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农女珍珠的悠闲生活 >

第309章

农女珍珠的悠闲生活-第309章

小说: 农女珍珠的悠闲生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当然不想。”冯氏惴惴。
  “那你还冲上去与人家叫板?”梁青山没了言语。
  “……,这,不是一时冲动么?”冯氏也知道自己的问题。
  “你说,这下又闹僵了,以后咋办吧?”
  “……,等过段时间,青花气消了,我再去看她。”
  “……”
  一家人越走越远,罗福没再听到什么。
  原来,大房那边姻亲的矛盾不少呀。
  乡下地方也不都是质朴纯厚的人家,趋炎附势唯利是图的也大有人在。
  罗福若有所思地看着冯氏一家远去的背影。
  “罗管家,辛苦你了。”清脆悦耳的声音从院子里穿了出来。
  罗福忙转头,就看见胡家姑娘笑吟吟地走了过来。
  “不辛苦,是小的应该做的。”
  他忙谦虚道。
  珍珠朝他笑笑,转头看向罗宣,“罗宣,把护卫们都叫回来吧,今天辛苦了,给你们留了酒席,吃完了再回去。”
  “谢谢胡姑娘。”罗宣眼睛一亮,终于又能吃上胡家的饭食了,他忙把护卫们都召集起来。
  罗福跟着一群护卫进了前院。
  堂屋门前摆着一张红木八仙桌,桌上的饭菜热气腾腾,一看就是新鲜做的饭食。
  “你们快坐吧,自己动手啊,家里忙了一天,可没人招呼你们啦。”
  珍珠笑嘻嘻和他们说了一声。
  护卫们纷纷道谢,随后落座,熟门熟路的从大锅里盛饭,开始大快朵颐。
  罗福落在了最后,等他上桌后发现,护卫们进食的速度实在让人啧舌,满桌的菜肴呼啦啦地就去了小半,与在府内慢悠悠吃饭的情形完全不一样,他就想起了罗宣的话,胡家的饭食做得非常好吃。
  他连忙举筷,朝最近的肉食夹去。
  一刻钟后,满桌的饭菜几乎一扫而光,盘子里干干净净,连汤汁都被人倒进饭里搅拌吃完。
  罗福摸摸肚皮,他只吃了七八分饱,这群家伙速度太快了,一个个如狼似虎般,逼得他也放开了膀子,加入抢食的行列。
  可惜,他醒悟得太晚,最好吃的那部分,早被人抢了个精光。
  原来,胡家的饭食真的很好吃。


第四百六十五章 闻名乡野

  送完客人,再收拾东西,一通忙碌后,时辰已经到了戌时。
  堂屋里,终于歇下来的李氏拉着平安眼眶泛红。
  小小的人儿居然就考上了秀才,她晕头转向的忙了一个下午,到现在还是有些不敢相信。
  珍珠端着切好的桃子石榴进来,“娘,好生生的,又哭啥。”
  “你娘是高兴。”胡长贵在一旁安慰她。
  珍珠就笑笑,把果盘摆到了桌上,用竹签插了块桃子给平安。
  “平安,吃桃子,出了半个月门,在外面有没有吃水果?”
  平安接过塞进了嘴里,嘟囔道:“没有,夫子说,出门在外不要随便乱吃东西,怕吃坏肚子。”
  “哎,杨秀才说得对,万一闹肚子,影响考试,咱家的水果不同,吃多少都不会闹肚子,平安,多吃点。”李氏就把整盘水果捧了过来。
  胡长贵笑呵呵地看着,脸上的笑容满足而自豪。
  十二岁的年纪考上了秀才,是多么值得骄傲的事情。
  他们去看榜时,平顺惊呼一声,“平安,你考中了!”
  结果,引来了大批看榜的学子们围观,纷纷询问这个十二岁的小秀才是哪家学堂的学子?上了几年学?夫子是哪位?有什么好的学习途径?
  放榜墙边被围得水泄不通,场面一时有些失控,胡长贵与杨秀才护着孩子们想要离开,却怎么也挤不出去,慌乱中,他的鞋子还被踩掉了一只。
  好在,护卫们及时分开了堵塞的人群,把他们拉了出来。
  胡长贵光着半只脚狼狈地上了自家马车,杨秀才也被激动的人群挤歪了发髻,两人都心有余悸,几个孩子也有些后怕的看着汹涌的人潮。
  他们的马车离开后,人群才渐渐散开。
  “呵呵,平安,你以后可是秀才老爷了,出门在外,人家都得叫你一声胡秀才了。”珍珠就笑道,中了秀才就等于有了功名在身,成为了正式的生员,也是迈入仕途的第一步。
  秀才在地方上受到一定程度的尊重,还能享有各种特权,比如免除徭役,见县官不必下跪,县官不可随意对其用刑,遇公事可直接禀见县官等等。
  平安小脸一红,别扭地瞥了她一眼,“姐,你笑话我。”
  “哈哈~”珍珠就一乐,“咋是笑话你呢,姐是恭喜你。”
  “就是笑话我。”平安嘟着嘴放下竹签,抱着李氏的胳膊撒娇告状,“娘,姐笑话我。”
  李氏被他们姐弟逗得哈哈直笑,把儿子搂在怀里,整个人像喝了最醇厚的美酒一般,被满心的喜悦熏得有些醉了。
  她的孩子们都这么懂事贴心,李氏觉着自己很幸运,那些艰难困苦的往昔似乎已经是上辈子的事情了,如今,只要能看着孩子们健康快乐的成长,李氏就觉得无比的幸福与满足了。
  望林村出了少年秀才的事情,再次引来了外村人对望林学堂的兴趣。
  村口的岔路口,从一大早就有人往河滩跑,一群人在学堂附近四处观望,很是影响孩子上课,有些人贪小便宜的人,还偷偷摘下路旁的果子,吃完了不算,还往衣兜里塞。
  扫地的马氏立刻找到了珍珠。
  珍珠无语,只得又让罗宣罗巢他们把路口拦了起来。
  那几个偷摘果子的外村人被赶出了河滩,嘴里骂骂咧咧。
  罗巢他们面色一冷,围了上去,吓得那几个人忙四下窜开。
  结果,他们又发现了村子路边的果树,顿时就转移了目的,直接踩到花圃上,摘起了果子。
  这下,他们算是捅了马蜂窝了。
  村民一发现,嚷了一声,“有人偷果子啦——”
  村子口附近的村民立时涌了出来,呼啦啦地围住了那几个偷摘果子的外村人。
  赵文强赶来的时候,那几人已经挨了一顿揍了。
  一问之下,才知道,他们是广元村的村民,听闻望林村出了名少年秀才,特地跑过来凑热闹的,看见他们村果树长得丰硕又美味,就忍不住摘了些。
  赵文强冷着脸教训了他们几句,让他们把摘下的果子都拿了出来,这才撵了他们出村子。
  随后,有外村人告诉赵文强,那几个是广元村里的泼皮无赖,惯是游手好闲偷鸡摸狗的。
  赵文强也无奈,每个村子里,都免不了有这样混不吝的人存在。
  看热闹的人很多,总有些浑水摸鱼的人混进来,可又不能不让别人入村吧,他只好嘱咐村民,随时注意村里的动向。
  镇上太平书院的院长亲自过来贺喜,顺便参观了闻名乡野的望林学堂,院长对望林村这样小的村落,居然建了三个学堂,惊讶万分,在得知全是胡家出资免费让村里的孩子上学后,更是震惊得无以复加。
  村子虽然小,人口亦不多,可是三个学堂的运行,每年花费的钱银可不少,胡家看着不过是稍微殷实的农户人家,竟然如此善心善德,免费让村里所有的孩子上学。
  是真正的免费,不收分毫,笔墨纸砚亦由学堂供应。
  要知道,即使是最基础的一套书写工具也是不便宜的,更何况各种书籍的价钱更是不菲。
  这样的学堂,已经开办了四年的时间,要不是上次府试出了四个童生,加上这次院试考上了一个十二岁的秀才,谁都不知道,小小的山村里,有这么一户做善事不为名利的农户人家。
  院长满心感叹。
  杨秀才与平安作陪,带着院长一行人参观了三个学堂,太平书院的院长亲临他们是小学堂,对于杨秀才来说,是一种肯定与荣耀。
  吕素青领着十几个女学生恭敬地等候在女学院门处。
  书院院长对女学颇感兴趣,要知道,整个鄂州都找不出一个有规模的女学,有些世家大户会请女先生教育族中女孩,可多在深宅内院之内,不似望林村这般,女学男学并排设立。
  女学的人数明显没有男学多,杨秀才解释说,女学才开办两个多月,很多村民不愿意让家里的女孩上学,所以,即使是免费上学,女孩人数也不是很多。
  院长一行人皆点头,表示了解,社会风气如此,虽然不像前朝那般提倡女子无才便是德,可对女子的禁锢还是很多的。
  他问了些关于课程的问题,吕素青一一回答。
  居然不用《妇诫》、《女训》之类的书籍作为女学的启蒙课程,院长颇为诧异。
  吕素青解释说,女学的课程是照着男学课程稍稍改动的,内容稍微简化一些,女子不参加科考,教程不需要太多深入,还有,孩子们只在学堂待三年,太过复杂的课程,她们接受能力有限。
  她绝口不提,是胡家要求的课业内容,吕素青知道,这些人表面上虽然一脸亲切和善,可内心对女学还是带着些许看不惯的。
  吕素青从小跟着父母习文认字,被人冠以才女的名称,可是,依然有不少人在背后对她窃窃私语,无外乎都是女子学得再好有什么用,老实在家相夫教子才是女子的正道之类的话语。
  男人对女人的固有偏见不是那么容易消除的。
  女学的创办不宜太过打眼,以免被某些古板的老学究找茬。
  院长一行人在望林村停留了大半个时辰,婉拒了胡家的留饭,带着一脸称奇和满心复杂离开了望林村。
  “那些人走了?”
  珍珠坐在厨房外的石凳上,捧着碗绿豆沙一脸满足地吃着,惬意的神情就差没翘起二郎腿了。
  “嗯,走了,姐,他们好啰嗦,一直追问,我是怎么学的,是不是每日闻鸡起舞奋发刻苦,认真背书习字到半夜?我就纳闷了,他们的学生都是这样学习的?”平安一脸郁闷,“难道正常作息,就考不中秀才么?”
  潘雪兰笑着从厨房递过一碗绿豆沙,“平安,他们是不愿意承认你读书天赋好,听说,今年太平学院几十个考生,只考上了两名秀才,而咱们这么小的学堂,随便就考中了一名,他们可能觉着脸上无光了吧。”
  珍珠点头,可不就是这样,被小学堂打脸了,面上无光,打着祝贺的名义,来探查一下学堂的底细。
  “嗯嗯,夫子也这么说了,他们书院每年收的费用还不低呢,好在咱们学堂只收自己村里的孩子,要是像学院那样广收学生,那些人就更得急得跳脚了。”平安吃着绿豆沙含糊说道。
  珍珠咀嚼的动作就顿了顿,触及到某些阶层的利益时,那些人可不得急得跳脚么。
  太平书院送的贺礼是两套上好的笔墨纸砚和一些糕点果脯。
  李氏很干脆的,回了一筐新摘的水果。
  那行人看着那筐果子都笑了笑,笑容里分明含着几分轻视与不屑。
  相送的杨秀才与胡长贵两口子看得真切。
  把人送走后,不由都叹了口气。
  临近中午,王宏生一家人都赶来道贺了。
  他们刚到不久,胡秋香一家人也赶到了。
  胡家的堂屋里,又挤满一圈人。
  王氏带着翠珠过来,把梁氏一人留在家里带孩子。
  昨日冯氏闹了一场,梁氏躲在穿堂一角偷看,没有出头吱声。
  平顺没考中秀才,梁氏有些自责,她觉着是自己上次那一番闹腾,吵了平顺考试的心境,要不然,平顺肯定能考中。
  不由的,梁氏对娘家的恨意又多了几分,昨日她娘那么一闹,更让梁氏气恼,她躲着不出头,就是为了不让她娘拉着她哭丧诉苦。
  王氏对她昨日的表现还算满意,至少她没再搀和到闹剧中。
  冯氏没了梁氏的呼应,独自一人上窜下跳,不足为惧。


第四百六十六章 他回来了

  王宏生把带来的鞭炮让王荣发点燃,一家人喜气洋洋地拉着满车的贺礼进了堂屋。
  半扇鹿肉、半扇羊肉、一对灰雁、一对大鹅,还有蘑菇、核桃、甜瓜、山李子等等,都是新鲜打的山货。
  他们收到消息后,就特地进山狩猎,把猎物处理好之后,一家人才驾着骡车赶来道贺。
  胡秋香一家人也带了不少贺礼,尺头、瓜果、点心、糖饼,买的都是上好的货物,再没像从前那样,拿着次等的东西充当贺礼。
  让人吃惊的是,胡秋香不仅把儿子儿媳,女儿女婿都带来了,还带了另一个陌生的客人。
  说是陌生,其实也见过一面。
  那是蒋晓燕相公吴浩的表兄弟袁振轩。
  去年,袁家还遣了媒婆上门替袁振轩说亲。
  李氏当时就拒绝了。
  这个时候,袁振轩突然随着胡秋香一家跑到胡家贺喜来了。
  李氏心里就警惕起来,珍珠可是已经定了亲的,这个袁振轩还跑到胡家来做什么?
  袁振轩今日的衣着倒是得体,一身淡蓝色藤纹长衫,衣襟袖口绣着精致的纹路,显得大方得体,没再像从前那样花里胡哨的。
  他送来的贺礼也是规规矩矩的,文房四宝、茶叶水果、果脯点心,还有礼金。
  堂屋内,客人见礼落座,客套寒暄。
  珍珠只在里面待了一会儿,与众人见了礼后,又退回了后院,去了厨房帮着林婆婆与潘雪兰给客人泡茶。
  袁振轩的神色从珍珠离去后,就有些心不在焉起来。
  她,是越发的漂亮了。
  可惜,却已经与别人定亲了。
  袁振轩心头郁郁,自从他被胡家拒绝后,家里陆续给他说了五六门亲事。
  每次他都会私下偷偷去看对方一面。
  却发现没有一个及得上胡家姑娘。
  这让他大为丧气,对家里说的亲事自然没有兴致。
  袁振轩是家中幼子,自小受到宠爱,他任性不娶,家中虽然着急,却也没敢强压着他。
  所以,直到现在,他的亲事还没有着落。
  “哎呀呀,咱们老胡家的风水好啊,我以前就说过,平安从小就是个聪明的孩子,以后肯定有出息,这不,才十二岁就考中的秀才,多么了不起的事情啊,再过几年,考过那个什么乡试,咱们平安就能当上大官了,为家族争光添彩了。”胡秋香一脸笑容地拉着平安巴巴说了一通。
  “大姑,这话可不能乱说,那乡试是那么好过的么?多少考生考白了胡子都没过,我可没能耐拍着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4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