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武侠仙侠电子书 > 六朝时空神仙传 >

第380章

六朝时空神仙传-第380章

小说: 六朝时空神仙传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难怪那沮渠蒙逊会那么容易的就投降了!

以前听说长安被汉军用了一个多时辰就打了下来,姚兴仓惶弃城而逃,这种事情,他们还不怎么相信,太过夸张了。

但是现在看到金城都这么简单的被刘胜之打了下来,所有人都不得不信了!

果然是有天命在身,能人所不能!

就好像当年光武帝的昆阳之战一般,流星坠地……这都是陨石攻击了都……

想到此处,李暠越发的信服,当今这世上,能够再次混一天下,挽救元元的,也就只有刘胜之了!

汉室再起,炎天再造。已经是能够看见的事情了!

想到此,李暠甚至有些浑身血液沸腾的感觉。

南山这里房屋密集,书声琅琅。许多茅屋都掩映在苍松之间。

只有走近了,方才能够看到许多黑衣儒者跪坐其间,一个个心无旁骛,用心读书。

即使是见到李暠陪着刘胜之亲自前来,却也没有丝毫惊动。

当然,也和两人轻车简从,李暠又是经常出入其间有着关系?

便是刘胜之看着此地肃穆的气氛,还有着弥漫在此地的五彩云气,也都是心中倏然而惊。

这等庞大的五彩云气,甚至超过了刘胜之所见过的任何神社庙宇。充斥四方之中,有着无穷的力量。

便是,刘胜之亲自来了,也都能够看到这五彩云气之中所蕴含的无比力量。

虽然这力量对于刘胜之并无半点敌意,但是隐约都能够给刘胜之带来压迫感。

任何一个人恐怕都不会想到,就在整个中土大乱,天下纷纭,十不存一的时候。而那些学问,尽数都被世家所垄断……

居然还有着一片净土,还保留着儒家最后的精英,还传承着儒家最后的道统所在!

“此地有着多少士子?”刘胜之问道。

“我凉州读书成风,常年在此地读书的士子不下五百,郡内更有其他多处学校。可以说,人皆读书,民皆知礼!”李暠自豪的说着。

刘胜之闻言,露出一丝喜色。李暠虽然说法有些夸张。

但是刘胜之却知道,在另外一个时空轨迹之中,三十多年后,北魏太武帝拓跋焘,迁凉州民三万家于京师。

这些凉州之民,不仅给北魏带去了人口和技术之外,最为重要的就是,给北魏带去了完整的汉家制度和礼仪,还有那完整的儒学传承……

原本的时空之中,江左世家看不起江右之人,以荒人视之。

就算是出身弘农杨氏的杨佺期都被江左之人看成是荒人……

要知道,弘农杨氏在后汉三国时代,那是妥妥天下名门,不知道比琅邪王氏门第高了多少!

但是,就是被看不起。这其中有着诸多原因,但是其中很重要的一条,便是江右战乱太多。文化礼仪缺失,便是世家大族,传承也不完整。

在另外一个时空轨迹之中,陈庆之白袍杀入关中之后,方才发现,北地的人物,文化等丝毫不比江左差,甚至犹有过之。

这其中,最大的原因便是。拓跋焘拿下凉州之后,迁徙了三万家百姓。却是把在凉州传承完整的东汉时代的文化知识,重新传回了中土……

礼失而求诸野!

中土失而存诸四夷!

这方才是刘胜之的真正的目标,也是这次出兵的真正目的!

第037章儒家大宗师

刘胜之现在手下人才缺口极大。就算是得了关中,荆州和蜀地的世家和各路人才。

但是对于人才的缺口还是大的不可思议。

要知道,刘胜之所准备重建的是大汉那般,一直深入到乡里之中的强势政权。

而非是明清之后那种皇权不下乡的模式……

为什么到了明清之后,生产力国力人口规模等等方面要远超汉唐时代。

但是战争动员能力却是越来越弱?

秦汉时代,动员数十万大军,进行远征的战役比比皆是。

而到了明清时代,前期还能马马虎虎的凑举行这样的战役,到了后期,动员一二十万大军,就要拖垮整个朝廷……

究其原因,就还是在于国家对于基层的控制。

秦汉能够把税收征发到每一个百姓头上,而到了明清时候,那县令只能够管到县城之中。除了县城,却就完全两眼一抹黑,完全靠着乡绅自治了……

这般所需要官吏的数量自然是极多,而在这个时代,知识和文化的普及说出来就是一个茶几,上面摆满了悲剧。

凉州此地这么多的读书人,对于任何一个有志于长治久安的政权来说,都是极其宝贵的财富……

再者,还有就是那儒道的力量……

要知道,这凉州之地可和后世不一样,这般时代,是汉家人口绝对占优势的地方。单单西汉平帝时,河西四郡共有71270户,28万多人。

到拓跋焘的时候,犹自能够迁徙三万家百姓。单单如此,就能够看出,此地汉民之多了。

在整个汉代,这凉州经济文化都是十分发达,凉州世家以儒学见称。

到五胡乱华之后,整个中原地区战火弥漫,干戈不息,而河西地区则秩序安定,经济丰饶,既为中州人士避难之地,复是流民移徙之区,百余年间纷争扰攘固所不免,但较之河北、山东屡经大乱者,略胜一筹。

自汉以来,河西地区特别是敦煌,已是文化极盛之地,文人学士早已大量涌现。而西晋王室内乱,中州云扰,从最早的张轨出牧凉州,保境安民,兴办文教,选拔人才,就为凉州本地的文化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永嘉之乱时,京城士大夫就认识到,天下方乱,避难之国唯凉土耳。建兴之乱后,晋王司马保败亡,其众散亡凉州者万余人。

大量中原庶士避居凉州,就使河西文人学士大为增加,更最终在这偏僻一方,连接西域之地,保存下来了东汉以来文化和儒家道统最为完整的传承。

这打天下需在马上,但是治理天下,却远远不够。

尽管江左也保存着相对完整的文化礼仪,但是玄学大盛,儒家道统却是几乎不存了。

而这个时代不论是关中,还是山东,虽然不敢说是文化荒漠,但是顶多也就是少数一些世家成为文化孤岛而已……

重建一个大一统的帝国,若是没有文化上的软实力在其中支撑,那却又如何可能?

更加重要的是,刘胜之需要儒学传承的支持。

反正汉儒是最接近于宗教的儒学!绝对不会像是,明清时代一样对于佛道格格不入。

就这么想着的时候,已经看到一个四十多岁,面色红润的儒生缓步而来。一种说不出道不明的凛然庄重的气势,就已经扑面而来。

“好厉害!”刘胜之微微惊叹一声,已经认出这正是儒家所谓的威仪。

但是刘胜之来到这个时空这么久,真正能够见到如此的儒家威仪还是第一次。这当真是一位儒家宗师级的人物!

一瞬间不用多说,刘胜之就已经知道此人是谁了,快步走前两步,当先行礼:“后学末进刘胜之,见过玄处先生!”

如果刘胜之认得不错,此人应该就是刘玄处了。也正是这一代的凉州儒学宗师,和其领袖人物。

刘玄处急忙闪过,不敢受刘胜之这般大礼,道:“陛下何必如此多礼,臣不敢当!”

刘胜之听了,心中就放了下来,事情成了!

如果,这个刘玄处没有意思合作的话,如何肯称臣?

却笑道:“玄处先生为儒家大宗师,后学晚辈倾慕已久!”

这就是说,我虽然是汉家天子,道教首领,但是同样也是儒家中人的。

那刘玄处的眼神之中,就透出光彩来。仔细看着刘胜之,年岁并不大。但是自有一直从容自若的风采。

心中一时间不由感叹起来,这位汉家天子表现的如此从容温和,谁又知道骨子里却是相当的骄傲呢?

刘胜之明明知道,只要传一封信来,李暠就会率领大军配合汉军的一切行动。

但是,刘胜之却偏偏并没有这般做,而是用了自家的力量,轻而易举的打下金城郡,逼降了沮渠蒙逊。

这不仅是在他们面前展示了汉军的力量,同样也足可见刘胜之骨子里的骄傲……

不过,接着刘玄处就笑了起来。混一天下,一扫六合的雄图霸业之主,若是连这点霸气也都没有,又如何能够让人信服追随呢?

自永嘉南渡,天下丧乱已经一百多年了。

这么漫长的时间之中,让人怀疑这天下永远不会再次太平。却怎么也不会想到,眼前这个年轻的汉家天子,再举赤帜,又要再造炎天了!

只是那位大神土德而王的计划,却再失败了!

哼,事不过三!刘玄处心中冷笑着,这位大神已经失败了可不止是两次了。

天下神道人道尽数遭劫,气运反噬之间,冥府崩溃,这位大神本身也都陷入了沉睡之中。

既然没有能力,那就只好换人了!

天下再这般动荡下去,却是整个东土神州也都危险了!而儒道道统,更是有着断绝之危!

想到此处,刘玄处不由低头道:“臣为汉家臣子,陛下想要用臣,只是一句诏令罢了!”

刘胜之哈哈大笑:“多谢玄处先生了,既然如此,我便任玄处先生为太师,军师将军,跟随在朕身边。为我出谋献策,时时督导于朕!”

第038章南华老仙

刘玄处浑身一震,太师是三公之一,更加重要的是,按照本来名义所谓的太师便是帝师之意。帝王之师,身份无比尊崇……

可不是后世这名头用滥了的时候,到处分发给人,却早已经忘记了这官职真正的含义!

“臣,敢不尽力!”刘玄处说道。

刘胜之再次大笑:“好好好,有师父相助,朕心再无忧虑了。西凉侯,这凉州就交给你了,朕不日就要提大军前去和姚兴决战!”

李暠大惊:“主忧而臣辱,安有臣躲在后方而任凭天子去冒险的?陛下不如在凉州为我压阵,我带着兵马去讨伐那姚兴!”

刘胜之微微摇头,叹气道:“姚兴可不是那么简单对付……此事不用再说,西凉侯坐镇便是凉州便是。朕封你为凉州牧,待日后扫平这甘陇诸胡,再和朕一同回长安吧!”

“臣遵命!”李暠和那刘玄处心中凛然,看起来刘胜之应该也得到了姚兴串联诸胡族,要组建联军对付汉军的事情。

不过,既然如此,刘胜之还坚持决战,想来,一切都策划好了!

刘胜之用兵鬼神莫测,经历了这金城一战之后,两人彻底的信服。自觉着自己用兵打仗的本事远不如刘胜之,既然如此,他们自然不好多说了。

刘胜之满意一笑,这权威就是这般慢慢的竖立起来。

“陛下,有件事情你可能还不知道……”投之以桃,报之以李。

刘玄处既然已经代表了儒道彻底的倒向了刘胜之这条大船,就不得不有所表示:“黄神越章有着一个行走在人间的分身……”

“什么?”听了这个消息,刘胜之当真吃了一惊:“此神不是早已经受了气运反噬么?早都已经沉睡,如何还有分身……”

“这分身修行的是仙道,早已经到了长生之境。是从汉末一直存在到了现在……”刘玄处叹息的说着。

“他不会有个名字就叫做南华老仙吧?”刘胜之轻笑道。

刘玄处正色说道:“陛下所说正是,一点没错……”

刘胜之的眼神顿时严肃了起来。

“当年西汉末时候,我儒道之中也有着一些败类受到此神之欺骗,信了那火德已衰,土德当盛……做出了糊涂事情……”

刘胜之自然知道此事,那王莽篡汉之时,却就根本已经得到了整个儒道的认同。

甚至只要看看,王莽篡汉时候,居然毫无任何阻力,再相比一下东汉末年的朝官自董卓以来一批批的被杀,犹自有那么多的人拥护汉室。就可以看到其中之一般了……

不过,这种事情,往事已矣。东汉之后的儒道可就完全不同了。

刘胜之并无和这些儒道算旧账的意思,要算也是光武帝的事情……

不过,从那个时候起。这背后一直就有着一个影子,在不断地和大汉为敌作对。

只要看看王莽称帝之后,自称应土德而王。

再看看那汉家败亡过程之中,那汝南袁氏一家在背后出了多少力……

袁绍袁术两兄弟打的如同狗脑子一般,但是却都认为自家应土德之兆头。

便是江左的曹操孙权,也都要凑这个热闹。

甚至在到后面的鲜卑各族所建的王朝,那北魏可也都是土德而王……

再到后面的大唐,却也是一般啊!

这其中一个幽灵一样的影子,一直影响了天下大局几近千年之久……

而其中的神道变革,也都暗自笼罩在其中。

这等事情,当刘胜之最初认识到的时候,想到自己要对付的是这么一个如此强大的存在,都忍不住不寒而栗。

但是随着时间的过去,刘胜之却早已经对此有了足够的心理准备。

便是再强大的敌人如何?却又如何能够阻挡自家的崛起?

若是如此,他这穿越岂不是白来了?

更不要说,乾坤挪移神符这等来回穿越的神器了!

关中

王镇恶看着滔滔黄河之上,一艘艘船只已经渡河而过,在对面的蒲坂布成大阵,心中不由得松了口气。

只要没有拦截,这次渡河就成功了大半了。

虽然隔着一条黄河,但是姚硕德带兵已经离开河东的消息,汉军如何会不知道?

他冷笑着,既然如此,那么河东之地,却自然不会放过了!

“姚硕德能够带着后秦兵马离开,肯定是和拓跋部勾结在一处了。看来在陛下那边的压力一定很大!”王镇恶喃喃自语。

想着刘胜之率领两千骑兵出氐道,长驱数千里而灭吐谷浑,收服羌氐骑兵数万。

这般辉煌战绩,便是在那东西两汉全盛时候,也都是了不得的壮举。

而现在,刘胜之更是轻易做到。王镇恶就觉得浑身热血沸腾,恨不得立刻出萧关和陛下汇合,在陛下麾下,扫荡那些胡族。

可惜,陛下传来的命令,却是要他乘机扫荡侧翼,拿下河东。如果可能,更是要威胁到拓跋部……

在王镇恶看来,这不是什么可能,是一定要办到的事情!

他一定要以最快的速度拿下河东,然后从河东出塞,把拓跋部的心腹之地给闹的天翻地覆,让其腹背受敌,以减轻陛下的压力才是!

想到如此,王镇恶的心中已经是一片火热。二姚的精兵显然并没有全部撤走,还有着一部分看守后路,还得早日解决……

同一时刻,萧关关城之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