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农女珍珠的悠闲生活 >

第48章

农女珍珠的悠闲生活-第48章

小说: 农女珍珠的悠闲生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氏笑着应了一声,心里即高兴又纳闷,家里的鸡最近下蛋下得太勤,蛋都快摞满筐了。
  从破旧的橱柜拿出白面,李氏熟练的舀好了面粉,细心的和起面来。
  她厨艺略差,但面条还擀得不错,如今家中不缺白面,三个娃都爱吃,于是,最近的午饭她便时常擀起面条。
  冬天的菜地基本没有东西可种,珍珠扒开厚厚的覆盖着菜地的枯草,露出矮矮绿绿的小葱,小心的贴着根部掐断,掐了一把后,再把枯草给盖上。
  拿着小葱走过兔棚,珍珠趁着四下无人,从空间里掏出一块生姜一把辣椒和两瓣蒜米,都是空间最近产的物种,做个蒜蓉味碟拌面吃,蒜香四溢,鲜辣美味。
  五碗热腾腾的鸡蛋面端上桌,饭桌中间一小碗蒜蓉辣椒味碟,一小碟咸菜,可以自由的添加进面里。
  “哇~这个我爱吃。”平安迫不及待的舀起一勺蒜蓉辣椒拌进面里,夹起一筷子面“呼~呼~”的吹了一下,便放进嘴里。
  “嗯~好香~好好吃~”平安眯着眼幸福的边嚼边感叹。
  “呵~慢些,小心烫着。”孩子吃得欢喜,李氏心里自然高兴。
  珍珠给自己舀了一勺蒜蓉辣椒,又细心的给李氏胡长贵罗璟各舀了一勺,这才慢慢拌起面来。
  罗璟默默的拌着面,其实他从前是个不吃辣的人,寄居胡家后,却吃了不少辣味的吃食,比如香辣肥肠,他在家里从未吃过,也不曾想过,这样的东西居然也能入口,而且味道还很不错。
  原本,他以为胡家清贫,吃不起肉菜,只能买些便宜的猪下水,做顿荤菜,谁知道,当他还一脸纠结着,这东西能不能吃的时候,桌上的众人却已纷纷下筷,一脸享受的吃了起来。
  他犹豫着吃下第一块后,才被那香辣软弹的滋味惊了一道,虽然依旧有些纠结,却不得不说,味道相当不错。
  罗璟安静的吃着碗里的面,浓浓的蒜香带着丝丝的辣,一碗看着很普通的面条,他竟然吃得意犹未尽,不知不觉中连带着把蛋花汤都喝得一滴不剩。
  把碗放下时,罗璟才惊觉自己可笑的行为,有些慌忙的抬头看向桌上众人,好在,平安与胡长贵也都“滋溜溜”的连汤带面的吃了个底朝天,才没凸现他的行径。
  正当罗璟暗自松了口气时,却发现,一旁的珍珠正似笑非笑的看着他,罗璟当即血气上涌红了脸颊,目光不自在的移向一旁。
  看着罗璟脸颊可疑的红晕,察觉到他的不自在,珍珠笑笑,便没继续用眼神调侃他,起身捡起了碗筷。
  午饭吃得肚圆意满,珍珠坐在屋前的方凳上半眯着眼睛舒服的享受起日光浴。
  “喵~”小黑一个起跳,跳上了珍珠的腿上,半坐着身子朝她卖起了萌。
  “……”珍珠看着它,很是无语,“你又想干啥?午饭不是吃饱了吗?”小黑的午饭也是一小碗面,她甚至冒着被李氏骂的风险,奢侈的打了个蛋给它,李氏虽然没出声,但还是一脸的不赞成。
  “喵呜~”小黑却露出了委曲的表情,侧着身子可怜兮兮的看着她,它已经很久没喝过灵泉了,那清冽充沛的灵气让小黑十分挂念。
  “……,不行,喝太多会变妖精的,我可不想家里住着个精怪。”珍珠好笑的小声说道,伸出手指点点它湿润的鼻子。
  小黑墨绿的瞳孔哀怨的看着珍珠,似在无声的控诉着她的行径,湿漉漉的眼眸仿佛能掉下泪珠来。
  “哈哈~~”珍珠看着乐得不行,这小东西可不就成精了么,都懂得用哀兵政策了。
  一人一猫正笑闹着,胡长贵端着猪食经过,憨笑的看着笑得东倒西歪的女儿。


第七十六章 买地

  “咳,爹,喂猪的时间到了?”珍珠坐正身子,尴尬的随口问道。
  “哎,是啊,喂完好打扫。”胡长贵笑着回答,抬脚就欲走。
  刚走两步,似乎想起什么又退了回来。
  “珍珠,呃,有个事……想跟你说说。”胡长贵踌躇了一会儿,才开口说道。
  “啊?啥事?”珍珠见他脸带犹豫,似乎不好启齿,连忙追问。
  “呃,是……这样,家里现在存了不少钱,老放在家中也不安全,我和你娘商量了一下,要不,咱们家用来买几亩地咋样?”胡长贵小心翼翼的问着,家里的钱都是闺女挣来的,钱用途自然得征询她的意见才行。
  胡长贵是很传统的农民思想,对土地有着深厚的执着,家里攒了钱,第一个念头便买上几亩良田,家里添了耕牛,来年开春耕田种地更为方便,明年一年的粮食都不用愁了。
  “买地?”珍珠愣了愣,许是她还没彻底融入农家生活,还真没有想过买地的事情,不过,胡长贵难得开口了,她自然不会驳了他的心思,“爹想买地,当然是好事,只是如今望林村里还有人卖地么?”
  “有的,文昌叔的田就在咱们家田边,他家一共十五亩地,现在要卖掉五亩,他家大儿子染了重病,借钱医治了大半年,没能治好还是走了,债主追债,文昌叔只能卖田还债了。”胡长贵连忙说着,语气有些唏嘘,文昌叔也是村里的赵姓大户,原本家境还算不错,却为了医治大儿子花光了所有的积蓄,还欠了不少外债,如今落到只能卖田还债的地步。
  “哦~那他家的田多少钱一亩?”十五亩地在望林村是大户人家了,卖掉五亩还有十亩,相比之下,胡家两家那么多人口,加起来的良田才区区四亩,剩余的都是产量不高的旱田。
  胡长贵放下猪食,有些紧张的说道:“要四两银子一亩,他卖得贵了些,所以卖了两三个月还没卖出去。”
  “哦,那市价是多少?”四两一亩,那五亩就二十两银子,倒不算贵,珍珠对这里的物价没多大概念,算着差不多就行了,家里攒了不少钱,这几亩地离自家的田近,方便一起管理耕种。
  “多数是卖三两五钱一亩,只有少数特别肥沃的良田才能卖到四两。”赵文昌家的田还算不错,但还算不上优质肥沃的特等好田。
  “哦,难怪卖不出去,四两银子买下五亩地,别人得多付二两五钱,再多添一两银子都能多买一亩地了。”珍珠很快算出了差距,二两五钱,对于普通庄户人家来说,那可是笔不菲的钱银。
  “是啊,所以他家的地原来很多人想买的,就因为这样才一直没卖出去。”望林村这地,谁家挣点银子都不容易,一年忙到头,说不定还挣不了二两银子呢。
  “嗯,那爹,你咋想着要买他家的地,这不明显贵了?”珍珠有些疑惑,胡长贵平日这般节俭朴素的人,怎么舍得买这样的田。
  “嗯,是这样,文昌叔家里也挺着急的,听说咱家最近挣了些钱银,便私下找我说,要是咱家买他的地,他便少收一两银子。”胡长贵思来想去,心里很是意动,赵文昌家的田就在自家的旁边,什么样的土质他自然很清楚,虽说贵了一些,但总的说来还是挺划算的。
  “这样倒还可行,爹,你和奶商量过了么?”对于买地珍珠倒无所谓,要是按她的做法,那是肯定不买,种田能挣几个钱呀,一年到头忙忙碌碌下来,挣的钱银还不如卖一个月的兔子多呢。
  当然,这话她是不会说的,土地对于农民有着重要的生存意义,胡长贵想多买些田地无可厚非。
  “还没有,就是先问问你的意思。”胡长贵憨实的笑了笑。
  “呵呵,那你和奶商量吧,她要同意,咱家就买。”话说到这,珍珠停顿了一下,“只是,爹,五亩地咱家最多要三亩,剩下两亩让给大伯买,咱家人口少,地太多会忙不过来的。”
  “不会、不会,如今家里有耕牛,这点地爹一个人就能种好。”胡长贵连忙说道。
  珍珠笑着摇摇头,细心解释着:“爹,等过了年,咱家要忙的事情很多,屋子得扩建,兔棚呢估计还得多建一个,毕竟兔子越养越多,还有平安明年得去私塾上学了,家里的兔子养得越多,活就越多,娘洗衣煮饭喂猪喂鸡的,也很忙,我一个人可忙不过来,你得帮着管理兔子,后院的坡地得围起来,种上一些兔子爱吃的草料,这样把兔子放到坡地里,才有活动的空间,总之,咱家的事很多的。”
  “……,好,爹知道了。”胡长贵没想这么细,只是想着五六亩地用牛耕他一人就可以管好,被珍珠这样一说,好像,家里的事情确实还是挺多的。
  买地的事情很快便确定下来,王氏本来也起了买地的心思,只不过胡长贵先开了口。
  一家人坐在一起一合计,当下拍板决定买下来,就如珍珠所说,胡长贵家三亩,胡长林家两亩。
  买地的过程很顺利,赵文昌家早就被债主催怕了,年前不把债还上,过年都不能安生。
  王氏带着胡家两兄弟又查看了一遍土地,与自家的地相连,地势平坦土地肥沃,于是满意的点了头。
  请来村长做见证,胡家与赵家拿着尺子丈量好边界后,便核对地契,随后到村长家里,让村长帮忙写好买卖田地的文书,双方画押签字,胡家拿出二十两整银,赵家找回一两碎银,这份买卖的地契文书便算成功了。
  第二天一早,村长坐着胡家的牛车与三人一起到镇上的衙门,按规矩上交了一两多的契税,经由官府验证后,盖上大红的官印,过户手续便算办好了,当然,这其中少不了要花钱打点,好在,村长与衙门专管地契交易的文书还算熟络,只让他们塞了五钱碎银,没有被当成肥羊痛宰一番。
  出了衙门,胡家三人都一脸喜气,虽然买的地不多,但,这是胡家这么多年来第一次手头宽裕买下的田地,个中滋味,让穷了大半辈子的王氏激动得麦色的皮肤都泛起了红光。
  “文强,这次多谢你了,亏得你的帮忙,这事才这般顺利,今晚叫上秀萍来我家喝两杯,一会儿我在镇上买好酒菜,回去让老头子和你多喝两杯,可一定得来啊。”王氏笑眯了双眼,高兴的邀请赵文强夫妇晚上到家里喝酒庆祝一番。
  村长赵文强与胡老爷子胡全福是平辈,胡全福比赵文强大几岁,都是村里从小玩到大的伙伴,王氏与村长夫人黄秀萍也是旧识,赵文强当上村长后,日渐忙碌,后来又是搬了新家,两家这才生疏起来。
  买地这样的喜事自然要弄上一桌饭菜,好好吃喝一顿表示祝贺,赵文强连任村长多年,当然知道个中处事,笑着点头应下。
  昨日被胡长林请去做中人的时候,赵文强就满心惊讶,虽然听说胡家挣了不少钱银,可没想到,竟然挣得那么多,这么快就有钱买地,五亩地虽然不多,但林林总总都要二十两左右,一般农户哪能一口气拿出这么多银子,看胡家众人的感觉,也并没有倾尽全家财产买地的样子,这样看来,胡家的钱财还是很有余地的。
  不得了啊,这才多久时间,他们家就挣了这么多钱财,记得年初的时候,王氏为了给大孙女胡玉珠备份像样的嫁妆,还特地借了不少银子,一年不到的时间里,他家竟闷声发大财攒了这么多家底,太让人刮目相看了。
  牛车寄放在城门边,四人便边说着话边往城门走。
  “嫂子,你家的兔子如今养了多少只啊?”赵文强在一早来的路上,打听出胡家靠养兔子卖兔子挣来的钱银,于是试着问道。
  “哟,这我还真没数过,大的兔子如今剩下不多,小的倒是不少。”王氏含糊的说着,其实她确实没认真数过,不过,珍珠告诉过她,家里大约有二十多只母兔,小兔则有近百只,当然,这些没必要与外人说得这么清楚。
  “那每天要吃掉不少草料吧?”
  “是啊,我也正头疼着呢,家里备的草料估计撑不到开春。”
  “呀,那可怎么办?兔子到时候不得饿着呀?”
  “没办法,这不是只能把兔子养大些就卖掉嘛,这样也能节省些草料。”
  几人说话间便走到了南街上,今天虽然不是集市,但难得的晴朗无雪,南大街上人来人往热闹不凡,太平镇往来的客商旅人不少,虽然带着些风尘仆仆,但大都锦衣长袍衣着光鲜。
  相比之下,胡家三人土布棉衣的短打装扮倒显得有些土里土气的。
  “咦,这不是望林村的胡老太太么!”一道惊喜的声音从街边响起。
  四人闻声均是一惊,顿时寻声望去。


第七十七章 热情的刘掌柜

  却见,福安堂的刘平刘掌柜满脸笑容的迎了过来。
  原来,四人不知不觉间竟走到了福安堂的大门前,刘平送完一波客人,便眼尖的瞧见了人群中的王氏,那日,站在胡家小姑娘身旁的可不就是这个胡老太太么。
  于是,连忙出声招呼,笑着迎了上去。
  “原来是刘掌柜呀。”王氏想起那天收到的礼物以及沉甸甸的钱袋,连忙堆起笑脸回应。
  刘平这两日正想找时间去一趟胡家,兔子昨天就没有了,少爷今天只吃了一点白粥和素萝卜汤,难得能吃点肉汤,却要被迫中断,要不是少爷不让他们去催促,早两天就该跑去望林村了。
  这不,一瞧见王氏几人,刘平顿时眼睛放光兴奋异常,这可不是他们去催促来的,而是人家自己送上门的。
  “是啊,是啊,胡老太太,怎么今天没带小孙女啊?”没瞧见胡珍珠,刘平略微失望,他与小姑娘打交道惯了,对她利爽大方的性格,印象还是很好的。
  “呵呵,今天家里出来办点正事,所以没带她出来。”王氏笑着小心回道。
  “来、来,既然经过我们这里,怎么能不进门喝杯茶水。”刘平拉过胡长林的手臂,直往福安堂里走,这汉子他有些印象,那日在胡家老宅见过。
  胡长林不敢拂开他,只能回头向王氏投去求救的眼神,随后略带慌张的被拉了进去。
  身后的王氏只能无奈的示意众人跟了上去。
  赵文强倒是满心乐意的跟了进去,上次,听闻福安堂的刘掌柜去胡家拜访,自己没能见到,没想到,这次出门却正好碰上,能在镇上最大的药铺掌柜前露露脸,是多么难得的一件事情。
  刘平把四人带到了里间的待客室,吩咐伙计端上点心热茶后,便殷勤的给王氏递过茶杯,笑吟吟的说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4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