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重生之大明国公 >

第222章

重生之大明国公-第222章

小说: 重生之大明国公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们谈判。
  “尊敬的大明皇帝陛下。”半晌,理查德开口说话了,“不知道贵国与那印度之间究竟是什么样的关系。”
  在场的明朝人听了他的话,虽然面的表情还都没有变化,不过个个在心里面都想向他翻白眼了。大明朝和印度那片地反能有什么关系?那片地方从古到今,都没有被统一过,全都是一个个的部落分布在那片土地。跟一个从来没有统一过的地方,中原王朝怎么会有关系。
  不过这件事情他们可不知道,而在场的明人也绝对不会告诉他们的。
  可是人家既然这么问了,总得给人家一个说法。想来想去,众人心中那个唯一能够想到的就是,统治中原大地的之前几个王朝里,就拿先前的元朝来说,和那里发生过一些战事。但是这种事情说出来根本就没有用。
  半天都没有人出来说话,这也让理查德和乔安娜二人觉得有些怪异。
  “二位,我国与那片地方素有渊源,可谓是由来已久了。”关键时刻,倒是张凡站了出来说话。只不过他这话一说出来,在场的大明人士,不论是皇帝隆庆还是下面的文武大臣,全都是好奇地看着他,根本就不知道他的这个观点是从哪里得来的。
  而理查德和乔安娜两人却是一副疑问的表情,等待着张凡的作答。
  “咳咳……”张凡清了清喉咙,开口说道,“二位或许不知,那片地方你们称之为印度,而我们则称之为天竺。
  “在距今一千五百多年前的时候,便有来自天竺的僧人来到我中原大地,传授佛法,建立了寺院也就是你们所说的教堂了。自那以后,我中原大地便是有了佛教,而且到了如今,佛教在我大明早就已经是根深蒂固,信徒无数了。
  “不只是如此,在八百多年之前,当时统治我中原大地的是一个叫做‘唐’的王朝。那时候,有一位名叫玄奘的僧人,从长安城,徒步而行。跋涉十万八千余里去往天竺,只为去那里求的佛家正经,回来广传佛法。
  “到了如今,佛教在我大明已是气候广大,僧众无数。而这些僧人对于天竺那片地方有着别样的感情。所以……“
  “伯爵大人的意思是,这件事情涉及到了宗教,是吗?”理查德说道。
  “正是如此。”张凡点了点头,说道。
  在场听到张凡这番话的人,包括徐阶、李春芳这样的人,都是用一副吃惊非常的模样看着张凡,仿佛如今,他们才算是真正认识了张凡一样。实在是没有想到,张凡居然会把这种事情牵扯到这面来,实在是……实在是有些让人无言以对。
  对于欧洲人来说,宗教这种东西已经成为了他们生活的一部分,不,比之生活生存,宗教信仰似乎在他们看起来有着更加重要的地位。在欧洲,几千年来,由于宗教问题而引发的战争和流血事件简直数不胜数。到了如今,罗马教廷在欧洲的地位更是如日中天,权威不容他人侵犯。在欧洲国家,甚至一国的国王继位登基,若是没有梵蒂冈的同意以及教皇的亲自加冕,其地位将会难以得到民众和他国领袖的认可。可见宗教在欧洲人心目中的重要性。
  而在大明来说,虽然对于中原,宗教从来都是被帝王们当作一种统治工具在使用,但是其在中原大地的地位也是不容忽视的。不管是佛教还是道教,在中原都有着极高的地位。如今事情已经牵扯到了佛教,而对于大明朝来说,佛教又有着一种特殊的地位。
  虽然不知道宗教问题在大明朝的人们心中到底有着什么样的地位,但是理查德和乔安娜听到张凡的这番话之后,心中却是渐渐产生了一种绝望的感觉。
  
第三百二十七章 东拉西扯
      “既然如此,我看我们还是……”理查德面带着极度失望的表情,很明显那就是一副打算要放弃的表情。
  隆庆和其他那些大臣们看到理查德这个样子,都是紧盯着张凡。虽然他们并不知道是因为关系到宗教的原因才会另理查德如此绝望,但是他们全部都明白,理查德会变成如今这个样子,全都是因为张凡的原因。所以他们如今是全都看着张凡,要他快点想办法。
  “只不过……”没有等到理查德开口说完,张凡就已经再一次开口说道,“正如微臣刚刚所说的那样,这些事情距离我们已经有好几百年的时间了。要知道,几百年的时间,会让很多事情发生变化的。”
  听到张凡的这番话,不管是隆庆,还是下面的大臣们,还是理查德和乔安娜两人,面的表情都发生了变化。只不过前面的人面是露出了欢喜的表情,他们都知道,张凡定然是已经想出了办法来让理查德和乔安娜两人回心转意。而后面那两人则是在面露出了惊讶的表情,不过这惊讶的表情没有过多久也就变成了喜悦的表情,他们明白过来,事情定然是还有转机。
  “伯爵大人的意思是……”理查德虽然面带着喜悦,不过还是用一副带着疑问的表情向张凡问道。
  而一旁的乔安娜也是用着一副满怀希望和疑惑的表情看着张凡,等待着他的解答。
  “是这么回事。”张凡清了清嗓子说道,“就拿那印度来说,当时他们的僧人来我中原大地建立庙宇的时候,已经是一千五百多年之前的事情了。而在大唐王朝之时,玄奘法师去往那里求取真经也是八百多年前的事情了。这么长的时间里面,那里的王朝也是在不断的变化着,甚至于那里也遭受过外族的入侵和奴役。但是我中原王朝却从来都没有打算过派兵前去那里做些什么。”
  “敢问伯爵大人,这是为什么?”理查德听了张凡的话之后,非常不解地向他问道,“既然伯爵大人刚才曾经说过,从印度那里传到贵国的佛教到现在已经有了非常广大的教徒数量,而且他们对于自己所信仰的宗教的发源地有着非常深厚的感情。可是为什么,你们在他们遇到危难之时,却从来都不曾派兵帮助过他们呢?”
  “呵呵,这里面自然是有原因的。”张凡笑了笑说道,“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牵涉到了佛教所特有的观念。”
  “是与宗教观有关吗?”理查德问了这么一句。本身就是信仰基督教的他对于这种情节非常明白,只不过他并不知道对于佛教来说,到底是什么样的教义才会另人们甘愿受到战火的侵袭而不拿起武器反抗。要知道,在欧洲,为了圣城耶路撒冷被伊斯兰教徒国家所侵占的问题,就在不到两百年的时间里面,发生了由罗马天主教廷所领导的六次宗教性军事行动,史称为之子军东征。
  而理查德听到张凡所说的却是,面对着战火,甚至是一族的侵略,却从来没有信仰同一个宗教的外来势力的帮助。这在他看起来,简直是有些莫名其妙。
  “特使先生说的一点没有错,正是因为佛教所独有的宗教性质以及其所倡导的教义,才会有如此情形。”张凡点了点头说道。
  听到张凡的这番话,隆庆和明朝的大臣们都是已经明白过来张凡打算说什么了。话说明太祖朱元璋自己就做过和尚,再加明廷对于佛教和僧人的管理是非常严格的,所以在列的这些人可能都并不是佛教的信徒,但是他们每个人都对佛教有着多多少少的了解。
  刚才张凡的那番话才说出来,他们就已经能够猜到张凡打算拿什么事情往面套了。虽然张凡所要说的在他们看来并不全面,有很多在佛家教义中与之相对的理论。但是张凡只不过是要捡着重要的、用得着的那一点来说,虽然没有说全,却也算不是对佛祖不敬,因此并没有人会在心里面产生什么责怪张凡的想法。反倒是有很多人都在心里面小小地佩服了张凡一把,即使连此时一直都是一心一意想要弹劾张凡的高拱,也不得不在这个时候,高看张凡一番。
  “这个……鄙人心里面还不是很明白,希望伯爵大人能够为鄙人解释一番。”理查德一脸虚心受教的模样向着张凡问道。虽然他的确是想要弄清楚张凡所说的原因,但是这并非是他的全部心思。还有一点,那就是如今既然又有了一些希望摆在他的眼前,那么弄清楚印度那片地方的人们所信仰的宗教的教义内容,在将来必然会给他们的侵略带来巨大的帮助。
  张凡,甚至包括在列的这些大明臣子们,都没有想到这理查德会想的这么远。
  “信仰佛教的人,大都是终日行善积德,其目的就是为了四个字,因果报应。”张凡开口说道。
  “因果……报应?”理查德有些迟疑地跟着张凡念出了这个词语,不过显然,他才刚刚学会没有多久的汉语,并不能够告诉他这几个字的真正意思。
  “是的,不过相比特使还未能明白其中的含义,不如……”张凡说道这里,停顿了一下,看了看四周,突然,指着高拱对理查德说道,“不如就让这位高拱高大臣来为特使先生解释一番。”
  张凡这句话一说出来,大殿之几乎所有人的目光全部都转向了高拱。而高拱本人则也是一副有些惊讶的样子,看着张凡,不解的很。不过他的这种不解没有过多久就变成了带着些许恼怒的微笑。
  张凡这么做倒真是并没有包藏着太多的害心,只不过他是因为高拱在之前老是想着找机会弹劾他而对其进行了根本就是有些无关痛痒的小小报复而已。
  只不过,在场的人们很少有人能够明白张凡的心思。在这些人看来,张凡这么做就纯粹是为了报复高拱而已。不管是隆庆,还是满朝的文武大臣都是在心里面这么认为的。当然,熟悉张凡的张居正和徐阶二人倒是能够明白张凡心里面的想法,不过他二人也不打算对这件事情发表什么意见,反正张凡这么做也没什么,无伤大雅。
  “这位高大人是……”理查德并不清楚高拱是什么人,不过有一点他是非常明白的,毕竟高拱所站的位置非常的靠近隆庆。在这一点面,不管是东方还是西方都是一样的,只有地位显赫、手握的权利越大的人,靠近帝王的距离才会越近。而高拱,无疑是这大殿之出了徐阶之外距离隆庆最近的一个了。虽然理查德并不清楚高拱的身份,但是他也明白高拱必然是一位在大明朝中有着显赫地位的人。如今,他正看着张凡,好让他为自己引荐一番。
  “呵呵,特使先生,这位高拱高大人,可是我朝的大学士,兼内阁大臣。”张凡说道这里,突然打住了,他想到此时的西方虽然有了行使内阁权利的组织,但是却还没有这么个词汇,理查德定然是不会明白的,因此张凡稍稍思考,继续说道,“这内阁吗,打个比方来说,就是那梵蒂冈教皇之下的枢机处,而高大人则正是地位最高的那位那枢机卿。”
  张凡这么一说,理查德和乔安娜两人顿时是恍然大悟。只不过恍然大悟之后,二人看着高拱的眼神也变得异常尊敬起来。张凡刚才口中所谓的枢机卿正是罗马教皇的最高顾问,是仅次于教皇地位所存在的圣职,其工作就是处理机要政务。
  二人顿时就明白过来,高拱便是大明朝如今一人之下万人之的大臣了,对他又怎么会不露出恭敬的样子呢。
  “宰相大人。”理查德向着高拱鞠躬问候道。
  虽说大明建立之初,开国皇帝朱元璋就已经定下来了规矩,不设宰相之职,只设下了几个辅官。而到了成祖朱棣之时,却又有了当值大臣被招进文渊阁,负责辅佐皇帝理政,这内阁便成形了。虽然从头到尾,都没有再用过宰相这么个称呼。但是内阁之中的几个人也是要有个领头人的,所以这内阁首辅便也是自然而然地产生了。
  内阁首辅虽然早就已经没有了之前王朝中那种一人之下万人之,手握着仅次于皇帝的绝对实权的辉煌。但是如今的内阁首辅也的的确确是处在这么个位置面。虽然公开了是绝对不会有人这么称呼的,但是私底下,或者是大臣们的心中,内阁首辅这个职位也早就已经是跟宰相一词画等号了。
  高拱被张凡推出来过后,本来心里面正是非常不爽。但是当他听到理查德用宰相一词称呼他的时候,心中那股抑制不住的满足感爆发了。他脸哪里还有意思恼怒的痕迹,完完全全就是一脸高兴的模样。
  只不过他那副模样看在了明臣们的眼中,都是在心里面大大地鄙视了他一番。
  “嗯,既然张大人推举老夫出来,那老夫也就向特使解释一番,何为‘因果报应拱微笑着对理查德说道。
  
第三百二十八章 因果报应
      “所谓‘因果报应’,或许贵使无法理解,我就简单点说给贵使听听。”此刻的高拱,一脸的自信模样,俨然是一排学术大家的风范,“所谓‘因果’二字,其意简单的很,便是原因与结果之意。而这‘因果’二字加这‘报应’二字,就是指什么样的起因,就应该有什么样的结果。
  “如此说来,可能二位还不是很明白。举个例子,比如说一人终日行善,那么佛家之人则会相信,这人终究会得到好报;而若是一人大行恶事,那么这人也终究会得到恶报。便是这么回事。“
  “宰相大人,您的意思鄙人听明白了。应该就是鄙人在贵国民间之时所听闻的‘好人有好报,恶人有恶报’这个意思。这听起来应该是佛教向世间倡导应该多多行善的意思。”理查德想了想,对高拱说道。
  “不错,正是这个意思。”高拱点了点头说道。
  “可是,鄙人心里面还有一个疑问。”理查德疑惑地向高拱问道,“这种劝人行善的教义,与那里被别的国家攻击有着什么样的联系呢?”
  “呵呵,这联系可就大了。”高拱笑呵呵地说道,“这‘因果报应’可不仅仅是佛家教导众生要行善绝恶的道理,其中还有一条,那就是这因果报应,到了时候必然会出现。不论是你这辈子,还是你的下辈子,总会有那么一天实现。也正是因此,信佛之人都是相信一个理由,若是有什么事情发生了,好事自然是因为自己曾经做过善事,而恶事也就自然是因为自己曾经做过什么恶事。但是佛家中人却不会去强求此事,觉得这正是天给众生的回报,无论是好是坏,都不应该去干扰它。”
  “这么说的话,宰相大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