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农女珍珠的悠闲生活 >

第368章

农女珍珠的悠闲生活-第368章

小说: 农女珍珠的悠闲生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次送了两袋大米、半袋花生、半袋黄豆,还有一个封口的大藤筐。”青梅一一回禀。
  “抬进来,抬进来。”尤雨薇跳下了贵妃椅,脸上就挂起了笑容。
  大藤筐打开后,尤雨薇抱着两个四方枕爱不释手,颜色配得真好看,绣工也很好,金色的大鹏栩栩如生,寓意非常之好。
  “小姐,这对棉鞋好漂亮呢。”紫玉从藤筐里拿出那对银灰色的高筒棉鞋,一脸赞叹。
  尤雨薇这才放下四方枕,拿过棉鞋上下翻看,果然别致又好看。
  她就把脚下的绣鞋一脱,套上了新棉鞋。
  “真合适。”尤雨薇提起裙摆,走了几步,眼睛都笑眯起来。
  “五少奶奶,这款式又特别又好看,还很保暖,冬天的时候,可以让针线房多做几双。”青梅赞了几句。
  “没错,没错,冬天多做几双。”尤雨薇坐回贵妃椅,小心把棉鞋脱下来,天气暖和了,棉鞋得好好保存起来,等入冬再拿出来穿。
  “胡家姑娘心思真巧,做出来的东西,总是很特别。”紫玉感叹。
  “可不是么,珍珠妹妹最是灵巧。”尤雨薇听到她夸赞珍珠,笑得合不拢嘴,仿佛感同身受一般。
  藤筐里还有两罐玫瑰花茶和两罐菊花茶,已经一份珍珠写的信笺。
  尤雨薇喜滋滋地看完信后,才知道,原来新棉鞋是王嬷嬷特地给她做的,她心中感动,王嬷嬷去了那么远的鄂州,还能记得她的尺寸,给她做了那么好看的棉鞋。
  一时,她就怀念起王嬷嬷那张略微古板的脸庞来。
  顾祺与尤雨薇到达镇国公府的时候,府内已经人声鼎沸,热闹不凡了。
  月兰领着尤雨薇到达宴客的敞厅时,陶氏笑盈盈地迎了上去。
  她穿着烟霞红提花长衫,葱白底刺绣八幅湘裙,肤白如玉,眉目如画,脸颊抹了淡淡的胭脂,远远看着如二八年华的少女一般,光彩照人。
  尤雨薇规规矩矩地行礼问好。
  陶氏就笑眯眯地牵了她的手进了敞厅。


第五百五十四章 去不去

  宽敞大气的敞厅内布置一新,里面熙熙攘攘,喧闹一片。
  两人进去时,喧闹声停顿了一下,众人的眼睛都落在陶氏牵着尤雨薇的手上。
  镇国公夫人什么时候与文昌侯府家的四小姐如此亲近了?众女眷交头接耳小声议论。
  “雨薇。”文昌侯夫人笑着走近她们。
  “大伯母,我娘来了么?”尤雨薇眼睛一亮,她好些天没见她娘了,怪想念的。
  “没有,你妹妹有些着凉,你娘不放心,就不过来了,国公夫人勿怪。”文昌侯夫人朝陶氏歉意一笑。
  “不会,不会,孩子的身体重要,说起来,雨薇,你娘又给你添了个小妹妹,可真让人羡慕呀。”陶氏是真心感叹,她多想再给萧珺添个妹妹啊,可身体就是不争气,这么多年了,一点动静都没有。
  尤雨薇与文昌侯夫人互看了一眼,没敢搭话。
  “来,咱们先坐会儿,人还没到齐,坐席还得等会儿。”
  陶氏拉着尤雨薇往偏厅去。
  文昌侯夫人是个有眼力的,瞧着陶氏与尤雨薇似有话说,便找了个借口避了开去。
  女眷们大多在猜测,国公府难得为世子大办生辰宴,是为了萧珺的婚事。
  镇国公世子萧珺已满十九了,却迟迟未定亲。
  作为父母,萧擎与陶氏也开始着急了。
  为萧珺操办生辰宴,宴请了不少官员女眷,其中,大多数女眷家中都有适龄却未出阁的小姐。
  应邀而来的适龄的少女们都正襟危坐,一副端庄温婉的模样。
  她们的猜测没错,陶氏确实有这个念头,不过,并不是她着急了,而是皇上念叨起来了。
  萧擎前些日子面圣的时候,皇上突然问到了萧珺的婚事,萧擎当时神经就紧绷了起来。
  皇上如今最忌讳朝臣结党营私,君心难测,萧擎不得不谨慎行事,回过头细细揣测,他就得出了结论,皇上不希望他与朝中重臣联姻。
  所以,这次宴请的宾客中,来赴宴的官员,多数都是三品以下,当然也有二品以上的官员,只是他们家中多数没有适龄的小辈。
  就算声名显赫如镇国公,有些事情该避讳的还是得避讳。
  萧擎作为国之栋梁,自有他立身处事的原则。
  “雨薇呀,最近与珍珠有联系么?”
  陶氏与尤雨薇在偏厅说了几句话后,突然问了一句。
  尤雨薇一愣,犹豫了一下,才点头说道:“有联系的,相公过了殿试,她还特地送了贺礼。”
  “贺礼里有花茶么?”陶氏追问了一句。
  尤雨薇有些摸不清她问的原因,顿了好一会儿,“……有一点。”
  陶氏顿时满眼哀怨地看着她,自从上次顾府的那个掌柜顺带送了一次花茶过来后,珍珠就再没送什么东西过来了,这都快小半年了,任她再节省着喝,花茶也早喝光了。
  原本,她想着冬日寒冷,花茶还没来得及新制,也就一直忍着。
  可是,听尤雨薇这么一说,珍珠那里分明还攒着不少花茶。
  尤雨薇被她哀怨的眼神盯得眼皮抽动,她不会说了什么不该说的事情吧?
  陶氏盯了她好一会儿,眼珠微微一动。
  “雨薇啊,你今年要去鄂州玩么?”
  她打听过,尤雨薇去过好几次鄂州,每次都在胡家待好些天,与珍珠的交情很是不错,和她一同去,可以与珍珠一家多亲近些。
  “……今年?”尤雨薇怔怔,她倒是想去,可是,她才成亲不到半年时间,“……我可能去不了。”
  “为什么去不了啊?我想去鄂州待一段时间,你要不要和我一起去,咱们一起作伴,我都想念珍珠家的脆黄瓜了。”陶氏想起那脆口清甜的黄瓜,就不由咽了口唾沫。
  被陶氏这么一说,尤雨薇也想起了那清脆的滋味。
  “……我倒是想去,可是,您也知道,我做不了主呢。”
  顾祺不会同意她去的吧,来回至少得一个月呢。
  陶氏也知道,她是新嫁娘,要出一趟院门确实不容易。
  “你回去问问你家探花,看看他愿不愿意放行,回头我差人去问答复。”
  “……好。”看她如此执着,尤雨薇只得红着脸应下。
  晚上,应酬了一夜的顾氏夫妇,舒服地躺在紫檀木的拔步床上。
  “哎呀,这一天天的赴宴也太累人了。”
  尤雨薇抱着四方枕撒娇似的抱怨。
  她穿着雪白的中衣,披散着一头乌黑的长发,怀里抱着湖蓝色的四方枕,朝他撅起了嘴。
  顾祺微微一笑,帮她把额上的碎发拂过一边。
  “过了这阵子的热潮,应该差不多了,以后能推的就尽量推了吧,与娘多商量着些,她老人家经历的事情多,处理这些人际关系有经验。”
  “嗯,我知道。”尤雨薇翻了个身凑近他,“你看,这是珍珠妹妹送来的贺礼,大鹏展翅,寓意真好,她是祝贺你高中探花。”
  顾祺的表情一顿,纱帐外的烛火微微闪动,映照在四方枕上,一只展翅高飞的金雕生动灵巧。
  是她,送过来的贺礼么?
  “……什么时候送来的?我怎么没看见?”
  “中午的时候,你不在家,回来换衣裳的时候,又赶着去镇国公,所以就没看见。”尤雨薇把四方枕塞他怀里,转头又拿起另一个,“你看,嘻嘻,是一对的。”
  顾祺把四方枕竖了起来,仔细打量那只金雕。
  送给他的鹰绒枕头,就是从这只雕身上捋下来的羽毛吧。
  他摸着枕头上精致的刺绣,心中五味杂陈。
  “珍珠妹妹心思真巧,总能想到很特别的点子,她还送了一双特别的高筒棉鞋给我,虽然是王嬷嬷做的,不过却是按照她说的做的,上面围了一圈雪白的貂毛,可好看了。”尤雨薇絮絮叨叨。
  顾祺听得有些心不在焉。
  “啊,对了,今天国公夫人说,想让我陪着她去鄂州。”尤雨薇就滚到了他怀里,睁着亮晶晶的眼睛看着他。
  “……陪着她去鄂州?”去鄂州干什么?顾祺一时没转过弯。
  “嗯,说是想念珍珠妹妹家的黄瓜了。”尤雨薇笑道。
  ……想念……她家的黄瓜?
  顾祺楞然,这理由实在有些……
  “五哥哥,你说,我去不去?”尤雨薇抱住他的胳膊小声问道。
  她乌黑明亮的大眼睛离他很近,眼神里有紧张,有期盼,有兴奋,也有纠结。
  她分明是很想去的,顾祺一眼看透了她的期待。
  抛下他一个人,自己跑去鄂州玩,顾祺顿时有些不是滋味。


第五百五十五章 送花

  “两只老虎,两只老虎,跑得快,跑得快,一只没有眼睛,一只没有尾巴,真奇怪,真奇怪……”
  秀珠嘴里哼着“两只老虎”蹦蹦跳跳地院子里跳房子,平善在一旁看得津津有味。
  那是珍珠新教她玩的游戏。
  秀珠腿短,玩得并不好,不过并不妨碍她的兴致勃勃。
  林婆婆在石桌上切着喂猪的野菜,不时一脸笑意地看着院子里的两个小娃。
  珍珠则跑去菜园旁看她的樱桃树去了。
  樱桃树围着菜园种了一圈,一米多高的樱桃树已经结出了一串串红樱桃,模样甚是喜人。
  珍珠殷勤的给樱桃树浇水,桶里的水都加了灵泉,每棵樱桃树都浇得透透的。
  开春的时候,胡长贵已经给樱桃树施过肥了,他知道珍珠很宝贝这几棵樱桃树,自然而然也特别关照它们。
  樱桃树长势很好,比去年刚种下的时候,高了一截,绿油油的树叶下是红通通的果实。
  珍珠边浇水,边摘樱桃放进嘴里,眼睛笑眯成一条缝。
  甜中带着微微的酸,非常好吃,虽然还够熟透,已经足够她解馋了。
  不枉她这么勤快的浇灌。
  浇完水,珍珠摘了一捧樱桃,洗干净后,唤了两个小娃来吃。
  “来洗手吃樱桃,要小心点吃,有核要吐出来,可别把核吃下去了。”
  她叮嘱着,两个娃都睁着大大的眼睛点头。
  挨个洗干净手,又给他们擦了把脸,四月初的天气并不热,可火气旺的孩子们,蹦达了半天,个个一脑门汗。
  “秀珠,叫雪兰姐和林婆婆吃樱桃。”
  快四岁的秀珠动作很灵活,捧着一盘子樱桃进了厨房,嘴巴很甜的喊着:“雪兰姐吃樱桃,林婆婆,来吃樱桃,樱桃有核,要吐出来哦。
  厨房外,给平善擦着汗的珍珠笑喷,这丫头……
  正笑着,李氏突然从前院急匆匆赶过来。
  “珍珠,外面来了客人,你去招待一下,我给她们泡茶。”
  说着,她忙忙进了厨房。
  客人?是谁来了?珍珠拍拍平善,示意他去吃樱桃。
  “娘,你看着他们吃樱桃,樱桃有核,得注意点。”
  “哎,好,我看着呢。”李氏应了一声。
  珍珠把挽起的袖口放了下来,又理了理额前的碎发,才慢悠悠往前院走去。
  还没进堂屋,她已经看见了里面的人。
  一个十五六岁的花季少女,长相柔美,眉目婉约,一身月白长裙纤柔端庄,光站在那里就像一幅江南水乡画里温雅秀丽的仕女。
  她身后还跟着一个黄衣小丫鬟。
  两个都是不认识的人,珍珠带着疑惑走了进去。
  那少女款款迎了上来,脸带浅笑屈膝行礼。
  “是胡家姐姐吧,久闻大名,今日一见,果然是神仙般的人儿。”
  久闻大名?她什么时候那么有名了?她怎么不知道?珍珠心里腹诽,面上不显,淡淡回了一礼后,问道:
  “您是……?”
  少女微微一笑,淡雅而得体,“小妹张秋岚见过胡姐姐。”
  张秋岚?姓张?不会是……
  “家父张孝安,乃圳安县县令。”张秋岚继续说道。
  果然。
  这个张孝安,罗璟不过给他递了句话,他就能顺着杆子往上爬。
  又去县学看平安,又让闺女到胡家做客。
  啧啧,真是给点阳光就灿烂的人呀。
  “张小姐。”珍珠颔首打了声招呼。
  “胡姐姐,叫我秋岚就好。”张秋岚说话很诚恳,带着一种不亢不卑的从容,很容易让人心生好感。
  不过,珍珠可不是那么好糊弄的,她淡淡一笑,做了个请坐的手势。
  “奴婢小葵见过胡小姐。”
  她们坐定后,黄衣丫鬟小葵过来行礼。
  珍珠微微颔首,小葵机灵地退到了张秋岚身后。
  潘雪兰端着茶盏上来后,偷瞄了主仆两人几眼,才退了下去。
  “张小姐,请喝茶。”
  珍珠捧起了茶杯,不急不慢地啜了两口。
  张秋岚浅浅一笑,也捧起了茶杯。
  堂屋内,一时鸦雀无声。
  珍珠喝着茶,余光瞥了张秋岚一眼,她捧着茶杯,不骄不躁,一脸淡定。
  小姑娘颐精养气的功夫深厚啊,还真让珍珠有些佩服。
  “张小姐,今日到访,不知所谓何事?”
  张秋岚转过头,朝她微笑,“家父听闻胡姐姐喜爱养花弄草,小妹正巧也有此爱好,这不,就给姐姐送两盆我亲自养的花过来了。”
  她指了指另一个茶几上的两盆花。
  珍珠早就瞧见了,只是没想到,她们特地前来,是为了给她送两盆花。
  “这盆是建兰,四季常开,香气清幽,闻之令人神清气爽,这盆是玉带紫袍,颜色近于墨紫,花瓣重重叠叠,是茶花中色泽最深的一个品种,花开得艳而不娇,娇而不俗。”
  张秋岚小心捧过两盆花,细细为她解说,两盆花的特点和养殖的方法。
  珍珠眼皮微跳。
  她想告诉张秋岚,她其实并不是那么喜欢养花弄草的。
  胡家的花圃里种的花是不少,不过都是比较稀松平常的种类,属于那种随便栽随便养的品种,而这种娇弱难养的名贵品种,她从来没考虑要养。
  她这般懒散随意的性子,花圃的花都经常要别人提醒,才记得要浇水,像这种名贵的品种,要定时定点晒花浇花,怕晒怕冻的,她才懒得伺候呢。
  可看张秋岚那么认真的解说,拒绝的话,她还真说不出口。
  “胡姐姐,听闻你养的玫瑰极好,下次有机会,再过来参观一二。”
  张秋岚送完了花,很利索地起身告辞,临走前丢下这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4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