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刺明 >

第364章

刺明-第364章

小说: 刺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量的鞑子在街上巡逻,将发现的汉人拘系起来,然后押送上船,全部送往辽东。这是鞑子的一贯做法。一来是为了增强辽东的劳动力,二来是为了避免藏有奸细。城内一个汉人都没有,奸细自然就无法藏身了。正是因为如此,汉人在登州城内几乎无法立足。所有的情报工作,都陷于瘫痪。
    鞑子到来,最可怜的就是那些进入登州城出亡的人群了。他们大部分都是莱州府和登州府的大户人家,因为害怕虎贲军和闻香教而躲在登州城里面的。原本以为登州城平安,可以遁藏一时,以后有机会在卷土重来。没想到,鞑子突然到来,他们的命运一落千丈。他们被鞑子全部抓走。所有的家产,自然是全部没有了,本人也酿成了奴隶。这时候的他们,着实是后悔了。早知道,还不如跟着虎贲军混呢
    原来的登莱巡抚衙门,现在已经被鞑子占据了。在衙门的附近,全部都是林立的摆牙喇鞑子,虎视眈眈的盯着四周的每一个人。要是熟悉鞑子军制的人就能看出来,这些摆牙喇鞑子,全部都是属于正白旗和镶白旗的。自从进入登州城以后,鞑子的正白旗旗主多尔衮,镶白旗旗主多铎,就居住在登莱巡抚衙门里面。
    至于登莱巡抚衙门原来的主人,登莱巡阮大铖,自然是被撵走了。不过,今天阮大铖又回到了登莱巡抚衙门。只是他回来这里,不再是发号出令,而是为多尔衮和多铎介绍山东的详细情况。
    多尔衮和多铎是同父同母的亲兄弟,和阿济格一样,是努尔哈赤最喜欢的几个小儿子。努尔哈赤临终的时候,将自己最强大的军事力量,总共是两个旗的军力,分给自己的三个儿子。可惜,他们那时的年纪太小,不太懂事。而他们懂事的母亲,却被皇太极借故逼死。因此,他们三兄弟,尽管手上有强大的武装力量,最终还是斗不过皇太极。
    事实上,自从努尔哈赤死了以后,皇太极继位,他们三个的日子,就不太好过。皇太极忌惮他们三个手上的牛录太多,对自己构成威胁,于是屡屡寻找借口,要剥夺他们手上的军事力量。为此,他们各自统帅的旗,被调剂了好几次。原来的正红旗酿成了正白旗,而原来的正白旗酿成了正红旗,隶属的牛录数量,也有所减少。
    幸好,迫于公众的压力,皇太极不敢做的太过分,最终多尔衮和多铎还是保存了正白旗和镶白旗的大部分牛录,依然拥有比较强大的军事力量。这也是他们能够活到现在的最基来源根基因。如果没有这些牛录,他们三个,早就不知道死在哪个角落里面了。
    相对有勇无谋的阿济格,年少轻狂的多铎,多尔衮最大的特点,就是沉稳,能忍。他很是伶俐,也很是能忍。他晓得应该在什么时候发力,应该在什么时候忍耐。没有需要的事情,多尔衮历来不会去做。可是一旦出手,就要做到底。因此,皇太极最忌惮的也是多尔衮,对多铎和阿济格反而不怎么在意。
    皇太极逼死了三人的母亲阿巴亥,阿济格和多铎一度都很是激愤。只有多尔衮显得很沉寂。对母亲阿巴亥的死,多尔衮装作什么事情都没有产生过。他知道,现在还不到报仇的时候。现在的他,是要保存自己,壮大自己。他默默的利用一切的机会,壮大自己的军事力量。
    对鞑子来说,壮大自己力量的最好机会,固然是四处征战了。满人最看重战功。只要你有超卓的战功,能够为族人谋取利益,哪怕是皇太极想对你晦气,也要衡量再三,以免引起众怒。同时,在不竭的对外征战,对外掠夺中,自己的财富,自己的牛录,也可以不竭的增加。
    因此,多尔衮从十五岁的时候开始,就征战沙场了。相对阿济格和多铎的一味只知道杀戮而言,多尔衮更加看重政治手腕,更加注重计谋的运用。规画东江镇的投降,就是多尔衮的杰作。事实上,这简直花费了多尔衮很多的心血。可是,这一切,都是值得的。现在,他的双脚,已经牢牢的踏上山东的土地。
    山东,是明军力量相对亏弱的区域,又是明国重要的战略要点。鞑子只要在山东站稳脚跟,就可以北上京畿地区,西进明国的核心腹地,切断大运河,南下富饶的江南。只要想到富饶的江南,多尔衮就精神大振。
    去年,皇太极率军从长城入寇,抢到了几百万两的白银,就高兴得不得了。北方的苦寒之地,尚且能够有如此的收获,要是到江南去抢掠一番,会有什么样的收获?只要想一想,都令人热血沸腾。
    在控制了登州城以后,多尔衮的下一个目标,固然是控制山东。多尔衮对这个目标,是布满信心的。唯一遗憾的是,因为海路阻隔的关系,大金军无法大量的进入登州城。到目前为止,大金军在登州城的军力,还没有跨越一万。登州水师还没有被鞑子完全消化,无法阐扬最大的运输能力。鞑子数量众多的战马,也还没有运输过来。
    希望那个王庭瑞,能够迅速的拿下黄县,先买通通向山洞内地的道路再说。登州城的一切后勤运输都要依靠辽东,连战马的草料都是,这是个很是致命的处所。幸好,登州水师可以从辽东和朝鲜两个处所,运来物资,暂时还是无虞的。可是,从久远来说,大金军还是要在山东就地取粮的,不克不及依靠后面输送。
    “两位贝勒爷急报”
    正在这时候,鞑子的探子急仓促的到来。
    “嗯,说。”
    多尔衮随意的说道。
    “两位贝勒爷,我军在黄县受阻,伤亡惨痛。”
    探子飞快的说道。
    “黄县?”
    “你慢慢的说来。”
    多尔衮眉头一皱,随即镇定自若的说道。
    “王庭瑞?”
    “简直是废料”
    “连个小小的黄县都拿不下来,要来什么用?”
    探子详细的描述了黄县的战斗,话没有说完,多铎已经怒气冲冲的叫骂起来了。大金军首战晦气,他固然不愉快了。
    多尔衮深沉的看了多铎一眼,多铎才悻悻的闭嘴。
    “张准?”
    多尔衮慢慢的咀嚼着这个名字。
    对张准这个名字,多铎和多尔衮都有点陌生。他们在辽东的时候,都不曾听过张准的名字,一直到后来,他们准备攻略山东的时候,才在相关的情报里看到张准的名字的。不过,他们对张准的了解,简直不多。于是,多尔衮的目光,自然是落在了阮大铖的身上。这里三个人,要说谁最清楚张准的秘闻,自然是阮大铖莫属了。
    阮大铖急忙说道:“十四贝勒,这个张准,即是山东的最大祸害,手下简直有一群亡命之徒。他要是挡在黄县,却是不成轻而视之。”
    多尔衮若无其事的说道:“你且将他的事情说说。”
    阮大铖不敢隐瞒,便将张准的事情,都全部说了一遍。张准如何在浮山城起家,如何处处惹是生非,如何的荒yin好色,如何的阳奉阴违,如何的扩展土地,如何消灭田横岛的鞑子,都描述的十分详尽。这些事情尽管是杨文岳经手,杨文岳还因此受益了,可是,接任杨文岳的阮大铖,还是十分清楚的。
    听到张准居然消灭了田横岛的数百鞑子,多铎露出难以置信的神色,屡次要插话,结果被多尔衮制止。多尔衮的脸色,始终没有什么大的转变。一直听到鳌拜的名字,多尔衮的眉头,才明显的皱了一下,似乎对这个名字有点印象,好像是想起了什么事。
    多铎低声的插嘴说道:“当初和我们打斗的那个家伙,就叫做鳌拜。又是镶黄旗的,一定是他没错。真是想不到,他原来是在田横岛。我就说,这样的一个勇士,怎么在后来历次的大战中,都没有听说过他的名字?可惜啊可惜,真的是太可惜了。当初我还想怎么将他转到我们镶白旗来呢”
    被多铎这么一嘟囔,多尔衮也想起来了。原来,他们曾经和鳌拜产生过冲突。那时,他们两人都隐瞒了身份。他们两个哪里是鳌拜的敌手?结果,两人都被打得鼻青脸肿的。回去以后,两兄弟还想将鳌拜转到自己旗下。可是,转旗是需要获得皇太极批准的。那时候,他们和皇太极的关系都欠好,于是就暂时压下来了。后来,就没有了鳌拜的消息。慢慢的就忘记了这回事。没想到,鳌拜居然死在了张准的手里。
    “十四阿哥,我去黄县看看?”多铎马上忍耐不住了,跃跃欲试的说道。他年少轻狂,最喜欢兵戈,初来乍到登州城,更是要表示自己一下的才调。
    “没需要。对一个张准,居然要十五贝勒出动,那算什么事?让哈宁阿去吧,他应该能够对张准的。”多尔衮摇摇头,缓缓的说道。
    多铎想了想,点颔首,暗示赞成。
    哈宁阿是镶白旗的大将,甲喇章京,一直都跟随多尔衮南征北战,可谓是多尔衮的心腹。难得的是,这个哈宁阿,在勇猛之余,还晓得用脑,不是蛮干的那种。在鞑子的头目里面,这样的人物,还是比较少的。大部分的鞑子头目,都是武夫一个罢了。
    多尔衮立即叫来哈宁阿,叮咛了一番。
    哈宁阿大声说道:“什么张准没听过”
    多尔衮皱眉说道:“你的任务,是拿下黄县其他的,你不要管”
    哈宁阿承诺着,转身出来。
    片刻之后,大队的鞑子兵,在哈宁阿的率领下,出了登州城。他只带了三个牛录的军力,总共是九百人左右。鞑子的后续军队,还在辽东地区,无法一下子输送过来。对鞑子最重要的战马,目前还在运输傍边。因此,哈宁阿的这三个牛录,都是步兵。
    固然,鞑子是不会零丁出动的。协助哈宁阿作战的,还有东江镇的叛军大约七八千人。率军的正是东江镇原来的参将袁安邦。沈世奎手下两个最得力的参将,王庭瑞、袁安邦都投靠了鞑子,东江镇的明军,基本上也就跟着投靠鞑子了。这样一来,多尔衮手上掌控的明军叛军,就有了三四万人。他固然要将这三四万人充分的利用起来。
    哈宁阿汇合了袁安邦的叛军以后,浩浩荡荡的来到黄县的前线。王庭瑞和朴大成急忙上来迎接。哈宁阿狂妄的挥挥手,就算是见过面了。对鞑子的狂妄,王庭瑞和朴大成,自然不敢说什么。固然,王庭瑞的内心里,有没有狠狠的腹诽一番,就谁也不知道了。
    一路上,哈宁阿都是满不在乎的神态,认为黄县的失利,是叛军太无能,而不是守军太厉害,只要大金军达到黄县,必定能够顺利的拿下。可是,到前线去看过以后,哈宁阿的脸色有点变了。前面的野地上,居然躺着这么多叛军的尸体,可见战斗的惨烈。
    他简直很勇猛。可是,他绝对不是傻蛋。傻蛋是不会获很多尔衮的信任和重用的。他马上意识到,黄县的守军,简直是不容易对的。要是自己不小心,一味蛮干的话,只怕是要吃大亏的。
    “怎么回事?”
    哈宁阿用生硬的汉语问道。
    “黄县……”
    王庭瑞急忙详细的描述战斗经过。
    哈宁阿一脸的肃然,一言不发的听着对方的描述,眼神却远远的打量着黄县。可惜,他的距离太远,根本看不清黄县的守军。从远处看过去,黄县就是一座破旧的县城,没有丝毫值得特别注意的处所。城墙和辽东的那些明军城堡比起来,要逊色得太多。要不是看到地上横七竖八的尸体,哈宁阿很难相信,黄县的守军,居然能够爆发出这么强的战斗力。
    “黄县守军,到底有几多人?”
    哈宁阿忽然打断王庭瑞的话,冷冷的问道。
    “不知道……”
    王庭瑞苦涩的回答。
    “蠢货”
    哈宁阿狠狠的骂道。
    居然连黄县的守军有几多都搞不清?打什么仗?
    “把你的军队撤下去”
    “整顿”
    哈宁阿怒气冲冲的说道。
    要不是多尔衮屡次三番的强调,对汉人的降将,要客气看待,哈宁阿早就对王庭瑞不客气了。这么无能,还能统兵,看来明国真是气数已尽了。
    王庭瑞的残兵败将撤下去以后,哈宁阿就开始排兵布阵。他只有三个牛录的军队,是必须节省使用的,只能是用在重点的攻击标的目的。因此,攻击的主力,还是袁安邦的八千叛军。固然,大金军也不克不及完全不介入进攻,否则,借刀杀人的意图,太明显了。多尔衮是不会允许他这样做的。
    “你们攻击其他三个门”
    “我们大金军攻击东门”
    哈宁阿很快做出了决定。
    “遵命”
    袁安邦对此并没有异议。
    从地上尸体散布的情况来看,守军抵挡最激烈的,显然是东门。既然鞑子将东门的攻击任务接过去,他们自然是乐得轻松了。固然,未必有那么轻松。其他三个城门的外面,也有很多叛军的尸体。由此推断,其他三个城门的守军,也是相当强大的。
    一时间,袁安邦也想不明白,这个小小的黄县,守军的战斗力,怎么这么强?就算是关宁铁骑,也未必有这么厉害吧?更要命的是,他们对这个张准,了解得简直不多啊
    “做好攻城的准备”
    哈宁阿大声喝令自己的手下。
    鞑子的战斗准备,是很是迅速的。很快,所有的鞑子,都做好了攻城的准备。尽管鞑子面前的空地上,躺着大量的叛军尸体。不过,鞑子却是一点都不在乎。在他们看来,这些叛军的战斗力,和大金军是完全不在一个档次的。明军的战斗力,实在是太渣了,除守城,一点用处都没有。
    在哈宁阿的放置下,朴大成的一千朝鲜仆参军,负责扛着云梯、檑木等攻城武器。后来,哈宁阿举得檑木实在是太沉了,拖延了攻城的节奏,于是抛却了檑木,全部都改用木梯。至于大金军自己,是绝对不会扛着攻城器材的,他们自己要腾出手来,对城头的守军。
    黄县的城墙,只有大约两丈来高,相对宁锦前线动辄十丈高的城墙而言,实在是低得不像话,一般的木梯,就完全够用了。以鞑子屡屡入寇的经验来看,只要能够爬上城头,明军就会溃散了。城头上的肉搏战,明军完全不是大金军的敌手啊
    【今天的第一更送到求月票有推荐票的兄弟,也给几张鼓励鼓励】
    本章节由书友上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6 4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