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唐军魂 >

第122章

大唐军魂-第122章

小说: 大唐军魂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陛下如此说,联不敢当,臣也相信陛下对此事定会查个水落石出,臣等异常感激陛乍的英明”李靖叩首拜道。李业诩也只得跟着拜倒在地。
    “快起来”。李世民上前搀住李靖道,“大唐边患不断,四周强敌窥视,联还希望以后药师能为联领兵出征,
    “陛下,臣如今身体有恙,若以后陛下还有用得到臣的时候,且臣的身体康复了,当为陛下再征战李靖恭敬一礼道。
    “有药师此言,联甚慰李世民呵呵一笑,看着李靖身后的李业诩道。“贤侄,你莫怪联吧。联交付与你的诸多事宜,也被这事给搅和了,但这些事不能耽搁了,待过些时日,联会再与你细谈
    李业诩房上前一步道:“陛下圣明,为我们洗去身上的污溃臣一定为陛下尽职尽责,把事儿做好;”
    “那好,你们先下去吧”李世民挥挥手示意道。
    李业诩跟着李靖回到了府上。
    李靖已经吩咐下去,让李业诩过了上元节后,即搬出去居住。此时一些家人们正在收拾着东西。
    李业诩跟着李靖来到书房,关了门,不许任何人来打扰。
    “祖父。皇上如此处理,只是息事宁知为何你还要为高甑生求情?。李业诩有些不解……皇上如此处置,已经是大给老夫面子了。
    再有一点,对于高甑生,皇上若要其死,那无论谁求情都是没有用处,若皇上想放其一条生路。那定是能找到理由。老夫知道这次皇上不想让其活命。所以即使老夫也求情了,还是没有用,还可落个人情。高甑生和唐奉义一死。此案中的”此案就此了结了
    “祖父,李道彦也曾参预其中,为何就没有人提及?”李业诩小心翼翼地说道……你是如何知道此事的?”李靖眼中精光暴涨,“是不是你曾使人去探查?”
    “孙儿没有,孙儿只是觉得。既然李道彦和高甑生都是因为违抗军令而被祖父责罚,再报告皇上,受到流配边疆的处罚,没有理由不参预其中”。李业诩心里一凛。
    “这样就好”李靖直直地看着李业诩道:“不管此案的缘由如何,我们有此结果就可以了。其他人,皇上说其无罪那就是没有,我们不要去管那么多了,接下来我们要做的,就是低调处事待人。老夫虽然还顶着特进职,但也不会再去管任何朝事了”。李靖看了一眼李业诩道,“你也要记住,少参与朝事的纷争,除了军职,其他能辞的,都向皇上辞了吧这次是有惊无险,若下次,那就不一定了。
    李靖停了一下,继续道:“现在皇上还未恢复你的任何职务。但也很快就会宣布,且年后,皇上就要进行左右卫的初步改动,你耍趁此机会辞去情报处和军器监的职务,只管军事即可,官越大,皇上让你担负的职位越多,到时出事的可能越大,你还年轻,且又是异常耿直之人,没有应付朝事的经验,这是你最大的弱点,所以老夫必须要为你作谋刮。老夫以后什么人都不见了,你有事都要与老夫说,特别是关系朝班的大事,千万不可一人做主”。是,孙儿明白!”李业诩知道,李靖准备隐于府中了。
    李靖又秘密吩咐了李业诩一番。
    过了两日,李业诩率着自己的妻儿,还有李靖和王氏为他选的家仆丫环们。搬到了自己新置的府中居住。
    而仍居在代国公府里的李靖吩咐下去,以后闭门谢客,除了李业诩外,任何人来访都不接待,即使是府中的亲威也是如此。,   

第七十四章 要将兵法传于后世
    高上因出征叶谷浑的重大胜利,而大赦天下,长安城在愕,千节间放开宵禁,并持续到上元节后。让百姓尽情玩乐。
    上元节,照例是灯会,灯会的规模比以往几年更是宏大。虽然天气还是异常寒冷,但长安城内各街道的人流。与往年相比更是密集。比前些年场地更大的灯市里,到处都是密密麻麻的人儿。
    只是停职在家的李业诩。却没空带着妻儿们去赏灯游玩了。一则家中多了三个幼儿。几个,妻妾行动不方便。二则在年后,要搬离代国公府。到自己的府邸中居住,两边都要收拾做准备,再则从府里后人子嗣中新挑选的三十名亲卫,也开始练了。
    面对大街上热闹如织的人流,却没空出去赏灯游玩,这让李业诩颇为遗憾。与郑燕说起当年携手逛灯市游玩的情景,两人都是一番感慨,甚是怀念,没想到自那以后、以至成婚后,李业诩大多时候都忙于军中的事务,都没什么机会一起出去游玩。
    李业嗣和李标本也叫李业诩带他们一道去玩的,只是被李业诩婉拒了,也是失望而去。只得由李业嗣带着李标去赏灯游玩了。
    李靖整天都呆在书房里。连家人都很少见,也很少出他自己住的那个院子。一日三餐也都是送进去的,除了一起居住的张氏,家里也没有人敢去打扰。
    李业诩要搬离代国公府了。也去和李靖说声。
    院门口有李靖的几名京卫守着。按李靖的吩咐,除了李业诩其他家人求见都是不放行的,送餐的人也只是送到院门口,由这些亲卫转送进去。
    李靖正在书房里写些什么,看剩李业诩进来,也停下了笔,含笑说道:“翼儿,你今日就搬过去了?”
    “是的,祖父!”李业诩恭敬地行了一礼。“孙儿挺舍不得您
    “臭小子,别这样女儿心态,两府才隔这么点路。你可以常过来看老夫的”李靖笑骂着。
    “那孙儿就时常过采看您”李业诩也笑嘻嘻地道。
    李靖仔细端详了一番李业诩。这才说道:“唉,时间过得真快。一转眼。你都已经长大成*人了。老夫也真的老了,幸好也都抱上曾孙了李靖呵呵笑着问道,“翼儿。你可知道我为何要让你一个人置府邸居住?”
    “孙儿知道,孙儿现在长大了,也有自己的妻儿了,且在朝中也有官轶爵位了,所以得有自己的府邸了。还有孙儿住出去,祖父也可以清静也,少些人来打扰,即使有人来找孙儿。也不会引人注目,让人家揣度您”
    李靖微笑着,李业诩虽然没有说明白。但正是他所想的。李靖让李业诩搬出去,他真正的闭门谢客,杜绝宾客,以免再遭非议,或者惹来事端。
    这次连久未谋面的李世勋从并州回京述职,上门来看望,李靖也未接待,让李世劫吃了个闭门羹而去。只是李世民劫也明白李靖的心理。并未在意。
    “翼儿,你现在有了自己的家。在朝中也有些官职了,以后耍操持好这个,家。无论如何。要庇护好自己的家人。”李靖脸色变得严肃了,“话儿我都与你说了,你自己小心做事,有什么不明白和决断不了的,尽管来找老夫。
    李靖并没再叮嘱李业诩这方面什么,吩咐的话早就已经讲过了。
    “是。祖父李业诩再恭身一礼道。并没就此离去,也是不舍地磨蹭着多呆一会,探头看着李靖案上铺着的宣纸道:“祖父,您整天都在写什么?”
    李靖边上的着了笔墨的稿纸已经有了厚厚的一堆。
    “哦?佬夫在写这些年行军步阵、战略战术的心得李靖把拿起的笔又放了下来,“这些都是我这些日子以来写就的,老夫将其起名为《兵铃新书》。此论已经写成一卷,老夫完稿后,再校对一下,待全部完成后,加以注解,交与你。
    你是最有希望继承老夫之兵法的人,许多战法都在此次出征时候与你细讲,也希望你到时能将此书好好再研读几番。并将其保存好。待以后寻得有机缘之军中良将,可将其授之
    原来,经过这次被人诬告谋反。李靖生怕再遭遇如此情景,或者什么时候出些意外。致使一些兵法心得失传。因此在已经完成的《六军镜》基础上,再把后来的一些行军打仗的心得写下来。
    《六军镜》主要是记述以前李靖在助李世民打天下,平定各地割据势力时,针对中原及南方地形写就的兵法总结,在中原及南方各地。如何利用地形行军、扎营、布阵、攻击、防守、突袭等,如何以步骑配合,还有水军,攻击敌方阵营。并有许多攻城方法的描述。
    这些年,李靖率军北征,在对付突厥和吐谷”小云讧中,行军打仗的方法与以往是宗爷不样的,李靖火才绷多的战法总结。
    依李靖的描述,这部《兵铃新书》主要讲述的是如何在广阔地带如草原上与行动迅捷的游牧部落对仗。作战风格与以往的战法还是有些类似。“凡事有形同而势异者。亦有势同而形异者,若顺其可,则一举而功济。如未从可,则暂动而必败即善势利导,利用天气、地形、地物等一切可以利用的条件。出奇不意,兵不厌诈,攻击敌要害部门,以达到快速制胜的目的。
    但作为主将,在草原上所要注意的事项与以往中原地带作战时又是完全的不一样。以快速的精锐骑兵出击,这是击败草原部落的非常重要的手段。所以要求也更高。不但要求有数量众多的马匹,还有大量练有素的骑兵战士。更要有能寻机善变,快速做出决策的领兵将领。
    书中还写就了大量的实战战例,比如贞观四年正月,天降大雪之时,李靖亲率三千骑兵,孤军深入,攻击颌利的大军,突厥人大败。李靖再乘胜追击,追至阴山,消灭敌方斥候后,又派苏定芳以二百骑突袭颌利的牙帐,自己率部跟进。颌利再遭惨败,只率少数人惊慌逃走。终被擒获。
    还有吐谷浑战役中。面对吐谷浑人放火烧毁牧草的举动,没有停留,即派遣数千精锐的骑兵,快速攻击曼头山一带的敌军,终以极小的代价将吐谷浑人击溃,歼其大部,并成功地截住牛心堆的敌人,最终将其歼灭。
    这些都是对李靖以快速突袭战法一个异常好的诠释。
    所以李靖的《兵铃新书》中,强调在与北方游牧民族对抗中。骑兵的异常重要性。没有骑兵,就无法做到快速机动的作战方法,作战的效果大打折扣。
    “翼儿,此中写的内容,老夫与你大部分都曾有讲过,还有一些是这些日子老夫仔细思考后补充的,到时写刻,后会再与你细讲,你的作战风格与老夫是异常的相似,这一点,让老夫甚是欣慰,你二弟,在这方面的悟性定是不如你李靖给李业诩讲完他所写兵书的概况后。如此说道。
    “多谢祖父的夸奖。这都是祖父亏导有方。只要多加雕琢,二弟也定是不会差的”。李业诩谦逊道:“祖父。那二弟何时让他到军中?还有定芳与恪王爷那里,这些兵法以后也可以教授他们吗?”
    “翟儿早就想到军中了,老夫会寻个时机让他如愿的”。李靖略一沉思后说道,“至于定芳和恪王爷那儿。你可以传授于他们,但也只能私下传授,定芳虽然老夫亲传的时间颇多,但更多的交流还是与你一道,后面兵法的详解讲授。都出自你手。老夫现在写的这些,也都由你传授于他即可,”
    “定芳他日定是一员良将。你要将老夫所有的兵法,都讲与他听,他的悟性不比你差。相信定能将老夫的兵法发扬光大。还有。你以后在招募士兵时,一些有潜力的人,要加大培养,若有机缘者,则可授予他们兵法,但你要记住一点。要看准人儿。不然切不可轻易传授。”
    “是,祖父,孙儿记住了李业诩豪气涌上心头,看来以后诸多的大唐名将要出自自己的门下了。
    “翼儿,你有空闲要常回来看看老夫。有事儿老夫也会使人去传你”李靖重新拿起笔。抬头说道,“只是或许事久,朝廷又将会有战事。只是战事规模不会很大。到时皇上很有可能又会派你领兵出征
    “祖父,征战何处?”李业诩不解,眼下并没有什么力量可以对大唐构成直接威胁的。
    “涨州一带的叛羌,就是此次出征吐谷浑,李道彦和高甑生留下的后患李靖叹了一口气说道。“党项酋长拓跋赤辞当初与老夫约定,全力攻击吐谷浑,李道彦却派兵攻击其部。结果,诸羌都反叛,不但导致李道彦部和高甑生部损失惨重,也使得此地纷争四起,原盐泽道行军副总管刘德敏还在佻州一线与叛羌作战,但因其所领军队战力不强。且原总管高甑生被朝廷下狱,军心不稳。无力击败叛羌,当初班师时皇上即与老夫商议。与留守青海境内的大军。合力夹击这一带的叛羌,力争肃清这一带的反叛诸羌,将这一带的大片土地置于我大唐版图内,只是这一带情况复杂,皇上并没最后下决心,但你要做好出征的准备
    “是。祖父。孙儿明白了,那孙儿先告退了李业诩再作一礼。走出李靖的书房。
    李业诩带着众妻妾和家仆丫环们,大小共计八十余口人,从代国公府里搬了出来,入住自己的府邸”   

第七十五章 复职
    节后,李世民专门下诏,重新恢复李岖诩所停同时派人到李业诩新置的府邸中传李业诩进宫。
    正在指导新招的三丰名亲卫练习武艺的李业诩,忙跟着传唤的宫内侍卫来到皇宫。
    过年后又下了一场雪,还没融化光,天气还很是寒冷。两仪殿内,生着几个大火炉,殿阁虽然很大,但却充满暖意。
    李业诩进殿内,对正埋着头看奏折的李世民行了礼。
    “贤侄,免礼”李世民放下手中的奏折,指着边的道,“坐这儿,今日联唤你来,有一些事儿要和你聊聊”
    “谢陛下”李业诩坐在离李世民稍远处,垂着眼,等着李世民问话。
    李世民吩咐近侍上了茶水,撤去面前的奏折,活动了一下身子,再屏退所有的人,这才说道道:“贤侄,听说你新置了一所府弟,联原本还想赏赐你一所宅弟”
    “多谢陛下恩典,臣于国无多大的功绩,不敢接受陛下的赏赐”李业诩恭恭敬敬地说道,尽量却骂道,尽放马后炮,干吗不早说。
    “贤侄心里还在责怪联此番对你们祖孙俩的所为吗?”李世民笑笑看着李业诩道。
    “臣万死不敢,陛下做事,力求公正,臣和祖父对陛下从未有过什么抱怨,陛下使人能在如此短的时间内把此案查探清楚,除去祖父及臣身上的污名,实在是让臣等异常感激”李业诩还是一副恭敬的神色说着,并没看李世民的脸。“联也是异常痛恨此等诬告之人,你们祖孙俩在此番出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