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农女珍珠的悠闲生活 >

第413章

农女珍珠的悠闲生活-第413章

小说: 农女珍珠的悠闲生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阿云好呀,一年不见,都长成大姑娘了。”陶氏喜欢孩子,对待这些半大的孩子总算很和善的。
  阿云腼腆一笑。
  众人在凉亭里说说笑笑半个时辰,才回了正堂。
  野牛肉已经分割好,空气里还飘着点点的血腥味,平安阿青拎着割好的肉,给附近的几户邻里送去,胡长贵也提着大筐的肉送去给老宅。
  萧擎立在堂屋前,看着人群中的珍珠,一脸若有所思。
  珍珠很忙,那么多牛肉,大部分要卤起来,可不是轻省的活计,她、潘雪兰、林婆婆和刘金叶加起来,都要忙活很久。
  等她们把肉全部弄好,日头已经开始偏西,又得准备晚饭了。
  珍珠伸了个懒腰,端着一壶新泡的菊花茶往前院走。
  她们忙了一个下午,萧擎那里连壶茶都没人管,珍珠吐吐舌头,国公爷怕是从没受过这样的待遇。
  前院的石榴树下放置了一套圆桌藤椅,萧擎父子坐在藤椅上,两人正在下棋。
  珍珠给他们端上了茶盏。
  “多谢胡姑娘。”萧珺笑着道谢。
  萧擎颔首,端起茶盏喝了两口。
  珍珠笑笑,转身准备回后院。
  “胡姑娘,你们家信鸽可否割爱相让?”萧擎突然开口,声音低沉。
  珍珠微楞,转头看向萧擎,“国公爷想要信鸽?”


第六百四十六章 你是强盗么

  “咳,我看你家的信鸽很是不错,好的信鸽可不容易培养。”可惜,胡家的信鸽还是太少了,萧擎叹息,“萧某愿意高价购买。”
  眼光还挺贼,知道她养的信鸽好,珍珠想了想,“您也知道,玉生他那里也需要信鸽,所以,家里的信鸽一般都是替他养的,您要是想要,我先问问玉生吧。”
  都是替罗璟那小子养的?萧擎愣了一下,随后又点头,也对,罗家兄弟在西北,优良的信鸽是必备的通信工具。
  罗璟找了给能干的未婚妻子呀,萧擎有些羡慕,养的动物都是一等一的好。
  “胡姑娘,你家那只金雕是怎么驯养的?”
  小金?珍珠心中有些警惕起来,“小金不是我家驯养的,它只是和我家比较亲近,算是我家的朋友。”
  她的戒备,萧擎看在眼里,忙解释道:“胡姑娘别误会,萧某是觉着,这么凶猛有灵性的金雕,如果能在战场上听从指挥,灵活协助,那必定是最佳的帮手。”
  珍珠摇摇头,坚决否决,“小金不是我家驯养的,它是自由的,小金住在山林深处,它只是喜欢吃我家的卤肉,偶尔会飞过来找肉吃而已。”
  “……”吃卤肉?雕类不是只吃生肉么?她驯养雕的方法是喂卤肉?当然,萧擎不否认,胡家的卤肉是真的好吃,可是,能用来驯养雕,就太扯了吧?
  不过,萧擎看她态度谨慎坚决,也就知道,那雕他是别想宵想了,可他还是忍不住说了一句,“胡姑娘,如果金雕能听从人的指挥,上了战场能起到关键性的作用,于国于民可都是好事。”
  “国公爷,我再说一遍,小金只是我家的朋友,不是我家驯养的动物,谁也没权指挥它要干什么。”再大的帽子也扣不到小金身上,它是自由的,不是她豢养的,珍珠抿了抿唇。
  “咳,爹,您也瞧见了,那只雕不在胡家,它只是偶尔跑出山林玩一下,并不是胡家驯养的,您就别在强求了。”萧珺瞧着两人气氛有些僵,忙对父亲劝说道。
  萧擎正了正脸色,“是萧某孟浪了,胡姑娘,对不住了。”
  他是见猎心喜,看到对战场有利的东西就想让它为其所用。
  珍珠瞥了他一眼,倒也没生气,他的出发点是好的,不像有些人,想捉了小金当宠物玩耍,萧擎是为了大局考虑,不过,不管为了什么,小金的事情都不是她能决定的,她只是它的一个朋友,而不是它的主人。
  晚饭的时候,陶氏从萧珺那里听说了小金的事情。
  “珍珠啊,别和那块木头生气,他呀,一看到这种能在战场上发挥作用的东西,就特别眼馋,总想弄到军营里,用来对付敌人。”趁着李氏还没坐到饭桌上时,陶氏拉着她悄声说道。
  “夫人,我没生气,国公爷有他的考虑。”珍珠耸耸肩,“不过,小金的事情,还请国公爷打消念头,小金是野生的,自由的,我可不想让它被谁抓去驯养。”
  “那是当然,绝对不会有这样的事情,你放心好了。”陶氏见她没生气,这才松了口气。
  他们到胡家做客已经够麻烦人家了,偏生那家伙还不省心,看见人家的大雕就眼馋。
  陶氏去年见过金雕,能想象出,萧擎看见金雕时震惊的表情。
  京城内,有不少世家权贵都驯养了鹰鹫,多数用来打猎的时候,增添乐趣,萧擎手下也养了一只,不过,不是用来打猎用的,而是作为侦查观测用的,陶氏见过他们驯养的老鹰,个头连金雕的一半都没有,都宝贝得不得了。
  难怪一见到小金,就揪着不放,这不,就碰了钉子了,惹人不高兴了。
  晚饭是一桌的牛肉料理,卤牛肉、酱牛肉、红烧牛腩、酸香牛舌、萝卜牛骨汤。
  大家都吃得酣畅淋漓。
  陶氏摸摸微微凸起的小腹,叹息一声,“我要是一直住在你们家,大概要变成一个大胖子了。”
  太能吃了,饭量比在京城的时候,至少多了一倍有余。
  珍珠偷笑,“夫人的饭量和我娘有得一比。”
  陶氏脸颊微红,她的饭量都赶上一个孕妇的份量了。
  “也不知道为什么,最近特别能吃,一定是你家的饭食做得太好了。”
  李氏和珍珠就笑,陶氏是真的挺能吃的,每次给李氏准备一些加餐的时候,陶氏都跟着一起吃,一点都不嫌撑得慌。
  各种酸的,辣的都吃得津津有味。
  晚上,陶氏洗漱干净,躺在床上等某人的到来。
  她伸手摸摸自己的小腹,许是最近太能吃,腰间明显圆润了一圈,小腹也有些微微鼓起。
  不过,她并没有放在心上,原本她就偏瘦,太医说过,多长些肉,更有助于孕前的准备。
  萧擎进来的时候,已经学会先把门栓拴好了。
  看她躺在床上不愿动弹,就坐到了床沿。
  “怎么啦?”
  伸手摸摸她披散下来的长发。
  陶氏撅起嘴,拉着他的手往自己小腹摸去,“你说,我是不是胖了?”
  萧擎失笑,抚摸着她依然纤细的腰肢,“今天珺儿吃完晚饭,也这么问来着。”
  这都得怪胡家做的饭菜太好吃了,萧擎本身对食物并不挑剔,只要不是太难吃,他都能吃得下去。
  他偏好吃肉,胡家的肉食就做得特别好,尤其是各种卤肉,每餐吃饭都有一种停不下筷子的感觉。
  “噗~”陶氏也笑了,“去年,我们回京的时候,你不是说我们怎么胖了么,就是这样胖的,你感受到了么?”
  萧擎深刻感受到了。
  他褪了鞋子,躺到了床上,“要不,咱们把胡家的厨娘请回京城去?”
  他话一落下,立马收到了一枚白眼。
  “你可千万别说这样的话了,今天的事情,你还嫌不够惹人厌呀,动不动就想挖别人的墙角。”
  “……”萧擎怔住,他惹人厌么?
  “到人家家做客,要有做客的样子,哪有看家人家家里有什么好东西,就想挖回自家去的,你是强盗么?以后谁会欢迎你这样的客人。”陶氏教训着他,今天的事情,明显就让珍珠不高兴了,他还想挖人家的厨娘,真是榆木脑袋。
  “……我是想着,她们不是自己能动手做饭么,以后再教导一个厨娘出来不就可以了。”萧擎噎了一下,他是没想那么多,只是觉着难得有个厨娘的手艺让母子两人都喜欢。
  “她家的厨娘是与珍珠从小长大的,感情深着呢,你别瞎捣鼓了,惹烦了珍珠,以后人家连大门都不让你进了。”陶氏娇嗔着瞪了他一眼,用手捏了捏他硬梆梆的肩膀。
  “……”
  萧擎无奈,他怎么就变强盗了?明明什么也没干?询问一下不可以么?
  人家不同意,他也没有硬要抢好么?他是那种没品格的人么?萧擎有些憋屈。


第六百四十七章 九头牛都拉不动

  二日一早,萧擎吃过早饭,带着薛雷驾马出门。
  “国公爷这是去哪?”珍珠纳闷。
  “他有他的事情忙,不用理会他,中午也不用做他们的饭了。”陶氏笑道,“今天不是说要做鱼丸么。”
  昨天的鱼放在大水缸里还没处理呢。
  “嗯,要做的,不过,鱼太多,得找我奶过来帮忙。”杀鱼她可弄不来,潘雪兰一个人忙活不过来,她老爹又早早去忙旱地的活去了。
  “让月桂帮忙吧,她厨艺不错的。”陶氏开口,她带来的小丫鬟里,月桂是懂厨艺的。
  “行啊,不过,等我奶过来先。”珍珠没与她客气,他们可是肉食消耗大户,这些还不都是为他们准备的。
  张秋岚来的时候,院子里飘着淡淡鱼腥味。
  陶氏和李氏避在前院看秀珠与平善玩跳房子。
  王氏过来帮忙,顺便把平善带过来了。
  张秋岚送来了一筐新鲜的蔬菜,在青黄不接的三月,时令的蔬菜并不多。
  张孝安知道国公夫人他们到鄂州之后,特地差人在清泉镇附近采买了一整筐暖棚蔬菜。
  有了前次被拒之门外的经验,张孝安再不敢贸然来访,依旧遣了张秋岚送过来。
  陶氏看见筐里有脆生生的新鲜黄瓜,果然一脸欣喜。
  胡家的菜园子里,黄瓜藤蔓上刚刚开出了黄艳艳的花朵,离能采摘还远着呢。
  他们今年来得早,只赶得上看百花盛开的景象,菜园子里的瓜果蔬菜,却还得等一段时间。
  胡家的饭桌上,也是肉类多,蔬菜少,虽然她很喜欢吃肉,可是她也馋新鲜的蔬菜。
  珍珠端上了茶盏。
  “张妹妹,你们刚搬了院子,都整理好了么?”
  “嗯,都整理好了。”张秋岚笑着回答,表情颇为愉悦。
  她确实挺高兴,自从她身后跟着陈嬷嬷后,继母年氏就再也不敢拿大,对她院子里的人和事指手划脚了。
  今天出门的时候,年氏想让她带上张秋姗,也就是年氏的五岁的女儿,被陈嬷嬷婉拒,年氏的脸差点没绷住。
  张秋岚想起来,心里就一阵畅快,能给继母添些堵,也算是她为数不多的乐趣了。
  “你父亲还好吧?”陶氏问了一句。
  “父亲很好,就是有些忙碌,所以未能亲自过来拜访您。”张秋岚恭敬回道。
  陶氏微微一笑,笑容里透出几分神秘,“他刚升了知州,确实得忙上一阵。”
  “是。”张秋岚隐约知道,父亲能连跳两级任职知州,是镇国公在背后帮的忙,只是不知道,国公府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
  珍珠瞥了眼张秋岚,她站在院墙下,背后是大片半开的紫藤,深深浅浅垂挂的紫藤花色彩妍丽,把一身素雅清淡的张秋岚衬得格外清丽娴静。
  她就这么静静站着,都像一幅仕女画。
  可惜,萧珺和平安去凌老先生那里一同上课去了,错过了一幅美人画卷,珍珠抿嘴轻笑。
  不过,用不了多久,他们的事情就该定下了,张秋岚今年十六,萧珺二十,定亲后还得准备差不多一年时间,陶氏应该不会再往明年拖了。
  萧擎一直陪陶氏待到了三月末。
  “爹后日一早走?”萧珺捧着茶盏问道。
  “嗯,皇上允了一个月时间,该回去了。”萧擎的胡子这段时间一直没修,已经长得有半指长度了,整个人看上去老成粗犷。
  “你多少年都没休过假了,多留几天也好嘛。”陶氏撅了撅嘴,心情有些不高兴了。
  他们一家三口坐在前院的石榴树下说话。
  “你又不是不知道,我不能离开京城太长时间。”萧擎无奈叹息一声,陶氏最近脾气有些起伏不定,一时高兴一时低沉,他也有些不放心。
  陶氏扁扁嘴,“那你先回去吧,我和珺儿过完端午再回京。”
  离端午还有一个多月时间呢,萧擎眼角抽搐,“待那么长时间,不是给人家添麻烦么,你们还是跟我一块回去吧。”
  陶氏横睨了他一眼,“不行,我要等黄瓜樱桃熟了,你别说了,我们现在不回去。”
  “……”
  萧擎无奈,朝萧珺看了一眼,希望儿子能劝他娘几句。
  萧珺笑笑不掺和,他娘固执起来九头牛都拉不动,况且,他挺喜欢待在这个小山村里,宁静舒适,自由自在。
  这些天,和平安他们一同上上课,爬爬山,钓钓鱼,这样舒心的日子过得还挺高兴的,他也不想那么早回京城。
  看了看悠闲喝茶的母子两人,萧擎心中有些郁郁,起身往胡家大门走去。
  一旁立着的薛雷忙跟上。
  陶氏挑眉,“你爹生气了?”
  “……是有些不高兴。”萧珺瞟了他娘一眼,还不是她惹的。
  陶氏撇撇嘴,“要不,你先和你爹回京?”
  “……爹,不会允许的。”萧珺噎了好一会儿,才蹦出一句,他爹又不是想让他跟着回京,他娘尽装傻。
  “那不管他,回京后再说。”她得多待在望林村一阵子,来了胡家半个月,长肉了不说,精神都觉着好了很多,心情也高兴,偶尔有些小情绪,也很快就过去。
  陶氏想着尤雨薇说过的话,望林村钟灵毓秀,地灵人杰,不仅作物生长得好,孩童也灵秀聪慧,她观察了好些天,在学堂里上学的孩子,越看越觉着比外面的孩子优秀一些。
  尤其是二月县考的时候,望林学堂又考过了三名学生,现在他们正准备参加四月的府试。
  小小的山村里,只有一名夫子的学堂,学生考出的成绩让人如此惊叹,夫子有教书育人的本领,也要学生聪明伶俐才有可能考出这样好的成绩。
  望林村果然是凝聚了天地间的灵气,所以才孕育了优秀的孩童吧。
  陶氏越想越觉着自己的想法是对的,她一定要在望林村多待些日子,至于萧擎,呃,回去好好哄哄就行了。
  这么想着,她站了起来,她要去找李氏,看看她们在干什么。
  陶氏丢下萧珺,自顾去了后院。
  萧珺摸摸鼻子,无奈地笑笑。
  快到四月,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4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