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唐军魂 >

第120章

大唐军魂-第120章

小说: 大唐军魂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嗯”李业诩随口应道,心里还在想着事儿。
    “依妾身看,这只是皇上布下的一个局,给你们爷俩
    知二占罢了。郑燕话语中并没多少担忧,“你没觉得,不州,每次出征回来,都会有一些朝臣们弹骇他,而且,皇上虽然派人查问此事,但都不会彻底追查老爷子,而且对弹骇的人也不会有太多的追究。就如上次征突厥回来,萧璃所弹骇之事,后来也是不了了之,所以妾身觉得,这次也是一样,皇上会派人追查一番。然后也就会没事的”
    “这事儿我也有过这样的想法,但如今又有些不一样了,你的夫君也在朝中,且也身居要职,皇上想法肯定是不一样了,所以一些事儿还是要做些防备免得有个万一,即使这次只是皇上的一个手段,但以后呢?我们不能如此听天由命,得留一些后路”李业诩感叹着对郑燕说道,郑燕能看出这一点也是异常不错了。
    “说你们谋反,有谁信呢?这次出征的诸多将领,都与你们一起作战,任城王,还有侯尚书、李大亮将军、段志玄将军,都可以作证,你们没有二心”郑燕有些不相信的样子。
    “若代国公府有难,有谁会帮我们说话,还真是个未知数,他们不定会帮我们证明什么,在此次征战中有不满者,甚至可能会落井下石”李业诩一副产肃神色,“此次皇上派左仆射房玄龄来查此案,也说明皇上对此是异常的重视”
    “可惜淑儿自嫁作徐王妃后,都没什么来往了,不然可以找她探一些事儿”郑燕一副可惜的样子。
    “不可,千万不要向任何人去探听消息”这事怎么可以通过房淑去打探消息,那不是给人抓住把柄了?“我自有安排,你就不要担心,也不要过问此事了”
    “妾身明白了”郑燕也是绝顶聪明的人,如此一说也就知道了。
    “这几天家中可好?小月快生了没?”李业诩也转了一下心思,家中的妻儿不能让他们太担心,得安抚好。
    “小月这几天可能就要生产了,婆婆已经使人去找了两个稳婆来,已经在家两天了,你要不要去看一下?”郑燕也会意,不再说这些让人头疼的事儿。
    “那我们去看一下吧”李业诩听了,即想往外走,当前的大事,就是能保证小月平安地把小孩生产下来。
    “也别如此着急,你还没用过晚饭呢”郑燕吩咐人去给李业诩弄些吃的来,再笑着问道,“若再生个小子,你准备给他取什么名儿?”
    灿然的一笑,千姿百媚,李业诩都略略呆了一下,心情也有些舒展开来
    “不会又是小子吧?”李业诩看着有些作怪的郑燕道,难不成孙思邈的秘方真的如此灵,想生儿子就生儿子?“儿子太多了,我都想要个女儿,家中有个漂漂亮亮的女儿,如你一般,那多好”李业诩也笑笑,很放松的笑。
    李业诩心中也有一个想法,有什么难事儿得自己扛着,不能让家人担心,自己的家人,无论如何都要保护好。若家人都保护不好,那无论在战场上打了多少的胜仗,都是失败的。
    第二天,房玄龄带着一些人来过府上来,问询了一些情况后。屏退左右,和李靖密谈了一番,连李业诩都没得在一旁探听。只是大半天后,两人说笑着从书房里面出来,连李靖也是一副轻松的表情,仿佛两人只是在拉半天家常。
    其余的人自是由李德寥和李业诩陪着。这些人也只是随便问了些问题,但多数人对此次出征吐谷浑的战事经过很感兴趣,想听李业诩讲讲几场战役的经过,李业诩没法,也只得把库山和曼头山的战役经过讲了一遍。这些跟着房玄龄而来刑部的人,都是一副饶有兴致的样子听着李业诩讲。
    自房玄龄走后,府门口的禁卫也少去了,只留一下人看守着大门和其他各个小门,问询出入的人员。
    接下来几天,也没什么事儿发生。因为此时还是调查期,事情没有最有定论,一些朝臣们和李靖的部将虽然很是关心,却也没敢上府来探问。
    李业诩派出去的亲卫们,也探听回来的些有用的情报,有一点出乎李业明意外的是,一些可疑的人儿,老是往长孙无忌的府上跑。听了这个消息,李业诩不禁皱起了眉。
    腊月二十八,李业诩的妾室小月又生下了一个大胖儿子,李业诩给其起名叫李微小月生产还算顺利,虽然产前痛了几天,但也平安生产。可能是常跟着郑燕练武的缘故,身体也相比较强健些。
    这是一件让府里人异常高兴的事儿,又逢快过年了,府里人都自有一番赏赐。只是李靖大多时间还是一个人躲在自己屋里,写些什么,很少出来,   

第七十一章 朝会
    观七年最后个朝会卜,李世民召集群臣讲行例行的船以六
    太子,一些皇子、亲王、郡王,还有各部尚书,各卫大将军。及其他在京三品以上官员都在朝堂上分列站立。
    李世民气色不错,脸上满是笑意,看着殿下站得满满当当的众臣,娓娓而道:“诸位爱卿,又一年即成过去。对我大唐而言,贞观七年又是个异常不错的年份,”
    李世民从御座上站起了身,走下台阶,来到殿下众臣前,这才继续说道:“年内各地收成异常不错,据户部统计的资料,全年的粮食总产比上年多了近七成,赋税也增长了不少
    “虽然有黄河的洪水,致使河南及山东诸多州县被淹,然因各级州县赈灾及时,没有出现灾民流离失所的现象,黄河决口,也已经封堵,遭灾之地,各方面也都得到了恢复。虽然这些遭受灾害的地方年内收成大减,但因南方水稻丰产,种植面积大量增加,总的粮食产量不降反升,长安斗米不过两文钱,遭灾之地,粮价也不过五文钱一斗,我大唐的百姓不再为吃饭问题担忧,不再担心饿肚子,此乃天大之好事”。
    “陛下,此乃陛下所力行的开发南方、广种水稻计划的成果,如今的大唐,百姓安乐,万国来朝,国力强盛,实乃历朝罕见,陛下比之历代明君,更胜一步”。房玄龄先站出来,恭敬地说道。
    李世民脸上堆满了笑,继续说道:“往系吐谷浑时常寇边,实不堪其扰,联遣大军出征吐谷浑,战绩辉煌,一战而平之,吐谷浑内附,青海都护府设立,大唐疆域新增千里。联高兴啊。这都是众爱卿就兢业业,克尽职守,广大将士,拼死征战所取得,”
    听李世民如此一说,众臣都接连出来。颂扬李世民是千古明君,所取之策,对富足百姓,提升国力,凝聚民心,大有用处,且反击外族的入侵,终取得成功,如今再没有什么力量能威胁大唐边境的安全。
    李世民摆手示意众臣先听他说:“更有一点让联高兴的是,去年所释之三百九十人之死囚,无人督帅,皆自返还,这也说明联所做之事,深得民心粮食丰足,百姓安乐,各地作奸犯科者大减,今年死囚不过才五十余人”。
    这所释死囚之事,却是去年李世民心血来们之举。
    据刑部接大理寺所呈的报告。贞观六年,死囚数有三百九十人,而贞观四年才二十九人,贞观五年也才不到百人,到贞观六年,一下子多了这么多人,李世民想去看看。到底是何原因出现这么多该杀之人。
    这关押在刑部牢中的三百九十人,没想到皇帝会亲自来看他们,齐刷刷地跪倒在地,在李世民问了他们有没有冤情,若有冤情,可以直接向他申诉,可竟然没有一人要伸冤。
    李世民在感叹大理寺断案的公正及刑部复核的缜密后,也不禁想问这三百九十名罪犯到底是为了什么而作奸犯科?
    只是被问及之人都是大哭不已,他们异常后悔所犯下之事,并申明这都是他们罪有应得,只是一些人抹着眼丹说,家中有老,还有妻儿,以后再也无法照料,深感后悔犯下死罪。李世民问他们还有何求,若有要求他会尽量满足。
    一些人说,想与父母妻儿见上一面,哪怕是看上一眼,也死而无憾了。
    李世民当时感慨,真是最凶恶的歹徒,也有善良的一面,想了一会,即对身侧的户部尚书兼大理寺卿戴胄说,他想把这些人全都放了,让他们回家过个好年,明年秋后再来归案。
    戴胄是一力反对,说这些都是穷凶极恶之人,若放他们出去,说不定要潜逃,或者惹下更大的乱子,到时还会有人来归案吗?这些都是要人头落地的人。
    只是李世民还是坚持要如此,并说人心都是肉长的,皇帝以诚待人,这些人也会感恩的,退一万步来说,就是一个也不回来,不就这三百人吗?也撼不动大唐的江山。
    戴胄没法,也不好争。
    李世民大声对这些死囚说,他同意让这些囚犯都回家,与家人团聚,明年秋决日,再回来归案。
    没想到过了快一年,秋决前几天,所有的三百九十人全部回来归案,李世民心里大感高兴,又传吐谷浑大捷,青海都护府设立,宣大赦天下,李世民把这三百九十人全都无罪释放了。
    这也是皇帝这段时间常津津乐道的事,只是大臣们私下都觉得皇帝此举是有些视律法于儿戏。
    李世民得意完,看着朝堂的的众臣道,颇为惋惜地说道,“戴爱卿多年执掌大理寺,极尖出冤案,联异常满意,只是如今,戴爱卿已经不在了,联
    戴胄在朝廷接到吐谷浑大捷后不久,即因病去世了,让李世民很是痛惜。“此是陛下英明之举,以诚换诚,才使得这么多凶残之徒悔然醒悟,戴尚书兼掌大理寺,所断之案,几年内都不曾有冤死之人”刑部李道宗出列奏道,“臣等也为陛下失去戴尚书这样的忠诚之臣而难过,只是陛下,如今还有一些忠贞之士,在遭受着不白之冤,还请陛下明鉴”
    “哦,任城王所指何事?”李世民脸色平静地说道。
    “陛下,特进李靖拜西海道行军大总管,率臣等诸将,在出征吐谷浑时,用兵如神,取得辉煌的战绩,其一直克尽职守,一心想着如何尽快剿灭叛乱,还我大唐一个安宁的边境,此乃多大唐绝佳的良帅。
    可是一些部将,不尊军令,贻误军机,以致于差点错失平定吐谷浑的机会,幸好李大总管及时调整布置,才不至于错失战机。如今这些人在自己要受到处置时,反而倒戈一击,诬陷李大总管要谋反。作为此次出征的副帅,臣敢以项上人头作保,李靖绝无二心,更没有想谋反的事儿所有出征的军中将士都中以作证”李道宗用无比坚定的语气说道。
    “陛下,臣也敢以人头作保证,李大总管没有想造反的预谋,无论是从都州出发后的诸多战事,还是取得伏俟城后,各战中运筹帷幄,以极小的代价取得了最大的胜利,李靖作中主帅,都是一力以求尽快结束吐谷浑战事,并未谋私利。”
    侯君集已经拜入李靖门下,作为李靖的入门弟子学习兵法,且在此战中对李靖所布置的战法颇为赞赏,因此作位两位副帅之一,在李道宗出来为李靖喊冤后,也跟着站了出来为李靖说话。
    李世民听了两位自己所信任的重臣所说的话后,脸色有些难看起来。
    待侯君集说完,朝堂上变得寂静无声。许多大臣面面相觑,但没人出来继续说话。
    李道宗见李世民也没言语,犹豫继续说道:“陛下,至于李靖大总管让李翼在此次征战中主领战事,那也是量才使用,几场战事下来也证明,如此决定是完全正确的,正是李业诩的快速出击,使得我们以极小的代价取得重大的胜利,以库山一战论,若无李翼在吐谷浑人后侧突袭,那此役,我们即使付出几万人的代价,也不一定能拿下库山,取得如此成就的,还有曼”
    “好了,这些事联自有数”李世民打断了李道宗的话,有些不耐烦地说道,“联已经使房爱卿查此事,若此是诬告,对诬告之人定是严惩不怠”
    “是,陛下”李道宗和侯君集对望了一眼。
    这时长孙无忌站了出来,奏道:“陛下,作为此次出征的一道总管,利州刺史高甑生举报李靖谋反之事,决不会空穴来风,定是掌握了一些信息,或者是有人举报,才会冒死上奏,不然不会冒天下之大不韪,公然诬陷立平大功的当朝重臣,臣请陛下一定要详查此事,清者自清,若有不轨之图,无论是谁,也一定要严惩,只是可惜戴尚书不在了,不然,”
    李世民斜看了长孙无忌一言。不置可否,但却转身走回到御座上。
    长孙无忌也只得停下了话语。
    见此情景,侯君集却上前一步道,“长孙司空说得在理,陛下一定要彻底查清此事,还李特进一个公道,不然,作为主帅属下的部将,如此公然诬陷主帅,定会让广大将士寒心”
    “联自会如此的”李世民脸色有些发寒,语气冷冰冰地说道。
    一些想趁机向李世民为李靖说好话的大臣,特别是武将,看到皇帝如此了,也只得罢休。
    这时房玄龄上前一步道。“陛下,臣已经在彻查此事,各相关人员,还有出征的许多将士,都做了问询探查,已经有了初步的结果,相信再过一些日子,就可以真相大白了”
    李世民这才脸色有些好转,和朝臣们继续议事儿。
    而站在一旁的李恪,虽然一张脸涨得有些发红,但在接到李业诩使人传的信后,忍着没有在朝堂上站出来,为李靖和李业诩说话。
    除夕当日,从特卫军中放假回府的苏定芳和郑仁泰,一起相约到代国公府里探望,但却吃了个闭门羹。
    宫中的禁卫都已经撤走了,只是代国公府大门紧闭,连边侧的门都未开。两人敲了半天门,才有人来开。但却告知苏定芳和郑仁泰,接李靖的吩件,不接待任何人的拜访,   

第七十二章 这是诬告
    二及八年的新年来临,长安城片喜庆的景家。诽在门口贴了喜庆的春联以图吉利,爆竹声此起彼伏,响彻长安的大街小巷。
    无论是普通百姓,还是达官贵人,无不喜笑颜开,欢欢喜喜地过年。
    因连年丰收,百姓家中存粮富足,长安城的粮价极其便宜,其他物品的价格也跟着降低,百姓们吃穿不愁,生活安定。温饱问题解决了,不必为填饱肚子而发愁,许多人也想到构哉其他营生。朝廷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