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护唐风流 >

第6章

护唐风流-第6章

小说: 护唐风流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钱物你不要担心,叔父会想办法的!”刘延景知道自己的大哥一向喜欢救济人,府中并没什么财物,要凑赎金并不是件容易的事,但他自是有办法,也不希望自己的嫂子,还有几个侄儿们为此担忧!

第十一章刘逸的疑问

而在这时,已经知道此消息的刘迈也消了值,匆匆地跑进了府。

“叔父,父亲战败被俘了!”刘迈一进府就跪倒在刘延景面前,痛哭失声。

刘迈知道的情况更加的详细,他告诉家人们,父亲刘审礼所率的前军是在苦战了三天三夜后才被吐蕃人全部歼灭的。

刘远跟着跪刘迈在刘延景面前,继续大哭着,刘逸也只得跟着跪下,但却没哭,只是眼中满是伤心的表情。

如果说,刘逸对于刘审礼兵败被俘的事能保持冷静,除了他后世所具备的这种遇事做到超然冷静的性格外,还因为眼下的刘逸,对刘审礼很是陌生。

刘审礼虽然是刘逸的父亲,但刘逸自苏醒过来后,并没有见过这位父亲大人,留存的记忆中也没有关于父亲的东西,这让刘逸对刘审礼感觉到有些陌生,维系父子亲情的东西刘逸没有感觉到,只是潜意识里有一份因为血缘的关系而产生的亲情,因此在听到此消息后表现的并没有两位哥哥那样悲伤,更能保持冷静。

但无论如何,刘审礼都是自己这具身体的生身父亲,如今父亲被吐蕃人俘虏,自是有不一般的感觉,再加上被刚刚对自己颇为关爱的大哥那伤心的一跪一哭所感染,刘逸心中的那份牵肠挂肚,也在一刹那间涌上心头,还有一种屈辱,原本心中那份傲然的自信遭受重挫所带来的屈辱感,让刘逸深受打击。

不过后世的刘逸到底当特工多年,参加和指挥行动无数,有着那份遇任何事都能冷静面对的心态,在听到前面叔父和刚才大哥大概地讲了事情的经过后,也捕捉到了一些其他人没有注意到的地方,感觉到了其中的不寻常。

按理,此战我大唐军队与吐蕃军队数量相差并不大,前面几战下来我军连续取得胜利,士气正盛,吐蕃人在一定程度上处于守势,我几路大军相互配合,协同作战,可以相互支援,理论上我军应该不会遭此大难的。

父亲刘审礼也是指挥了多场战事的老将,数次领军出征,作战经验丰富,为何却会陷入孤军被敌包围的境地?论钦陵能轻松地将父亲刘审礼所领的三万人马包围,并集其所领二十五万大军的几乎全部对付父亲的前军,最终将这部唐军全部歼灭,作为主帅的李敬玄在哪?为何没有跟进攻击?

父亲刘审礼在与敌遭遇上时,无论如何一定会派人通报主帅李敬玄的,唐军的战力并不算差,前军三万人即使面对数倍于已的吐蕃大军,也是大战了三天三夜才落败,这三天的时间足够李敬玄做出反应,率部支援,为何李敬玄没有率部支持?

还有,刘逸当初疑惑的,为何将大军的主帅换成一介文臣李敬玄,而没用善战的刘仁轨?这其中到底有何内幕?

虽然说还不知道前方战事的具体情况,但一连串的疑团浮上刘逸的脑海中,让他忍不住出声相问:“叔父,侄儿有一事不明白,为何父亲所领的前军在孤军奋战时,后续的大军没有跟进支援?”

刘逸大声的问话,犹如一声响雷,把在痛哭的张延景,还有刘迈、刘远都惊得止住了哭!

刘延景抹了一下眼睛,有些迟疑地望着一脸悲愤的刘逸,“三郎,你说什么?”

见叔父与两位哥哥都注视着自己,刘逸也是加大了声音说道:“我大军有十八万人马,并不处于劣势,此前数战已经有胜绩,那说明我军战力不差,且此呀各部行进间又可以相互策应支持,在父亲前军遭到吐蕃人攻击时候,若能集中十八万人马与吐蕃大军作战,不可能落此下场。父亲兵败,所领大军全军覆没时,后军并没有出现,李敬玄所领的大军为何没有跟进支援?”

几人已经听清了刘逸说的,在抹着眼睛的同时,也都仔细地思考着,张延景略想了下,一下子面色惨白,摇摇头说道:“叔父也不知道其中的具体情况…”

“若是父亲大军被对方包围时候,李敬玄能率剩下的十五万人马,快速攻击的话,那鹿死谁手,还不定,侄儿觉得其中一定会有什么不为人知的原因,才导致父亲所领军惨败的,因此侄儿也想请求叔父,一定要把这事弄清楚,是不是有人故意陷父亲于如此险境,借敌人手除去父亲!”刘逸说话间毫不客气,数次直呼李敬玄这位当朝中书令的名,“侄儿想着这其中一定有不为人知的情况,我们一定要搞清楚,有可能父亲是被人设计陷害的!”

刘延景也很是惊讶于这位最小侄儿的冷静,在乍听到这噩耗之下还能想到这么多,不禁多看了刘逸两眼,“三郎,叔父一定会想尽一切办法查清此事的!”

“一切都寄希望于叔父,希望叔父能帮父亲洗去罪名!”刘迈哽咽着说道。

“大郎,刚刚叔父与你三弟已经在商量了,我们准备一些钱物,去青海将你父亲置赎回来!”刘延景对刘迈说道,“只是去青海,必须要有朝廷的旨意才可,叔父想进宫求见皇上与皇后,讨得旨意!”

刘延景如今与皇帝是儿女亲家,身份自是不一般,想到的事也是出乎刘逸的意外。

刘迈听后想了一下道:“叔父,父亲兵败被俘,朝廷一定会责罪的,侄儿想,我们应该入宫自请罪,并恳请皇上和皇后,同意我们去青海,将父亲置赎回来后让朝廷治罪!”

“叔父也知道,此次你父亲兵败,朝廷一定会责罪的,叔父也想在朝廷的降罪没有下来前,到宫门外自请罪!”刘延景也点头表示同意!

听叔父和大哥这样说,刘逸却是有些茫然,若朝廷真的要降罪于父亲,如此做有用吗?但叔父与大哥决定了,又不好出声质问。

“大郎、二郎、三郎,我们马上到宫门外跪求请罪,趁现在朝廷还未降罪下来之时,”刘延景见兄弟三个没有再说什么,也马上下了决定,“并央请皇上查清此事!”

“是,叔父!”兄弟三个齐声应道,并马上去做准备!

第十二章宫门外请罪

有些疑惑的刘逸稍想了下,也有些明白过来叔父和大哥的意思。

领兵主将兵败,而且败的这么惨,无论是何种情况,都是要被降罪的,府中的人会跟着受牵连,因此第一时间向皇帝请罪,那是必须的,有可能皇帝会认为府上人认罪态度好,会酌情给予轻责,自己兄弟几个及其他府上人作为败军之将的家人,处境会好一些。

除非是因为其他原因之故,就比如是李敬玄畏战,没有派兵支援等因为其他将领的失职行为导致前军惨败,那父亲的兵败才不会被皇帝降罪,府中人也不会跟着受罪,还有可能会受到皇帝的嘉奖慰问,身死者也会得到谥封。

如今前方的具体情况还不知晓,消息唯一的来源就是前方送来的军报,府上人知道的也只有刘审礼兵败被俘这样的事,朝廷将会如何降罪没有人知道,入宫请罪有可能是一个不错的手段,若皇帝李治或者皇后武则天能接见他们,那在面圣时候,除认罪外,还可以提出去青海赎回刘审礼回朝服罪,并请求皇帝下旨查明事情的缘由。

要往青海赎回刘审礼也是必须得到朝廷的同意,不然朝廷有可能认为刘府家人前往青海是畏罪潜逃,或者与刘审礼密谋好的叛国投敌行为,若被以这样的名义降罪,那是要满门抄斩的,这是万万要不得的。

得到朝廷许可还有一个好处,那就是可以得到青海一带边军的支持,不然到了两军对峙的前线,弄不好,就要遭遇意外。

这一刻,刘逸心内有些乱,这些事情都不是他所能把握的,刘逸再次有面对现实那种无能为力的感觉,他为有这样的感觉而感到羞愧。

刘逸怎么也没想到,自己刚刚重生到这个世界才没多久,有一大通想法想去实现,但却没想到,在朝中身居高位的父亲,竟然兵败被俘,家族有可能因此蒙难。这后面的事情如何发展,刘逸连一点把握也没有,刘逸只希望父亲能有男儿血性,不降服于吐蕃人就好,不然真的没有任何挽回的余地了…

再则,父亲也不要被吐蕃人杀害。

---------------

时间已经接近晌午,大明宫宣政殿内,朝会还在举行,不过此时的大明宫正门丹凤门外,出现了奇怪的一幕。

几个用绳子绑着的人,在骑着马跑到丹凤门外后,即在禁卫的警戒线外下了马,跪了下来,跪在最前面的那个中年人边上一家仆模样的人,还将一份折子呈在头上。

正是刚刚传来在青海兵败身死的大唐工部尚书、左卫大将军、时任洮河道行军副大总管刘审礼的弟弟刘延景,还有刘审礼的三个儿子,自缚着到宫门外请罪来了。

刘延景所呈的这份折子,除对刘审礼兵败被俘自请罪外,还央求皇帝同意他们去青海,将刘审礼赎换回来,让朝廷治罪。

刘逸一行在宫门外刚跪下不久,就有一名宫内人员打扮的人匆匆跑到跪着的几人面前,将那份请罪的折子收了过去,并没说什么,即快步离去。

-----------------

正在皇帝李治准备宣布对兵败的刘审礼处罚决定时,一直在犹豫的吏部侍郎裴行俭站了出来,“陛下,臣有异议!”

“哦?!”看到这些年立下不少战功,并且荐人得当,深受器重的裴行俭站出来表示异议,李治稍稍地愣了一下,“裴爱卿有异议,尽管奏来!”

“陛下,对兵败将领的处置,不能一概而定,对其重责,而是要查明情况再作定论!”裴行俭站到殿前,朗声说道,“仪凤二年,吐蕃寇扶州之临河镇,擒镇将杜孝升,胁迫杜孝升劝降松州都督武居寂,杜孝升固执不从,吐蕃人将其放回后,杜孝升重新集结溃部拒守临河镇,吐蕃一时不能进,当时陛下不是嘉其勇,将其提升为游击将军,如今刘尚书面对优势的吐蕃兵力,力战不降,直到重伤才被俘,如此也是忠勇之举,若刘尚书被俘后拒绝听服于吐蕃人,那未尝不可与杜孝升一样的处置…”

“陛下,裴侍郎此言误国,”黄门侍郎、同中书门下三品来济在裴行丛还未说完,即马上站出来,打断了裴行俭的话,“杜孝升只是一介六品的校尉,于战局的进展无关紧要,而刘尚书乃洮河道行军副大总管并前军总管,洮河道行军司马,地位和影响都截然不同,为了督促领兵将领在前方奋勇作战,避免再现大非川和洮河的败绩,一定要给予刘审礼重责,以儆效尤!”

接着左庶子、同中书门下三品张大安也站出来,“陛下,臣附议,不能再对战败的将领姑息了,奖罚一定要分明!”

“陛下,臣也附议!”太子左庶子、侍中郝处俊也表示同意。

裴行俭还想站出来说什么,但想了一下,又犹豫起来。

李治听了几人所言,也有些犹豫了,正想问问帘后的武则天如何决断,这时一名宫内宦官跑进来,在武则天耳边轻声说了几句,并将一份折子呈上来。

武则天打开折子看了看,又轻声招呼李治,“陛下,刘审礼的弟弟还有其三子在宫门外请罪,并请求到青海赎回刘审礼…”说着把折子交给李治。

李治接过折子,看了看,眉头稍稍的舒展开来,“各位爱卿,刘审礼从弟将作少匠刘延景,还有刘审礼三子在宫门外请罪,央求朕允许他们到青海赎回刘审礼,回朝谢罪,你们说如何?”

“陛下,臣觉得应该允!”听到这样的消息,裴行俭在第一个站了出来,“臣以为,刘审礼家人如此行为,正是忠义的体现,若能将刘审礼置赎回来,再治其罪,更可以起警示作用,也可查清战事的具体情况!”

“陛下,臣附议!”一直没出声的尚书左仆射刘仁轨,还有尚书右仆射戴至德也跟着表示认可,见两位尚书仆射都如此表示,其他人在相互看看后,也没有站出来反对。

“既然刘审礼家人自请到青海,诸爱卿也是如此建议,那朕也允,即令其家人前往青海,置赎刘审礼!”李治在问询了武则天的意见后,也做出了决定,“但刘审礼和王孝杰其职俱免,他们的家人,也需留待府中,待事情清楚后,再作处理…”

第十三章三郎,你必须留下

刘延景与刘逸三兄弟在宫门外跪了近一个多时辰,终于等来了宫内的回话。

皇上与皇后拒绝接见他们,但同意了他们往青海置赎刘审礼的请求,但刘延景在上奏的折子中提出的,想当面向皇帝与皇帝请罪,并有事情申诉的请求却被驳回了。

宫内传唤的人也同时也对他们宣布了皇帝的处理决定,除刘审礼的所有官职,除前往青海的诸人外,其他人都需留待府中,不得私自外出。

这样的处理决定并不出乎刘逸的意外,可以说比他所想的要好一些,朝廷降罪于因兵败而被吐蕃人俘虏的父亲刘审礼,除去了其所领的官职,但爵位并没削去,大哥与二哥的官职也保留着,还有叔父刘延景的官职还是没除去,这是一个好兆头,说明朝廷并不一定打算严责父亲刘审礼,事情还有挽回的余地。

在得到宫内的消息后,刘延景和刘逸三兄弟也马上回到府中,将情况告诉家人,并令管家刘年还有刘延景自己府上的管家去准备一些金银之物,以备赎换之用。

刘延景在将哭成泪人的嫂嫂张氏劝到房内后,再将刘迈、刘远、刘逸三兄弟召集起来。

刘延景关上门,对围坐在一起的三兄弟说道:“大郎、二郎,你们两个随叔父去青海,置赎你们的父亲,三郎留待府中,照顾你们的母亲!”

“是,叔父,”刘远和刘迈立即点头应允。

“叔父,为何不让我去?”听刘延景如此安排,刘逸大急道,“我的武功比两位兄长都要好,让我去,我能做很多事的!”

刘逸知道自己的身手比两个大哥要高上很多,而且后世又是从事秘密战线上的工作的,虽然说现在没有狙击步枪、夜视镜之类的特种兵器,但经过特种作战训练的自己,对如何营救父亲,方法和手段上肯定比叔父,还有两位哥哥要强上很多,到了青海,若情况许可,并知道父亲关押在何处,很有可能自己可以偷偷地潜进吐蕃营地去,将父亲救出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4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