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南宋一统 >

第151章

南宋一统-第151章

小说: 南宋一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良久,关青山醒悟过来后长叹了一声,他今年三十有八,最大的儿子比韩忠卫都要大,这让他如何不感慨万端?此时关青山终于明白为何罗知县不宴请韩忠卫了,跟这么“年幼”的同僚同桌而食,真是不知道有何话题可讲,风花雪月?恐怕韩忠卫连房事都不甚了解,他能听得懂么?诗词歌赋?听说韩忠卫没正经上过一天学,跟他说不异对牛弹琴。
    可是除此之外,同僚之间在私下宴席好像还真没什么可说的。
    关青山对韩忠卫只是礼节性的拜访,既然风花雪月、诗词歌赋都不能说,那就只能谈公事。
    关青山来昌化已经一年有余,对昌化的情况也算是了然于胸。
    何况就算他再不解,相比韩忠卫这位初哥,他也能称得上全知全能。
    虽然来昌化之前,韩忠卫也突击了解过一个县衙的基本情况,但现在昌化的实际情况从关青山嘴里娓娓道来,还是让韩忠卫觉得耳目一新。
    像大宋其他县衙一样,昌化县除了他们三名官员外,还有四种官吏,分别是押司、录事、手分、贴司。
    而这四种官吏只有押司属于韩忠卫的直接下属,而韩忠卫也是最为了解押司这种官吏。
    不说其他的,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及时雨宋江,没有落草为寇之前,那也是当押司,宋押司。
    但让韩忠卫意外的是,昌化县一共有八名押名,他们的职责就像是司法助理一样,负责处理狱讼方面的文字和案卷整理工作。
    而其他的录事、手分和贴司则分别协助关青山以及县衙征收税赋。
    韩忠卫除了负责昌化的治安管理外,像侦缉拿盗也是他的份内事,因此县衙的三班捕快以及县衙大牢也是归他管理。
    另外韩忠卫手里还有一支军队,虽然这支军队有些少,可相比大宋其他各州县而言已经算是最多的了。
    为了保证县城的安危,防止强盗过于猖獗,大宋有规定:县一万户以上者,派武装弓手5o名,七千户以上者4o名,五千户以上者3o名,三千户以上者25名,二千户者2o名,一千户者15名,不满一千户者1o名。
    这类事情由县尉专管,若“强盗”较多之处,武装弓手无法抵御的,要随即上报,由朝廷另派兵马镇压。
    昌化县是赤县,辖有一万多户,因此韩忠卫手中的5o名弓手,虽然不多,但由于弓箭在大宋控制得极严,这已经算是一支非常强大的武装力量了。
    对付一般的强盗以及暴民,手到擒来。
    当然,这也仅仅局限于一般,要是碰到厉害些的,也许是别人对他们手到擒来。
    因此在县衙,韩忠卫的直接下属应该有近八十人,要是加下县城以下的“乡”和“里”,韩忠卫的手下已经过一百人了。
    乡、里虽然没有正式的政权机关,但是大宋皇帝却还需依靠乡间地主和富农上户,来统治和控制广大农民。
    大宋建立以来,一直就差派乡村的地主当里正、户长和耆长。
    里正、户长负责“课督赋税”。
    耆长则专司“逐捕盗贼”。
    总之,这些是乡村最基层的小吏,其职责有二:一是榨取钱物,二是弹压农民。
    对于里正和户长,韩忠卫管不了,但那“逐捕盗贼”之耆长却是归韩忠卫统率。
    关青山一开始也只是想找一个话题,没想到越谈越深,基本上就是对韩忠卫进行了一次县尉成培训,让韩忠卫不但知道自己要做什么事,手下有些什么人,而且对他的权限也进行了…说明。
    关青山原本只是想与韩忠卫打个照面,算是认识一下新人,可韩忠卫见到他之后就摆出一副虚心受教、孺子可教的姿态,让他不知不觉间就将韩忠卫需要的资料…介绍完毕。
    直到离开县尉府后,关青山才觉自己好像是多嘴了。
    自己是主薄,韩忠卫是县尉,他的事与自己何干?可说出去的话如泼出去的水,那是收不回的。
    这韩忠卫看似年幼无知,可实际上很有可能是扮猪吃虎,以后与他交往得留一个心眼才行,千万不可被他的外表所迷惑,否则被他卖了还会帮他数钱。
    虽然关青山觉得自己像是中了韩忠卫的套,但他也得出一个结论,韩忠卫此人人小鬼大,恐怕是一极难对付之人。
    再加上他身份显赫,韩侘胄贵为枢密使都承旨,将来前程不可限量,这样的人还是敬而远之比较好。
    其实韩忠卫根本没有给关青山下什么套,他对于县衙的了解主要来自自己前世在电视上看到的古代电视剧,现在关青山愿意跟他唠叨县衙之琐事,他是下意思的请教,自内心而已。
    当然,韩忠卫绝对不是一个能小覤之人,这一点倒是被关青山看明白了,以后他也因此而能避祸。
    “孔中海,张金良,昌化县衙的捕头是谁?难道他不知道本县尉已经到任了么?”韩忠卫等关青山走后,就将他们二人召来,从韩忠卫上任伊始,他们就是第一批报到的,而且也是唯一报到的手下。
    连主薄关青山都来拜会了自己,那身为捕头的就更应该明察秋毫,前来听令才行。
    原来韩忠卫还不敢肯定捕头是归自己领导,现在既然从关青山嘴里确认,那韩忠卫“幼小”的心灵当然不能受些打击。
    “回县尉大人,本县捕头姓梁,名德平,今日他却是出城办案,因此而未来得及拜见大人。”
    孔中海没想到韩忠卫翻脸比翻书还快,刚才还是一副和蔼可亲的样子,但现在却摆出了县尉的官威。
    虽然梁德平与他的关系并不算亲密无间,但此时也不能越级诬告,谁知道韩忠卫的心性如何?要是一不小心摸了考虑屁股,那吃不消的可是自己。
    原本孙中海心想,韩忠卫年不过十六,心智未熟,全凭韩侘胄上下打点才能来昌化担任这县尉之职。
    自己要是能投其所好,让他对自己信任有加,以后在昌化县那就算抱住了一条粗腿,就算是梁德平也不敢对自己不敬。
    可现在却现韩忠卫并不是那么好相与的,要是被他看识自己的用心,就算他不处罚自己,可要是他到应景的时候扔给自己一双小鞋,那自己是穿还是不穿?“梁德平?你来说说他这个怎么样?”韩忠卫一指孔中海,身为县尉,捕头绝对是他的左膀右臂,要是能碰到一个能力强的捕头,那在维护治安、打击盗贼这方面,自己就无需投入太多的精力。
    韩忠卫虽然是不想冷吴翠儿的心才来昌化县担任县尉,但他其实也有自己的打算。
    自己要想改变大宋安于现状、贪图享受的局面,光靠父亲韩侘胄一人太过势单力薄,如果自己也能开创一个新局面,与韩侘胄一个主内一个主外,那大宋的命运也许真的能在自己手中改变。
    能改变历史,这绝对是任何一个穿越人士最为梦寐以求之事。
    “梁德平之捕头是继承他父亲之位,梁家家传擒拿十八手,那在百里之内都是赫赫有名的。
    而梁捕头心思缜密,自他上任捕头以来,破案无数,深得罗大人常识。”
    孔中海道,既然不能诬赖梁德来,那就尽可能的拍他马屁吧,至少能让梁德来感激自己,何况自己也说也确是实情,梁建平在昌化县,那名声可不是盖的。
    “破案无数?这个梁德平当捕头多少年了?”韩忠卫的眉头一下子蹙了起来,他好像没有听到孔中海的潮涌谀词,倒是抓到了一个关键点,破案无数,难道昌化县的治安很不好么?只有盗贼无数才能破案无数。
    “这……,梁捕头原本就是本县的捕快,自从他父亲仕退后,他就成了捕头,如果从他当捕快算来,也有十六个年头了,如此他儿子也成了本县捕快。”
    孔中海听得韩忠卫有疑问,后背的汗就像是流水似的,整个后背全湿了。
    韩县尉也太过明察秋毫了吧?自己只是随口一说,他就当了真。
    “那他到底破了多少案抓了多少贼人呢?”韩忠卫问道,不管在哪个年代,刑事案件都不会很多,而且就算是有,也很少是流窜作案。
    倒是鸡鸣狗盗之徒如过江之鲫,像偷只鸡,杀条狗之类的事,只要你想去查,一抓一大把。
    “没有一百也有八十吧,详细数字得问关主薄。”
    孔中海用手悄悄擦了擦额头上的汗,自己无端去讨好梁德平干什么,实话实说便是嘛,也许这才是取得韩县尉信用最好也是最实用的办法。
    “张金良,梁捕头为人如何?”韩忠卫见孔中海狼狈不堪的样子,知道他刚才肯定是夸大其词,逐回过头来问张金良。
    孔中海见韩忠卫反过头去问张金良,当即吓得面如土色,浑身如刷糠一样,颤抖不已。
    难道韩县尉就此不再信用自己了?刚才自己真是被猪油蒙了心,大人问话,据实回禀便是,偏要耍嘴皮子,现在可好,让张金良得了头筹。
    “回县尉大人,梁捕头为人刚直不阿、疾恶如仇,我等属下都是佩服万分的。”
    张金良难得韩忠卫亲口垂问,连忙打起精神小心应对。
    刚才孔中海的表现他可是瞧在眼里,原本天衣无缝的话被韩县尉一语道破天机。
    “看来梁德平确是精明强干之人,又是武艺高强,又是刚直不阿,还疾恶如仇,好,你们两们带路,本县尉要去梁德平家一趟。”
    韩忠卫觉得梁德平要真是像他们所说那样,那以后自己就无需为治安和缉盗而分心,身为领导,只有会用人,用对了人,才不会累死累活。
    否则要是事事亲力亲为,那自己就算是三头六臂也忙不过来。
    而且梁德平的父亲也曾经是昌化县的捕头,虽然现在已经退休,但他对梁德平的影响肯定极深,自己若能亲自去拜会他,还怕那梁德平得知后不对自己感激涕零?韩忠卫很是为自己的计谋得意了一下。   
第204章捕头
    孔中海、张金良听得韩忠卫竟然要去梁德平家,两人都是一愣。
    韩忠卫是官,梁德平是吏,官员去小吏家拜访,这可是了不得的事。
    可是韩忠卫今天表现出来的强势让他们不敢轻易开口,孔中海只是说了句梁德平“破案无数”,就被韩忠卫差点唾弃。
    现在韩忠卫只是去梁德平家拜访一下,他们两个又怎么敢多嘴呢。
    “对了,梁德平家中除了他父亲外还有什么人?”韩忠卫是个说到要做的人,当即决定马上去梁德平家看望他父亲。
    “梁德平除了老父老母外,就只有一个独子梁木川。”
    孔中海不等张金良张嘴,马上凑到韩忠卫跟前说道,现在他必须得在最短的时间内让县尉对自己有所改观,否则自己今天的心血算是白费了。
    “梁德平父亲姓甚名谁?家境如何?”韩忠卫又问。
    “梁劲松梁老捕头,至于说家境嘛,只能算是一般,不,连一般都算不上。”
    孔中海又赶紧说道,原本就算是一般的捕快也不至于如此,可梁德平太过刚正不阿,除了县衙的薪水之外再不受其他任何灰色收入。
    而他们一家都是习武之人,每天至少都得吃顿肉,而且梁捕头经常在外办案,一切的花销可都是自己的,因此就算他一家有二名捕快,能拿二份薪水,但比起一般人家来说还是稍有不如。
    “不会吧?”韩忠卫讶道,要知道县衙的捕头至少相当于后世的治安大队大队长,后世的治安大队长哪个不是身家百万?黑白通吃?要说比一般人家都还差,那除非是刚解放后的那十几年也许有可能,但是在韩忠卫穿越之前嘛,恐怕是再也寻不到一位了。
    “确实如此,我听说梁老捕头为了让梁捕头和梁捕快能安心办案,平常都只喝粥,连干饭都舍不得吃。”
    张金良好不容易抓住了一个机会,马上抢着说道。
    “那得买点吃食去才行,孔中海,你去割十斤肉,买一坛酒,再量一石米,先就这么多吧。”
    韩忠卫想了想道,初次见面,拿太贵重的东西怕梁家会误会,像这些吃的东西倒不用担心他们会怀疑什么,事实上韩忠卫也只想去认个门,当然,如果能让他们感动,那就再好不过。
    作为穿越人士,韩忠卫做事总带着现代人的思维,无论做什么事都带着功利心,就算是做好事,那也得让别人念着自己的好。
    有的时候韩忠卫也很鄙视自己这种不知不觉的行为,可这种惯性思维想要改变不是一下子就可以的,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已经让现代人根深蒂固,哪怕韩忠卫已经穿越,都很难改变。
    孔中海一听韩忠卫让自己又是买酒,又是割肉,还得量米,这让他一下子皱起了眉头,这上司要下属买东西,吃亏的永远都是手下。
    他苦着脸狠狠的瞪了张金良一眼,要不是他将梁捕头家说得这么清贫,县尉也不会让自己去买这么多东西了。
    孔中海又瘦又矮,猴精猴精的,让他做这样吃亏的事当然不肯干的。
    可是他精,韩忠卫比他更精,他的眼色被韩忠卫尽收眼底。
    看他苦着脸的样子,韩忠卫马上明白了他的想法。
    “范山,你带上钱跟着孔捕快一起去,顺便也给我们自己买点吃食。”
    韩忠卫掉头吩咐道。
    “大人,此等小事小的便能做好,必须麻烦范兄弟。”
    孔中海见韩忠卫提出要拿钱,连忙摇着手说道,这样的事要是都让大人掏钱,那以后自己就真的不要再在县尉手下混饭吃了。
    “孔中海、张金良,有件事希望你们能记住,本县尉的话从来不喜欢说第二次。”
    韩忠卫淡淡的道。
    “是,是。”
    孔中海见韩忠卫语气开始冷淡,头上的汗立马又喷了出来。
    别看新来的县尉年轻,可却是那么难伺候呢。
    原本上司越是这么说的时候自己就应该越坚持,谁不会逢场作戏?自己要真是用了他的钱,谁知道以后会不会被他记恨?孔中海决定还是要自己掏腰包,但却要瞒着韩忠卫,这件事现在韩忠卫也许不会知道,但以后他总有知道的一天,特别是那范山,一定是县尉的心腹,只要他知道是自己花了钱,相信县尉也很快就能知道。
    但是当范山牵出三匹马的时候,孔中海知道自己也许错了,整个昌化县,除了吴员外家有过三匹马外,也许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