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重生之大明国公 >

第605章

重生之大明国公-第605章

小说: 重生之大明国公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是现在,他已经觉得累了。虽然如今的朝廷已经稳定了下来,就算是当中的情势是一家独大,但是毕竟是平稳了下来。如今葛守礼想要功成身退,却也是不假,却也是不用太过惋惜的。毕竟如今的葛守礼已经是整整七十岁的高龄了,就算是以后在发生了什么事情,据现在的情况来看,最起码也还得要十年的时间。十年之后,葛守礼已经八十岁了,八十高龄就算是心中还有什么想做的,却也是无能为力了。
  可是即便是如此,突然之间明白了葛守礼心思的张凡,却还是觉得可惜。朝中能够做得到葛守礼这般的人物实在是少的可怜,张凡自己也自叹,自己做不到葛守礼如此。还有个海瑞,身子还算硬朗,还能干得动。但是,海瑞如今也有五十七岁的高龄了。更何况,海瑞为官,清正不假,但是锋芒太露,实在是得罪了太多的人,就算是皇帝很欣赏他,但是因为他得罪的人实在太多,官位却始终上不去。
  当然,不可否认的,海瑞如今的身份官位,能够贴近百姓,能够为百姓做更多的实事。但是张凡明白,光是给几个百姓打抱不平,是根本无法改变如今这整个朝廷的状况的。贪官污吏一直都有,海瑞即便是能够拿尽整个南直隶的贪官,但是天下还是另外的十余省,还有京城当中这些官吏。光是靠着海瑞一个人是根本起不了作用的。
  如今,少了一个葛守礼,朝廷当中,就少了一个能够制约得了冯宝和张居正的人。张凡虽然也相信,冯宝和张居正两人也做不出来什么大的错事,但是他却依旧在担心着。
  不过如今,葛守礼的离开,却也变成了一件不可改变的事情了。即便是张凡不想,甚至就算是葛守礼自己都不想,但是实际上的情况,却是不容他们再去选择了。
  “不必如此。”葛守礼见到张凡的模样,知道他的心里在想些什么,不由得说道,“实际上,我早就已经有打算了,下个月,我就打算向陛下请辞致仕了。虽然有些不舍,不过我心里面倒也真是放下了一块石头。”
  听葛守礼这么一说,张凡有些迷惑了。
  “想来张大人你应该记得才对。”葛守礼说道,“就是隆庆五年的时候,那年高拱不是回家养病去了吗,那时候我就跟先帝提过,想要回家。家中老母尚在,而我在朝四十五年,却是无法老母,实在是大大的不孝。如今,老母虽然尚在,但是毕竟年事太高,身体不便。若是我再不回去,这‘不孝’两字当真就是坐实了。还望张大人要体谅一番才是。”
  张凡看着葛守礼,心中明明知道他所说的都是托词,但是却无法反驳。或者说,在这件事情上面,不管他到底是怎么想的,只能是无能为力了。
  或许,这一切都只是注定了的事情吧。
  正在这个时候,从两人来的地方,隐隐地传来了喧闹声。看来,即便是那些个“求知欲”超强的大臣们,却也是有懂得后退的时候。最起码,这些人显然是明白,就这么一点时间就像从那些个大学士和尚书大人们的口中挖出来什么消息,实在是不怎么现实的了。再说,反正日后有的是时间嘛。
  “看来,现在才算是退朝了呢。”葛守礼笑着说道,“如此,我也要回去了。”说罢,葛守礼对着张凡点了点头,便转身离开。
  而张凡看着葛守礼离去的背影,没有说话,只是抱拳拱手,向着葛守礼致敬一番。
  这个画面,注意到的人并不多,实际上,只有一个张居正而已。只不过张居正看到了之后,心中高兴之余,却也有些失落了起来。
  
第九百三十章 一切顺利
      接下来,朝廷就开始这样吵吵嚷嚷起来了。自从那天的早朝过后,那些大学士跟尚书大人们的家门前就来来往往的没有停过,除非是过了酉时以后,要不然,只要是早朝一下,这些人绝对是不得清闲的。
  好在,如今就如同之前的担心那样。如今的朝廷里,包括大明治下的领土都比较平稳,并没有发生什么事情,也没有什么需要太过操心的事,如今这么乱倒也是看不出来什么问题了。如果说这时候,要是哪里再乱一乱,那麻烦可就大了。
  如今在朝廷里面,众人都知道的事情当中,需要注意些的也就是东北那边了。不过这点倒是没有问题。就拿兵部尚书来说吧,他也是知道行刺内情的人之一,也有很多人想要找他了解情况。但是他只需要一句,朝中有军务要处理,自然而然地就不用担心那些人还能来找他的麻烦了。
  当然,他的这么一句话,可不仅仅只是为了打发那些人而已,他当真是非常在意东北的事情。如今王杲因为某些事情的原因,元气大伤。而就在王杲元气大伤之余,他的注意力暂时也没有再放到李成梁那边,只是盯着自己的后方了。
  而张凡也是如此。他也是知道事情真相的人之一,也有人想要找他了解情况。而且,张凡虽然是锦衣卫,但是他在朝中的形象就是个比较好说话的人,显然那样是没有什么问题的。但是张凡锦衣卫都指挥使的身份,给他带来了很多的方便,他不需要做太多,只需要说一身自己有事要做,别人就不可能再来烦他了。毕竟,如今谁都知道张凡被李太后指派调查朱翊钧遇刺一事,这正是一个绝佳的理由。所以,张凡用这么个借口,不见人,没有人敢心生不满的。
  不过,张凡这段时间,实际上也没什么事情。而且如今又有了这么个幌子,可以算得上是名正言顺地放假了。所以,他也开始关心起来东北的事情了。说到是关心东北那边的事情,倒不如说是他在关心已经去了那边两三个月的王德贵还差不多。
  不过,如今看起来,王德贵一切都不错,而且张凡所交代的任务也完成的非常好。当然,张凡并不是收到了王德贵的什么消息,事实上,自从他将王德贵派出去之后,一直到现在,他都再也没有跟王德贵有过任何的联系。而且他在李成梁那边的眼线,也没有接到过任何的消息,这就说明王德贵要么已经死了,要么就是安全的很,根本就用不着向李成梁求救。而从王杲那边所获得的消息,可以很明确地知道,王德贵是活的好好的,并且还在按照张凡的吩咐执行命令,不断地行刺着王杲手下的将领。
  尤其是进入了八月之后,不论是朝廷,还是李成梁,亦或是锦衣卫、东厂所收到的消息,都写得清清楚楚。王杲这段时间只顾着忙身后的事情,根本就没有精力去关心李成梁那边,更加不用去提他要去骚扰李成梁对于六堡的扩筑了。这么一来,李成梁那边倒是舒服了,但是王杲可就要气疯了。
  据传来的消息说,一开始,他手下的几个将领遭人杀害。王杲刚刚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并不是十分在意,只不过是传下话去,让他们注意一些。但是紧接着,之后的两个月的时间里面,死的人就越来越多了。
  而面对这种情况,王杲也是不得不开始重视起来了。不过他手下的那些个将领,大都是归附于他的那些个小部落的头领。这就有些麻烦了,毕竟虽然是王杲的手下,但是那些人怎么说都是一部之首,平日里若不是王杲传唤的话,这些人全都是呆在自己的部族里的。这么一来,王杲也没有办法派自己的人去保护他们,毕竟那么一来,就给别人一种想要取而代之的感觉。即便这些人是王杲的手下,但是各部归各部,有些东西王杲还是要把握清楚的。
  但是也正是因为如此,让王杲即便是明白了事情的严重性,却也是根本就无法有任何措施。而他手下的那些个将领,也就是那些各部族的头领,即便是被王杲如此地警告过来,但是他们却根本就是当成了耳旁风,左耳朵进右耳多出。甚至于他们当中的很多人,即便是知道已经有很多归顺于王杲麾下的部族首领被人暗杀了,却仍旧觉得自己是安全的。甚至于有的人觉得,这一切就完全是王杲自己一手导演的,毕竟那些个死了的头领,都或多或少跟王杲在以前有些不对付的。王杲是想要借此来震慑住他们罢了。
  当然,这个人选,实际上是当时张凡将王德贵给派出去之前,就让人好好调查过的,然后将名单给了王德贵。最先的十余人,既是王杲手下最为有本事,也是手下的部族比较多的头领,又是跟王杲之间都或多或少有些恩怨的人。这是张凡特意选择的,为的就是在让女真族内混乱起来的时候,还能够让王杲的内部出现麻烦。
  这么一来,所导致的后果就是,没有人能够重视起来,而到了最后,这些个头领是疏于防范,被王德贵他们找到了空隙,得手了。
  这里倒是要说些个张凡并不知道的消息。王德贵他们下手,都是非常的小心谨慎的。无论是针对任何一个人,也无论他们当中有多少天不怕地不怕的绿林人物,但是在做这件事情的时候,他们全都是小心翼翼的,生怕是出了一点点的差错。毕竟,只要这件事情能够办成了,并且能够活着回去,他们就是自由身了。能够活着,又能自由自在的,这种事情对于很多人来说都不是什么奢侈的事情,但是对于这些个曾经失去过自由,甚至于都已经被宣判了死刑的人来说,却是珍贵无比的了。
  当然,他们也可以选择不完成跟张凡的约定,直接走人。但是那样的话,将来他们就要面对着锦衣卫永无止尽的绝杀令,还要冒着让自己的家人也搭上性命的风险。这种风险,没有几个人会愿意去冒险的。
  所以,他们这些人在做这件事情的时候,全都是小心翼翼,也从来不把对于外族人的蔑视带进这种事关自己将来的事情里去。每次动手之前,他们都得侦查一番再动手,而且他们如果能过做得到暗杀的话,那就绝对不会明着去动手。
  几乎每一次的行动,他们都是放到晚上来干的。等到目标深夜睡下了,他们再潜行进部落当中动手。这种暗杀的行动,不宜人多,所以他们每一次,几乎都只是去两三个人,一个人负责下杀手,另外两个负责在跟前把风和接应。当然,其他的十余人也不会离得太远,一旦有什么意外发生,这边会立刻发信号,那边马上就会过来接应。
  这些人倒也不怕不来接应之类的事情发生,毕竟如今他们都是一根绳子上的蚂蚱,一旦出事,绝对不是一个人的问题。而且,下去“干活”的人也不是固定的,是轮换着来的。谁也不敢在这方面做什么动作,那简直就是等于是在拿着自己的性命开玩笑。
  而他们的谨慎,已经是到了一个极端的地步。这一次他们去,可以说是充足的很。**、蒙*汗*药之类的带了很多。有的时候找机会提早下在酒菜里,有的则是用**迷香之类的来应付。好在东北的天气比较冷,即便是夏日,那边的夜晚还是很冷,那些目标自然是住在帐篷离得,这么一来迷香之类的就有用处了。而即便是遇到了那种光是喝酒就已经是酩酊大醉的了,他们动手之前,还是要下迷香,以防万一。由此可见,他们在这件事情上面的谨慎程度,已经是到了怎么样的一种地步了。
  然而即便是如此,这几个月一来,依然是有那么两次,即便是已经将目标杀死,但是却是惊动了其他人,遭到对方部族的围攻。好在王德贵在那些人当中的威望还算不错,接应救援也是相当及时。所以一直到现在,那么多人当中,受伤的着实是有不少。但是却没有一个死亡的。
  总之,东北那边如今就是这么个情形了。有些是张凡知道的,有些事张凡不知道的,而有些事情是张凡一直在关注着的。从目前来看,就算仅仅是张凡所知道的情况也是说明,现在一切的运作良好,并没有什么问题。
  但是即便是如此,张凡也始终都没有放下过对于东北的关注。
  而如今,虽然张凡依然如此,但是现在他毕竟多出了一件事情要做,那就是怎么来表现这一次的遇刺时间是跟蜀端王有关系的。
  自那天早朝之后,沉寂了三天都没有消息。而这整整三天的时间,那些人的兴致却是丝毫不减,一直都在兴头上。
  但是三天过后,事情就不一样了,更多更加直接的消息爆了出来,让京城立刻就喧闹了起来。当然,不只是京城,等再过过,等消息传出去,那会更加热闹的。
  
第九百三十一章 所谓反应
      自从皇帝被人行刺的事情传出去之后,所有的人全都是对这件事情议论不休,不仅仅是那些身在仕途的人,甚至就连普通的百姓们也会讨论这件事情。
  这要是放在平常,绝对不会允许这些百姓擅自议论这种事情的。当然,京城里的百姓有些不一样,他们毕竟自小就活在这京城,这天子脚下,日常里的闲话总是缺少不了这些东西。不过若是在以前,这种事情他们议论起来,若是被官差听到了,绝对是会过来制止他们的。
  但是这一次,情况有所不同。一开始百姓们也是议论,看见官差来了,自然是马上住口。但是渐渐的,百姓们发现,似乎官差们对于这件事情根本就不在意,甚至于,有几次,有的官差听见有人说起这件事情,还过来凑热闹了。这种事情,可以说是前所未有,闻所未闻的。
  当然,这后面,自然是有些牵扯在里面的。老百姓议论这件事情固然是不对,但是却也不会抓他们,毕竟在朝廷的眼中,这些是普通的平民百姓,是未经教化之辈,有些这种情形也是很正常的。最多上前去阻挠一番,让他们不要公开说这些事情,也就算是完事了。
  但是官差,这些个吃皇粮的自然是不能说。
  而如今,就连这些人都敢说这些事情了,而且还说的头头是道,仿佛他们知道什么内情一般。有的更甚,甚至还猜测了一番,有的人说出来的东西,比之仅仅知道这件事情到底是怎么回事的那五个人所作的,还要邪乎,还要让人大叹一番命运的曲折和皇家的命运恩仇。总之,就是怎们玄乎怎么说,那听着比说书的还过瘾呢。
  当然,这背后到底有什么,如今就不必讨论了,那些事情若是说起来的话,牵扯到各个方面,恐怕一天一夜也说不完了。但是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