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农女珍珠的悠闲生活 >

第383章

农女珍珠的悠闲生活-第383章

小说: 农女珍珠的悠闲生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田地里种了不少乱七八糟的东西,粮食已经种得太多了,如今,她基本不往药田里种粮食了,多数种些花草和药材,比如她种了些茉莉花,还有金银花,这两样都是可以做花茶用的。
  金银花她已经开始慢慢移栽到家里的花圃去了,茉莉花是怕冻,在北方室外不好养活,珍珠原先没打算要移栽出去。
  后来,张秋岚送了一堆名贵的花草给她,让她觉着,可以买两个大花盆回来移栽进去。
  等入冬的时候,把花都移到屋里,就不容易受冻了。
  当然,经过灵泉浇灌的花草本来就不容易受冻,只是对外,还是得做做样子的。
  这些都等她从西北回来再说。
  药田里还种了不少药材,什么首乌、人参、黄精、当归等,都种了些,她随便种的,药材也随便长,整块药田长得有些乱糟糟的,有些药材茎叶高,有的茎叶矮,有的藤蔓爬满地,有的被压在藤蔓下。
  “……”
  珍珠看着也很是无语,她哪知道,好些药材都是攀藤的,这不,藤蔓都快把别的药材挤兑得没地了。
  拿过小锄头,开始朝最大的藤蔓走去,种了那么长时间,也该挖出来了,药材总要拿出去,才有它们的用武之地。
  她“吭哧吭哧”地在药田了忙活起来。


第五百八十五章 出发咯

  二日一早,天刚蒙蒙亮。
  胡家大门前已经一派忙碌景象。
  护卫们把大筐大筐的货物往车上抬,胡长贵和胡长林他们则帮着搬运孩子们的行李细软。
  平安和平顺都一脸兴奋地牵着各自的马儿。
  平安牵的马儿是镇国公萧擎送给他的“飞云”,平顺则借了方师父家的“闪电”。
  两人早就准备好,打算一路骑行到西北。
  阿青、阿云都跑了过来,两人眼里都带着羡慕。
  半大的孩子对外面的世界总充满了向往。
  “林婆婆,那些花放在你炕旁边就好,不用天天浇水,上面的土壤干了就浇一些,不需要特地照顾的。”
  珍珠房里的花盆都搬到了林婆婆房里,李氏房里有秀珠在,小孩子手上不知轻重,易碎物品不适宜放在那边。
  林婆婆表示压力很大,都是名贵的品种,万一被她养坏了,可怎么得了。
  “放心,养坏了也没事,往里面移栽上玫瑰或者菊花,就又是一盆好看的花了,哈哈。”珍珠笑着安抚林婆婆。
  林婆婆哭笑不得,不过,总算对这些花没那么紧张了。
  搬好了花盆,又对潘雪兰交代几句鸽棚喂养的事情。
  胡家的鸽棚如今有不少只鸽子,大花大黑每年都孵好几窝小鸽子。
  鉴于鸽棚的规模越扩越大,珍珠如今已经不再给小鸽子喂养空间杂粮了,只拿自家产的谷物喂养,小鸽子们虽然不及大白大灰聪慧,可也比普通的鸽子更灵活。
  长大的好几批鸽子,经过训练,罗璟都派到了各地负责传送消息去了。
  把后院该交代的事情都交代好,珍珠才关好房门,朝前院走去。
  梁氏牵着平善,王氏抱着秀珠,两人围着平安平顺正细细叮嘱。
  平顺第一次离家这么远,梁氏很是舍不得,不过,能去西北,多于达官贵人们接触,她也是乐见其成的。
  秀珠表情有些郁郁,黑眼珠一片雾蒙蒙,嘴角耷拉着,显然是知道,哥哥姐姐要出远门,许久不能归家。
  她这副委屈的表情,一直维持到车队渐渐驶离胡家门前,开始大哭起来。
  李氏忙从王氏怀里接过女儿,柔声安慰起来,“秀珠不哭,姐姐哥哥很快就回来了。”
  秀珠依偎在母亲怀里,嘴巴扁了又扁,抽抽搭搭半天没能停止哭泣。
  直到来送行的方晟看不过眼,问了她一句,“秀珠,要不要去骑马?”
  秀珠泪汪汪的眼睛就亮了起来,立即转头看向方晟,忙不迭地点头。
  于是乎,小丫头扑到了方晟怀里,兴奋地跟着方晟去牵马,全然忘记了哭得惊天动地的缘由。
  珍珠一行人在秀珠的哭送中,转到岔路口处,等候罗十三的马车会合后。
  罗十三门前,停着一辆马车,吕素青站在马车旁,正拉着罗十三和姜书媛在说话。
  “十三啊,书媛这孩子从小没怎么出过远门,你可要多照顾着点。”
  儿行千里母担忧,姜书媛第一次离开自己去远方,吕素青多少有些担心。
  “……娘,你放心,我会照顾好书媛的。”罗十三咧嘴一笑,把手里的钥匙交给吕素青,“家里就麻烦娘照看一二了。”
  姜书媛瞥了罗十三一眼,眼里带了几分欣喜,她原本也有意让母亲和妹妹照看家中,可从前,都是罗府派了丫鬟到宅子里帮忙整理打扫,她就没敢提议。
  没想到,罗十三亲自开了口,姜书媛心里就是一暖。
  “娘,厨房里还有不少吃食,你和妹妹拿去吃了,要不然,等我回家,吃食都要扔掉了。”
  “是啊,婚宴上剩下的食材还不少,书媛她们至少过了正月十五才会回程,那些东西可留不了那么长时间,娘,你们看着办吧。”罗十三也想了起来。
  吕素青红着眼眶点点头,手里拿着一串钥匙,心里很是感动,这是女婿对她的信任啊。
  姜书媛牵着姜书晴的手,眼眶同样红了一片,第一次离开母亲与妹妹,她心中难免有些不舍。
  胡家的车队从林荫道里拐出来,停在了路口处。
  罗十三忙扶了姜书媛上马车,与她们再三告别后,一甩马鞭,马车朝车队奔去。
  这次由罗宣护送整个队伍到西北,罗巢刚从西北归家,就留在了望林村。
  “出发咯~”
  清晨的官道上,行人并不太多。
  平安平顺两骑一前一后,奔跑在宽阔的道路上。
  “姑娘,要不要叫住两位少爷?”王嬷嬷看见两人跑得不见踪影,有些担忧。
  “不用理他们,现在刚出发还兴奋着,等在马上跑个两三天,他们就老实了。”珍珠笑道,十几天的路程,天天骑马有他们叫苦的时候。
  男孩子们比较活波好动,王嬷嬷也清楚,从一旁的包袱里翻出缝了一半的手套,打算继续缝完。
  “嬷嬷,你可以做一双露手指的手套,这样既保暖又不妨碍你做绣活。”珍珠建议道。
  手套这东西,自从花大娘来了罗府后,珍珠就让她做了不少双,现在罗府上下冬日基本都配备了一双手套。
  “露手指的手套,好像有点怪怪的。”王嬷嬷见过,绣娘自己就弄了一双薄棉的露指手套,确实方便干活。
  “哈哈,不会啦,看习惯就好了,主要是方便,要不,先给我缝一双,我戴着缝制荷包。”珍珠没有露指头的手套,车里虽然有小炭炉,能起到的作用还是有限的。
  而且,越往西北天气就越寒冷,想要动手绣些活计,还是有一双露指头的手套比较方便。
  王嬷嬷忙点头,拿过包袱,从里面找出合适的料子,开始给珍珠制作露指手套。
  小黑和小灰各自在自己的小窝里睡觉,珍珠给它们缝制了圆形棉垫子,一大一小排列整齐,放在车厢里的内角,两货上车后,就蜷在棉垫上睡得香甜。
  王嬷嬷不时朝它们看一眼,觉着很是新奇,猫鼠居然能相安无事地混在一起。
  虽然她在胡家也见过不少次小灰,可这么近距离接触还是第一次。
  一猫一鼠的警惕心还是很强的,不是熟悉的人,甭想离它们太近。
  就是王嬷嬷,刚才上车的时候,它们还对着她盯了许久,眼神有些幽深,带着几分戒备,还是珍珠哄了几句,它们才老实了。
  车队的速度不急不慢,很快过了太平镇,到了圳安县也不停歇,继续往府城驶去。
  张孝安带着张秋岚去了京城,那日他们去参加罗十三喜宴的时候,张秋岚就告诉珍珠,两人翌日就要出发去京城。
  算着日子,他们已经到半路了。
  接近年末,路上赶路的车马队伍不少,胡家的车队不算太显眼,特别是接近府城的时候,车队越发的多了起来,路上有些拥堵。
  “这两日天气好,是出行的好日子,所以,路上的车队就多了起来。”罗十三和车里的姜书媛说道,“再晚两日,也许就要下雪了。”
  “那,下雪的话,咱们还能赶路么?”车门微微开着,姜书媛露出半边脸,她第一次出远门,还是挺兴奋的。
  “那得看是大雪还是小雪了,小雪无碍,大雪得看情况。”罗十三回头朝她笑笑。
  两人视线对上,姜书媛脸颊微红,她嗫嚅着说道:“希望别碰到大雪天。”
  两天后,看着满天飞舞的雪花,姜书媛张着嘴,半天说不出话来。


第五百八十六章 糟糕

  他们停留在往西北路上的一个小镇里。
  大雪从凌晨开始慢慢飘洒,接近天亮的时候,越下越大。
  “三姐,今天还能赶路么?”
  平顺穿了一件毛皮坎肩,戴了顶貂皮帽子,这身裹得严实的穿着,就是为了骑马赶路准备的,可惜,一觉到天亮,天地间已经白茫茫一片。
  “是啊,姐,还能赶路么?”平安也是一身毛皮跑了过来,只不过,他的貂皮帽子拿在手上,还没戴起来。
  此时,他们身处一间客栈的跨院里,大雪“簌簌”飘落在跨院中的走道上,两旁的云杉已经披上了一层白衣。
  “你们去问罗副将吧。”珍珠抬头望天,她也不是很清楚,如果雪一直这么大,应该是不能赶路的吧。
  两孩子就窜了出去,罗十三出外面去看路况去了。
  “姑娘,外面冷,您应该披上披风。”王嬷嬷拿着玫红色镶貂毛织锦披风过来,给她披上。
  “嬷嬷,也没那么冷。”珍珠就是一笑,这才刚下第一场雪,还没到数九寒天的时候呢。
  “出门在外,还是得小心点,万一着凉了,可就麻烦了。”王嬷嬷叨念着。
  珍珠只好顺从披上了披风。
  姜书媛房里的窗棂半敞着,透过窗棂望过去,她一眼瞧见了立在房门前的少女。
  她梳着双环髻,戴了紫丁香发箍,额前的碎发如数梳了上去,露出光洁饱满的额头,肌肤赛雪,黑眉深眸,唇红齿白,那样静静站着,就是一幅美人画卷。
  玫红色镶貂毛织锦披风在白雪纷飞的映衬下,显得格外夺目亮眼。
  姜书媛一脸羡艳。
  她裹了裹身上浅玫瑰色坎肩,这是她娘特地给她赶制的坎肩,花软缎的锻料,里面塞了厚实的棉花,穿在身上贴身又暖和,她娘还特地在坎肩的袖口上嵌了一圈灰兔毛。
  是她最好看的一件厚冬衣了,当然,与人家身上的衣裳一比,就显得极其普通了。
  不过,羡慕归羡慕,姜书媛还是很喜欢她娘给她做的新衣裳的。
  她拉开房门走了出去。
  “姜姐姐,早啊。”珍珠转头招呼道。
  “胡姑娘,您早。”姜书媛原本一直称呼其为胡小姐,不过,嫁给罗十三后,就跟着他改了称呼。
  “姜姐姐的手套做好了么?”珍珠问道,前日,姜书媛瞧见王嬷嬷在缝制手套,好奇之下,也开始学着缝制。
  罗十三已经在罗府领了一双,她便给自己做一双。
  “还没,还差一点。”姜书媛有些不好意思,第一次缝制这样的手套,她觉着有些难,所以速度慢了很多。
  “慢慢做就是。”珍珠朝她笑笑。
  两人说着话,罗十三大步走了进来,身后跟着平安平顺。
  “胡姑娘,现在雪太大,不适宜赶路,很多车队都在等雪停或者等雪小一些,咱们也得等一等了。”
  罗十三行礼后说道。
  珍珠点点头,天气的变幻,非人力可控制。
  吃了早饭,雪依旧没有停的迹象。
  平顺和平安咬着耳朵,过了一会儿,平安溜达到珍珠身旁,“姐,我和大哥可以去镇上逛逛么?”
  珍珠转头,看见两双亮晶晶的眼睛。
  她莞尔一笑,“那么大雪,你们要去逛什么?”
  “大哥说,他没到过这边,想四处看看。”平安瞥了眼平顺,他不敢过来说,非推着自己过来。
  出发前,王氏交代过平顺,出门在外,一切听从珍珠的安排,他要是敢擅自乱跑,以后就哪都不带他去了。
  平顺想出去溜达,却又怕珍珠不同意,就推了平安过来。
  此时见两人都看着他,平顺讨好一笑,露出雪白的牙齿。
  啧,十三四岁的大男孩,还这般赖皮,珍珠笑着摇摇头,“去可以,不过让罗宣领着,不要去太久,一会儿雪停了,也许就要上路了。”
  “喔~知道了,三姐,我们一会儿就回来。”
  平顺欢呼一声,拉着平安找罗宣去了。
  “姑娘,不去逛逛么?”王嬷嬷笑道。
  珍珠摇摇头,小城镇而已,没什么好逛的,加上有前车之鉴,出门在外的时候,她还是老实点待着比较好。
  大雪过了巳时才慢慢小了下来,罗十三往外面走了一圈,回客栈禀告,许多车队都开始赶路了,他们也可以动身了。
  珍珠正想让人去寻外出的两个孩子,罗宣已经领着人回来了,原来,他看见雪下得小了,就立刻拉着两人回来了。
  一群人利索收拾了东西,结清客栈的账目后,车队缓缓前行。
  刚下雪的路面已经有了道道车痕,不少心急的车队,雪刚小一些就开始赶路了。
  越往西北,天气越寒冷。
  到了第七天,天空虽然未飘雪,空气里的寒意却越发厚重。
  远山顶处一片雪白,连绵起伏的群山积满了厚厚的积雪。
  车厢里烧着炭炉,被褥垫一层盖一层,才勉强有几分暖意。
  而车外骑马的人,头戴皮帽,身穿皮袄,手上是手套,脚下是高筒棉靴,全副武装起来,露在外面的半张脸上,眉毛都带上了冰屑子。
  平安和平顺依旧骑着马,不过,偶尔受不住也会躲马车上暖和暖和。
  “哎呦呦,这里的天气实在太冷了,还不到十二月,都赶上咱们那最冷的那几天了。”王嬷嬷带着露指头的手套,正忙绣鞋面,天太冷了,她打算到了嘉晋城再在给珍珠做一双高筒厚棉鞋。
  “是啊,听说西北有的地方,冬季河流都能冻起来了,不冷才怪。”
  望林村最冷的时候,河流都没冻结,两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4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