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重生之大明国公 >

第909章

重生之大明国公-第909章

小说: 重生之大明国公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一千四百一十二章 暂时不加
      本来,朝中的人就不相信曾省吾或者刘显当中的任何一个人会在这种事情上面虚报数字。==HU。要知道,僰人本就很是难打,不说僰人那悠长的历史,即便只是说从大明朝建国,一直到现在,实际上在对僰人的争锋当中就从来都没有讨到过任何的便宜。不管是不是胜利,只要是对上僰人,伤亡的数字上面来看,大明永远是多余僰人的。
  而也正是因为这个缘故,当四川的捷报传来,并且说是大捷之时,虽然很多人都表示惊讶,但是还当真并没有多少不相信的。相信的原因,也并不是因为曾省吾和刘显以往的作风,最主要的是,在僰人的这件事情上面,根本就没有撒谎的必要,哪怕是付出了比之对方还要多的牺牲,但是只要能够将僰人剿灭,就已经是不易了。所以,可以说正是因为僰人难打,因此报上来大捷,这才是会让人相信。
  这么听起来,的确是让人有些不太能够认同,但是实际上也就是如此了。
  总而言之,僰人的事情,如今已经是过去了。而在这场战争之后,立下了大功的曾省吾和刘显,自然是重重有赏,不过这是后事,暂且不提。至于之前张凡为了接近蜀王府,而故意nòng出来的关于曾省吾的事情,虽然有些人也是知道的,不过既然张凡不提,也就没有人再提起来了。
  而张凡不提,倒也是并不是因为sī心,亦或是什么对于曾省吾的愧疚感。实在是因为,在张凡的眼中,曾省吾也是个好官。若是他能够升官的话,将来对于朝廷的好处自然是不少的。
  至于刘显那边,张凡倒还当真是没有多少考虑。一来张凡对于兵事并不算是熟悉,二来刘显也并不是一个有心思的人,即便是他脾气火爆,或者是在战场之上很是用心,但是对于政事,显然刘显并不是那种会投机钻营的人。若是刘显能够上来,手下能够掌着更多的兵力,或许也是一件好事。但是这件事情,张凡并不打算多过问。
  讨论完了关于僰人的事情之后,自然是要说说张凡在四川的时候,正好遇上的那次叛luà书^网^e^看到这次叛luàn,朝中的人当时听到传回来的消息之后也是惊讶无比的。因为之前,那张勇和王新两个人隐藏的实在是太深了,所以在这件事情发生之前,朝中的人,出了张居正和冯宝这些因为跟张凡走的比较近,这才是对于这件事情有所防范的人之外,其他的人根本就是一概不知。而即便是这些知道一些的人,甚至于包括张凡自己,在他没有到四川之前,也并不知道这两人就打算在过年的时候发动叛luàn。所以这件事情对于朝中的影响还是不小的。
  当时接到这个消息的时候,的确是让朝中的人都吓了一跳。明明之前还好好的,根本就一点动静都没有,这都快要过年了,却是突然传过来这么个消息,怎么能不让这些人惊讶呢。当然,惊讶归惊讶,惊讶了之后,应该做的事情这些人还是明白的。
  说起来,朝中的人,若是遇到了别的什么事情,办事的效率或许是时快时慢。但是一旦遇到了这种造反的事情,那就是另当别论了,绝对是第一时间做出来响应的。更何况这件事情又不是别的,正是张凡所报来的。不说这些大臣了,就说朱翊钧这个小皇帝,即便是他现在还没有管事,也绝对会闹腾起来的。
  既然如此,那么这一切的事情就全都好说话了。所有的人,上至太后,下至才刚刚能够站到朝堂之上来的新丁,全都在关注这件事情,那么一来这件事情的办事效率也就变得极高了。
  下面的大臣即便不是出于张凡的原因,但是因为这件事情是叛luàn,是造反,所以他们办起事情来,也是变得极为积极。而即便是不管这些大臣的事,还是有些人,比方说张居正和冯宝这样的,因为张凡的缘故,也是会主动提出来的。
  甚至于,即便是连他们都并不积极,但是朱翊钧和李太后两人却也是不会不管不顾的。当然,朱翊钧的原因,纯粹就是因为张凡的缘故了。而李太后那边,有些是要帮着张凡的原因,不过更多的是,李太后是绝对不会容忍在大明的疆土上有人造反叛luàn的。
  总而言之,不管是出于任何一种缘故,这件事情是马上就定了下来。即便是张凡那边,已经上奏说,他擅自让刘显前往迎击了,但是朝廷这边还是要关注一番的。让张凡全权处理此时,便是将圣旨发下了。
  而张凡也当真是不负所托,这件事情来得快,去的也快,没多久张凡就将事情给解决了。而这一次的事情,虽然说那张勇和王新二人,纠集了两万多人起来造反,但是最后解决了事情之后,出了造反的那边死了两千多人之外,朝廷这边却是并没有多少伤亡。多多少少有一些但是对于这件事情来说,按几百个人几乎是可以忽略不计了。
  如此一来,张凡是再次立下了大功一件,而刘显,前有征讨僰人的大功绩,如今有再一次立下汗马功劳。这两功病赏之下,刘显可以说这一次算是走了大运了。而且刘显本就是朝廷大将,一身征战立下无数功劳,也是朝中认可的将此案。如今再凭着这么一份攻击,升任兵部shì郎也并不是痴心妄想。
  不过不管刘显如何,但是张凡要如何赏赐,却的确是个问题了。如今张凡在朝中的地位高绝,已经是当朝太傅不说,更是朝廷的唯远侯,得着太后的厚爱不说,又是如今朝中的大红人,无人不对其点头的。现在张凡是再一次立下了功劳,若是再行封赏的话,这官位显然是没办法再赏了,要不然可就当真是会树大招风到了极致了。而别的话,难不成这个时候就封公不成?虽然说这种称号,荣誉大于实用,可是如今张凡的年纪还是太轻,再加上祖上也没有先例,这个时候就将张凡封公的话,到时候会不会有麻烦也会说不定。
  但是,若是立了功劳而不赏赐的话,也实在是说不过去。所以到底应该怎么来赏赐张凡,如今反倒是成了一个问题了。
  不过好在,这件事情李太后是早就已经有所打算了。昨天张凡回来了之后,第一时间就去见了李太后,不过李太后并没有提这件事情。但是张凡也压根没有提,毕竟昨天的时候,张凡最关心的还是朱宣圻的事情,根本就没有心思想这些。
  但是李太后不提,张凡自己不想,并不代表李太后就忘记了。所以,李太后实际上是早就已经有所打算了。昨天在张凡离开宫中之后,她也是找了朱翊钧和冯宝过去,说了这件事情。
  原本朱翊钧的意思是,张凡既然立下了大功,这高官厚爵自然是少不掉的。但是也正是因为他太过年幼的原因,这里面的很多问题他都并没有看明白。但是朱翊钧看不明白,李太后和冯宝自然不会看不明白,他们自然明白这其中的道理的。
  所谓,最后的决定就是,这一次张凡所立下的功劳,就不再赐其官爵了,而是改为赏赐一些东西罢了。虽然听起来实在是平常无比,但是既然官爵都不赏了,改为赏赐东西,这东西自然也是要对得上才行的。再加上如今的大明朝,不论是国库还是皇帝的内库中,那都多的是银子,所以这就根本不是什么问题了。
  因此,在今天的早朝上,提到了这件事情之后,圣旨是立刻就发了下来。曾省吾和刘显的功绩另计,但是张凡因为此次主持平叛有功,赏了白银十万两,黄金两千两,另有其余的各种东西无数。总而言之,这番赏赐,换成了张凡所应得的倒还是有些不对等,不过却也是极为丰厚的了。
  不过相对于张凡而言,这种赏赐简直是可有可无的。相比起来那次隆庆所赐给他的钱财,这么十多万两银子,根本就是不值一提的了。不过这件事情跟那件事情的意义是完全不同的,张凡也完全没有必要推让,领旨谢恩了便是。
  而对于朝中的那些大臣来说,这一次即便是张凡只是被赏赐了这些黄白之物,却是并没有加官进爵,但是他们的心中都是明白的很。之所以没有加官进爵,完全就是因为张凡现在的年纪还是太小了一些。但是如今不来,将来始终都会来的。
  因此,朝中的人,更加坚定了要去巴结张凡的那份心思,即便是巴结不上,也要nòng好跟张凡之间的关系才行。当然,这种事情做起来不能太过lù骨,让张凡瞧出来什么就不好了。不过到底应该怎么做,虽然是个麻烦,但是却也只有让这些人自己去烦恼了。
  而讨论完了这一次张凡的四川之行名义上所要办的事情之后,接下来的就是重点了。到底,太后那边对于朱宣圻的事情究竟是个什么打算,如今马上就要见分晓了。
  经过了刚才的事情,到了现在之后,这朝堂上的气氛也是变得稍微紧张了起来。
  
第一千四百一十三章 无缝连接
      之前该说的事情都已经说了,只不过那些事情,说起来如今也只是一些无关紧要的小事罢了,如果不是因为名义的一些问题,实际说不说都没什么。现在用了一点点时间把这些事情办妥了,也就行了。
  而既然这些没什么关系的事情已经办妥了,那么接下来,那就自然是要来讨论正事了。而这正是,虽然说实际跟如今站在这里的人大都没有什么关系,可是却也是每个人所要关注的。
  说起来,蜀王势大,但是朱宣圻在朝中,还当真就没有什么人。虽然有些眼线,也是跟朝中的大臣接触过,但是那也仅仅只是接触罢了。若是当真说起来朝中是不是有什么人跟他串通一气,亦或是帮着他在朝中打点一些事情的,根本就没有。
  倒不是说别的,也并不是朱宣圻不会做人,甚至于一点好处都不给这些人。实在是因为朝中的人都是精明无比,看得清楚局势。朱宣圻之前虽然还没有做出来这种奏想要摄政的魂蛋事情,但是那个时候的朱宣圻,已经是嚣张无比了。而对于朝中的这些人来说,这种嚣张绝对不会是什么好事,就算是现在不出事,将来也肯定会出事的。所以朝中的这些人,为了不引火烧身,会自然而然地抽身而退。因此不管朱宣圻用什么办法,在朝中会买他帐的人并没有几个。
  但是这并不是如今这些人就不关注这件事情的理由了,实际这件事情也恰恰是他们所关心的重点。就如同之前说的那样,这件事情跟这些人本身并没有什么关系,但是跟他们所牵扯到的关系那就影响重大了。这些人不跟朱宣圻有什么关系,但是跟其他的王爷,那关系可是不一般的。
  实际,就光说这朝堂之,作为各个亲王、藩王的眼线的人,光是张凡知道的就有不下二十人。当然,作为锦衣卫来说,这种事情基本也就没什么不知道的了。不过所谓世事无绝对,或许还当真是有着什么人隐藏的很深,甚至连锦衣卫都没有发现也说不定。不过这也只能说,朝中亲王的眼线只会越来越多。
  而如今所需要讨论的,关于朱宣圻的事情。虽然仅仅说的只是朱宣圻一个,但是朱宣圻却是所有的亲王之中最为具有代表xìng的一个。而如今朱宣圻既然做出来了这种事情,到底朝中会有怎么样的反应。而朝中的反应,虽然说也只是针对朱宣圻一个人,但是这反应实际也就说明了如今朝中对于各个亲王的态度了。
  总而言之这件事情,绝对不只是朱宣圻一个人在关注,如今这朝堂的大臣,还有各处的亲王,也全都在关注。到底,朝廷会怎么对朱宣圻。
  而实际而言,这些人的关注,实际有些不太重要。李太后即便是不听张凡等人的劝告,当真是狠惩了朱宣圻,其他的亲王或许是会担心,可是实际他们担心起来,就更加是会夹着尾巴做人了。而只要他们不闹事,李太后也不会去动他们。要知道李太后也并不是个蠢人,她又怎么可能不知道,这些皇亲国戚虽然是凡人,但是当真是动起来了,却也是一件不得了的事情呢。
  总而言之,事情就是如此了。如今,就等着朝中如何下决定了。
  “太傅。”就在众人都在猜想和等待的时候,坐在龙椅的朱翊钧开口了,“听闻你这次前往四川,在蜀王府中住了一段时间可是?”牵这个头的,自然是朱翊钧了。至于说为什么是他,这也是因为如今,也没有其他人适合来说这件事情了。而至于朱翊钧能不能把这件事情说好,这就不是众人所要à心的了。就连张凡,即便是不知道,不过如今看着情形,想来肯定是昨天李太后让他这么说的。
  “启奏陛下,正是如此。”张凡站出来回话,“微臣在四川,原本并未曾想打扰蜀王。只是在查证征讨僰人一事之时,前往刘显大营,却是正好遇见了蜀王府的ì卫。这一说话,微臣才是知道,原来王爷已经知晓微臣身在四川,想要邀微臣前去。之后微臣和几位礼部和兵部的大人便是在蜀王府住了一些时日。”
  什么叫原本并未曾想打扰,你张凡去那里的目的不就是为了“打扰”朱宣圻嘛。不过如今是朝堂之,这种事情自然是不能说的,就算是所有的人都明白,也不能说。所以张凡这么说,自然是无人反驳。但是下面所说的事情,朝中的众人却是明白的。
  的确,当时跟张凡一同去了蜀王府,并且在那里住了一段时间的人可不只是张凡一个,还有其他的几位大臣。再加那几个人比张凡更早回京,所以这件事情朝中的人全都是知道的。
  “哦?”朱翊钧立马做出来一副很是感兴趣的表情,不由得问道,“乃太傅快来说说,说起来朕还未曾见过这位皇叔呢。”这问的倒是有些孩子气了,但是也非常应景,毕竟朱翊钧的年纪摆在这里。说起来,这并不是李太后所交代他的事情,但是朱翊钧却是这么说了,这完全就是他自己加的。只是,他这么一加,倒还当真是应景,这的确是一个十多岁的孩子所会说出来的话。
  张凡对此也并不在意,既然朱翊钧这么问了,不管是出于什么角度来考虑,回答他的话也是正常的。当下张凡就说了一番自己在蜀王府所看见的事务,也包括朱宣圻的一些事情。
  当然,这些事情朱翊钧听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