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农女珍珠的悠闲生活 >

第405章

农女珍珠的悠闲生活-第405章

小说: 农女珍珠的悠闲生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啊,很荣幸,夫人接见了我。”张秋岚笑道。
  珍珠“呵呵”一笑,心里腹诽,荣幸啥,陶氏早等着你们自投罗网了。
  去年,陶氏肯定抛出了诱饵,张孝安才会这么迫不及待,一到京城就给镇国公投了拜帖。
  被冷遇一次不死心,接着又投了一次。
  镇国公府姿态端得高高的,等正式议亲的时候,张孝安只能俯首帖耳唯命是从。
  不过,即使不这样,以两家的门第而言,张孝安也不敢不从。
  这样做的原因,大约是萧擎的主意。
  以萧擎的为人,早把张孝安的祖宗十八代查得清清楚楚了。
  认识到张孝安急功近利攀附权贵的心性,萧擎不打压一下,才是怪事。
  打压、牵制、磋磨,把张孝安紧紧攥在手心,以后成了亲家,才不会整出幺蛾子。
  萧擎那只老狐狸,没点本事怎么能坐镇京城几十年,他可不是浪得虚名的花架子。
  珍珠心中默默为张孝安哀悼。


第六百三十章 融洽

  张秋岚带了从京城买回来的四色攒盒,里面装的都是京城最有名气的糕点果脯。
  珍珠接过,笑着道谢。
  林婆婆端了热茶过来摆上。
  “林婆婆,带陈嬷嬷去喝杯热茶。”珍珠笑道。
  “不用客气,谢谢胡姑娘,老奴没事。”陈嬷嬷忙推辞。
  “陈嬷嬷,不是客气,你们夫人带着月英姐姐过来的时候,也是这样的,我们说半天话呢,哪能让你老站着。”珍珠笑着示意。
  陈嬷嬷犹豫了一会儿,跟着林婆婆过去了。
  就在同一个院子里,随时都能看得见。
  “听尤姐姐说,你们在国公府碰上了?”珍珠喝了口茶,开始八卦。
  “是啊,年前的时候,我和父亲给国公府送年礼,正好遇见了顾五夫人。”张秋岚回道,她也没想到,会在镇国公府碰到尤雨薇。
  “尤姐姐说,你们还一起逛了国公府的花房。”不光是她们两个,还有萧珺,珍珠眼珠滴溜溜的。
  “嗯,是的,国公府的花房很大,里面养的花木更是千姿百态,各种名贵罕见的品种都有。”
  张秋岚有些兴奋,开始滔滔不绝,说着她在花房里看到的各种稀缺品种。
  珍珠也不打断她,只喝着茶,不时点头附和。
  良久,张秋岚才回过神,她讪讪一笑,“我是不是话太多了?”
  珍珠“哈哈”一笑,“不会,那证明你是真心喜欢莳花弄草,对自己喜欢的东西,当然会多关注几分。”
  张秋岚抿嘴笑笑,她与胡家接触已经有大半年时间了,她是真心喜欢和珍珠说话。
  一开始来胡家拜访的时候,是赶鸭子上架,硬着头皮来的,可随着时间的推移,来往的次数越多,她越是喜欢这个朴素温馨的小院。
  不需要防备,不需要揣测,想说什么就说什么,就算说错话,也无伤大雅。
  “听说,当时世子也在?”珍珠把话题拉到了萧珺身上,她想听听张秋岚对萧珺的印象。
  “……”张秋岚顿了一顿,“是啊,世子和顾五夫人都在。”
  她强调。
  珍珠心里暗笑,“好久没见世子了,他的病好些了么?”
  “……这我不大清楚,不过,看着倒是挺好的。”张秋岚犹豫了一下,终究没忍住,问了一句,“他,生了什么病?”
  “他呀~”珍珠故意拉长了语调。
  张秋岚的眼中果然带上了一丝紧张。
  “从前一直有失眠头疼的毛病,后来改善了些,不知道现在好了没有。”珍珠慢悠悠说着。
  失眠头疼?张秋岚想起那张略显苍白的脸,难怪,他的脸色一直不怎么好。
  “这种病严重么?”
  “说严重嘛,也要不了命,说不严重嘛,不能凝神安睡,也是个大问题。”珍珠挑眉。
  其实萧珺失眠的症状基本已经没有了,偶尔还会头疼几次,不过已经比从前强很多,上次他们母子来的时候,萧珺的整个身体状况都有了明显的改善。
  以镇国公的能力,都治不好世子的病症么?张秋岚有些怔怔。
  “你年前看见世子,他的脸色如何?”珍珠看她有些失神继续问道。
  “……呃,脸色看着有些白,但走路说话挺正常的。”张秋岚回想当时见到萧珺的情形。
  他穿着厚实的宝相花刻丝锦袍,发髻上插着羊脂玉的簪子,身子虽然有些单薄,气质却依旧矜贵雍容。
  萧珺肤色白得有些不自然,唇色略显浅淡,眼眶下有淡淡地青色,但他的眸子黑亮深邃,看向她的时候,有一种专注的温柔。
  张秋岚的脸颊不由带上了一抹红润。
  珍珠笑眯眯看着,心里有了计较。
  话题就移到了别处。
  “你父亲是不是升迁了?”
  “胡姐姐也知道了,是的,父亲升了从五品的知州。”
  “可喜可贺呀,那你们全家都搬迁到府城了吧。”
  “嗯,最近正忙着搬家的事情呢。”
  “那以后你们离望林村就远了,咱们就不能常来常往了。”
  珍珠笑道,府城到望林村至少得耗费半天功夫,以后张孝安不会这么频繁让张秋岚过来了吧。
  “不会,父亲在圳安县和太平村都添置了宅子,一样很方便的。”这话是张孝安亲口对张秋岚说的。
  张孝安从未放弃对罗璟的巴结,胡家是罗璟未来的岳家,与胡家搞好关系,对张孝安来说,好处多多。
  就比如,如果张秋岚没到胡家拜访,那怎么有可能结识到镇国公夫人和世子。
  如果不是镇国公夫人看上了张秋岚,又怎么会有他升迁的机会。
  张孝安是个擅长把握机会的人。
  就算国公爷在他身边安插了马先生和陈嬷嬷又怎么,只要以后的青云路能一路顺畅,他一样甘心情愿。
  所以,他觉着,与胡家的关系不能断,就算隔得远了些,又有什么关系,圳安县和太平镇他都添置了宅子,赶不回府城,就在宅子歇一夜好了,再不济,县里和镇上还有十里香呢,年家怎么都会照顾好张秋岚。
  “……”珍珠笑笑。
  张孝安打的什么主意,大家心知肚明。
  李氏腆着肚子从菜园子里过来了,珍珠忙过去扶了一把。
  张秋岚看见李氏微微鼓起的腹部愣了一下,随即反应过来,忙笑着恭喜。
  李氏脸庞微红,她年纪大了还怀上孩子,一开始知道的时候,就臊得不行,还嗔怪地捶了胡长贵好几下。
  等她怀孕的消息传出去后,不少相熟的妇人都过来看她,话里话外都带了几分调侃,李氏每每羞红了脸。
  这两三个月,她连院门都不好意思迈出去。
  这会儿,被张秋岚这么一道贺,她又觉得脸颊烧得慌。
  李氏和张秋岚打了招呼后,就躲回房里不出来了。
  珍珠满是无奈。
  村里村外,年过四旬生孩子的妇人又不是没有,她娘到底在害羞什么。
  “你娘身体可真好,秀珠妹妹刚四岁了,又要添新丁了。”张秋岚羡慕说道。
  “哦,还好了,没有一年蹦出一个那么夸张。”珍珠耸耸肩,她对李氏能多养育一个孩子,乐见其成。
  等她出嫁了,平安出门游学或参加科考,家里就冷清了,再添一个孩子,能让家里多几分热闹。
  “……一年一个?”张秋岚瞪大眼睛张大嘴巴,有这么能生的妇人么。
  难得看到张秋岚惊讶失态的表情,珍珠“哈哈”大笑起来。
  张秋岚回过神,忙闭上了嘴巴,红着脸,也跟着笑了起来。
  陈嬷嬷坐在另一边,看着她们相处融洽的样子,若有所思。


第六百三十一章 预防万一

  初春的天气,四处绿意昂扬,远山近野都是大片大片的绿,有的浅,有的深,有的层层叠叠。
  阳光透过薄薄的云雾照耀在大地上,带着一种朦朦胧胧的感觉。
  “胡二爷,这是今年最后一批生猪了。”
  胡家的帐房内,有爽朗的笑声传出。
  “是啊,天气变暖了,作坊该停工了。”胡长贵呵呵一笑,“大昌兄弟,辛苦你了。”
  “瞧您说的这是什么话,这两年多亏了您照顾,我方大昌感激还来不及呢。”方大昌恭维地说道。
  他说的话也是事实,靠着冬日给胡家送生猪,他就攒了不少银子,胡家讲信用,结算快,从不拖款欠款,方大昌非常乐意与这样的人家打交道。
  方大昌在牙侩行当原本只能混口饭吃,因为他为人太过耿直方正,牙侩行当虚报夸大,少斤缺两,吃上下家的伎俩很多,他看不过眼,不肯同流合污,就受到别的牙侩排挤。
  受到排挤,活自然就少,靠一些老客源勉强图个温饱,胡家来找他的时候,着实让他吓了一跳。
  他们在采买生猪的时候,遇到过几次,他提醒过胡家兄弟别买病猪,就是这么一个小小的举动,为他结了个善缘。
  “大冬天的来回跑,挣的都是辛苦钱,我们也知道。”胡长贵拍拍他的肩膀,“大成,把这批生猪的钱结算给大昌兄弟。”
  “好的,二叔。”黄延成利索地打开了存放钱银的木匣子,数出了具体数额。
  “多谢胡二爷,等秋收后,我再过来。”方大昌收好了银钱,感谢地朝胡长贵鞠了个躬。
  “哎,大昌兄弟别这么客气,秋收后还要靠你帮忙呢。”胡长贵忙扶住了他,把他送出了院门外。
  作坊的事情总算告一段落,胡长贵松了口气,往下得开始忙活春耕的事情了。
  “爹,今天能赶完最后一批腊味么?”珍珠从厨房里端了两碗豆浆过来。
  “能的,今天全部灌肠晾晒,明日作坊的女工们就可以不用上工了。”胡长贵跟着珍珠走进了帐房里。
  “那好,明天把他们的工钱的结算清楚,农忙快到了,别耽搁了大家的时间。”珍珠给黄延成端了碗豆浆,“大姐夫,喝碗豆浆。”
  “哎,谢谢三妹,我一会儿就把他们的工钱算好,明天可以直接发了。”黄延成接过豆浆,笑着道谢。
  “爹,你也喝。”珍珠给胡长贵递了过去,“听说咱们新买的田地附近有佃农闹事?”
  “不是我们家的佃农,是挨着我们家田地旁的,另一户人家的佃农。”胡长贵接过豆浆,“咕噜噜”喝下。
  “为什么闹事?”
  “说是,他们有一户佃农想退租不佃了,可是签的契约还没到期,所以佃农去和那户姓连的大户家商量,连家当然不同意,后来不知怎么的,就闹了起来,连家让长工把佃农打了一顿,就惹事了,被打的佃农回去召集了所有的佃农扛着锄头去连家讨说法,这几天正闹着呢。”
  胡长贵叹了口气,这原本是件小事,如今生生闹成了大事,连累到他们的佃农也有些紧张不安。
  眼看就要春耕了,万一影响到播种的进度就不好了。
  “爹,你去那边的时候,记得带上几名护卫。”珍珠说道。
  “……啊?不,不用了吧,这也不关咱们的事。”胡长贵有些结巴。
  “一是预防万一,二是起个震慑作用,而且,护卫们在家里待着也没啥事,出去溜达溜达也好。”珍珠说道,要是打起来,波及到自家田地的时候,有护卫在,总能起些作用。
  “……呃,那行吧。”胡长贵愣了愣,犹豫地点了点头,他知道珍珠是为了他好。
  “别一个人去,带着大伯,或者大姐夫。”珍珠继续说道。
  “……好。”胡长贵习惯性顺着女儿的话点头。
  珍珠这才笑笑,端着两个空碗回了厨房。
  “珍珠,你爹呢?”李氏从屋里走出来。
  “喝了豆浆去田里了。”珍珠回道。
  “……家里的菜地还没整呢,他咋不抽个空出来呢。”李氏有些发愁,胡长贵最近很忙,她也知道,只是,这时候,后屋的菜园子该翻一遍,做好种菜的准备了,可她有了身子,家里不许她动手。
  珍珠耳尖,听到了她的嘀咕。
  “没事,娘,吃了午饭,我和平安就去翻地。”
  “……你俩哪成,咱家菜地老大一片呢。”李氏瞅了她细白的小手,使劲摇摇头。
  “这有啥,往年也不是没锄过,动作慢点,两天也该锄完了。”珍珠走过去扶着她到藤椅上坐下。
  李氏拉过她的手,翻开掌心细看,细嫩润白的小手一个茧子都没有,哪里是干活的手。
  珍珠“嘿嘿”一笑,“我去年,可帮你锄了好几垄菜地呢。”
  李氏想了起来,珍珠的力气并不小,只是长得娇柔纤细,才下意识的觉得她不能干地里的粗活,“看着白白嫩嫩的小手,倒是还有几把力气。”
  “哈哈~”
  下午,吃了午饭,歇息一会儿,珍珠就拉着平安去了菜园子。
  他们家的菜园子不小,家里人口多,种的蔬菜也多。
  “你一半,我一半,尽量两天内干完。”珍珠划分好区域。
  “姐,我力气大,你锄三分之一就成了,剩下的我来。”平安扛着锄头走到一垄菜地上。
  珍珠笑笑,“好,平安长大了,力气也大了。”
  “可不么,我都满十四了。”平安活动了一下,开始挥动锄头。
  “这个月你请了几天假,你们学正有没有说什么?”
  珍珠开始一锄一锄动起来,嘴里也不闲着,随口问着平安。
  “没有,学正知道我去了嘉晋城,还很高兴,问了不少那边的风俗民情,还有睿王府的事情。”平安也一边锄地一边说话。
  “……平安,睿王府的事情不好随意外传,你知道吧?”
  事关皇族内部的事情,有些东西是不宜随便说出去的,谨防惹下是非。
  “姐,我知道,睿王府内涉及需要隐秘的事情我一点没透露。”平安慎重回答,“我还特地和大哥说过,不能把睿王府的事情随便说出去。”
  “嗯,你心里有数就行。”珍珠点头,她相信平安是个有分寸的人。
  正说着话,刘金叶和秀珠过来了,她肩头还扛着把锄头。
  “姐,我来帮忙锄地。”秀珠兴致勃勃冲过来,她手里拿着一把小锄头,那是珍珠用来锄花圃的小锄头。
  “……”
  别是来捣蛋的就好,珍珠无奈地摇摇头。
  “秀珠,你过边点,一会儿泥巴溅到你身上。”平安把秀珠牵到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4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