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农女珍珠的悠闲生活 >

第220章

农女珍珠的悠闲生活-第220章

小说: 农女珍珠的悠闲生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护卫们总算有了安顿之处,珍珠缓了口气。
  小黑早在马车刚进村的时候,就蹿了出去,早已不见了踪影。
  小灰则被平安偷偷抱回了珍珠的屋里待着。
  领糖的孩子们,渐渐聚集在了门口。
  珍珠朝他们笑笑,“都等一会儿,排好队,每个都有份。”
  “谢谢珍珠姐姐!”
  许多男孩都是学堂里的孩子,对珍珠都不陌生,他们自发有序的排着队,一些女孩夹杂在他们中间,都带着好奇与羡慕看着她,还有一些很小的,由父母或者哥姐抱着的,一两岁的小娃子。
  听到每个孩子都有份,有些村民连未满月的孩子都抱了出来,就想着能多领一份糖饼。
  珍珠仔细看了看,有四个包裹在小被子里的婴儿,大冷的天,抱着婴儿出来吹风,这可不行,于是,让他们把孩子抱回家去,大人过来排队就可以了。
  一个村里住着,谁家有娃没娃,大家都懂得,没必要非得让孩子过来。
  抱着婴儿的村民不好意思的笑笑,忙把孩子抱回家去了。
  让罗璟帮着搬了张案几过来,把糖饼蜜饯,干果糕点一一放好,罗璟想留下帮忙,被她赶回了屋里,他一个伤患,老老实实的别添乱,再说,把姚浩然一人留在屋内,让他作何感想。
  大致数了数孩子的数量,潘雪兰裁好了油纸,就与珍珠一道给孩子们包糖饼,阿云突然冒了出来,笑着过来帮忙。
  珍珠摸摸她的小脑袋,奖励的朝她的小嘴里喂了一颗松子糖。
  阿云嚼着松子糖,眼睛都笑眯起来,她家里如今的状况改善了很多,可是,杨秀才与阿云娘都不是会娇惯孩子的,很少会买糖饼这些零嘴给她。
  饴糖、松子糖、花生糖,枣脯、桃脯、海棠脯,炒瓜子、炒松子、炒榛子,每份都装得满满的,也不包起,果脯带糖,容易沾捻别的东西。
  孩子们捧着大包的糖饼,个个都笑开了花。
  看见他们脸上满足的笑容,珍珠的心也跟着明朗开阔。
  村里的孩子其实不算多,十五岁以下的,都没超过一百个,有的十四五岁的大孩子根本没好意思来领,所以,等孩子都领完了,糖饼还剩下一些。
  好事的村民一直围着他们,看到一户人家五个孩子,领了五份糖饼,都有些捶足顿胸,后悔怎么就没多生几个,看,这么多糖饼,过年的年货都省下了。
  赵柏成牵着赵美月姗姗来迟。
  黄氏原本顾及着脸面,不想让孙子孙女来领糖饼的,可是,她看到别的孩子兴高采烈的捧着一大包糖饼回家,心里又舍不得起来,那些糖饼听说都是府城买回的,比镇上的可好上不少。
  还是廖氏说,柏成和美月是二房的孩子,他们去领糖,不会丢了赵柏铭的脸,她便点头,装作不知情的样子,让廖氏自己和两个孩子说去。
  胡家的腊味作坊已经停了两天了,十里香的订单虽然还没完成,但是,王氏说了,准备过年后,再赶一批,快过年了,大家的家里事情都多,提前放几天假,大家清理好家务好过年。
  月钱已经都结算清楚了,只是往年女工们都能在胡家领到一份不菲的年礼,今年却还没来得及发放。
  今天,珍珠姐弟归家,年礼的事情怕是还得缓缓了。
  廖氏自从上次翠珠被训斥后,便老老实实地干活,没敢再动什么歪心思。
  胡家的月钱给个很利索,拿到的工钱,要上交一半给婆婆,但是能留一半,她都很高兴了。
  钱多是供养着大房的赵柏铭,不过,只要他有出息,以后定然也会帮衬二房,廖氏给钱也心甘情愿。
  柏成刚进学,柏铭这阵子在家自学,有空也对他指导一二,廖氏看着很欣慰,不枉他们二房省吃俭用的供着他一路考举。


第三百三十六章 闪花眼

  廖氏把两个孩子牵到人群后,便让柏成牵着美月自己去领了。
  两个孩子两份糖饼,足够让两孩子高高兴兴地过个好年了。
  “柏成啊,今天怎么来晚了,还带着妹妹呢,呵呵,来,过来,领糖。”珍珠笑眯眯地朝他们招手。
  柏成还没到七岁,有些害羞,红着脸牵着美月过去了。
  珍珠抱起美月,村子家的小孙女长得不错,秀气可爱,就算头发有些稀少。
  美月比秀珠还大一点,却没秀珠圆润。
  怜惜的摸摸她枯黄的头发,把剩下的糖饼,包了两份。
  “你们自己来的么?这么多,还得牵着妹妹,你可拿不动呢。”
  “珍珠姐,我给他们送过去吧。”阿云积极地自告奋勇。
  “好啊,谢谢阿云啦。”珍珠笑着把糖饼递给了她。
  廖氏在人群后,听的真切,她咬咬牙,硬着头皮走了上去。
  自从上次,被珍珠意有所指的扫了几眼后,廖氏就有些害怕长贵家的大闺女,她的眼神似能看透人心,自己那点小心思,在她面前似乎无所遁形。
  “呵呵,成哥儿,还不谢谢珍珠姐姐和阿云姐姐,娘抱着美月,你可以自己拿糖。”她笑着走上前,抱起了美月。
  “谢谢三姑娘了,出门回来,就惦记着村里的孩子们,心地实在太善良了。”
  珍珠见她脸上的笑容僵硬又尴尬,心里不由好笑。
  “赵二婶子,不用客气,孩子们高兴就好,天气冷,赶紧领着他们回去吧,别冻坏了孩子。”
  她也不是那等小心眼的人,只要廖氏不起坏心思,她自然不会做那等面冷心硬之人。
  明年,翠珠嫁入赵家,与廖氏同一屋檐下,能和平相处最好不过,要是,不能……
  珍珠看着廖氏抱着孩子的背影,若有所思。
  说到底,还是得翠珠自身立得起来,软趴趴的性子,走到哪都是受气包的份。
  把剩下的糖饼,给阿云包了起来,让她都拿了回去。
  阿云道谢后,笑眯眯地捧着糖饼走了。
  珍珠和潘雪兰把案几抬进了院子,然后掩上了院门,隔绝了看热闹群众的视线。
  堂屋内,众人正聊着火热。
  赵文强知道姚浩然是镇国公派来的校尉时,一颗心突突乱跳。
  镇国公呀,就算他这等偏僻小地方,都知道这么个大人物。
  胡家上辈子是积了什么福呀,结识的人物一个赛一个厉害。
  他和赵柏铭都有些战战兢兢地赔笑着,胡老爷子满面红光,孙女和孙子都平安归来,又得镇国公特地派人一路护送,给胡家增添了不好光彩。
  罗璟挑了些路上的见闻,以及京中发生的事情,讲与老爷子听,胡老爷子听得入神,不时还感叹几句,赵文强与赵柏铭陪衬着,不时跟着感慨几句,姚浩然不急不缓地喝着茶,偶尔用余光打量着胡家的陈设,以及倾听几人的谈话。
  “安台县是大夏国有名的风筝之乡,种类繁多,造型精巧,每年都有很多世家去定制风筝……”
  “离安台县不远,是制作灯笼出名的莅阳县,各种灯笼,那里都找得到……”
  “京郊的大恩禅寺,与圳安县的清延古寺,都是大夏最有名望的寺庙,主殿的佛像都是镀金的,还没进去,已经佛光耀人了……”
  “……”
  王氏和李氏看着摞满炕的东西,脸上的表情一愣一愣的。
  打开裹着的包袱,一匹匹华丽的绸缎差点闪花她们的双眼。
  “这,是买了多少匹绸缎啊,这么精美的缎子,很贵的吧?”王氏小心地摸了摸缎面,都是她从未见过的缎面,一看那就价值不凡。
  “……”李氏惊讶得瞳孔都放大了,古香缎、妆花缎、织锦缎、织金锦、花素绫、素软缎、云锦,都是世家贵族里,惯用的面料,再看如此鲜亮的花色,应该都是近年的新款,单这十几匹绸缎的费用,最少都在二百两以上。
  王氏又解开了另一个大包袱。
  里面是各种皮料,雪白的狐裘、灰白的银鼠皮、紫色的貂皮、玄色的狐皮、带纹路的猞猁皮毛,扎得整整齐齐。
  王氏与李氏互相看了一眼,都从彼此眼里看到的震惊。
  都是贵重的皮毛,除了银鼠皮,狐皮、貂皮和猞猁皮,普通百姓根本用不起。
  “这些是买的还是别人送的呀?”王氏犯愁。
  “珍珠,应该不会买这么贵重的皮料吧。”李氏也不敢肯定,她这闺女行事向来不同常人。
  珍珠走进屋子的时候,她们正一一把堆放的包袱打开,一件件精美贵气的衣衫服饰摊满床上和炕沿。
  “珍珠,你来得正好,这些衣裳和布匹是你买的么?”王氏拉过珍珠,指着散落一屋的东西。
  “呵呵,奶,当然都不是我买的,是国公夫人送的,呐,衣服也是她们府里的针线房,帮忙赶制的。”
  珍珠拿起那件玫红色镶貂毛织锦披风。
  “难怪了,这手工,可不是一般人能制出来的,国公府的针线房,个个都是女红高手呢。”王氏稀罕地摸了摸披风。
  “珍珠,为什么,国公夫人对你们这么好?”李氏忐忑的问道,女儿身上的锦服,头上的金钗,可都价值不菲呢。
  珍珠笑笑,随手把披风丢到床上。
  王氏见了,嗔怪的看了她一眼,这么贵重的衣裳,哪能这么随意丢放,她忙把披风小心折起。
  腾出了床上的空隙,珍珠坐了下来,拉着李氏也坐好,然后把去的路上救了镇国公世子的事情说了一遍,以及她们在镇国公府借住几日的事情,挑一些能讲的,都告诉了她们。
  最后还说道,太子被刺身亡,以后不会再找胡家麻烦,家里不必再担惊受怕了。
  李氏的脸色却没转好,她狐疑的看了一眼珍珠,心中有些隐隐地忧心,女儿坚持去了京城,说是去看望尤四小姐,可是,她哪里会不知,根本是珍珠的借口。
  她一直很担忧,怕珍珠不知天高地厚,去京城惹出什么事情来。
  前几日,刘掌柜亲自登门告诉他们,珍珠姐弟还有几日即将回家,还暗示太子已经威胁不到胡家了,所以,把守护的护卫都撤了回去。
  没想到,太子居然被刺身亡,这,与他们进京,无关吧?
  李氏不敢朝那个可怕的方向想。
  珍珠把堆在地上的首饰匣子搬到了桌子上。
  打开其中一个,金灿灿地首饰璀璨生辉。
  王氏和李氏惊得嘴巴大张。
  “嗯,这是我在京城的金满玉银楼买的首饰,这套应该是给娘的。”
  珍珠把匣子放过一边,翻出另一个古朴厚重雕鹤纹的首饰匣子,打开一看,一整套的点翠嵌宝石蝠蝶花卉头面,做工精巧,雍容大气,很适合长出一头乌黑秀发的王氏。
  “奶,这是我和平安一起给你挑的,你看看,喜欢不喜欢。”
  王氏楞然,看着满匣子金光闪闪地首饰,有些不敢置信,这一套首饰,加起来至少的二三百两银子吧?虽然,长贵家这几年攒了不少家底,可也经不起珍珠这般花呀。
  当然,首饰确实很好看,王氏一辈子都没见过这么精美贵气的头面,这两年,李氏给她挑过几样银首饰,金的也有,都是些小巧份量轻的,比如耳环、戒子或者挂坠,她自己也添置过几样。
  可是,实打实的金钗、金镯、金项链却是谁都不舍得买的。
  李氏也楞住,姐弟两给她和婆婆都买了整套的首饰,他们哪来那么多银子?记得胡长贵只给了珍珠五百两银子,她知道,珍珠身上有不少银子,但,也不会多到可以随意购买这么多金首饰吧。
  难道,是罗璟那孩子出的银子?
  这么想,她心里倒是生出欣喜之意。
  两个孩子去了一趟京城,要是能凑在一起多好啊。
  “珍珠,你哪来的银子买这么多首饰?”
  王氏忍不住问道。
  珍珠抿嘴一笑,把小黑带着顾祺找到人参,然后,顾祺给了二万两银票的事情告诉了她们。
  二、二万两?
  王氏和李氏下巴都快掉了。
  什么人参居然能卖这么高的价钱?
  珍珠想了想,决定把前因后果给她们讲一遍。
  小黑带着顾祺的人手入深山采的人参,顾府献给了皇上,皇上靠着人参,身体渐渐恢复健康,所以,太子难以上位,自然遭到他的嫉恨,导致他派下杀手来夜袭胡家。
  现在,太子死了,皇上病体渐渐康复,顾祺献参有功,顾府得到了皇上的重视,胡家自然就安泰无事了。
  王氏和李氏面面相看,虽然珍珠去京城前,大致给她们说过事情的经过,不过,没有这次详细。
  这么说来,皇上的身体能好,竟然全靠着小黑发现的人参,小黑是胡家的,那功劳自然要算在胡家身上,难怪,太子会耿耿于怀的,与他们这等小人物计较,估计都要气疯了。
  那,这二万两银票,确实能拿得安心。
  两人的脸色顿时晴朗起来。
  珍珠见状,正色着交待她们,有些事情自己清楚就行了,千万别四处嚷嚷,挖到极品人参的事情一传出去,不知多少人会疯狂涌进泰行山脉。
  住在山脉旁的村民最清楚,每年入山,多少人有去无回。
  加上,太子虽然死了,可皇后和太子妃还活着,万一,消息泄露,说不定胡家又要经历一场劫难。
  珍珠的话,让两人的脸色又沉了下来。
  是呢,可不能让别人知道,皇家的事情,一点小事就要掉人脑袋,她们平民百姓,还是老实低调点好。
  拿了二万两银票,已经是天大的运气了,有了这么多银子,胡家以后再也不用为银子发愁了。


第三百三十七章 吃苦头的梁氏

  等到珍珠把所有的首饰摊放在她们眼前时。
  王氏和李氏不淡定了。
  天呀,满屋都是金光熠熠的首饰,闪得她们眼睛都要瞎了。
  这是买了多少首饰啊!?
  不会是把二万两银子都买了首饰吧?
  珍珠把国公夫人送的首饰放在一旁,再把自己和平安买的分类。
  “这三层的首饰匣子里的首饰,是国公夫人送给我的,里面有两块玉佩是平安的,他脖子上还有个貔貅挂坠,也是国公夫人送的。”
  “这边是我和平安为家里人挑的。”
  “哦,还有一大包簪花,是宫里赏赐给国公府的,国公夫人全部打包送给我了。”
  宫里赏赐的簪花?王氏越听心脏越是嘭嘭跳,有生之年,她还能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4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