胀僵硬的关节,日日夜夜的折磨着他。
  要不是为了两个未成年的小儿,他去年冬日就熬不下去了。
  如果有了这份保障,那自己的晚年是不是就能少受点苦呢?


第二百一十四章 丰收的烦恼

  凌显与胡家也是签了契约的。
  三年的雇用契约,胡家姑娘说了,以后如果再续约一样算年份。
  那等他把这片河滩修建完工,是不是也可以像杨秀才一般,在望林学堂传教授业呢?
  凌显带着略微激动的心里,起草了八份药费保障。
  其中三份是他和两个孩子签定的。
  杨秀才看了契约,沉默半响,后感叹道,胡家乃正真的大善之家。
  方晟心中大为感动,他觉得这个药费保障契约,分明是为他而设的,他到现在依然喝着章大夫配的排毒药方,原来是每十天去复查换药方,后来章大夫觉得他的余毒排了十之八九了,剩余的十之一二,顽固难除,被方晟用内力压制在一角,所以,如今一次开了半个月的药材,以期缓缓地把余毒逼迫出身体。
  前几次都是胡长贵送他们去的,后来,阿青学会了赶骡车,就没再麻烦他。
  每次去复查买药,胡家姑娘都照着上次抓药的银钱给足了银两,不够就下次再付,每次她都要求他们带回章大夫的收款条,当初,他和阿青还有点不高兴,觉得这位姑娘不信任他们,如今,他们才知道,这些收款条是用来方便以后算账用的。
  他这两个多月的药费,林林总总加起来都快超过一百两了。
  如果他还是从前仗剑天涯的江湖侠客,那这点银子根本算不了什么,可是,他经历过被人暗算,割断手脚筋骨,中毒无解等等一系列的打击磨难,有过一文钱难倒英雄汉的凄凉,更甚至穷困潦倒接近死亡。
  所以,他懂得了普通人眼中一百两的价值是多少。
  他怀着感恩的心签下了契约。
  赵虹山和赵虹玉两人却是惊得连连摇头,直呼使不得,使不得,不能让胡家吃这么大亏之类的话。
  珍珠拿出另外六人的契约,兄妹两人面面相觑许久,才颤颤巍巍的按下了手印。
  胡长贵和李氏对珍珠天马行空的想法已经见怪不怪了,倒是珍珠特意给他们解释过契约的内容。
  两口子你看我一眼,我看你一眼,皆有些不明就里,只觉得自家的闺女似乎散财童子附身,根本不把家里的钱财放在眼里。
  当然,胡家的钱,多是由她而来,她想用作它途,就由着她去。
  两口子都不是爱操心的性子,家里由珍珠操持,他们只管自己分内的事情就好。
  药费保障的事情,只在小范围内,引起波澜。
  签约的几人都满怀感激,特别是经历过风霜病痛的人,都有着深切的体会。
  珍珠一开始只是想着,自己空间那么银子怎么花销出去,想着想着,就想到了员工福利,虽然胡家现在只签约了八个正式成员,可说不定,以后会越来越多呢。
  医药费用这些小钱对她来说,真不算什么,主要是有灵泉在手,她觉得医药费用以后可能根本花不掉。
  签契约只是学着现代企业的福利,即有助于树立胡家的良好形象,又能增加他们的凝聚力,提高了积极性,留住人才。
  小小地举动,就能一举两得,何乐不为。
  阿青走出房门,看见罗璟正与木人桩叫着劲,拳脚舞动间,敲打木桩的声音“啪啪”作响。
  阿青不由嘴角抽搐,多大仇多大怨呀?手不疼么?
  “玉生,下午的课,你帮着师父看管一下吧,我和长贵叔去太平镇一趟。”
  罗璟停下手里的动作,棱角分明的脸上满是汗水,“长贵叔这个时候去镇上做什么?”
  “啊,还不是那个顾少爷来了,说是准备回京城了,顺道带回去十只鸡和十只兔,他的马车拉不了这么多,长贵叔帮他送去福安堂。”阿青边说边走,嘴里嘟嘟囔囔,“也不知道,他们有钱人是怎么想的,在镇上直接买鸡买兔不就行了,干嘛非要特地跑到望林村来买,当然,长贵叔家的鸡兔养得确实好,可是再好还是鸡和兔嘛。”
  罗璟目光幽幽地望向胡家的方向,目光幽深而复杂,好一会儿后,他再次打起了木人桩,手上的劲道比先前还大上几分,似在发泄什么某种情绪。
  八月初,望林村的农作物渐渐开始进入成熟期。
  院子里的枣树,青中带红的枣子挂满了枝头,沉甸甸的把树枝都压了半弯,再等几日,就可以正式的采摘了。
  玉米、绿豆、芋头、大豆、花生等等作物陆陆续续地往家里的仓库搬运。
  让胡长贵惊讶不已的是,几乎所有的杂粮产量都比往年多了三四成,不仅产量高,个头也饱满。
  特别是玉米。
  胡长贵今年种的玉米不少,主要是年初挖池塘的时候,用挖池塘的填了土坑,他全部种上了玉米,等收玉米的时候,家里大大小小的男子都出动帮忙,一大块玉米地,一个时辰不到就收完了。
  等胡长贵掰开玉米查看时,他眼睛都快沾在了玉米棒上。
  这是他家种的玉米?
  个大、饱满、坚实,玉米粒齐齐整整,与从前种的玉米几乎截然不同。
  他掰下了一个又一个玉米棒,每根玉米棒基本的玉米粒都密密匝匝的,看着很是喜人。
  李氏也很惊讶,从前吃掺着玉米芯的玉米粉,印象太深,导致她对玉米并不期待。
  可是,明明同样是玉米,怎么个头和品相差异这般大呢。
  不仅,胡长贵家的玉米如此,胡长林一家收获玉米时也颇为震惊。
  玉米作为补充细粮不足的存在,它在望林村并不受欢迎,个头小产量低,还占地,所以种玉米的人不多。
  胡家作为少数种玉米的人家,也是因为惯性使然,田地多有余粮的,谁也不想种它。
  胡家两兄弟被一堆个头足产量高的玉米吓了一跳,当下聚到老宅互相商议。
  “长贵,你家的玉米种是去年留的么?”胡全福掰着小儿子带来的玉米棒,个头真大,颗粒也整齐。
  “是呀,爹,不都是你们帮着收的么。”胡长贵闷声道。
  胡长林摇头晃脑的不敢相信,“啧,奇了怪了,去年产的玉米和往年一样呀,都是个小颗粒散的,今年怎么大变样了?”
  王氏也拿着玉米端详许久,“虽然玉米个头大产量高是好事,可毕竟太过古怪了,这事不能往外说,要不,咱家不知道被编排成什么妖魔鬼怪呢。”
  胡全福面色沉沉,附议点头。
  “可是,娘,玉米收获的时候,好多人都看到了呢。”胡长贵为难的说道。
  家里的玉米地就在学堂附近,收玉米的时候,好些孩子都过来帮忙了。
  “这……可怎生是好呀?”胡全福神色紧张起来。
  这个时期,社会封建民风保守,迷信思想在底层人民的心里根深蒂固,说不出缘由的事情,很容易被冠上不好的言论。
  丰收也有烦恼呀。
  王氏的目光落在了珍珠身上。
  珍珠朝她笑笑,“以前咱家的玉米种得不好,是因为留的种子不好,今年咱们的玉米,都是从镇上新买回来的好种子,加上爹和大伯施肥得当,所以今年玉米的收成比往年好多了。”
  “啊,可是,咱家没有从镇上买玉米种子呀?”胡长贵稀里糊涂的看着闺女,这些种子都是他亲手留的呀。
  “啪~”王氏猛地一拍手掌,笑着说道:“可不是嘛,今年初,咱家在外面买回好的玉米种子,所以今年的收成就特别好了,果然是好种子呀,那钱花得真值。”
  一屋人都看着王氏,胡长林首先反应过来,“对、对,可不就是换了新种子嘛,咱们都差点记不起了了,哈哈~”
  胡全福也醒悟过来,“嗯嗯,没错,新的种子还是我亲手种下去的呢。”
  只有胡长贵依旧一脸懵逼,他怎么不记得,自家换了新种子。
  王氏恨铁不成钢的拍了他一下,在他耳边低声说了几句。
  胡长贵这才回过神来。
  胡家的玉米今年大获丰收的消息传遍了整个村落。
  几乎所有的村民都跑去老宅看新收的玉米,果然,个大颗粒饱满。
  听说是在镇上高价买的玉米种子,产量比从前那种高出一大截。
  一时,大伙都起了心思,纷纷请求胡长林卖几根玉米棒给他们留种。
  结果,老宅新收的玉米,转眼就少了一大半。
  王氏捧着一堆零碎的铜板笑弯了眼。
  还是她的孙女机灵呀,脑筋一动,就把可能出现的祸事扭转成了喜事。
  珍珠正捧着蒸熟的玉米大快朵颐,玉米留得有些老,不过不妨碍它的清甜香糯。
  一锅蒸玉米,转眼被抢食精光。
  平安手里啃着一个,碗里还放着一个。
  “嗯,玉米真好吃,咱家以前的玉米窝窝头那么难吃,可这蒸玉米棒子又香又糯,一点都不像以前的玉米棒子。”
  “好吃就多吃点,过两天玉米晒干,就没玉米棒子吃了,要打成玉米粉收起来了。”李氏看着儿子吃得香甜,心里很是高兴。
  “娘,今年的玉米面可别掺着玉米芯打了,要不,可梗脖子了。”珍珠想起去年吃过的玉米窝窝头,简直难吃到没法形容。
  李氏闻言,猛地红了眼眶,“从前是爹娘没用,让你们跟着受苦啦。”
  “……”
  说着玉米的事情,怎么又说到了从前,珍珠不由扶额。
  李氏怀孕的症状不大明显,可情绪却有些起伏,变得多愁善感起来。
  珍珠连忙上前安抚,又朝平安使了眼色。
  小家伙立刻跑去窝在李氏的怀里撒娇卖萌。
  李氏果然破涕为笑。


第二百一十五章 会好起来的

  胡长贵家种的杂粮不多,没几天就在众人的帮衬下收拾完了。
  阿青、凌希、罗璟和赵虹山都积极的忙进忙出。
  阿青和罗璟没经历过农户人家的秋收,干起活来明显不如赵虹山和凌希。
  赵虹山手脚熟练自不必说了,凌希的动作却也利索得很。
  在流放地的时候,春耕秋收也是劳役的一种,所以这些活他干得很顺手。
  于是,胡长贵、赵虹山和凌希负责挖地收获,阿青和罗璟负责运送回胡家的仓库存放。
  几天下来,旱地的杂粮就都收拾完了。
  随着八月十五的临近,李氏和珍珠开始准备节礼。
  胡长贵赶着骡车,拉上阿青、方师父、珍珠和平安去了一趟圳安县。
  照例先买了些米粮和月饼去城隍庙。
  庙里饲养的兔子已经开始初见效益了,新增了二三十只母兔,卖掉了一批成年的公兔,第一次靠自己的能力挣了银子,一屋的老少都笑中带泪。
  老丁头很公正,奖励了主要负责养兔任务的阿元一百文钱,余下有参与养兔的几人各发了五十文钱,还给几位孤苦的老人家也发了二十文钱。
  剩余的钱都用来改善生活和伙食。
  新增的兔子如今又有好多只开始怀上小兔,喜得一群人把笼中的兔子当祖宗一眼小心供奉着。
  胡长贵一行人的到来,受到了热烈的欢迎。
  大伙围着他们七嘴八舌的说着养兔给庙里带来的收益,纷纷对胡长贵表示热切的感谢。
  平安是第一次到城隍庙,不免有些紧张。
  可,见到他们都围着胡老爹称赞感恩,他心里又涌现出喜悦和自豪,他爹是在做善事,帮着这些无家可归的可怜人。
  来的路上,姐姐说过,城隍庙里多是被亲人抛弃的老人与孩子,很多都有了些残疾或外貌上的缺陷,让他到了地方不要大惊小怪的,失了礼数。
  他看向一旁的珍珠,她正和一个脸上带着胎记的女孩说着话。
  “胡小姐,兔子刚来的时候还挺老实的,可是时间久了,就开始躁动了,有的兔子总想撞栏杆,我们怕伤着它,就按着你交代的意思,白天把兔子放在围好的空地上放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4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