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妻妾成群 >

第179章

妻妾成群-第179章

小说: 妻妾成群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沐临风连连点头道:“不错,如今火器生产要银子,开办船厂也要银子,什么都要银子,我们没有只好找朝廷来借了!”
    王之桢在一旁道:“如此也不妨是个下策,不妨一试吧!”
    沐临风连忙起身,给史可法与王之桢分别递去了纸笔,让他们此刻就修书。
    史可法与王之桢提起笔,想了半天,终于才开始动笔,史可法一连写了十余封信,王之桢却只写了两封。
    沐临风接过来一看,王之桢的两封信,分别是给杨嗣昌与熊文灿的,沐临风自然知道这杨嗣昌与熊文灿,杨嗣昌是崇祯时期的兵部要员,后来又升为礼部尚书,还仍掌握兵部事务,而且有一次清军直趋内地,事后崇祯大开杀戒,一脸杀了总监、分监、巡抚、总兵、副将等三十六人,偏偏一意主和的杨嗣昌却没有收到贬削,之后还与张献忠在打了一仗,大败张献忠,但是之后也是因为张献忠,杨嗣昌最终畏罪自杀了。
    而这个熊文灿,其实并没有什么功绩,他唯一的两个功绩也就是招抚了两个人,一个是福建时招抚了郑芝龙,之后又招抚了西南的张献忠,他与杨嗣昌一样,也是因为张献忠而死,但是不同的是杨嗣昌是自杀,而熊文灿是被张献忠所杀。
    史可法所书之信上面的名单,基本都是一些武将,有傅宗龙、杨文岳、郑崇俭、汪乔年等,没一个沐临风认识的。
   
267章【火力威胁,朝廷买办】下


    史可法对沐临风道:“这些人现在都在各地掌握军事要职,若是他们联名上书皇帝的话,相信定能起到作用!”
    沐临风笑道:“好,如此沐某就多谢两位大人了!”
    王之桢却在一旁道:“沐帅,当日你说过完了年,就商议与舍妹的婚事,如今新年已至,不知道……”
    史可法在一旁闻言诧异道:“什么?王大人,令妹不是许配给吴行吴先生了?怎么又……”
    王之桢闻言先是比较尴尬,随即哈哈一笑,道:“这事说来就话长了,只能说舍妹与吴先生是有缘无分哪!”
    史可法听的是一头雾水,沐临风却轻咳了两声道:“这事王大人不必着急,沐某既然应允了,就一定不会跑了!”
    史可法在一旁哈哈笑道:“是啊,王兄,妹妹不急,倒是急死你这个当哥哥的,你这可是逼婚哪!”
    沐临风闻言微微一笑,看着王之桢的脸色,也大致猜到,这也许并不是王之桢着急,而是王絮媛的主意吧!
    王之桢连忙道:“王某也是随口一提,随口一提罢了!”
    沐临风听王之桢提及婚事,不禁也想起了郑怜香、郑惜玉两姐妹,不知道如今两人过的如何,而且还有一个钟南屏,这些都是沐临风应允了婚事的,到时候真不知道先和谁完婚才好。
    史可法却在一旁笑道:“是啊,去年一年尽没出什么好事,而且沐帅也年纪不小了,改完婚了,让史某也能混上一顿喜酒不是……”
    沐临风闻言笑道:“史大人放心,只要江南平定之后,这喜酒少不了你的!”
    王之桢听沐临风如此说的意思,就是说与王絮媛的婚事可能要拖到江南的战事结束以后,不禁一阵苦恼,也不好说什么。
    沐临风随即与王之桢、史可法寒暄了几句之后,王之桢与史可法这才出了沐府,纷纷去派人送自己的信。
    史可法与王之桢到底是在朝廷当过官的,不几日,送出的信,纷纷都有了回信,史可法的十余封信回了七八封,封封都是应承史可法,定然会将此事上奏。
    然而王之桢的两封信虽然都回了,却都是拒绝信,拒绝的理由很简单,也很明确,说王之桢如今已经不再是朝廷要员,杨嗣昌更是在信中大骂王之桢对朝廷的不忠。
    史可法与王之桢分别将信送给沐临风过目,沐临风看完之后,心道,史可法的信虽然都回了,但是这些人都是朝廷之外的人,不及王之桢那两封信的分量,但是偏偏这两封信却都是拒绝信,沐临风看完不禁有点失望。
    史可法与王之桢看出沐临风的脸色,也不多说话,随即退去。
    翌日,王之桢又单独来了沐府,告诉沐临风,熊文灿已经受了朝廷委任,成了招抚大臣,不日便来扬州。
    沐临风闻言心道:“年前周延儒不是已经招抚过了么,崇祯难道不知道老子的意思么,怎么还派人来?”
    沐临风随即又想到熊文灿一生的功绩,也就是招抚了郑芝龙与张献忠,心道:“莫非这熊文灿的口才如此了得?怎么专干这种招抚的工作呢?”
    想到这里,沐临风对王之桢道:“既然这熊文灿要来扬州,就让他来吧,那么就有劳王大人负责接待这个熊文灿吧!”
    王之桢闻言立刻道:“属下知道!”说完便准备告退。
    沐临风随即又想到了什么,立刻又叫住王之桢道:“对了,王大人,过几日也就是元宵节了,往年这扬州都是怎么举办活动的?”
    王之桢闻言连忙回道:“往年也是家家户户在门口挂上一盏灯罢了,若是没钱买灯的,就由官府补贴他买,主要是应付朝廷,让他们知道扬州是如何如何民安罢了,实则百姓连肚子都吃不饱,哪里还有什么心情去举办活动……”
    沐临风闻言点了点头,随即道:“嗯,今年这元宵节,一定要大办一场,规模要比除夕晚会大,主要不是为了庆祝,而是给这个熊文灿看看,这熊文灿不是过几天就来么,就叫他瞧瞧我们扬州在沐某的管辖下,真正的坐到了国泰民安!”
    王之桢闻言连忙道:“嗯,沐帅这个主意不错,到时候熊文灿一看,扬州如此,定会回去想朝廷禀告,那么到时……”
    沐临风闻言哈哈一笑,道:“让朝廷知道还是其次,主要是想给其他城市的官员知道,这对日后我们的发展百利而无一害!”
    王之桢闻言,不住地点头,道:“是,是!沐帅所言即是!”
    沐临风微微一笑,道:“那么这两件事,就全权由瓦工大人你负责了,应该没有问题吧?”
    王之桢闻言连忙回道:“没问题,没问题……不过这府衙银库的银两所剩不多,只怕……”
    沐临风闻言皱眉道:“如今百姓都有自己的田了,怎么征税还如此少么?”
    王之桢连忙道:“这去年才刚刚开始实行,粮食百姓是余了,但是钱还没多起来!”
    沐临风闻言心道:“是啊,这有吃了,但是没钱,也不好办哪,看来今年重点就是要带动扬州,已经扬州周边的经济了!”想到这,沐临风立刻对王之桢道:“不够的钱,就去铁厂吴行吴先生那先取吧,日后征了税再还他,铁厂的银子一两不能少,这也是万不得已啊!”
    王之桢闻言立刻道:“是是,铁厂的银子是用做生产火器的,王某开春就征了税银,就立刻还上铁厂的钱!”
    沐临风听王之桢如此说,不禁有点担心,因为船厂的事,已经从吴行哪里拿走了六万两银子了,如今元宵晚会又要从吴行哪里拿钱……真是应该找一个能精打细算的人来管帐才是。
    想到管帐,沐临风突然想起了汉武帝时期的桑弘羊,汉武帝对外用兵的所有开销,全部由桑弘羊一人统筹,若是自己也有一个像桑弘羊这样精于算计的人,就可以省去不少的事了。
    而且开春之后,对江南用兵,到时占领了金陵,那里各地官衙齐全,到时候可以暂时组织起一个临时的政府,那么各种人才就成了棘手的问题了。
    王之桢似乎看出沐临风的忧虑,不禁问道:“沐帅何事烦忧?”
    沐临风心道,王之道在扬州比自己久,应该了解地方上的人士,连忙问道:“王大人可知道有什么精于计算的人才否?”
    王之桢闻言沉吟了一会道:“有,这个沐帅可以去复社请教张采,张先生,他们复社各式人才都有,据王某所知,复社中有一个叫顾炎武的就是精于算计之人,他与另外一个叫黄宗羲的一直提倡‘经世致用之学’,而且就他们手地下也有不少学财经的弟子,哪个都能精于计算吧!”
    沐临风闻言不禁拍手道:“是啊,我这么就忘了复社了呢?”
    在沐临风的心里,这复社就是一个人才市场,任何方面的人才都有,而且如今复社已经归顺于自己,那么要各式人才还不是随手取来?
    想到这里,沐临风立刻对王之桢道:“那么交代王大人的两件事,王大人务必要办妥了,钱方面就不用你操心了!沐某这就去复社请人才去!”
    王之桢闻言立刻对沐临风道:“沐帅这就去复社?”
    沐临风见王之桢似乎有话要说,不禁奇道:“怎么?王大人有什么建议么?”
    王之桢道:“那么沐帅应该知道复社与周延儒之间的恩怨吧?”
    沐临风闻言不禁心下一凛,他当然知道周延儒与复社之间的瓜葛,这复社领袖张浦就是周延儒害死的,而且周延儒两面三刀,张浦在世之时,承诺会中用复社之人,但是张浦一死,周延儒就立刻变脸,开始极力的打击复社成员,这也是导致复社由地上开始转为地下的主要原因之一。
    沐临风自然知道,王之桢这是提醒自己,毕竟之前自己与周延儒有过往来,却不知道这复社有没有收到消息。
    虽说自己与周延儒并没什么瓜葛,而且自己遇刺一事,很有可能与周延儒有关,但是瓜田李下,自然会招人话柄,况且他沐临风与周延儒一起去媚香楼,恐怕大街之上也有不少人看见吧。
   
268章【元宵佳节,四郡承平】一


    当沐临风来到复社前,一路上已经想好了,本来想着只要对方不提周延儒,自己就决计不提,但是转念一想,那样是否让别人觉得自己有意避谈此事呢?
    所以沐临风决定还是与张采以及复社的子弟说明自己与周延儒之间的关系,况且他沐临风本来也就和周延儒没有什么关系。
    沐临风到了复社之后,那些弟子基本都认识沐临风,听沐临风说要见张采,纷纷相视不语,也没人去通报。
    沐临风料想这些人定是知道了自己曾经与周延儒会面的事,心想和你们这些人解释也没什么用,所以立刻又道:“在下沐临风,有要事请教张采先生,劳烦通报!”
    这时复社的几个弟子才进了暗室禀告,不是又出来,对沐临风道:“老师今日身体不适,不宜见客,请沐帅改日再来!”
    沐临风不是笨蛋,自然听出了话外之音,张采哪里是身体不适,根本就是不想见自己,沐临风也不拆穿,连忙道:“不知道张采先生是何病,沐某倒是认识几个出名的大夫,可以为先生把一把脉!”
    那复社弟子连忙道:“哦,老师没什么大碍,就是入冬天气转凉,偶感风寒,只要静养几日即可,沐帅有心了!”
    沐临风闻言只要作罢道:“那好,请待沐某问候先生一声,沐某待先生身子好些再来拜访!”
    第二日沐临风又来拜访张采,复社的弟子依然去禀告,回来依然是那句“身子不适,不宜见客,请沐帅改日再来。”
    沐临风依然回答道:“那么沐某改日再来拜访!”
    随后几日,沐临风每日准备都来拜访张采,张采的弟子依然以同样的原因拒绝了沐临风。
    如此一直到了元宵节那日,沐临风依然准时来了复社,请求见张采。
    复社的弟子一如既往的去禀告张采,随后回来依然还是那句“身子不适。”回绝了沐临风。
    沐临风却笑道:“今日乃是元宵佳节,今夜扬州将有灯火晚会,沐某希望张采先生能到场,希望小哥再去禀告一声!”
    复社弟子看了沐临风一眼,这才又进门去禀告,不时出来之后对沐临风道:“老师说了,若是晚上身体稍好,定去捧场,若是身子还是不舒服,就不去凑这个热闹了!”
    沐临风闻言微微一笑,随即道:“好,沐某到时恭候张先生大驾!”
    与此同时,扬州城在王之桢的精心布置之下,大街小巷之上,已经都挂上了灯笼,几条主要街道上,从傍晚十分就已经开始有夜市的商贩开始出来摆摊,扬州顿时沉浸在节日的氛围当中。
    而此刻除了扬州外的凤阳、淮安、庐州,也纷纷开始准备了元宵节的夜市准备,四郡俨然一副欣欣向荣的景象。
    而就在中午之时,王之桢已经就出城去迎接熊文灿,一直到了傍晚时分才迎到了熊文灿。
    晚会的主要地址依然在北城,由于北城靠城门处有一块比较大的空地,所以两次的晚会地址都选择了这里。
    元宵节的晚会不知远远比除夕晚会的排场要大了许多,光杂技团、歌舞团、戏曲团都请了十几套班子。
    沐临风还建议给晚上拉上几个赞助商,在晚会期间允许这些商家进入晚上场地叫卖自己的商品,还可以打上标语,以来可以为这些商家宣传他们的商品,二来还可以用这些商家的钱来筹办晚会,的确给王之桢省了一笔不小的开销。
    王之桢不禁大赞沐临风的方法好,沐临风微微一笑,道:“这只是个开始,以后只要官方举办什么都可以从商家哪里拿钱,给他们的利益就是由官方的媒体给他们的商品宣传,一般市民总是以官方的言论为准绳,所以这对这些上任来说是个绝好的机会,他们也应该知道,任何生意在回报之前,就必须投资,而和官方合作,是最保险的,这也将是我们除了税收之外的另外一个主要经济来源。”
    王之桢从来没听说这种说法,对于沐临风说的什么“媒体”、“回报”之类的话,他也是听的一知半解。
    虽然如此,沐临风从这次的晚会中为王之桢省下了近半的开销,这也是有目共睹的,所以王之桢对沐临风的说法虽然不是太懂,但还是十分的支持。
    沐临风这时候想起了熊文灿,这才问王之桢道:“这个熊文灿现在何处?”
    王之桢连忙道:“他现在在扬州府衙的厢房住下,今晚将准时出席元宵晚会!”
    沐临风闻言点了点头,道:“至于熊文灿就全权交给王大人你负责接待了!”
    王之桢闻言奇道:“怎么?沐帅不打算接见一下?”
    沐临风闻言冷笑道:“接见他?让他当面给我宣读皇上的圣旨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