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农女珍珠的悠闲生活 >

第394章

农女珍珠的悠闲生活-第394章

小说: 农女珍珠的悠闲生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以安居乐业,在百姓心中的声望也很高。
  而远在东北的鲁郡王,看似被判出局,可是,京城里还有虎视眈眈的姜皇后,为其坐镇。
  谁能问鼎最后的胜利,还很难说。
  韩翎身体好转,嫉红了韩轶的眼,原本韩玺镇守西北,就坐拥重兵,权高位重,要是他的继承人身体健康,出类拔萃,就更能加重韩玺的筹码。
  韩轶怎么能甘心,当然处心积虑暗中谋划。
  “这些事情,原不该告诉你的,涉及皇族内部的争权夺势,阴私秘辛,听多了只会污了你的耳朵。”罗璟看了一眼炕上睡得香甜的平安后,悄悄把珍珠拉近,拥入了怀中。
  “这次,牵连你们进去,还连累平安平顺还受了伤,让你们受惊了。”他低声在她耳畔道歉。
  珍珠把头枕在他肩膀上,双手环上他的腰,拍拍他的后背,“这不能怪你,又不是你能控制的。”
  罗璟埋首在她颈畔,闻着她身上特有的馨香,紧绷了一天的神经松懈下来。
  大哥决定娶韩馨月的时候,他们罗家就被绑上了睿王的大船上,同舟共济荣辱与共。
  这一决定,两兄弟是商议过的,罗睿很清楚,他娶馨月郡主意味着什么。
  不过,就算罗睿没娶韩馨月,以罗家的立场,贤王韩轶和鲁郡王都不会是他们选择的目标。
  站在睿王这边就成了唯一的选择。
  好在,圣上坐镇京城,年岁还算春秋鼎盛,十余年内,只要不出意外,夏国的江山社稷还是很稳定的。
  当然,内部的明争暗斗又是另一回事了。
  “啊,你在这等着,我去给你熬一碗姜汤。”珍珠这才想起,他今天跳进池塘内,“寒冬腊月落了水,可不能大意。”
  “没事,我去换衣裳的时候,常英给我端了碗姜汤。”罗璟抱着她不舍得放手。
  “不行,得再喝一碗,池塘里都是冰碴子,寒气都能钻进骨头缝里,一不小心就得落下病根子。”珍珠抬起头,伸手摸了摸他的额头。
  罗璟眼神就柔和起来,抱着她的双手却不肯松开。
  珍珠无奈地嗔了他一眼,左右瞧了瞧后,踮起了脚尖,在他的唇上轻轻吻了一下,哄着他说道:
  “乖~快放开我。”
  顿时,罗璟幽黑深沉的黑眸中,似有千万星辰在闪耀,他嘴角的弧度止不住的上扬,眼里是浓得化不开的柔情。
  双手乖乖松开了她的腰身,大手转眼又紧握她的小手。
  “……”珍珠叹了口气,“快放开,我去给你熬了姜汤就过来。”
  罗璟摩挲着她的手,笑眯眯地就是不撒手。
  真是越大越孩子气,珍珠朝他翻了个白眼,“啪啪”在他手上拍了两下。
  “不乖就打手。”
  一副教训秀珠的口吻,恶狠狠地凶道。
  罗璟先是一愣,随即双肩耸动,笑得不可自抑。
  珍珠趁机挣脱了他的手,朝他“哼”了一声,红着脸出了房门。
  留着他在房内笑出眼泪。


第六百零八章 借花献佛

  腊月中旬,京城内一连下了几场雪。
  整个京城变成了冰雪的世界。
  可尽管天气寒冷,街道上却依旧热闹。
  一辆黑蓬马车缓缓往定华门方向驶去。
  “秋岚,记住,一会儿见了国公夫人,一定要谨言慎行,礼节上不能出错,最重要的是,记得昨晚爹交代你的话。”张孝安紧张得直搓手。
  “爹,女儿知道了。”张秋岚温顺回答,半垂的眼眸却带了几分冷嘲。
  张孝安一到京城,就给镇国公府投了拜帖,可半个月过去了,都没有音讯,他不死心,前日又投了第二次,终于得到了回应。
  喜得他差点跳了起来,不过,镇国公没空接见他这等七品小官,而国公夫人只接见张秋岚。
  所以,他只得对张秋岚耳提面命一番,让她无论如何,在国公夫人面前提一提,他回京述职的事情。
  他们回京已经快一个月了,张孝安为了自己的前途,几乎是跑断了腿,送礼拉关系,上下打点,钱“哗哗”的使出去,收效却甚微。
  没有强有力的靠山,他这等七品小官,谁会放在眼里。
  罗璟在圳安县虽然派人和他打过招呼,可并未给他承诺过什么,想要借此攀上睿王,不大现实。
  加上,睿王的势力远在西北,他一个七品文官,难道要拖家带口去西北讨生活么?
  张孝安想了又想,还是觉着国公夫人的路子,比较好走。
  于是,他厚着脸皮第二次投了拜帖。
  总算,有了回应。
  恢宏气派的镇国公府,让等候在门外的父女两人都绷紧了神经。
  张秋岚跟在迎客的嬷嬷身后,目不斜视地走进了镇国公府。
  她身后依旧跟着小葵。
  镇国公府内安静祥和,偶有几个仆人在清理过道上的积雪,一路的亭台楼阁,假山水榭皆是雪白一片,挺拔苍翠的松柏榕树点缀其间。
  过了两道拱门,再穿过抄手游廊,转角下了台阶,一个眼熟的身影立在了正堂前。
  “张小姐到了,快请进。”月英亲自帮她打起了绣着五彩祥云的缎面帘子。
  “多谢。”张秋岚颔首道谢。
  进了正厅,月英领着她去东暖阁。
  温暖如春的暖阁里,陶氏穿着银红色杭绸小袄,象牙色织金连烟锦裙,颜色淡雅清丽,衬得陶氏面如芙蓉,灼灼生辉。
  “秋岚见过夫人,许久不见,夫人光彩更胜往昔。”张秋岚恭敬地行礼问候。
  “是好久不见了,张小姐越来越会说话了。”陶氏笑着过来扶她。
  “秋岚说的可是实话,夫人皮肤光泽,眼睛有神,脸色也红润,看着就让人羡慕。”张秋岚笑着夸赞,她说的是真话,陶氏长相柔美,脸色红润透亮,看着如同二十出头的少妇般。
  陶氏就掩唇轻笑,她这阵子的变化很大,不仅身体好了不少,肌肤细腻面色润泽,皮肤的状态像回到了少女时期一般,喜得她天天捧着镜子不想撒手。
  “来,快坐,有半年没见你了,怎么看着有些瘦了?”陶氏拉着她坐下。
  小葵上前见礼后,安静地立在了一旁。
  月英奉上热茶,也退到了一旁。
  张秋岚摸摸自己的脸颊,她最近是痩了不少,“想是赶路有些辛苦,所以痩了些。”
  陶氏目光闪了闪,张孝安父女早在一个月前就到了京城,第一次投拜帖的时候,她没回应,因为萧擎说,张孝安功利心太重,要先晾他一晾。
  她从鄂州回来,就把张秋岚的事情与萧擎说了,他派人去查了张孝安一家,有些不置可否。
  等张孝安到了京城后,萧擎让人盯着他的行踪,他这些天上蹿下跳的为升迁的事情奔波,萧擎都一清二楚。
  要是萧珺想娶张秋岚,张孝安的官职确实得往上升一升,只是,如果那么容易就让张孝安称心,以后麻烦的事情可就多了。
  萧擎老奸巨猾,官场中的弯弯道道,自然比谁都清楚。
  对付张孝安,就得先晾着,先不急着讨论别的事情。
  “夫人,听说您特别喜欢胡姐姐家的花茶,这是一罐菊花茶和一罐金银花茶,都是胡姐姐送的,如今借花献佛,转送给您,您别嫌弃。”张秋岚从小葵手里拿过一个小匣子,打开盖子,里面是熟悉的墨竹罐。
  陶氏眼睛一亮,拿起了其中一罐打开,果然,熟悉的菊花香味飘散开来。
  她忙又打开另一罐,一股清纯隽永的香气扑鼻而来。
  “这是金银花茶?珍珠家什么时候种了金银花?我怎么没看见?”
  上次去的时候,好像还没栽种,这才过了多久,又种了一种花茶。
  “是金银花,胡姐姐种在了樱桃树旁,种得不太多,所以没收获多少花茶。”张秋岚解释道,她也只有这么一罐。
  陶氏扬了扬眉,难怪送菊花茶来的时候,并没有金银花茶。
  “那真是太谢谢你了,珍珠家的花茶种得实在太少了,每次喝不了几天就没了。”
  既然是胡家的花茶,她就毫不客气收了下来。
  “夫人太客气了,等胡姐姐从西北回来,我跟着她学学制花茶的法子,以后也试着制些花茶。”知道陶氏喜欢花茶,张秋岚就顺着这给话题说道。
  “啊?珍珠去了西北?什么时候的事情?”陶氏一边小心盖好花茶,一边问道。
  “十一月中旬出发的,就在罗副将成亲后不久。”
  张秋岚把她去吃喜酒的事情说了一遍。
  “带着两个弟弟去西北过年了,珍珠胆子真大。”陶氏感慨,小小年纪就敢带着弟弟去那么远的地方,虽说有护卫护着,可毕竟太过偏远。
  “胡姐姐看着胆大,其实心细谨慎,少有女子能像她那般镇静从容。”与珍珠相处久了,张秋岚是真的敬佩她,越是了解越是佩服。
  陶氏点点头,她也十分喜欢珍珠,可惜,被罗璟那小子捷足先登了,要不然,能做她儿媳妇该多好呀。
  她瞥了一眼对面的张秋岚。
  张秋岚穿着一身淡绿色弹墨绫夹袄,领口嵌白色的皮毛,衬着她肌肤白皙,婉约淡雅,她眉目清婉,眼神舒缓,看着很是清雅。
  陶氏心中暗暗点头。
  “夫人,国公爷回来了。”门外有侍女回禀。
  陶氏忙起身迎了出去。
  张秋岚心中一惊,亦跟着站了起来。
  萧擎是特地赶过来的,既然陶氏与萧珺对张秋岚的印象不错,他自然要帮着掌眼一二。
  第一眼见到张秋岚,她垂眸立在陶氏身旁,目不斜视,站姿挺拔。
  姿容中上,气质却很好,娴静淡雅,不骄不躁。
  难怪,萧珺会对她有好感。
  萧擎心中暗赞一声。
  张孝安在圳安县的政绩还算不错,可惜,为人有些急功近利,功利心过重,不过,好好磋磨一番,应该还能有所作为。
  谁让人家生了个好女儿,为了自家的儿子,能娶上一门好媳妇,他这个做老子的,还得帮儿子管教未来的岳丈。
  萧擎心中长叹。


第六百零九章 探望

  雪后初晴的嘉晋城,银装素裹,分外耀眼。
  平安平顺受了伤,滑雪的运动自然就搁置了。
  不过,城西郊外的那片坡地,却被新涌现的滑雪人群所占据。
  城内许多大户人家的少爷小姐们纷纷出动,成群结队兴致勃勃,长长的冬日本就没有什么娱乐,突然兴起的滑雪运动就变得热门起来。
  作为发起人的胡家姐弟却都安静的待在家中。
  “姐,罗副将说,那块坡地都被别人挤满了。”平安扶着胳膊在炕上移动了一下。
  “挤就挤呗,就你这身伤,至少得修养一个月,你就别惦记着滑雪了。”
  红木雕花八仙桌上,摆满了盆盆罐罐,珍珠和姜书媛正围着桌子在包饺子。
  平安养伤,只能待在炕上,珍珠怕他闷得慌,就跑到他屋里包饺子,陪他说说话。
  “哪用那么久,半个月就好了。”平安试着动了动腿,牵动伤口的疼痛,疼得他龇牙裂嘴的。
  “嘿嘿,再乱动,好得更慢。”珍珠毫不留情地戳着他。
  “平安少爷,您就好好养伤吧,等伤好了,回村里滑雪也是可以的。”姜书媛捏着饺子劝说道。
  “回村里哪有地方滑雪,不是山就是田,根本没斜坡。”平安嘟囔着。
  “平安~”
  平顺从外面跑了进来,他受伤轻,睡了一觉,喝了两副药就没什么大碍了,继续活蹦乱跳的。
  “周木匠的大雪橇已经做好了,可以用马拉动,直接在雪地上跑。”平顺兴奋地直叫。
  平安眼睛亮了亮,随即又熄灭,他扁扁嘴,“大哥,你试过了?”
  “嗯嗯,可好玩,比人拉的快多了。”平顺点头。
  “平顺,平安现在坐不了雪橇,你就别再嚷着雪橇的事情了。”珍珠无奈地摇摇头,“你这么勾引着他,他能安心养伤么。”
  “……呃?是这样的么?”平顺挠挠头,“嘿嘿”笑笑。
  “去洗手,过来帮忙包饺子,要不然,中午只准你吃一碗饺子。”珍珠轻飘飘威胁着。
  “哦。”平顺老实洗手去了。
  姜书媛瞧了瞧桌上的饺子,都排满了大半的圆簸箕了,“胡姑娘,都包这么多了,还要继续包么?”
  珍珠朝她笑了笑,“他们食量大,多包些没事,还得给罗将军送一些过去,不一定够呢。”
  难得包一次饺子,当然要包足份量。
  她还特地让厨娘准备了好几样馅料,牛肉香菇馅、羊肉大葱馅、猪肉韭菜馅、三鲜馅、白菜馅,好几大盆的馅料。
  平顺洗好了手,坐在桌旁,老老实实包起了饺子。
  农户人家的孩子,包饺子的活计,自然不在话下,平顺包的饺子甚至比珍珠包的还要好。
  姜书媛看着不住称赞。
  平顺“嘿嘿”直笑,手里的动作就更快了几分。
  三人齐动手,饺子很快就包好了,拿到厨房,摆上笼屉,上锅蒸了起来。
  等罗璟罗十三他们回来的时候,饺子直接摆上了桌子。
  “你大哥今儿中午回府么?”珍珠问了一句,罗睿他们中午不一定回府,问清楚了,才好决定要不要送饺子过去。
  “大哥去睿王府了。”
  刺客的事情在睿王府里引起了轩然大波,这几日一直在彻查府内隐患,罗睿不时被韩玺召去商议事情。
  珍珠点点头,那就晚上再送饺子过去好了。
  热腾腾的饺子上桌,夹起白胖的饺子蘸上酱油蒜泥酱碟,放进嘴里,鲜香美味,再喝上一口萝卜大骨汤,让人浑身都暖洋洋的。
  “快到小年夜了,家里需要添置什么?列给单子,我派人给你们买回来。”
  吃了午饭,罗璟笑着问道。
  “你们什么时候才能放假?”珍珠没答他的话,反问了别的问题。
  “得到腊月二十二。”罗璟回答。
  珍珠眼睛亮了亮,“那等你们放假了再说吧。”
  离过年还有一段时间,等他休假了,可以让他陪着去置办年货。
  罗璟想了想,便笑着点点头。
  时间过得很快,不知不觉珍珠一行人已经在嘉晋城待了近一个月的时间。
  越到年底,街上过年的氛围就越发浓重。
  珍珠虽然没怎么出门,也能从不时响起的鞭炮声中感受到节日的气氛。
  平安的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4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