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农女珍珠的悠闲生活 >

第75章

农女珍珠的悠闲生活-第75章

小说: 农女珍珠的悠闲生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胡长林和胡长贵却有些发懵,不是说,很多酒楼都仿制出他家的腊味了么?怎的十里香没到影响么?反倒还继续定制?卖得出去么?
  珍珠“哈哈”笑了一阵,这才把其中缘由解释给他们听,只要自家产品质量过硬味道够正,还怕卖不出去吗。
  二月中旬,胡长贵家的新房已经建好了大半,因着快到春耕时节,还有十来日家家户户都要忙着打理自家的田地去了,柳常平便又多请了七八个村民,争取赶在农忙前,把房子主体建好。
  剩余的地板窗户房门只能缓些时日慢慢弄了。
  珍珠抽空拉着胡长贵去看了一次,建筑工地乱乱糟糟,地上堆满了各种砖块木料沙石,二十多个粗壮的村民忙忙碌碌,不时吆喝声四起。
  胡长贵瞧这情形,难得得板着脸,让珍珠不要再去了,工地人多杂乱,她这娇嫩秀气的小女娃可不应该出现在那里。
  珍珠失笑,没有否决他的意见,反正,柳常平不时会去胡家汇报一下房子的进度,她看不看倒无所谓,难得她老爹能板着脸说这样的话,她当然得扮演一把乖乖女的形象,做回听话的乖女儿。
  瞧女儿没有不高兴,反而一说就听,胡长贵心里老怀深慰。
  平安平顺两娃的私塾生活走上了正轨,他们跟着罗璟学了好些日子,私塾的课程对他们而言,难度不大。
  刘先生对于他俩颇为满意,平安天赋不错,又肯下功夫,上课认真的劲头让先生自己都有些压力,生怕自己一不留神讲错了某些内容,耽误了这样勤奋好学的学生。
  平顺呢,虽然好动了些,但识字背书写字一样都没落下,比起学了一两年的学生都不遑多让,年纪虽然大了一些,可以他们俩的资质,在启蒙班待上一年,应该就可以到另一个班上去了。
  私塾每十日一休,平时的时间,小哥俩都挺懂事的,下来学回家还会帮着干点活,吃完晚饭后,便开始完成先生留的课业。
  “这小哥俩真懂事,上学回来,还会帮家里干活,弟妹,你可真有福气,一双儿女聪明又懂事,真让你们大人省心。”说话的是郑双林的媳妇张氏,语气带着羡慕与喜悦。
  张氏手里正麻利的灌着腊肠,她到胡家帮工已有五天了,这活已经很熟悉了,早上一个时辰,下午一个时辰,每天的工钱是十文。
  “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这些呀,大家都一样,你家二牛也是个好孩子,小小年纪已经能帮着你照顾全家啦。”李氏笑得和善。
  她说的是大实话,张氏到胡家帮工,家里只有二牛带着三妮,二牛既要带妹妹,又要喂猪喂鸡喂兔子,一个十岁的男孩能做到这份上实属不易了。
  张氏的大儿子郑铁牛,十二岁开始在县里的一个铁匠铺里当学徒,三年基本都是没有工钱的,只逢年过节象征性的发几十文钱,郑铁牛已经做了两年了,学徒的生活是很苦的,店铺里的粗活脏活累活,全是学徒的工作,做不好挨骂还是小事,挨打都是经常发生的事情,两年时间回家的次数一个巴掌都数得出来。
  张氏的大女儿郑春花早已出嫁,二女儿郑菊花却在七岁的时候得了一场大病夭折了。
  如今,她家里只有二牛和三妮两个孩子在家了。
  张氏听了不由笑眯了眼睛,“那是,家里要不是有二牛看着,我还真抽不出空闲来你家帮忙呢。”
  郑双林在村头给胡家起房子,张氏在村尾给胡家灌腊肠,两口子挣两份的工钱,村里的人都眼红着呢。
  郑双林一天12文钱,张氏一天10文钱,两人一天就能挣22文,十天就有220文,要是能干上一个月,那可就是660文呀,这都能顶他们好几个月的收入了,上哪找这么好的活计去呀。
  张氏是个实诚人,她是打心眼里感激胡家,郑家在望林村也是清贫得很,前几年因二妮子大病就欠了不少外债,结果,人还是没能救回来,钱银又费了不少,至今还有些没能还上。
  这次,要是能多做上一段时间,这些外债应该都能还上了。
  张氏就着袖口偷偷抹了把眼角,手里的动作更加麻利起来。


第一百一十八章 帮工

  请张氏来帮工,是有原因的。
  梁氏前几日在老宅不小心摔了一跤,下身见了红,把全家都吓得够呛。
  这阵子家中忙碌,梁氏一人在家操持家务,在农村怀着身孕的妇人多是一样要干活的,这原是很普通的事情,梁氏在家做饭喂鸡,都是些平常活计,没费什么气力。
  只是,胡家最近天天杀猪,肉类丰盛,那些猪下水猪骨头猪尾巴等等肉类多到不行,于是胡家的餐桌上基本餐餐都带荤腥,骨头汤更是每天桌上必备的,胡家过了几年难挨的困难时期,如今家境得以改善,梁氏又有孕在身,她便毫无顾忌的大吃大喝,过年到现在,硬生生的胖了十多斤,七个多月的肚子大得都有些离谱。
  王氏见她这般作态,也说过几次,吃太多太胖,孩子太大不易生产。
  梁氏当下都笑着答应,心里却不以为意,她都顺顺当当的生了三个了,能有什么不好生的,不就多吃了点么,婆婆实在太小气,于是,暗地里,趁大伙都忙着不在家的时候,她更加狂吃猛吃,直把胃撑得涨满的,她才罢休。
  如此这般,梁氏胖成球,行动自然不便,这次,在吃完午饭,胃撑到满足后,她慢悠悠的收拾碗筷端回厨房准备清洗,却在跨出门槛的时候,一个重心不稳摔倒在地,顿时,下身一阵疼痛。
  隔壁的赵小磊听到她的呼救声,忙叫来了大人帮忙,又跑去村尾通知了胡家,王氏先差了胡长贵去村头找林老大夫,这才急冲冲的与众人赶回了老宅。
  林老大夫看过后,不由气得吹胡子瞪眼,他都多少年没见着过度肥胖的孕妇了,如今瞧这梁氏带着肚子的身形竟是生生圆成了球形。
  林大夫是胡家的常客,与胡家惯是相熟,当着梁氏的面,他就不客气的训斥起来,原本就年纪大生养困难,还这般放纵吃喝,要是再这么胖下去,别说胎儿保不住,就连大人都要难保。
  梁氏吓得脸色惨白,面上不由露出悔意,她哪知道会有这般严重的后果,从前那样艰苦的生活,孩子都顺利养活下来了,这日子变好了,吃好了变胖了,反倒是不易生养了。
  早知如此,真不该吃那么多,胖成这般模样,她也后悔呀。
  王氏恨恨瞪了一眼面色惨白的梁氏,随后歉声与林大夫认了错,表明以后一定小心看着梁氏,不让她再这般胖下去。
  林老大夫点点头,他与胡家是老交情了,对于胡家上下都挺熟悉,梁氏摔了一跤动了胎气,他斟酌着开了几付安胎药,让胡长林随他去拿,随后又交代了几句注意事项,这才离去。
  梁氏动了胎气,需静养一段时间,加上月份大了,家里没人照顾也是不行,翠珠还小,照顾孕妇没有经验,王氏只能自己亲自看顾了。
  王氏在老宅照顾梁氏,胡家制作腊味的就少了一个重要主力,速度自然就慢了下来。
  家里的各种事项多,除了制作腊味,李氏要抽时间洗衣服做饭喂鸡喂兔子,一天下来忙得团团转,要不是最近精力好了许多,怕是早就累趴了。
  胡长林和胡长贵更是不得闲,每天买猪杀猪切肉腌肉就得忙一个下午,加上春耕的准备工作,两人都是忙得脚不沾地。
  珍珠瞧着一家人像陀螺似的忙得停不下来,自己也累得几乎沾枕即睡,便提议请个合适的帮工,减轻一下大伙的负担。
  王氏起先是不同意的,请人干活,腊味的制作过程不就让人知晓了么?自家的秘方不就被人学去了么?那怎么能行,还是自己抽点时间过来帮忙算了。
  珍珠顿时失笑,随后耐心解说。
  只请一两个帮工,每天只做灌肠切肉或剥小肠一些没有技术含量的工作,腌肉的香料她在房里磨成粉搭配好,腌肉的程序只让自己人做,只要香料的配方不外泄,这些腊制的过程并不重。
  她又举例,县里那些模仿她家腊味的酒楼,即便没有她家的秘方,也一样做出了类似的腊味,所以,这些普通的腊制过程,其实很多行家多看几眼就知道是怎么回事了,最重要的,还是腌制腊味的香料配方。
  王氏听了,倒是认同,可她还是有些不放心,便让胡长贵买了锁头,把放香料的东屋房门给锁了起来。
  最后是人选问题,珍珠不建议请自家亲戚,越是这样的人,越是容易仗着亲戚身份问东问西,做错或做慢了都不好说话。
  而且,他们胡家不定能请几天,等到天气暖和了,腊味就做不了了。
  最后大家都觉得张氏不错。
  张氏向来安分守己不爱扯闲话,人更是勤快利索,胡郑两家一向关系不错,加上住得近,来回更方便。
  张氏当然是乐意的,一天两个时辰就能挣十文钱,上哪找这么好的事呀!即便只做十天半个月,也能挣上一百多文钱,这可是打着灯笼都找不到的好事呢!
  张氏想都不想便应下啦。
  有了张氏这样手脚利索的人手帮忙,每天制作腊味的速度便又快了起来,一家人还能腾出些时间干点别的事情。
  珍珠感觉这十文钱请的人工,还是很划算的,要不是怕太招眼,她还真想多请几个妇人干活,把全家从肉堆里解放出来呢。
  天天这么切肉灌肉,满屋满手油腻的猪肉味,珍珠现在看到猪肉都累觉不爱了。
  就连小黑都嫌弃正屋的猪骚味,这一阵子连正屋的门口都不迈进半步。
  珍珠撇着嘴巴,有些机械化的朝灌腊肠的漏斗里塞肉,这种宽口漏斗是珍珠让胡长贵用木头削的,上宽下窄,下面拼接一根大小适宜的竹筒,用这样的漏斗灌腊肠,速度自然快了许多。
  胡长林首次用这种漏斗时,看向珍珠的眼神都快冒出星星了。
  啧啧,他这侄女实在是太聪明了,好像就没有她不会的东西一样。
  罗璟对她也很敬佩,这个十一岁的女孩子,脑子里似乎总有数不完的新鲜事物,不时嘣出一两样,总是那么出人意料,却实用又灵巧。
  这不,往宽口处塞一把肉,拿根筷子朝下挤压,肉块很快顺着竹筒滑了下去,长长的一节小肠很快就挤满了肉块,相比从前,真是快了不止一倍,罗璟嘴角不由微微上扬。
  珍珠看了正着,她眉毛一挑。
  啧~这家伙,是不是傻呀?灌了这么多天腊肠,一身的猪肉味,还能笑得出来?他从前真是哪个高门大户家的小少爷么?那原本通身的世家风范,坐在满盆的肉堆中间都隐去了三分,加上满手肉块的形象又隐去了三分,整个人看起来倒是朴素了许多。
  嘿嘿,看来人要衣装佛要金装这句话还是很有道理的,瞧这位小爷,光看那张俊秀的脸还是很有气质的,可往下细看,坐在矮凳子上,一身暗色粗布棉袄,袖子挽起,两只手又油又腻,这画风怎么看怎么怪异。
  珍珠吐吐舌头,这大概就叫珍珠蒙尘吧,嘻嘻~
  罗璟有些疑惑的望着她,今天她不是一直兴致不高么?怎么突然又自顾的笑了起来。
  见他眉头微皱,眼神困惑,珍珠大感有趣,咧嘴笑得起劲。
  罗璟自顾看了两眼,又用袖口擦了擦脸,自己身上没什么不妥之处吧……?这丫头怎么笑得这般开心?
  “珍珠,想到啥了?这么高兴?”翠珠坐在她身旁,也看到了她满脸的笑意。
  “嗯哼~”珍珠清了清嗓子,忍住了脸上的笑容,“没啥,那个……二姐,一会儿灌完腊肠我要去大湾村一趟,你要不要一起去?”
  “去大湾村干啥?”
  “柳叔公说,那里有个瓷窑,我想去看看。”
  “哦,那个瓷窑,我见过,就在大湾村西边,靠山的地方,挺显眼的,很好找。”翠珠顿了一下,“可是,中午慧兰要到家来,约好了一起作绣活。”
  慧兰是赵小磊的姐姐,与翠珠一向交好。
  “那算了,我自己去就行,定几样东西,半个时辰就回来了。”珍珠盘算着,两个厕所要两个蹲厕,两间澡房要两个洗漱盆,厨房里还要一个大点的洗菜盆,这些都是常用的。
  “那可不行,女孩子家家的,可不能自己乱跑,叫你爹陪你去。”李氏当即反对,大湾村虽说不远,可毕竟不是本村。
  “爹一会儿还得和大伯去抓猪呢,附近的大猪都快让咱家抓完了。”附近几个村落的大猪基本都让胡家扫了个遍,如今想要买猪,也只得多跑远些,到远一点的村子去购买。
  “没事,爹先陪你去。”胡长贵立刻笑着回道。
  “嗯,先把你送到瓷窑,再把你送回村口,耽误点时间不要紧。”胡长林紧着说道。
  心知他们是不放心,珍珠也没反对,只是抬眼看见默不作声的罗璟时,突然问道:“玉生,你腿也好得差不多啦,要不要跟我去大湾村看一看?”


第一百一十九章 定制瓷器

  罗璟迟疑片刻。
  他的腿基本已无大碍,走路行动都挺顺畅了,只是走得久了或者跑动的时候还会感到疼痛。
  在望林村住了快四个月了,他只在村尾附近走动过几次,远一点的地方还真没去过。
  毕竟只是十三岁的少年郎,原也是个意气风发青春跳跃的个性,只是在遭受那一连串的打击后,人才变得沉默孤冷,流浪一路尝尽了世间百态人情冷暖,即便如今在胡家暂时安定下来,从前那个任性妄为无拘无束的罗璟,却是再也不复存在了。
  “对,对,玉生,你的腿好得差不多了,正应该多走动走动才对,你陪着珍珠一起去,我也好放心些。”李氏立刻点头笑道,这孩子在他们家待了这么久,却是很少出门走动,年纪轻轻的安静沉稳得犹如老人家一般,这可不好,玉生就是太过沉闷了。
  “去吧,去吧,你这个年纪,正是好玩好动的时候,哪能一天到晚待家里。”胡长林呵呵笑着劝道。
  “是呀,是呀,一会儿去玩吧。”胡长贵点头附和着,他很喜欢这个孩子,每日里话都不多,但一到做事的时候,都很认真努力的干活,虽然一开始不见得做得好,但熟悉以后,却越做越顺溜,很是勤快能干。
  屋内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4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