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农女珍珠的悠闲生活 >

第564章

农女珍珠的悠闲生活-第564章

小说: 农女珍珠的悠闲生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陶氏几人休息了两日,精神恢复了许多,特别是陶氏,也许是因为墨哥儿有些吵闹,刚到嘉晋城头一天,脸色着实有些不好看。
  修整两天后,她的气色才好转了不少,只是,对于珍珠的提议,带她们去游览附近的名胜古迹提不起什么兴趣。
  珍珠只好让罗宣先陪着萧珺和张秋岚出门看看,她则陪着陶氏在家待着,照顾萧墨和罗曦。
  萧墨和罗曦一起玩的时候,显得安静又乖巧,没有哭也没有闹,这让陶氏惊叹的同时,心里的小九九打得更起劲了。
  罗曦坐在珍珠身前,坐得还不算太稳,时不时会靠在珍珠身上,她接过萧墨给的小马驹,“咿呀呀~”地喊了几句,奶声奶气的样子萌坏了众人。
  “哎呦呦,你家曦曦这么可爱怎么办?我拿墨哥儿和你换曦曦吧?”陶氏一脸稀罕地靠近她们,眼睛盯着罗曦舍不得移开。
  “噗~”珍珠没忍住笑,“瞧您说的是什么话,墨哥儿听了该伤心了。”
  陶氏瞥了眼只顾着玩玩具的萧墨,她扁扁嘴,到底没再说什么。
  “再说了,也许过阵子墨哥儿就该添小侄女或者小侄子了,到时候,国公府热热闹闹的,墨哥儿可不会寂寞。”
  张秋岚和萧珺成亲也一年多了,迟早会传来好消息的,珍珠笑笑。
  陶氏脸色却有些淡淡的,她犹豫了一下才摇头说道:“太医说珺儿从前身子不大好,底子有点差,还得将养一段时间。”
  她的话有些含糊,不过,珍珠能理解其中的意思。
  “不会有问题的,萧大哥现在的身体状况挺好的,这只是迟早的问题。”
  陶氏点点头,她也是这样想的,萧珺现在的身体与平常男子差不多,再好好将养一两年,应该就差不多了。
  “明日我去城东庄园,您要不要一起去?”珍珠瞧着气氛有些低迷,就换了话题,因为要招呼陶氏他们,她已经好几天没到那边去了。
  “城东的庄园?你们在嘉晋城买庄园了?”陶氏来了兴趣。
  “这个不是买的,原来是我大嫂的陪嫁庄子,这不,她回京城了,庄子就顾不上了,正好听说我想买个庄子,她干脆就送给我了。”珍珠笑眯眯说道,她收了礼物,当然记得回馈送礼的人,去年庄园丰收后,她让人送了好几车五谷杂粮回京。
  陶氏眼睛一亮,“郡主送到庄子,一定很大吧?出产的粮食肯定也很多吧?”
  去年丰收的时候,她派人去望林村购买胡家新收上来的粮食,结果呢,胡家一家子都被罗璟接到了嘉晋城。
  派去的管事被胡家大房那边接待,各种粮食和五谷也从大房那边采买回京,等东西运回京城后,不知道是不是心理作用,陶氏吃着总感觉没有胡家二房的味道好。
  如果珍珠在西北种的粮食多的话,那她回程的时候,可以直接从这边带一些回去。
  “庄子是挺大的,粮食也不少,不过,去年的收成基本都没有了。”
  去年年末的雪灾,她已经把收成都捐出去了,如今剩的一些,只够府内的消耗了。
  珍珠把粮食用于赈灾的事情告诉了陶氏。
  陶氏看着珍珠的眼神里有佩服,也有肯定,她笑着点点头,“你向来聪慧,做事情也有自己的原则,这些事情你做得很对。”
  她常年待在京城内,甚少接触到外面的民生问题,对这些天灾人祸的事情,多数也只是听说,从没切身体会过,听珍珠这么一说,才觉着,原来这些灾难真实存在,对平民百姓的危害如此之大。
  珍珠笑笑,没在这件事情上过多纠结,“今年的庄稼基本已经种好了,明天过去,主要是看看那附近工程修建的进度怎么样了。”
  “那附近有什么工程?”陶氏好奇问道。
  “额……”珍珠想了想,觉得有些不好解释,“就是,那边现在有庄园和学堂,那附近的地玉生都买了下来,所以,我请了工匠,把那一片都修整起来,铺上青石路,围上花圃,再修几个凉亭,种些果树鲜花,把那片地弄得像望林村河滩差不多的样子。”
  陶氏顿时瞪大了眼珠子,“你还在这边建了学堂?像望林村那样的学堂?免费让孩子们上学的学堂?”
  珍珠嘿嘿一笑,点了点头,“是啊,学堂去年建成了,已经开学半年了。”
  陶氏震惊得无以复加。
  要说当年去鄂州的时候,她对望林村那三个学堂也感到挺新奇的,可是,也只是新奇,算不上震惊,毕竟,胡家是望林村土生土长的村民,家族发达繁盛以后,给村里办学堂,让孩子们免费上学,也算是顺理成章,锦上添花的事情。
  她还听说过,胡家给村里办学堂是珍珠的主意,那是她就觉着这姑娘心地善良,主意又正,是个非常有主见的女孩子。
  没想到,她才嫁给罗璟一年多的时间,又在嘉晋城开设了新学堂。
  这不单单是投入多少钱的问题,还有各种后续的管理、再投入等等很多问题,不是简单出钱就可以了事的事情。
  “……你,你们这是打算在嘉晋城待多少年呀?”陶氏吃惊得差点磕巴起来,教书育人不是两三年的事情,仕途之路岂是那么容易走的。
  珍珠耸耸肩,“待多少年不是问题,只要资金和管理都到位,我们在不在嘉晋城都没问题。”
  以后他们即使不在嘉晋城了,挑选好管理的人才,也能继续办下去,当然,到时候再看具体情况吧。
  不过,不到万不得已,珍珠是不会把学堂随意收掉的,这是她少数会坚持的事情之一。
  陶氏看着珍珠的眼神复杂难明,说不出是敬佩还是别的什么。
  “嘿嘿,明天去参观一下新学堂吧,我还打算在旁边建一间女学,不过,得晚一些,先让附近的人习惯新学堂,再建女学的时候,应该会更顺利一些。”珍珠说出了自己的打算。
  陶氏看着她,突然觉得非常羡慕。
  她虽然很年轻,做出的事情却条理分明,不会由着性子胡来,也不会放任自流。
  看似懒散随意,可决定要做的事情,都会一步一步走得很稳。
  而她们这些身处深宅后院的女子们,几曾何时能有这般的魄力与抉择。
  她是那么的与众不同。


第九百七十一章 搬空的节奏

  等陶氏去到城东郊外那片地界,一下车,就被郊外忙碌的景象吸引住了目光。
  不远处有不少干活的人群,骡车和马车拉着一车车的沙石和青石板堆放在一旁,穿着粗布衣裳的工人用独轮推车一路运送到地方。
  旁边还有不少土堆和泥坑,场面有些散乱,但并不显得嘈杂。
  一个管家打扮的年轻男子一溜小跑过来了。
  “夫人小姐,你们来了。”他恭敬地朝前面下了马车的珍珠和罗曦行礼。
  “吴管事,进度怎么样了?”珍珠抱着罗曦左右看了看。
  “回夫人,前几天一直下雨,停了几天工,所以进度有些慢了。”吴远山急忙解释。
  “没事,这些都是不可预测的因素,正常动工就成了。”珍珠瞧着有些泥坑里还是一滩泥水,就知道进度快不了。
  当然,她也不是那么着急。
  吴远山忙笑着应下,他跟随夫人的时间虽然不长,可对于她的行事和个性多少是了解的,她很有主见但态度不强硬,亲善和蔼却不容易被糊弄。
  “胡姐姐是要修园林么?”张秋岚看了一圈问道。
  “额,类似吧,像个小游园之类的,园林的格局太大了,我这应该算不上,哈哈~”珍珠哂然一笑。
  “和园林也差不多了,你在那边的山上再种一些枫树或者果树,等开花或者结果的时候,风景就更漂亮了。”陶氏牵着萧墨走近她们。
  “那边的山呀,我们原先没有计划要买,所以,那不是我们的地方。”珍珠笑着解释,她没打算弄那么大的地方。
  “干嘛不买呢,连在一起弄成一个大的园林景观,会更好看的。”陶氏笑道。
  珍珠看着那片高山,想了想,“回去问问玉生再说吧,这里的山,土质和腹地不一样,有些果树并不好种植的。”
  “娘,他们有自己的打算,您呀,少操这份闲心了。”萧珺朝母亲摇摇头。
  陶氏白了他一眼,“我这不是给珍珠提意见么,又不是非要干嘛。”
  萧珺被母亲一个白眼扫射,识趣地闭上了嘴。
  珍珠和张秋岚就笑了。
  另一辆车上,钢牙和小黑它们早就自发下了马车,小黑带着雪球熟门熟路地溜达进庄子里。
  钢牙它们则比较安分,乖乖围着珍珠的马车四周转悠。
  萧墨看着近在眼前的大狗们,那叫一个兴奋,不住地左右观望,恨不得扑上去抱住一个。
  陶氏用力拽着他的手,才勉强止住他冲出去的道力。
  “钢牙,走,进庄子去。”珍珠看着萧墨的激动劲,赶紧让钢牙它们进庄子去。
  钢牙立即迈着矫健的步子朝里面走去,阿达和牛牛紧随其后。
  萧墨见了,也拉着陶氏往里面走,一旁的萧珺眉头微皱,走过去把萧墨牵到了自己手里,萧墨有些不情愿地跟着大哥走了,陶氏抿嘴轻笑。
  众人这才随着珍珠进了晨曦庄园。
  庄园里的庄稼基本都种上了,各处田地一片绿油油的小苗,四周的果树林子花香飘满了整个庄园。
  粉的桃花、白的李花、粉白的杏花甚至墙脚不知名的小野花,纷纷点缀着满园的春色。
  小黑和雪球爬上了一棵桃树上,晃动的身影让树上的桃花“哗哗”直落,形成了一片粉色的花瓣雨。
  珍珠把罗曦给王嬷嬷抱着玩耍,自己和陶氏张秋岚她们坐在凉亭里喝茶,萧墨则拉着萧珺一路撵着狗子跑。
  看着萧珺被萧墨扯得一脸无奈,几人都掩唇轻笑。
  “这个庄子够大的,每年产量应该不少。”陶氏看着宽阔的田地心中打起了小九九,她并不了解这边农作物的具体种植情况,但是,她问了珍珠,知道西北地区种植麦子、棉花、青稞、玉米为主,少部分雨水充足的地方也会种植水稻,只不过份量比较少。
  像珍珠这座庄园,因为山背后有条河流,水源比较充沛,所以她的庄园里也种了不少水稻。
  这几日,她们在罗府吃到的白米白面就是庄子里自己产的,味道居然一点不比望林村胡家产的米粮差。
  “嗯,是挺多的。”珍珠点头。
  去年的收成,她和罗璟特地清算过,产量确实不少,原来的庄头单靠卖米粮都賺了不少钱,所以庄头才会为了钱银铤而走险,最后丢了小命。
  “那等到丰收过后,我派人过来跟你采买各种粮食可好?”陶氏眼睛亮晶晶地看着她。
  珍珠莞尔一笑,“不从望林村购买了么?”
  “也买,我需要的量比较大,两边都买一些,份量就足够了。”陶氏笑眯眯的。
  珍珠也跟着笑,陶氏很敏锐了,知道是好东西,就不会放过。
  “可以的,只要您不嫌路远,尽管让人来吧,我们家人口不多,自己消耗不了多少,收上来的这些粮食,留出一部分做为种子和口粮就可以了。”
  “种子要留多少?”陶氏来了兴致,镇国公府在京城郊外也有不少良田,要是有好的种粮,当然不能放过。
  “嗯,要留不少,我准备给学堂的孩子们都留一份种粮,种子的质量好,每年的产出也会有所提高,庄园里有好几个种田的老把式,他们种植经验丰富,所以庄子里的产出会比外面高一些。”
  珍珠特地给这几个有经验的老把式都涨了两成工钱,并且给他们每人都划分好了实验田,确认在公平竞争的基础上,由周管事和苗管事监督,丰收过后,比一比他们各自实验田的产量,到时候依次做出嘉奖。
  产量最高,质量最好的当然留下来做为种粮。
  陶氏和张秋岚听完她的解说,都有些佩服地看着她。
  “胡姐姐懂得事情真多。”
  以这样的方式,大大提高了他们种田的积极性,产量提高也是指日可待。
  “哈哈,这些事情其实很平常啦,只是你们平常不接触而已。”珍珠打着哈哈。
  “那也得费心想出来才行呀。”陶氏摇摇头,她可没有觉得这是很平常的事情,“你的种粮记得多留一些,我也要一份,各种种粮都要。”
  她立即预订了一份。
  “……好。”
  陶氏果然是个精明又敏锐的人,几句话就能抓住其中的重点。
  “你那些水果和药材,记得也留给我,到时候我派人一并来采买回去。”陶氏想起来刚才一路见到的东西,连忙又追加了一句。
  “……”
  珍珠已经不知道该说些什么了。
  张秋岚双眸圆睁,吃惊地看着自家婆婆,这是要把别人的庄园搬空的节奏么?


第九百七十二章 相敬如宾

  预订好大订单的陶氏心情大好。
  随后跟着珍珠去看学堂的时候,很是赞叹了一番。
  他们去的时候,学生们正好下课放学。
  一群衣着朴素的孩子们陆陆续续走出学堂门口,他们的样貌带着比较明显的特征,五官略深,皮肤微黑,穿着也是偏向本地特色。
  学生们看见一旁立着的珍珠时,都自发地跑过去,用不大标准的官话向她行礼问候,罗府做为学堂的出资人,珍珠是最常出现在学生面前的罗府人,大家对她都不陌生。
  珍珠则笑着一一回应。
  “罗夫人,我爷让我给您磕头。”
  一个十岁左右的男孩子突然跪地给珍珠“砰砰砰”磕了三个头。
  把众人惊了一下。
  “姬荆果,快起来,你爷爷好些了么?”珍珠忙上前扶起了男孩子。
  姬荆果是附近村落的特贫户,家里只有一个瘸腿的爷爷,家境十分困难,原本挑选入学孩子的时候,他是没有报名的,十岁大的孩子已经算得上半个劳动力,他家本来就困难,光靠瘸腿的爷爷如何能支撑起一个家庭的劳动力。
  姬荆果爷爷知道这个消息后,却立即让孩子去报了名,免费读书的机会有多难得,经历半辈子风霜的老人有着深深的认知。
  所以,老人宁愿自己累些,苦些,也要让孩子来上学。
  可老人岁数毕竟大了,干的活多了,身体就更差了,所以,前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4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