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唐军魂 >

第220章

大唐军魂-第220章

小说: 大唐军魂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唉,本王就知道你会如此说的!”李治失望地叹了口气,“我向母后提这样的要求,母后也是如此说!只是大将军可以时常到这儿来啊,从长安到这里,换马只要大半天就到了”。
    李业诩没应李治的这番话。因为他已经发现,一个能管李治的人过来了。
    “稚奴,李大将军有重要的事儿要去处置,你现在如何能拦着大将军传来一个清脆悦耳的声音。
    说话的正是长孙皇后。
    李业诩敏锐的观察力,在长孙皇后还在远处时候就已经发现,知道长孙皇后会替自己解围来了。
    李治刚才的话确实太无理,让李业诩都有些恼怒,自己辛苦地在大日头私练士率,这个,当皇子的在九成宫享受清凉,还要求自己快马跑到这里来,为他教授武艺,真是吃饱了撑着,不知道干事的人辛苦。
    “见过皇后娘娘李业诩对几名宫女簇拥着过来的长孙皇后行了礼。
    “稚奴,你先下去吧,你父皇正找你蚓”长孙皇后威严地对李治令道。
    一脸郁闷的李治只得作了礼,灰溜溜地走了。
    “贤侄,本宫本想找你聊一些事儿,但知道你现在军务繁忙,也不敢叨唠你,不若就现在说上几句”。长孙皇后带着笑说着,刚才在李治面前的威严都不见了。
    “娘娘有什么事尽管吩咐李业诩满是尊敬地看着面前气色很不错。看不出年龄来的美丽的皇后。
    “稚奴一再缠着本宫要向你学艺,本宫也没法,只得答应他。待天凉。且你有空后,让你进宫教他一些,还望贤侄不要推辞!”长孙皇后缓声地说道。
    “皇后的吩咐,末将一定尊办”长孙皇后这样的要求,李业诩没法不应承。也可能面对美女的什么要求,每个男人都很难拒绝一样。
    “你既答应,本宫就放心了。一些事儿待你有空了再找你说,你先去吧”长孙皇后脸上的笑容一直持续着。
    施了礼的李业诩走出九成宫,本能地感觉到长孙皇后的目光一直注视着他,他想不出来长孙皇后还要吩咐自己什么事儿。
    与等候在九成宫远处和几名亲卫汇合后,李业诩也取了马,快速往回奔。时间已经是快近中午了,若不加快行程。下午都不定能赶回军营中。
    让李业诩惊喜的是,在过了三个驿站,准备用餐时候,发觉执失思力、契苞何力、阿史那社尔一行人也在,李业诩立即知道这几人是在刻意等他的,不然按行程,在这个时候他们已经差不多可以到长安了。
    四人一道坐着用餐,”!凉…儿。驿站的那此驿率倒是丑多了朝中的权贵们,对几陛窟端的大将军一道儿用餐并没觉得什么。
    驿站提供的伙食不错,还供应酒。
    “李大将军,还真感谢你替我们说话”。执失思力端起一碗酒。敬李业诩道。
    契芯何力和阿史那社尔也端起酒敬李业诩。
    “在下只是说几句公道话而已,并没什么”李业诩也不客气,喝干了杯中的酒。
    “大将军的恩典。末将会牢记在心”。阿史那社尔脸上看不出表情来。但语气有些激动地说道。
    这么大的一件事,只有阿史那结社率一人死亡,看皇帝的表现也不会处死另外那些突厥族人,阿史那社尔悬着的心已经全部放下,没有过多的族人流血,这使得他得以心安。
    “哎,几位如此客气做什么。”契毖何力道,“我们都是兄弟,兄弟所作之事当然是可以信任的契芯何力这次与李业诩一道相处了快一年。自是感觉对李业诩的信任更多了,也就没有和执失思力和阿史那社尔一样说这些客套话。
    “何力兄弟这句话说的在理,我们都是兄弟,不要这么客气,说不定以后我们还要一起上战场呢李业诩也笑笑道,“在战场上我们也要如兄弟一样相互照应才是
    “哈哈!正是如此,来,我们再干了”。执失思力大笑道,又端起酒。对众人示意道。
    “干了”。其他几人也都大笑起来。
    九成宫事件后几天,李世民下了诏令。以谋逆罪将阿史那贺逻鹘流放到岭南,并令他们立即启程。其他一道犯事的突厥族人也跟着阿史那贺逻鹘流放。
    这位可惜的突厥王子,稀里糊涂地跟着叔父闹事,幸好李世民宽怀。没有杀他,捡了条性命回来。只是要离开长安往岭南而去。原来他们居住的是大唐最北端的大漠,在长安住了几年,现在流放之地在最南的岭南交州一带,这辈子可能都没有可能回到故地了,就算少数族人为了生存的一个迁徙历程吧
    阿史那结社率家产被抄查。家人也一道跟着阿史那贺逻鹘被流放。
    此事并没在民间流传开来。李世民的诏令也只是一个行文,没在诏告天下。
    天气热,日子长,各部的练在持续着,练强度在减少,但练科目逐渐往高级过渡,作为主官的李业诩,空闲时间也多了下来,得以时常回府。
    小月也在夏末生了个小女沁。李业诩为其取名为李黔。
    只是李业诩有些不解,刚开始几女生的都是儿子,为何现在连续生出来的都是女儿?难道又是孙老道什么药方在作怪?但这是没有答案的问题。没人会回答他。
    除了小月刚产后不久,其他几女都是待耕的土地,自是让李业诩有些疲于招架。
    颜如冰跟着郑燕,一道做一些锻炼身体之道,大半年下来,气色比以往好多了,身子骨虽然还没根本性的改变,但已经比先前好多了,按着郑燕的吩咐,在做一些怀孕前的准备。
    很快,天气转凉后,卫军各师的练强度都加大起来,进行的都是一些整团整营的对阵冲杀,以提高几百上千人在战场上拼杀的能力,每师各团间的较量也很是频繁,每月各师间的战演也至少举行一次,只有常进行这样的对阵冲杀练,模拟战场的环境,才能将这些招募快一年的士兵打造成为可以上战场的勇士。
    贞观十三年十月底,因西北天气恶劣,寒潮提早来袭,一些部落牛羊冻死无数,遭受重灾的高昌和西突厥联兵攻击大唐的伊州,因有凉州都督李袭誉所派一部在年后的驰援,及沙州和肃州边军的支持。伊州刺史谢叔方率军民奋力抗击,最终打退了高昌和西突厥兵的联合攻击,但有不少的牛羊牲畜被掠。
    情报司的情报人员,将这消息以最快的速度传回长安。
    在伊州遭受攻击的第四天。情报交到了李世民手止,心内大喜的李世民表现的勃然大怒,立即召集群臣议事。
    正在指挥军队进行练的李业诩,在接到李世民使人的传唤后。心里也是大喜过望,鞠文泰这个老的已经快坏了脑子的高昌王,终于还是按捺不住,要跳出来表演一番了。李业诩知道,李世民正是在等着高昌的再一次犯事,为大唐的出兵找一个最好的借口。
    一路往皇宫疾驰的李业诩只是希望着,在是否出兵的事上,群臣朝议时不要再出现打口水仗的情景,朝中不要再有那么多反对出兵的人站出来,
    ,   

第三十章 开战是不二的选择
    口州徉的天事,依然是在大极殿里讲行朝…
    被李世民召来的也都是些重要的大臣及军中的高级武将,李业诩看到自己的祖父李靖也出现在殿内。
    李靖投向李业诩的目光中,也是有发自心底的笑,只是李业诩看不出来李靖这笑容是看到自己的一种自然表现,还是对高昌在这个时候攻击我边州,我大唐有理由对其开战的兴奋。
    看着朝臣们都已经在殿下站立。李世民站起了身,语气中满是愤怒地说道:“诸位爱卿,高昌王鞠文泰不顾联的一再警告和问责,一意孤行,再次伙同西突厥欲谷设,大举攻击我大唐边州,你们说我们要采取什么对策?”
    “陛下,娴文泰一而再,再而三地攻击我大唐边州,对陛下的警告与斥责置若罔闻,我们再不能容忍这样的情景了,出兵反击是唯一了应策兵部尚书李世勋第一个站出来发表自己的看法。
    尚书左仆射房玄龄也站了出来,“陛下,臣附议,这些年鞠文泰藐视我大唐上国,数次攻击归附我大唐的伊州。并置陛下的警示于不顾,娴文泰不愿入朝来谢罪,臣觉得,若我大唐一再忍让,非但不能让鞠文泰有所收敛,反而会变本加厉。更加频繁地做出冒犯我大唐之事。所以臣以为,一定要给予鞠文泰一个教,所以臣支持出兵反击高昌和西突厥的攻击
    “楼下,臣也附议”。刑部尚书李道宗也很快站了出来,“有敌来犯,唯有反击之道才能解除威胁小臣愿意领兵出征”“陛下。臣反对大规模的对外征战。为了高昌那远离我大唐的小块之地。我大军劳师远征,实在是不值得;不出李业诩的意外。还是魏征站出来。表示反对意见,“臣有一计,此只是翅文泰一人无状,陛下可以翅文泰好战失礼,宣布对其的责罚。不再承认他的王位,并另立一人为高昌王,陛下可册封愿与我朝交好者,如鞠文泰之子翅智盛为新王,没有了我朝的册封,鞠文泰在国内就失了支持,战事自然就不会再发生了”
    “小陛下,臣反对魏特进此言”李业诩一看,是长孙无忌站出来,“高昌这几年以来,不向我大唐进献贡品。不行藩臣的礼节,所设官职称号,均与我大唐一样,并且在各地挖城掘沟,准备战事定非鞠文泰一人所为。其属下的大臣。及鞠文智盛,也一定持此道,所以此计定是不行,鞠文泰已经不听我号令。对陛下的诏令也都数年未予理会。若按魏特进计。我使者去,一来一回要年许,娴文泰可能又数次侵犯我大唐的边州了,如今我在伊州、沙州一带,布妾的边军数量并不少,每年耗费的军资也非常多,被动地应对不若主动的反击。所以臣以为。应一战解除高昌的威胁,让其再没能力攻击我边州,才是上策!”
    长孙无忌这一番言论很是出乎李业诩的意外,以往一向比较保守的长孙无忌,今日的言论很是好战。这是为何?
    正想着。这时李业诩看到李靖也站了出来说话:“陛下。纵观我大唐立国以来,要彻底解除外患,终是要付诸于兵事,将敌人彻底击垮后,一切都能解决。因此臣以为。要消除高昌及西突厥对我西北的威胁,重开西域朝贡、行商之道。必须要一战佬臣身体尚健,还可领兵一征!”
    李靖的意见并没出乎其他人的意外,但李靖当朝的请命出征却出乎所有人的意外,连李业诩都没料到,坐回御座上的李世民也被惊得从座上站了起来。年近七旬的李靖,还有这份雄心壮志,让一些准备出来发表意见的人都被吓了回去。
    “小陛下,臣支持出兵,翅文泰如此倡狂,我们再不能忍之,如李老将军所说,必须一战才能彻底解决”。吏部尚书侯君集在李靖话刚完,就跳了出来道,“臣对西北一带地形很是熟悉,应是由臣领兵出征才是,李老将军如此年岁了。若再领兵。天下人都会耻笑我大唐无将可用,还要起用年近古稀的李老将军”
    “陛下,李老将军已经征战了一生,如此年岁,不应再上战场,不然臣年壮者何堪面对天下人的问责,臣愿领兵出征”。李世勤、李道宗差不多一起跳出来请求当领兵之主帅。
    他们知道,如今朝堂上除了魏征,没有其他人出来反对,对西北的用兵已经是铁板钉钉的事了,在讨论如何用兵之前,一定要把这领兵主将抢过来才好。
    接着几名在朝的各卫军大将军,还有阿史那社尔、执失思力和契芭何力等胡将也站了出来,表示愿领兵出征。
    “各位爱卿大多同意对高昌应有一战。联也如此认为,一定要给予娴文泰一个痛击,他才会醒悟。如何是为臣之道”。李世民脸上露出一心么二凶笑意,继续道迈有“西突厥欲设自立为不珊心陛们汗。连番伙同高昌一道攻击我边州。而且,这几年欲谷设还时常派兵攻击我大唐册封的沙钵罗呸利失可汗同娥设,致使呸利失可汗兵败身死,你们说。这我们又要如何应对?
    李世民话语间用畦利失可汗称呼同娥设,而对欲谷设直呼其名,明显就是表示大唐是承认同娥设的呸利失可汗换称号,而对欲谷设自封的乙咄陆可汗不欲承认。
    呸利失可汗兵败身死还是刚刚从西北传回的情报上讲述的,连李业诩也不知晓,呸利失可汗同娥设死后,其所领的弩失毕部推举其弟之子薄布恃勤为乙沙钵罗叶护可汗。统领原先畦利失所领各部。旧!
    “陛下,高昌王这些年所为。全系西突厥欲谷设在背后支持我们出征高昌,欲谷设一定不会旁观。肯定会出兵相助,而且欲谷设公然攻击我大唐册封之西突厥可汗,此乃逆天下之大不韪,所以臣以为。我们要一并将欲谷设也列为讨伐的目饷。李业诩顺着李世民的话站出来发表自己的看法,并顺便讨命。“臣愿领兵出征,替陛下教那出尔反尔,不把我大唐放在眼里的高昌王翅文泰。和做为帮兄的欲谷设
    “陛下,欲谷设乃我册封之呸利失可汗属下,其与呸利失相争是他们部族内部的事务,我朝不方便干涉,且西突厥所居之地非常之大,所领部众有数十万,还有西域那些动向摇摆的诸国,若一并将西突厥列入讨伐的目标,这些西域小国定会怕我朝也将其列入攻击目标,而倒向西突厥,那样对我大唐攻击高昌的行动定是不利”长孙无忌在李业诩说完,马上站了出来,表示自己不一样的看法。“所以臣反对冉时对西突厥用兵
    “小陛下,臣附议魏征速度也很快,跟着长孙无忌出来说话,。若是在对高昌开战的同时,西突厥没有插手,我们也将其列入攻击目标,那所树之敌众多,战事将难以应对”
    “陛下,臣支持李大将军所言”。侯君集也很快地站出来,发表对李业诩支持的观点,“西突厥是这事件的起因,若我们只征高昌,不连对打击欲谷设部,那祸乱的根本没有消除。即使高昌臣服了。西域之事还将多有反复,所以臣觉得,应该消除根本,将西突厥彻底击溃了,才能将西域之事平定,复诸国朝贡之道,使我行商之人来往顺畅
    “的下。臣附议,此战必须将消灭西突厥作为主要攻击目标李道宗也站了出来,支持攻击西突厥的观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