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明朝好丈夫 >

第778章

明朝好丈夫-第778章

小说: 明朝好丈夫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至于另外的一个太监,年纪也不小了,佝偻着腰,一副不安的样子

………………………………………………………………………………………………

第三章送到)

—://。。

第六百四十二章:收网

更新时间:20134717:21:53本章字数:4440

柳乘风审问过了尚膳监的两个太监一遍,不过暂时也寻不出什么头绪,理由很简单,这两个太监很容易就将自己澄清掉了,虽说他们是照方抓药,以他们的眼力也早就看出了太医院开出的并非是治寒热的方子,可是陛下染的到底是不是重病,他们却是一概不知

因为单从方子来看,药方子多是些清肝解毒的药材,还有一些是调理身体的补药,他们纵然是知道药方子有些不对劲,可是单凭方子是绝不可能知道陛下病情严重与否的

柳乘风本就是大夫出身,叫人拿了方子来看,也确实挑不出什么错处,药方子里开出的药确实是如此,若只是轻微的肝部不适,开出这个方子调养也确实没有问题

既然尚膳监的太监看不出病情的严重,至多也只能判断陛下的病出自哪里,又怎么可能知道皇帝病情已经恶化到回天乏术的地步?就算他们乱嚼舌根子,只怕也没有想到陛下已经病危

柳乘风在澄清之后,便将这两个尚膳监的太医打发了出去,随即又将注意力转到了郑秋的身上

郑秋这下子魂不附体了,原本以为这两个尚膳监的可以做他的替罪羊,谁知最后又绕回了自己的头上,他大气都不敢出,低垂着头不敢与柳乘风对视

柳乘风的笑容已经冷冽起来,漠然地道:“郑公公还有什么话要说吗?”

郑秋哭丧着脸,道:“奴婢……奴婢当真什么都不知道,奴婢伺候陛下这么多年,也从来不敢碎嘴多言公爷若是不信,问一问陛下就知道,奴婢冤枉”

“冤不冤枉不是你说的,你在这里静候裁处”柳乘风站了起来,在这里坐了这么久,他浑身上下也有了几分酸麻,起身活络了一下筋骨,从这殿中走出去

而郑秋整个人几乎是瘫坐在了地上整个人浑浑噩噩的

柳乘风出了殿后,才知道武英殿的谏议已经结束,陛下仍旧在武英大殿里,似乎也在等候柳乘风查问郑秋的结果,柳乘风让武英大殿的太监传报了一声,随即进入复命

朱佑樘已经显得很是疲惫了,脸色蜡黄,似乎尤其畏寒在这酷暑即将来临的天气里居然加了一个碳盆,见了柳乘风,脸色掠过了一丝暖意,他招招手,道:“来,到朕身边来”

看着这风烛残年的皇帝,柳乘风心酸无比,从前的那些芥蒂一下子消散得无影无踪,他连忙快步过去,到了朱佑樘的膝下朱佑樘枯瘦的手拉住他浑浊的眼眸掠过柳乘风的脸,随即双目阖起,道:“郑秋盘问得如何了?”

柳乘风声音低沉地道:“回禀陛下,郑秋虽没有招供,可是微臣觉得他的嫌疑最大,因此恳求陛下暂时将郑秋收押起来”

朱佑樘面无表情,淡淡地道:“收押就收押,郑秋这个奴婢平日倒也称心,朕不是为他求情,只是望你不要太为难他”

柳乘风应了

朱佑樘的脸上突然掠过了一丝悲凉道:“皇后近来也看出了一点蛛丝马迹,朕和她一起这么多年,在寻常人家里也可以算是患难夫妻了,朕将来若是当真撒手走了,真不知她该怎么办?太子有你们辅佐,朕也能放心,倒是太康公主至今还未婚配朕颇有些放心不下,哎……”朱佑樘突然苦笑一声:“朕这几日的话是不是太多了一些”

柳乘风摇头,道:“陛下的话一点也不多”

朱佑樘深吸口气道:“朕有许多话想向人说,可是朕却不知该向谁说才好”

柳乘风当然明白朱佑樘的心思,他现在隐瞒着病情,在外人看来,只是个略染风寒的天子,许多话就算是在面对皇后和太子的时候也只能憋在肚子里,越是至亲,就越是不忍将自己的痛苦和对人世的留恋感染给他们,至于外臣,那是绝不能吐露半字,也唯有柳乘风是最合适的倾诉人选

朱佑樘用力握了握柳乘风的手,道:“朕现在就想着完成两桩事,这其一,就是为太子登极做准备,选定宣力的大臣尤为重要”

柳乘风心里想,选定宣力大臣的同时,只怕还要打击那些皇上认为太子控制不住的大臣了皇帝的迭一向伴随着血腥,无论多么温和,在这温和背后,也不知有多少腥风血雨

朱佑樘现在要选定的首先是忠臣,要确保这些人绝对是忠臣,而其次才是能臣若是不够忠心,让宫里怀有疑虑的能臣,反而从皇上的肱骨变成了眼中钉、肉中刺,当今皇帝圣明,能够驾驭得住这样的能臣,可是谁能保证自己的儿子能否驾驭得住这种人呢?这种人能力不小,都是人精中的人精,以太子的粗浅认识,只怕早被这样的能臣耍得团团转了

所以聪明的臣子都争先恐后去做忠臣,而愚蠢的人却极尽能事,想表现出自己能干的一面

朱佑樘看了柳乘风一眼,仿佛看穿了柳乘风的心思,不禁会心一笑,随即道:“怎么?觉得很残酷?是不是觉得朕太过血腥了?”

柳乘风默然无言

朱佑樘叹了口气,道:“罢了,不说这个朕的第二桩心愿,是及早为太康公主选定一个驸马,太康公主乃是朕的独女,朕对她自幼便极为宠溺,因此她的性子也难免骄横了一些,只是她的年纪已经不小了,男大当婚、女大当嫁,朕原本还想留她在身边承欢,现在想来,却是不能耽误了英国公有子名叫张仑,忠义孝悌,年纪也与太康公主颇为合适,柳乘风,你认为可以吗?”

柳乘风是知道这个张仑的,却是摇头道:“可是微臣在坊间却听说这个张仑沉湎酒色,虽有些学问,却留恋歌姬之间,行为也很是放浪,弘治十三年的时候,他在烟花胡同与人因为争歌姬而引起纷争,纠集了不少人在烟花胡同里胡闹,打伤了不少人”柳乘风见朱佑樘的眉头皱起来,柳乘风当然知道,朱佑樘这个人素来讨厌沉湎于酒色之人的,这和朱佑樘自己的举止也分不开,朱佑樘从不酗酒,对张皇后也是忠诚无比,不爱美色,自然而然的对那些沾花惹草之人很是看不惯

朱佑樘不禁道:“原来如此,朕从前见过他一次,见他颇为乖巧,谈吐也很是得体,皇后对他也颇为中意,谁知竟是这么一个人”他抬起眸,道:“你是锦衣卫指挥使,想必对各家王公子弟都颇为熟稔,你可有什么可以推荐的人?”

柳乘风却是犯难了,本来他只是提出个意见,谁知道人家直接让自己来做参谋,公主下嫁的事,他怎么好推举人选?毕竟和锦衣卫打交道的王公子弟又有哪个是好东西

见柳乘风一副为难的样子,朱佑樘又是叹了口气,道:“看来王公子弟多为不肖,既如此,朕也只能另外想办法,只是时间仓促……罢了,朕再思量”

说了一番话之后,朱佑樘已经疲惫不堪,放开柳乘风的手,摆了摆道:“你下去,案子要继续查下去,朕上次说以十日为限,现在这个期限仍在,你不要懈怠,尽快把杀害朝廷命官的刺客都绳之于法,知道了吗?”

柳乘风道了一声遵旨,随即出了殿从宫里出来,柳乘风的感触良多,皇上的性子在经过几天之后已经完全变了一副模样,其实这也怪不得他,人之将死,所思虑的东西自然要深远一些

而柳乘风现在所要做的,就是将周成的影响全部消除干净,必须尽快结案

他飞快地骑马到了北镇府司,命人叫了李东栋来,道:“有一桩陈年旧案,北镇府司还在查吗?”

李东栋见柳乘风突然问起此事,心知廉国在公宫中一行有了眉目,忙道:“不知是哪件旧案?”

柳乘风毫不隐讳地道:“就是聚宝楼的那一桩,可有了眉目?若是有了眉目立即报知以我”

“还有,传令下去,北镇府司以下各千户、百户所全部待命,从前的三班轮值暂时改为两班轮值,除了生老病死之外,所有告假的全部不准,让他们随时静候本官的命令,谁要是敢在这时候掉链子,全部家法处置”

李东栋不禁道:“出了什么事?”

柳乘风冷冷一笑,道:“自然是要准备收网了,随时准备随本官去动手拿人”

李东栋是一头雾水,只是不敢再多问什么,点了点头道:“学生这就传令下去”

“回来”柳乘风似乎又想到了什么,眼睛眯了起来,叫住李东栋道:“宫里那边,让大汉将军去押一个太监出来,立即下诏狱,连夜审问,这个人,可能就是宫中的内应,看看他到底是受何人主使”

李东栋不由笑道:“审问的事倒是好说,想必也就这一两日会有结果”

………………………………………………………………………………………………………………………

第一章送到,求月票)

—://。。

第六百四十三章:御前风暴

更新时间:20134717:21:54本章字数:4208

一场暴风雨临近京师,天空阴沉沉的,压得人透不过气来,随即便是一场瓢泼豪雨倾注而下,以至于京师许多街道都开始被积水覆盖,沿途的行人只能卷着裤脚漫过去。

顺天府这边的差役倒是有了行动,纷纷被派去了低洼处,以防房屋倒塌或是出现暴民趁乱劫掠。京县那边因为雨水太大,以至于河提决口,竟是一下子淹掉了不少的良田,天子脚下出了这等事自然不能轻慢,各衙门都协力起来,全力安置灾民,大学士李东阳亲自掌总,清早便带着一干的官员前往京县巡查。

不过无论是对内阁或是对京师的各部堂,其实所有人的注意力都没有放在救灾上,近来朝廷的局势实在太诡异了,先是周成全家被杀,朝野哗然,纷纷要求寻出真凶,而那柳乘风也被推到了风口浪尖上。

按道理来说,周成的死和柳乘风脱不开干系,可是查这案子的居然是锦衣卫,宫里让贼来捉贼,自然引起不少大臣的不满,这就算了,可这么多人站出来反对,皇上居然一点儿反应都没有,甚至颇有纵容柳乘风的意思。

而接着,皇上身边的随侍太监突然下了诏狱,也让人一时摸不着头脑。

可是真正骇人的消息却不是这个,今日清早的时候,因为京师豪雨不歇,皇上组织了一次朝议专门研讨如何赈济的事,当然,在这个时节连续下了一天多的暴雨,雷鸣电闪的,按照皇上从前的习惯。多少也会说一番朕定是施政有失才致天公不美之类的话。

在这个时代,天变不只是自然现象,在政治上也成为了上天的某种警告,像弘治这样的天子一向开明,所以每每遇到灾荒都会举行廷议自省,以此来检讨自己施政的得失。

可是今日的朝议很是不同寻常,皇上非但没有按照以往那样做出自省的举动,而是不动如山。只问一些关于各地的灾情,以至于一些大臣终于忍不住了,纷纷站出来。甚至有人说,今日这场暴雨是上天的警示,一定是朝廷出了什么乱子,以至于上天不满,发出了警告。陛下应当改弦更张,才能风调雨顺云云。

这种话。皇帝可以说出来,以此显出自己的开明,可是大臣跳出来说就有点儿火药味了。

不过朱佑樘似乎也没有发怒,只是问,朕的过失在哪里?

不问还好,这一问,所有人一下子像打了鸡血一样,片刻的功夫就有几十个大臣跳出来,大家早就等着你这句话了,答案。大家也早就有所准备,等的就是你。

最先发言的是户部左侍郎赵芳,他侃侃而谈,说陛下一向圣明,其实过错也不多,不过有件事,微臣得说一说,自然而然的,赵芳说到了周成,说周成一家横死。陛下不下令彻查,追究肇事之人,反而屡屡袒护,处处纵容,因此连老天都看不下去,才有这上天的警告。

这赵芳一向耿直,性子和谢迁差不多。认准的事,九头牛都拉不回来,其实赵芳也确实和谢迁关系匪浅。他是谢迁的同乡,还与谢迁是儿女亲家,他见朱佑樘不为所动,顿时火了,直截了当地说:“陛下,这杀死周成之人,天下人现在议论得很厉害,大家都说是因为他得罪了锦衣卫指挥使柳乘风,而柳乘风睚眦必报,趁机相害。柳乘风此人性若豺狼,心怀狡诈,请陛下立即处置柳乘风,以儆效尤。”

他这一番话也算是狠的了,别人都只是旁敲侧击,可是这位老兄倒是够爽快的,直接把柳乘风的大名道了出来,说来说去,就是告诉朱佑樘,这场大雨是柳乘风倒行逆施弄出来的,陛下不处置柳乘风,大家不答应。

有了赵芳做先锋,场面更加激动了不少,于是各部堂,还有几个翰林、言官纷纷出来,原本大家还是遮遮掩掩,绕着弯子在找柳乘风的麻烦,现在索性大起了胆子,直接指名道姓了。

站出班的重要人物也是不少,除了赵芳,还有刑部左侍郎温言,大理寺卿杨傲等等。

这些都算是朝廷里较为骨干的高官,除了这些人,连翰林院大学士吴桐也站了出来。

有他们在,后头的翰林和言官都像是疯了一样,走马灯似的一个个出来,群情激奋。

原以为这个时候,皇上就算不立即下旨拿问,以皇上的心思怎么着也该和和稀泥,谁知道皇上当场龙颜大怒,朱冕之后的皇上,表情谁也看不清,可是皇上猛拍了一下案牍,语气却是无比的愤怒。

“豪雨如注,压塌了不知多少民房,河提失守,不知多少良田被大水淹没,天子脚下,民生凋零,百姓嗷嗷待哺,等待朝廷救灾,施放粥米、安顿灾民,可是你们……你们却还在这里抨击朝廷大臣,在这里给朕添乱,周成一案尚未水落石出,你们便已经按耐不住,要借此来中伤朝廷命官,你们这是怀着什么心思?朕要你们又有何用?”

“鬼神之说,本就不足为信,如今天降暴雨,你们却借着这鬼神之说借以挑起党争,朕今日若是姑息,如何服众?”

一番斥责之后,更厉害的还在后头。随即旨意就传了出来,户部侍郎赵芳、翰林大学士吴桐二人老而昏聩,不知礼法,罚俸一年,以儆效尤。刑部左侍郎温言、大理寺卿杨傲心怀不轨,恶意中伤大臣,不守臣道,居心叵测,立即革去官职,贬去南京。

除此之外,其余站出来的大臣也是罚俸的罚俸,贬斥的贬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