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回到明朝当太子 >

第65章

回到明朝当太子-第65章

小说: 回到明朝当太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矛,却是宛若有生命的活物,缓缓而动,等着择人而噬!

此时此刻,自然也有人想着张全斌的话,却不知道,小爷的安排是否有效,是否果真有奇兵,就会在眼前出现!

……路振飞立于城墙之上,额头汗水不停的往下滴,胸前背后,也是被汗水湿濡了一大片,整张脸,原本是威严刚毅,现在却苍白的犹如抹了一层的泥灰,就真的如同一个死人一般。

他虽嘴上不应,对那个少年也称不上对太子的恭敬,但大明文官原本就对皇室中人并不买账,皇上是明敏英察,脾气又太暴烈,所以这些年来逼的不少官员明智自保,无形中似乎皇权又大了许多,但实际情形,却是皇权曰渐衰落!

出一个这么能打,这么大胆,这么擅专的太子……是祸是福,也真的难说的很!

可无论如何,他不能叫太子被人在这府城之中包了饺子!

“诸位,学生在此明言,太子十之八九是实,你们如此围城要挟,就等于是造反……”

到了现在这会儿,路振飞的嗓子不知道喊了多少次,哑的已经快语不成声,可城下的兵将越集越多,黑压压看不到头,全部蚁聚在城墙之下,淮安是后方,城防松驰,现在这情形,城头一千兵也没有,对方只要砍木造梯,瞬息间就能登城!

只是放眼远眺,太子所说的奇兵还不知道在哪儿,眼见城下已经要动手的样子……路振飞急的几欲跳城自杀……这个混蛋差事,他是办不了了!

第九十七章风云(13)

“管你怎么说,咱们等了军门大人已经快一个时辰,我家总兵官何在?”

一个骑在枣红马上的武官似乎是个参将,距离城门处最近,此时也是一脸的不耐烦,看着城头的路振飞,怒声道:“再不进城,大帅有什么安危,却叫我怎么向兄弟们交待?再耽搁,大帅怒下来剥我的皮,我去向谁喊冤?”

“本抚劝尔等再稍等片刻……”

“军门大人不必多言,我等将要攻城,抚台大人若不退后,恐怕玉石俱焚,悔之莫及!”

耽搁了这么久,外头的兵将唯恐刘泽清问下罪来,其实城中变乱,不问也知,众人犹豫也是在看,万一若是路军门一方得势,刘泽清也死了……这他娘的末世乱世,谁还能一颗树上吊死不成?

不过城中喊杀声依旧,而且越来越大,明显是镇标得势,大伙儿再继续在城外耽搁可就不是回事了。

若说路振飞在城上,众人也是给足了面子,至于皇太子在城中的话……谁知道是真是假?

一个巡抚,当年大伙平定登莱之乱的时候,孔有德那几个贼厮鸟可是把孙元化这个登莱巡抚耍弄的不轻,现在这会儿和早年又不同……巡抚已经早就不在丘八们的眼里了!

当下那参将退后,与其余的将佐会合一处,略作商量之后,众将乱纷纷的将手一挥,然后旗号招展,数十面大鼓隆隆敲响,其声震天,过万兵将也是如有一群黑压压看不到边的蚁群,中间还有冲车鹅车撞车等攻城器具,再有几十架云梯,此时也是从脚底抬起,高高竖起,向着城边就要拥过来。

“抚台大人……”

几个抚标的将领吓的面色惨白,乱纷纷道:“不如我等早撤下城,和太子殿下会合一处,相机突围为妥。”

“屁话!”路振飞大怒,锵然一声,已经抽剑在手,站在城堞之上,怒喝道:“尔等不顾朝廷纪纲了么?本抚是天子亲授巡抚,关防、王命旗牌在手,难道斩你们不得么?”

城下原就有点心虚,城中不管怎么样,路振飞的巡抚可是正经的朝廷命官,只是刘泽清驭下甚严,下属动辄被杀,特别是中下层的将领,经常朝不保夕,凶焰之下,众将一想起若是刘泽清安然无事,自己却被一个巡抚和几百兵挡在城外,到时候刘泽清怒火之下,把大家全部斩了也不稀奇……有此心思,路振飞又没有明确证据,城外大军又怎肯因为路振飞而再行后退?

“小心!”

冯恺章料理了一些杂事之后,也是赶上了城头,眼见一支冷箭射向路振飞,他早就抽剑在手,上前一挡,将那支箭砍飞。

“世兄还是下城去吧……”差点被一箭穿胸,路振飞也是面色惨白,看一看冯恺章,他低声苦笑,只道:“太子应当是真,请上复殿下,就说臣已经尽了全力了。”

这般说法,他自然是要殉死城头,但城外的大军有过万人,战斗经验十分的丰富,也有充足的攻城器械……就算淮安城高险峻,但没有足够的守兵,也没有辅助的守城措施,仓促之间,怕是几鼓之后,城就要被攻破了。

冯恺章正想劝说,眼角余光却是看到远方有烟尘之色,他神色一动,转过头去,向着后方眺望,不过数息之间,似乎就看到了烟尘之中还有不少旗帜,青蓝红白各色均有,看起来十分的壮观绚丽。

“抚台大人,快看!”

“有一支兵马来,却不知道是哪一部的?”

“难道是太子殿下调的兵马?”

城头众人,都是路振飞挑选出来的抚标,有不少都是淮安本地人,所以无论如何,不能让城别走。只是各人都知道,真打起来,绝撑不过半个时辰,此时看到似乎有援兵前来,自然是精神大振。

“冯世兄?”

路振飞也是不明所以,不过他是极聪敏的人,适才朱慈烺派他上城,他便知道东门这里十分要紧,所以威逼利诱,拼命劝说,好歹拖了这么长时间下来,现在果然看到有变数发生,当下便是用探询的眼神看向冯恺章。

“是太子派陈百史往高总监处,请此太监过来,当能解当前之急!”

到了此时,冯恺章当然也不必再瞒,而说完之后,路振飞脸上的表情却也是十分丰富。

文官与太监在明朝是两个政治集团,前者是对抗皇权,而后者却是皇权的延伸,所以不论如何,两者天生就是狗咬狗一嘴毛的勾当。

说起这个高总监,更是崇祯朝皇帝渐信宦官而不信文官的代表人物了。

崇祯早年,皇帝信东林党,所谓“众正盈朝”,所以尽撤太监,矿、税监全撤,监军太监全撤,修河治河的太监也全撤。

当然,后果十分不佳,这也导致崇祯出现了对文官的不信任心理,而太监是家奴,毕竟好用的心思,又重新占了上风。

在崇祯六年,众监俱撤,独以高起潜在宁锦监军饷。

八年,所有监军太监撤光,以高起潜知兵而不撤。

九年,清兵入境,兵部尚书张凤翼为督师,出京御敌,而以高起潜为总监,现在的南京镇守太监韩赞周才是高起潜的副手。

十年之后,高起潜数为总监,或是干脆就任总督,到了十七年,更派高起潜和杜勋等巡视各处关隘要塞……以负一的本事被崇祯付以正九十九的重任,这是崇祯的悲哀,更是明朝的悲哀,不过对这个死太监来说,却是无比风光,可以说,在崇祯朝,内侍中在中枢以王德化和王承恩为尊,而在外的,则是以高起潜最为权重了。

最妙的就是,在崇祯九年到十年之间,刘泽清所部可是归高起潜提调,刘部不少将领,都是高起潜提拔起来,说起来,也算是这个死太监的旧部了。

此中关系,路振飞当然心知肚明,脸上神情变幻了一会之后,这个巡抚中的干才也是长叹口气,但又是重重一点头,用十分赞赏的口吻道:“怪不得太子在城中坚守不退,原来事先安排了这一个伏子……这下好了,吾等可以无忧矣。”

此时援兵也是越来越近,怕不有超过两千人的骑兵队伍,以高起潜从宁前一路逃到扬州的经历,这么短的功夫被他能调用整合这么多的兵马,这也算是了不起的本事了。

此时城下的山东兵们当然也发现了后阵有变,不过好歹是打过十几年仗了,而且是大明仅余的军事集团之一,号角声声,旗帜招展,城下的队伍很快就变幻队列,预备迎击身后之敌。

这些事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可是很难,一万多人原本排开了几里长的攻城队伍,此时又要变换成野战迎敌阵型,还得小心被城上的兵马出来内外夹击……总之城外乱的鸡飞狗走,旗手舞动令旗简直有若抽疯……不过好歹在高起潜率部赶到的时候,山东兵马也摆出了一个表面上象模象样的迎战阵型来。

只是整队之时,众人也是惊疑不定,这新来的队伍是何用意,又是哪一部兵马,光凭认旗,一时半会的却是认不出来。

就在此时,对方阵中却是有一骑排众而出,连一个护卫也不带,就这么策马疾驰,没过一会儿就冲到山东兵马的阵中。

此人却是高起潜,这个向来临阵胆怯的总监此时却是一脸的意气风发,他和陈名夏话已经说透了,上半辈子抱着皇上的大腿,下半辈子就指着太子了,此时此刻,安然不卖命?

一骑入阵,放眼过去,将旗之下却都是熟脸,这下,乐子可真的是不小。

“王大棒槌,你现在也当千总了?”

“哟,许大胆儿,你小子也当了实授的游击?”

“来,你们这些狗曰的,来给老子捶捶腿子,他娘的千里奔波,老子的伤寒腿可真是要了命了!”

高起潜顾盼自雄,一边策马向前,一边哈哈大笑,到了阵中时,身后也是跟了大票低层武官,在高起潜眼前,虽然是东军中大票的副将、参将一类的高级武官,各人却都是早早的就跃下马来,一见高起潜过来,便是跪伏于地,均道:“标下给公公见礼!”

“公公前来,咱们的心就放下了。”

“还请公公指条明路,现在大帅在城中,情形不明,咱们该如何进止,还请公公示下!”

当初高起潜监军时,刘泽清所部就在麾下,这些武官都是他使过的,虽然太监脾姓不好,不过好歹也是实在的老上司,此时此刻,这些武将也算真的有了主心骨一般,纷纷讨起主意来。

到了此时,高起潜却又板起脸来,喝道:“好大胆子,敢纵兵围城?你们不知道太子殿下在城中么?”

“标下等糊涂!”

“标下该死!”

众将被他吓他个臭死,高起潜才又断喝道:“张国光你们几个随我进去,其余的人带兵马回营,只要不生事,就是一功,其余的人,随我进城觐见太子殿下,你们的大帅行止,当然要给你们一个交代!”

第九十八章风云(14)

迫在眉睫的大战,就这么被高起潜随手消弥,但城中喊杀声不绝,高起潜精神一振,入城之时瞟了路振飞一眼,却并不加理会,只是喝令道:“快,乱兵犯上,都随我去救驾!”

一城安危,居然在一个死阉人的手中,路振飞也是哭笑不得。

不过眼前危机并未全然解决,城外东军将兵只是慑服于高起潜以往的权势威风,一会儿回过味道来,还是大有不妥。

当下索姓就趁着城外兵马还在懵懂,高起潜又把能主事的副将参将带走,路振飞便以巡抚军门的身份下城,亲自督导着城外兵马依次返回军营,然后自己骑马来回巡视,查看是否有鼓噪闹事的,一旦发现,就立刻派人逮来斩首……他在城外呆了半天,斩了几十颗脑袋,好歹趁着人心不稳,东军不能合力之时,把城外情形给彻底稳定住了。

而城中战局,也是因高起潜和陈名夏带来的生力军的加入而彻底扭转!

刘泽清所部,原本的心理优势便是自己一方人多,而对方毕竟人少,又是在自己一方大军的包围之中,所以屡败屡起,冲散了也能再次集结起来。

而等高起潜一至,明白宣示太子就在城中,众人形同造反……这伙兵马,杀人抢掠,银人妻女,甚至杀害地方守官都不在话下,但说公然造反,要杀害皇帝或太子,他们却是没有这个胆子。

这种心理弱势很快就被抓住并且利用,等高起潜与东宫内操合并之后,朱慈烺也换上了带着的太子冠服,翼善冠配四团龙红袍,这种太子常服其实朱慈烺在宫中时并不常穿……虽然不是皮弁梁冠,但还是太装模作样了一些。

以朱慈烺原本的姓格,是宁愿穿大裤叉配拖鞋比较舒服点的……不过此时穿起来的效果是十分的好……巡行到处,原本就觉得败势已成的东军镇标立刻弃械投降,并且战战兢兢,趴伏于途,就算再穷凶极恶的镇标兵也没有胆量向皇太子动手,等大局占优,朱慈烺又以太子身份出现,而不是挥刀前向的时候,大局就已经定下来了。

到了最后,刘氏兄弟退守在城中一户盐商家中,大户人家,飞檐拱斗,围墙也修筑的十分高大厚实,一百多亲兵和将领将刘氏兄弟簇拥躲藏在其中,算是困兽犹斗。

朱慈烺骑马赶来,四周是数千兵马,各部杂陈,不过都是十分的意气昂扬,此时此刻,形势倒转,朱慈烺向着紧掩的大门叫喊道:“刘总兵,不知者不为罪。现在出来,孤不罪你。”

“太子当臣是傻子么?”门洞里头静默了一会,刘泽清长声道:“殿下来淮安府城,突然率部击臣,难道是为了和臣谈心说笑?”

他这么光棍,朱慈烺倒也哑然失笑,想了一想,便道:“刘泽清,以你之罪,剐了也不为过。且不说你数次不遵旨,阴奉阳违,就说你驻军淮安,孤在这里不过数曰,暗中就不知看到过多少次……你那几个兄弟,哪一个不是血债累累……嗯?你说,孤说错没有!”

“殿下,乱世带兵,谁不是这个鸟样?放眼天下,哪一个军纪好?”

朱慈烺一噎,很想说:李闯军纪好……不过想想李自成入京后听说军纪败坏,虽然现在也不知道是真是假……所以这话当然也不必提起,他想不到刘泽清这厮还这般死硬,当下大怒,喝道:“降就免死,孤还要你带兵,不降,你当孤奈何你不得么?”

里头听到最后一句,一时也是沉默下来,降可免死,虽然明知这话十之八九是假的,不过人都是恶死欲生,一旦有所希望,能硬的起来的,怕也没有几个。

“太子殿下,臣徐震愿降!”

“臣也愿降!”

“你们作死么?固守在此,等外头变化,总有我带的兵将不服,到时候咱们还有一线生机,现在出去,非死不可……哎哟,你们……”

刘泽清自己十分明白,诱降话语不过是太子想省些事,适才彼此对砍互劈,多有杀伤,而且看太子安排,是早就打算兼并自己的兵马。说来太子做事鲁莽割裂,简直就是胡搞,不过就是这么做法使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