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农女珍珠的悠闲生活 >

第152章

农女珍珠的悠闲生活-第152章

小说: 农女珍珠的悠闲生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极了梦中的景致,他看了一眼便买了下来。
  顾褀心中一突,尤雨薇当年去望林村的时候,胡家的枫叶林才刚刚种下,她,应该不会联想到什么吧?
  可那发白的脸色是怎么回事,难道真的是不舒服么?
  想起她滴落脸颊的泪水,顾褀心头有些烦闷。
  尤雨薇失魂落魄地回到静兰院,顾不上先去给母亲问安,先回了屋内。
  她从案台上拿下一个红漆描金的信匣,打开后,翻找信封上的日期。
  没多久,抽出其中一封,拿出里面的信笺,仔细的看了起来。
  看着看着,手不可抑止的微微颤抖。
  秋天来了,枫叶红了,漫山遍野的枫树像一团热情的火云,胡家就在火云中半隐半现,延绵群山的绿林衬托着红枫林的独特,景致别样壮丽,引得不少游人前来观赏。
  这是胡珍珠去年入秋给她的信里提到的。
  尤雨薇的眼泪霹雳巴拉的开始往下掉,她抖着手把信折好放了回去。
  随后关紧了房门,扑到床上,捂着被子无声的开始痛哭。
  她不敢放声大哭,为着她的事情,母亲和父亲已经够烦心的啦,她不能再给他们添乱子。
  可是,她的失态早就惊动了沈氏。
  “雨薇,怎么把门给关上了?是不是哪里不舒服呀,娘让人去请大夫过来看看,你先把门开开。”沈氏轻轻拍打着她的房门。
  尤雨薇顿时停住了哭泣,拿出手帕擦拭了泪水,再用力的深呼吸,稳定情绪。
  “娘,我没事,就是累了,我先睡一觉,晚点再去给你请安。”
  沈氏听着她的声音有些沙哑,忙开口道:“先让大夫瞧瞧,是不是生病了,你再睡吧。”
  “娘,不用请大夫,我睡一觉就好了,你就别吵我了。”语气中带上了不耐烦。
  这孩子,沈氏担忧又有些气恼。
  她转身看着立在一旁的紫玉,挥手让她跟过去。
  走到旁边的敞间,在太师椅上坐下,开始盘问尤雨薇下午的行程。
  紫玉是照实回了话。
  “你是说,雨薇去了祺儿的书房,在书房里看见一幅字画后,脸色就开始不好看了,然后,祺儿到了书房,她都没理他?”沈氏很吃惊。
  她的闺女什么样子她最清楚,但凡顾褀出现在她面前,顾褀的事情永远排在第一位。
  像她这样不顾不管的,把顾褀丢在一边,还真是从没有过的事情。
  雨薇,到底看到了什么?让她的态度变化这么大。


第二百三十五章 战起

  沈氏的忧愁没有持续太久。
  一个时辰后,眼睛有些红肿的尤雨薇出现在了她的院子里。
  “雨薇,怎么回事?你告诉娘,娘给你做主,别把事情憋在心里。”沈氏想了许久,觉得还是顾褀那边出了问题。
  尤雨薇脸色却挂起了淡淡地笑容,“娘,没什么事,我这不是好好的嘛。”
  沈氏看着她微红的双眸,心疼不已,顾褀实在太不像话了,不喜欢雨薇就算了,如果他早早与别家的小姐定了亲,雨薇也就死心了,可偏偏又不愿意定亲,这么拖着拖着,生生把雨薇拖到了这么尴尬的局面。
  “娘,我想去鄂州一趟。”尤雨薇平静地说道。
  “鄂州?去哪里干什么?你二伯如今可不鄂州为官了。”沈氏脸色一变,女儿这是想干什么?
  尤雨薇一脸坚持,“我去看望珍珠妹妹,二伯不在不要紧,我去福安堂落脚,相信大舅娘不会小气到要我付房费的。”
  “鄂州路远,一来一回在路上的行程就花掉快一个月了,雨薇,现在外面的世道不太平,你一个人出门,娘怎么能放心,咱不去好么?”沈氏知道女儿的脾气,倔强起来,十头牛的拉不回,只能期望软语相求,能起到作用。
  “娘,我想去,一个半月我就能回来了,很快的,让爹派了护卫保护,不会有事的,上次我不是顺顺当当的来回了么。”尤雨薇心里有一种冲动,就想离开京城,去看看胡家那满山的枫树林,是如何的壮丽迷人,能让他一直念念不忘。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那枫林中的人儿。
  尤翰夫妇最终还是同意了尤雨薇的远行。
  尤翰是翰林院侍读,虽是闲职,可也得每日点卯,请不了长假陪同女儿,只得派了侯府的一队侍卫护送。
  加上紫玉和王嬷嬷两人陪同,尤雨薇踏上了第二次远行的路程。
  顾褀第二天才从母亲那里知道尤雨薇去了鄂州。
  她,这是要干什么?顾褀很是惊愕。
  怎么会突然想要去鄂州?那里除了胡家,她能认识谁?
  她二伯尤霄早就调任别处了,她去了在哪落脚?
  去胡家么?他知道尤雨薇和珍珠一直通着信,每年都会相互送着节礼,珍珠还时常托刘平给尤雨薇送同等分量的土鸡和兔子。
  这么说起来,她们肯能比他想象中的关系更为亲密了。
  顾褀突然觉得有些头疼。
  可他又不能放任尤雨薇不管。
  国子监才放了授衣假,他想请长假可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
  等顾褀把事情安排妥当,日子已经是五天以后啦。
  他们一行人就算快马加鞭,也赶不上尤雨薇了。
  嘉晋城的十月已经刮起了北风。
  罗璟和罗睿居住的院落里军营很近,方便每日进出营地。
  罗璟训练了一天,回到院里,第一件事就是看看大白大灰回来没有。
  两只鸽子机灵得很,没有任务的时候,总会飞到城外的树林戏耍。
  好几次,罗璟觉得两只鸽子出门太久,于是上了房顶吹响哨子,许久之后,两只机灵鬼才不情愿的从城东的树林飞了回来。
  后来,罗璟知道了它们的习性,没有任务的时候,就放任它们随意戏耍。
  只是会习惯性的查看,它们在不在。
  很明显的,都不在。
  罗璟无奈,自行洗漱去了。
  晚上,他从抽屉里拿出一管竹笛,在掌心摩挲许久,才凑近唇边。
  悠扬的笛声在静谧的夜晚幽幽响起,罗璟想起了,他在望林村的那些日子。
  她,还好吗?
  偶尔会想起他吗?
  那片枫叶林已经染红了山头了吧?
  她还时常自己进山吗?
  她,会等他吗?
  笛声婉转,带着某人的思念,飘荡在漆黑的夜空中。
  一曲未落,门外响起急促的脚步声。
  笛声戛然而止。
  罗璟幽深的目光望向门外,“大哥,怎么啦?如此急促?”
  “不好了,刚才传来消息,鞑靼和瓦刺结盟,集结了十五万大军,如今已经到了潼临城了,军情紧急,四皇子刚派人前来召唤。”罗睿的目光如冰,眉头皱得紧紧的。
  罗璟猛地站起,沉声问道:“怎么回事,荆县和良山镇的防线,怎么没有一丝风声?”
  “消息称,鞑子盟军兵分两路,一半绕过川云山,包抄了荆县后路,又趁着夜色袭城,两边夹攻,荆县连一个时辰都能撑过。”罗睿双眸泛着怒火,大夏与西北牧民的战争持续了数十年,每年战死在边境的将士不计其数,两方犹如世仇般,相互仇视。
  “那,良山镇也沦陷了?”罗璟脸色阴沉。
  罗睿沉默片刻,“走,先去军营集合。”
  十月,西北的鞑靼和瓦刺结盟,突然发兵,分两路攻入大夏国北部边境。
  夏国境内,如平地惊雷,一直波涛暗涌的朝堂,也被吓得魂飞魄散。
  鞑子盟军翻过陡峭的川云山,趁着夜色围攻了大夏的军事前沿荆县,攻陷荆县后,马不停蹄的把就近的良山镇一并占领,随后,集结了大军直接往潼临城扑来。
  潼临城是大夏国边境重要的军事要地,穿过潼临城快马加鞭一日就能进入中原腹地,万一城破,腹地的城池就危在旦夕。
  潼临城内驻扎着一万将士,相对于鞑子盟军的十五万大军,守城的任务无疑是艰巨的。
  嘉晋城附近驻扎着四皇子的八万大军,潼临城的求救信号发出,到四皇子商议部署,时间已经过了一日。
  盟军的瓦刺将领,正是当日在罗璟手下逃走的瓦刺三皇子查干巴拉。
  罗璟握着剑柄的手青筋突起,要是那日能把人拦下,如今可能就是另一个局势了。
  此时的他,正随着四皇子亲自带领三万救援大军前往潼临城。
  消息传到京城,已经是三日后了。
  整个京城的官员像油锅上的蚂蚁般胡蹦乱跳。
  辅国大臣和太子党系都凑在一起商议对策。
  最过忧心的,当属齐贵妃。
  四皇子镇守边境,潼临城被围困,他肯定得派兵救援,战场上,刀剑无眼,挂帅出征,最是置身险地。
  齐贵妃愁得不止儿子,皇上的病情也越发的沉重,张神医极尽全力,只勉强保住皇上每日能清醒一段时间,皇上更多的时候,都是陷入昏睡的状态,神志时常不清,身体日渐消瘦。
  她揉着突突直跳的太阳穴,觉得自己难受到几乎要撑不下去了。
  “娘娘,您喝杯茶吧,这是顾夫人送的菊花茶,您上次不是说喝着很舒服嘛。”曹落给她奉茶。
  顾夫人送的菊花茶?
  齐贵妃端起锦绣繁华的粉彩茶杯,浓郁的菊花香气袅袅升起。
  她掀起盖碗,一股清新怡人是气息没入鼻腔。
  轻轻抿了一口,温热的茶水没入喉间,她舒服的吁了口气。
  安氏送了一小罐菊花茶,她上次尝过一次,菊花的味道纯正香气芬芳,口感非常好。
  喝完后,她立刻觉得头疼的毛病都好了不少。
  张神医说,菊花散风清热、清肝明目,她长期虚火旺盛,喝些菊花茶对她的身体有好处。
  她甚至病急乱投医的,想让皇上喝杯菊花茶试试。
  张神医摇头,菊花性微寒,皇上体质虚弱,不适宜。
  齐贵妃喝着茶,思绪乱飞,边境战乱,京城暗涌,皇上病重,所有的一起搅在一起,她都快愁死了,老天这是要绝了他们母子的生路么?
  姜皇后可没有那容得下人的气度,一旦皇上驾崩,姜皇后第一个要对付的就是她。
  齐贵妃对自己的生死没那么看重,可是,她身后还有四皇儿和齐氏家族,她倒下了,齐氏上下一百多余人口也会跟着覆灭,皇儿在边境抗敌,独木难行,又能撑过多久。
  她咬着下唇,眼中闪过坚毅之色。
  “曹落,明日约顾夫人在聚贤楼一聚。”
  聚贤楼是京城西一家规模不小的酒楼,附近居住的多是平民学子。
  三层的建筑在京城算不上独特。
  安氏从聚贤楼中出来,背后惊得一身冷汗。
  坐在回程的马车上,她把手里的丝帕绞成了团。
  顾府名下经营着不少药铺,这几年断断续续地给上面献了不少稀缺的药材,可是一直没能在寻到与上次相似的品相上等的人参。
  齐贵妃的意思,皇上的病情越发的严重,一直靠着张神医撑着一口气,如今大大瓦刺联手在边境挑起战火,万一皇上突然驾崩,那大夏国即将陷入内忧外患的混乱境地,战争频频,民不聊生,不单是百姓苦,文武百官,权贵世家一样都要受到牵连,所以,皇上必须不能有事。
  想到齐贵妃眼中的不安与坚决,安氏紧张得心跳加速,她让他们竭尽所能的寻到类似上次的极品人参,只要皇上能平安度过这段时间,齐贵妃不会忘了顾府的功劳。
  安氏想起远赴鄂州的顾褀,正是极品人参的出产地,泰行山脉所处的地界,又想起了小山村送来的食材,以及小儿子如今健康的身体,她的心似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
  她回到顾府,直接去了顾老夫人所在的鹤延堂。
  两人商议了半天,安氏回到屋里就开始给顾褀写信。
  顾褀如今还在路上,信件从驿站加急发过去。
  等他到了太平镇,信件也差不多到了。


第二百三十六章 拯救苍生

  珍珠圈着小金的脖子,正翱翔在泰行山脉上空。
  小黑坐在她肩头,老神在在的睥睨着整个山脉。
  她们此时正往山脉中的一处高山飞去。
  那处高岭,山势险峻,重岩叠嶂,山巅没入云海之中,远远地望去,犹如仙境。
  小金依着指示,朝高山的中段飞去,那有地势略微缓和,高高低低地一片杂树岭立于其上。
  凛冽的冷风吹得珍珠打了寒颤,入了山林深处,就连空气都开始变得寒意森森。
  小金一个回旋,落在了满是枯枝落叶的山腰上。
  “哎呦,这里好冷呀。”珍珠放开环着小金脖子的双手,双脚落地,开始搓着冰凉的手心。
  小黑从她的肩上窜了下来,开始左盼右顾的巡视起来。
  珍珠从空间里拿出一件素色夹袄,穿到身上,这才感觉好了不少。
  “小黑,找找合适的地方,一会儿把人参种上去。”
  没错,她折腾进深山的目的,就是要把空间里的人参移出来。
  边境的战争局势严峻,消息已经传遍了整个大夏。
  这些日子,整个圳安县都在议论边境抗击鞑靼瓦刺联军的事情。
  凌老先生忧愁点却在当即的朝廷上。
  他与杨秀才多次讨论,朝廷政策的决断更能掌握战事的成败。
  当今圣上久病不愈,根本无力掌控朝政,如今的朝廷几乎都在辅政大臣和太子党系的掌控下,所有重大的决策,几方政权都要经过长时间的拉锯,才有可能得出结论。
  可有些事情是必须马上做出反应的,等扯皮拉锯好几天,事情早就不知道发展到何等地步了。
  就比如,去年的流民之乱,朝廷上还在为安抚还是平乱的争吵不休的时候,乱民早就烧杀掳夺,横行遍野了。
  所以,等到平乱的旨意颁发下去,百姓已经遭受了巨大的损失。
  凌显和杨秀才都为当今的皇上惋惜。
  少年登基,宽厚仁慈,知人善任,有容人之度,自他登基后,减赋税,轻徭役,百姓得以休养生息,大夏的国运逐渐昌隆。
  可惜,皇上自小身体就不好,反反复复的生病,最近这几年更是一病不起,一直卧床休养,三年前,听闻皇上病体略微好转,可刚上朝几天,把太子一顿呵斥后,又病倒了。
  要是皇上的身体能够健康些,西北的鞑靼瓦刺也许就不敢趁机入侵了,毕竟从前两边的战争,多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4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