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农女珍珠的悠闲生活 >

第174章

农女珍珠的悠闲生活-第174章

小说: 农女珍珠的悠闲生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日子过得这么红火,少不了她的功劳。
  他也是看着这孩子长大的,对她多少有点了解,看着总是脸上带笑,容易亲近的样子,实际上,她那双黑亮的眸子里,清冷而理智,绝不是看上去那么容易亲近的人。
  如果,她的亲事要她本人亲自同意,那赵柏铭的胜算不大,看他们几次接触下来,胡珍珠看向赵柏铭的时候,眼里从未出现过喜欢或欣赏,她只是带着礼貌的客套,赵文强有时甚至觉得她眼里带着一丝嫌弃。
  赵文强没有死心,他让黄氏去老宅串门的时候,假装与王氏随意聊起珍珠的婚事,王氏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说辞竟然与胡长贵相似,都说要看珍珠自己的意思。
  赵文强无奈,这胡家老少对胡珍珠的态度,真是太娇惯了,小辈的亲事还要经过她自己的同意,偏偏那丫头片子对他杰出的孙子貌似没有好感。
  他思来想去,觉得放弃胡家做亲家实在太可惜,便转了方向,开始对胡家大房的二闺女上了心,仔细观察一段时间后,发现胡翠珠无论相貌才学品行,都是极好的,就是有些内向不喜出行。
  不过,相对于独立聪明有主张的胡珍珠,她更符合大众心中标准的妻子人选,入得厨房,出得厅堂,长相秀美,识文断字,贤良淑德,安于内院。
  胡家大房的日子,虽然没有二房红火,可是,胡老爷子老两口还健在,胡长林和胡长贵两兄弟情分深厚,两家无论谁家发达,都不会忘了提携兄弟。
  所以,胡翠珠是除开胡珍珠外的最佳人选。
  于是,便有了两家商议。
  赵柏铭看着笑意吟吟的珍珠,不由想起祖父的话:那丫头即使脸上笑盈盈的,可眼里却一付小狐狸的狡猾模样,不动声色的观察着四周的情况。
  祖父半辈子的眼力果然没白练,赵柏铭也看出了女孩用笑脸掩饰的狡黠。
  珍珠不知道,村长对她的无限怨念,以及在孙子面前,拆穿她的笑脸下的伪装。
  “柏铭哥,县学放假了是吗?”珍珠客套的找着话题。
  “是呀,外面世道不太平,院长考虑到安全问题,就让我们回家自学了,等过完年,再去县学报道。”赵柏铭中规中矩的回答。
  “在家自学也好,入冬了,不知哪天就要下雪了,在家能暖和些,呵呵。”珍珠回道。
  “呵呵。”赵柏铭跟着干笑两声,忙指着茶几上的篮子道:“我奶做了桂花糕,她老人家让我送些过来给你家尝尝,很新鲜,刚出锅的。”
  珍珠瞥了他一眼,借着送桂花糕的名义过来,目的何在?
  “柏铭啊,回去替我谢谢你奶。”王氏把秀珠递给珍珠,随后拿起赵柏铭的篮子,“珍珠,我去厨房拿些红豆饼做回礼,你和秀珠替奶招呼一下柏铭。”
  说着,她朝珍珠使了个眼色,便提着篮子出了堂屋。
  留下珍珠抱着秀珠,与赵柏铭大眼瞪小眼。


第二百六十八章 条件

  “咳咳,柏铭哥,先坐一会儿吧。”
  既然胡老太太给她下达任务了,那就好好完成吧,珍珠抱着秀珠率先坐在太师椅上。
  “秀珠,叫哥哥好。”
  “哥哥好!”
  萌萌地童音真能软化人心。
  赵柏铭原本有些僵掉的笑脸,顿时蹭的又亮了起来。
  “哎,秀珠好。”
  二岁多的小女娃,眼睛像宝石般黑亮亮的,粉嫩的脸颊圆嘟嘟的,头上扎着两条羊角辫,甭提多可爱啦。
  赵柏铭羡慕看着她粉润润的小脸,他二叔的小闺女美月,比秀珠大一点,虽说长得也挺秀气的,可是比起秀珠来,就是少了几分灵气。
  他从怀里掏出一盒芝麻糖,小心地捻起一颗,笑着递给了秀珠,这是他特地为了小堂妹买的,正好可以哄哄秀珠。
  秀珠眼睛一亮,就想伸手,突然,她想起了什么,于是,用她湿漉漉的眼睛可怜巴巴的看向珍珠。
  珍珠好笑,这小人儿还这么小,戏就这般足,以后可怎生得了哟。
  赵柏铭见秀珠不敢伸手接,只怯生生的望着珍珠,不由又想起了祖父的话:胡家上下老少多以胡珍珠为主心骨,她的话在胡家分量十足。
  一时,他看向珍珠的目光有些不是滋味,一个女子在娘家这般强势,以后嫁入夫家,是不是也一样的做派。
  他原本还有些失落的心,突然有些庆幸起来,女子还是应该温良恭俭贤良柔顺比较好。
  珍珠要是知道他心里的想法,非朝他翻个大大的白眼不可,封建小古板,她可一点都不稀罕。
  秀珠在珍珠的示意下,高兴的接过了芝麻糖。
  “柏铭哥,你对我二姐有什么看法?”珍珠突然提问。
  赵柏铭一惊,有些不可思议的看着她,仿佛惊讶于她居然问出这样的问题。
  “咳咳,柏铭哥,想来你应该知道,村长私下和我奶商量过,你和我二姐的婚事,我和我奶都有些犹豫,我二姐呢,长相漂亮身材窈窕,性情温柔识文认字,饭食还做得好,这两年上门提亲的媒婆把家里的门槛都快踩坏了,所以呢,我们想知道,柏铭哥,你对我二姐是什么看法?”珍珠认真的提出问题,要是赵柏铭对翠珠没有好感,而只是遵循村长的意愿,那她们真的得慎重再考虑过。
  “……这,这,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赵柏铭有些磕巴。
  珍珠一摆手打断了他的话,瞥了他一眼道:“别说这些明面上的话,你就说喜不喜欢我二姐吧,趁早说出来,什么父母之命,都是虚的,咱们是一个村里长大的,你可不能说谎骗人,你要是不喜欢我二姐,趁婚事还没定下,一切事情都好说,你要是喜欢我二姐,那咱们再好好说道说道。”
  赵柏铭觉得脑子嗡嗡直响,她还是个未出阁的小姑娘,这么大咧咧的问一个男子这些问题,真的好么?
  可是,她目光清澈明亮,直视他时,大方又严肃,丝毫没有不安和闪躲。
  赵柏铭愣愣地看着她一本正经的小脸,她话里的内容闪现脑海。
  他喜不喜欢翠珠?
  胡翠珠,他见过不少次,印象很深刻。
  长相秀美,气质娴雅,美目倩兮,身姿婀娜,就是静静地站在那里,都似一幅静谧美好的美人图。
  刚才,他进胡家堂屋的时候,胡翠珠端着茶杯款款而入,一身粉紫色暗花襦裙,如云的乌发上簪了一只镂空雕花银簪,端是琼姿花貌,秋水伊人,灿如春华,皎如秋月。
  他喜不喜欢她?这般美丽娴静的少女,谁能不心生爱慕。
  赵柏铭的脸渐渐泛起了红晕,他瞥了对面的珍珠一眼,见她一双漂亮的眼睛老神在在的盯着他,顿时,他满身不自在的动了动僵直的脊背。
  “咳,呃……珍珠妹妹,这个,这些让长辈操持吧,你一个小姑娘在家绣绣花练练字就好。”赵柏铭委婉的表达了他的意思。
  嚓,说来说去,还是说不通,果真是个小古板,读书读得脑子秀逗了,珍珠冷着脸。
  “柏铭哥,我想,你没理解我的意思,我这些话就是代替家里问的,你这么大一个人,没有自己的想法与主张么,怎么能什么都推给长辈,村长要是让你娶隔壁村的马柳花,你也一样欣然接受么?”
  赵柏铭脸色一僵,隔壁村的马柳花,马山村有名的矮胖懒,家里是村中富户,从小馋到大,十六岁的年纪,一身肥肉走路都带颤。
  马柳花,他自然见过,他中秀才那日,家中宴请宾客,隔壁村也来了许多看热闹的乡亲,其中又以一身大红大花的马柳花最为显眼。
  要是祖父让他娶马柳花,他也欣然接受么?这个设想,让他打了个寒颤。
  “……这,我,那个……”赵柏铭尴尬得舌头都差点打架。
  珍珠没说话,就这么定定看着他,赵柏铭羞愧得差点想落荒而逃。
  这么一比较,他也明白了,珍珠是想要他表明自己的态度,他一咬牙,忍着上涌的热意道:“你,二姐很好,我们一家人都很喜欢她。”
  这是表明,他也很喜欢了,珍珠撇撇嘴,好吧,勉强算他过关吧,毕竟古人在情感表达方面一向内敛。
  赵柏铭紧张的看了她一眼,这未来的姨妹实在太难缠了。
  “好吧,既然这样,我家的条件也不多,一是不能殴打欺辱妻子,例子参照虹玉姑姑,二是不能纳妾养外室,不论你未来当多大的官,都不可以,你要是不喜欢二姐了,可以和离,但绝不能瞒着她另娶纳妾,你要是同意这两条,那就写份保证书,写好了以后,过完年,就请媒人来说媒,要是不同意,那就请你家另择门户了。”
  这两个条件是珍珠自己添上去的,她早想这么干了,一直找不到机会,这次正好,哼哼,不同意的话,休想娶她家二姐。
  赵柏铭听完一怔,这第一条,他可以理解,他不会做出动手殴打妻子的事情,可是,第二条,嗯,虽然他也不大可能,可是,要写保证书,是不是有点太过分了。
  他的犹豫,珍珠看在眼里,其实,乡下地方多是一夫一妻,少有纳妾的人家,只有镇上县里的大户人家,才有那妻妾争斗的传闻。
  可是,现在的赵柏铭虽然只是个秀才,难保以后不一路青云,他到了一定的高度,心态和想法必然随之改变,保证书其实起不了很大的作用,人心要变,岂是一张纸能束缚得了的。
  “珍珠妹妹,这两件事情,我都可以答应,只是保证书就不必写了吧,大丈夫言而有信,我赵柏铭说过的话,一定不会恪守遵循。”赵柏铭正襟危坐,表情肃穆。
  “嗯,我相信柏铭哥是个守信用的人,诚信待人,严于律己,是成大事之人的基本原则,所以,柏铭哥,你的保证书不仅要写,还要严格遵循,放心,这件事是我们私下协议,除了我和我奶谁都不知道,当然,你最好也别告诉村长,要不,他老人家也许会对我二姐产生不好的印象,说不得,最后,你还得另选妻子了,马柳花虽然不大可能,但还有梁柳花、王柳花或是张柳花。”
  珍珠笑眯眯的看着他清白交替的脸色。
  赵柏铭眼角抽动,又想起了祖父的话,她真的就是一只狡猾的小狐狸。
  赵柏铭晕晕乎乎的提着一篮子红豆饼出了胡家,天知道,他刚才经历了什么。
  竟然被那个小狐狸忽悠写下了一份保证书。
  他怎么这么轻易就被她下了套呢。
  哎呦,赵柏铭扶额回到家中。
  赵文强立刻从堂屋迎了上来,神情紧张的问道:“柏铭,咋样了?他们家说了什么?”
  “……”赵柏铭勉强支起笑脸,“爷,胡家说,让我们家过了年请媒人去提亲。”
  赵文强眼睛一亮,咧嘴大笑,“好、好、好,那就是应承下了,还是你亲自上门有用呀,胡家老太太可是拖了我们好久都没应呢。”
  赵柏铭心里却有些欲哭无泪,那是他用保证书换来的,能不有用嘛。
  “咦,你咋有点不高兴?是不是胡家为难你啦?”赵文强眼尖,瞧出了他笑容有些勉强。
  赵柏铭一惊,他可是好不容易征得了胡家的首肯,万一祖父发现不对,又平添波澜。
  “没有,就是问了很多话,有点累了。”他忙笑着解释。
  “哈哈,都说丈母娘看女婿越看越满意,你那丈母娘虽然有点不靠谱,不过有亲家奶奶压着,她整不出啥幺蛾子,翠珠那姑娘是个好的,你就安生的在家温习,等过了正月十五,爷就把找媒人去下定。”孙子的亲事有了准信,赵文强心中大喜,只等过了年,请了媒人下聘,把亲事定下了。
  赵柏铭腼腆一笑,虽说过程曲折了点,但想到胡翠珠低眉浅笑,人比花娇的俏丽模样,他又觉得这些都不算什么。
  “现在,得赶紧把你房间修缮一遍,胡家家大业大,咱家虽然比不上,但翻修一遍还是能看得过眼的。”他们家五间青砖大瓦房,在村里条件算是很不错的了,当然,要除开胡家。
  “爷,不急,胡家说了,要留翠珠过完明年的中秋节。”
  “啊,那不得选秋收后的日子呀,这可有点晚了。”
  实际上,珍珠想让翠珠满十八后才成亲,可,王氏一语否定,拖到十八才完婚的,会被人背后说闲话的。
  珍珠,一时只能心塞塞。


第二百六十九章 心甘情愿

  天元十五年十一月初,西北的天空飘起了雪花。
  洁白晶莹,纷纷洒洒,给潼临城外被烧得一片狼藉的地面,铺上了一层遮羞布。
  鞑靼瓦刺攻城一月有余,士卒伤亡近两万人,被夏国频现的手段弄得精疲力竭,他们全力攻城数次,依旧未能攻克,只能恨恨撤退,趁夜拔营退回了良山镇,大军分别驻扎在良山镇与荆县,一付占山为王的姿态。
  而乾东城的敌军直接放弃了防备力量薄弱的钦舟县,驻扎进丹苍城内,两边商定好,先守好已经攻打下的城池,等度过了寒冷的冬日,休养生息过后,待到来年,再做打算。
  韩玺披着裘皮大氅,身姿笔直的站在城墙上,城门外飘扬着雪花,似要把这人世间所有的纷乱与喧杂都掩埋其中。
  罗璟一身威武的戎装,眸色深沉,面容安静地站在韩玺身后。
  “瓦刺三皇子和鞑靼首领在良山镇的城外开始挖护城壕沟,看来是打定主意,想要把良山镇与荆县长期占领,乾东城那边,鞑子放弃了城防简陋的钦舟县,直接驻扎进了丹苍城,想来打的也是这个主意,一左一右,掐着出入西北的咽喉。”韩玺目光悠远,鞑子撤兵,对于夏国现在的局面来说,是有利的。
  父皇的身体渐渐有了起色,太子一派的势力会被有效遏制,朝政平稳,国家才会兴盛,夏国一旦崛起,鞑子占据的城池,迟早要吐出来。
  “殿下,西北的冬季严寒,积雪深厚,于行军不利。”就是想夺回被占领的城镇,也得等明年冰雪融化后。
  韩玺笑笑,这道理他自然是知道的,“罗郎将,潼临城的几次守城战,你的厥功至伟,你放心,你们罗家的冤情,本宫记在心里,等时机成熟,必会替你们平反昭雪。”
  “多谢殿下!”罗璟单膝下跪沉声致谢。
  “无需多礼,罗郎将,现在局势暂缓,你可还有什么别的心愿想达成?”韩玺看着年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4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