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唐军魂 >

第222章

大唐军魂-第222章

小说: 大唐军魂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了莫贺延碴后,立即攻取高昌的门户柳中,若能很快占领柳中,即可兵临高昌城下,我大军一部围攻高昌城,并马上攻取交河;另遣一部直取可汗俘图城,将西突厥驻在高昌境内的近万大军全歼;而我大军精锐的大部,在取柳中后,即直接往伊列河,沿伊列河平坦的河谷,快速地插向镞葛山一带,”
    李业诩用手势在地图上划了一个长长的直线,从瓜州到伊列河畔,那一条长长的线有近千里之遥,这样的战事安排,应该也是开创奔袭战的一个极致。
    柳中是高昌的门户,也是进入西突厥境内的必以之路,一定要将其攻取才能打开前进的通道。据所探的情报,柳中城居于山谷中,依据山势而建,易守难改,虽然柳中面对的是没有人烟的莫贺延硅,但高昌还是在此派驻了一千多人守卫。
    只是在李业诩眼里,这千许人的柳中城,攻取应该易与反掌,难度最大的是,十多万大军如何安全地通过莫贺延碴。
    “陛下,臣认可业诩贤侄的建议,我大军应该在取了柳中后,即快速奔袭欲谷设所领各部”兵部尚书李世勃听了李业诩的话后,表示了赞同,“此战若欲谷设倾大军前来与我交战,那是最好,我军可以给予敌最大的杀伤,若其先一步远遁小那战事就很难打,所以我们要在突厥人没反应过来前,就将其大部力量消灭才是上策!”
    据所探的情报,欲谷设及其仆从军有十余万人,这也是大唐这次派遣十多万大军出征的主要原因小但现在所有人并不怕欲谷设倾力来攻击出征的唐军,而是怕其听到消息后,直接撒腿飞跑。
    大唐军队的战力这些年间不断地在提高,从李靖领兵灭东突厥开始,到平料薛的叛乱,再摆平吐谷浑,接着又在青海南部平定了羌人的叛乱,与吐蕃人的交战则直接将其三十多万军队全歼,这样的无敌雄师,任何一个对手都是害怕的,欲谷设知道大唐军队开进西域,放弃抵抗直接逃跑那也是正常的事。
    只是无论如何,翅文泰这个不怕死的高昌王,是没有地方逃的。
    “欲谷设熟悉地形,我大军中也有熟悉那一带地形的几位将领,所以我们完全有可能,在欲谷设反应过来前,将其一部或者大部歼灭,直接将欲谷设抓获或者击杀也是有可能李业诩也已经听过李靖的安排,对这一带的地形也有了较多的分析,还与阿史那社尔一道讨论了许多情况,对西突厥所处之地,已经有了大概的了解。
    大唐军中有阿史那社尔和契芯何力两位对那一带地形很是熟悉的将领。而且阿史那社尔这个曾经的突厥可汗,对一些部族还是有号召力的,若我大唐一战或者几仗就给予欲谷设的人马一个重创,那西突厥可能就会土崩瓦解了。
    李业诩对这场战役还是充满了自信,出征的大军大部由多经过系统练的勇士们组成,李业诩对自己亲领的第一近卫师的战力还是很满意的。还有从安排上来看,配属给他指挥的第二、第三近卫师,及第二、第三军卫中其他几个师,都是骑兵占主戊”二的,李业诩觉得。那正是可以发挥自巳所领几师快速犬发四优势,争取打他欲谷设一个措手不及
    “此是不错的主意”李世民看着李业诩接过李靖的指挥捧,在地图上示意,所画的,是从沙州一带到镞荀山最短的路途,“君集,具体如何作战,你与业诩贤侄在往西北的征途中要多番交流,联的要求还是那样,高昌一定要平定,争取将西突厥有生力量歼灭,行动的准则是,以最小的代价,取得最大的胜利”
    “是,陛下,臣等明自”。侯君集和李业诩都抱拳应了声,相视一笑。
    两人自迎击吐蕃的那几场大战后,再次携手一道出征,对这次指挥这十五万人马的战役也是充满了信心。
    “陛下,贤侄年轻,头脑灵活,陛下将攻击欲谷设的使命交给贤侄,臣一定配合好,以不负陛下所望侯君集再次对李世民的决定表示支持。
    此前李世民与李靖、李世劫就如此作战进行的讨论中,还怕侯君集对此战再次将最主要最艰难的任务交给李业诩有什么不满,只是几人一番细论后,感觉朝中没有能与侯君集相配合的合适将领人选,像薛万均、段志玄、张士贵等,还有李道宗,都与侯君集不太熟,或者有过什么不快,此番远征数千里,就是怕出什么意件之事。看眼前侯君集与李业诩还是相处挺融洽的,李世民也放心了。
    “如何攻取,一定要详加考虑,再作安排”李世民不置可否。
    “是”侯君集与李业诩再次抱拳应道。
    李业诩想到什么,又站出来说道:“陛下,伊列河谷一带,是整个小西域之地最富饶的地方,水草丰美,也适合耕种,所以我们占领后,也不能马上从那里退兵”
    伊列河就是后世的伊梨河,李业诩知道,伊梨河一带,是整个北疆最适合发展农业的地方。
    “唔,联明白你的意思李世民点头称道。
    几人又讨论了作战中一些要注意的较大事情,也就散了,李业诩跟着李靖来到卫国公府上,李靖还有事要单独吩咐。
    “祖父,孙儿此去,可能要好久见不到您了,您还要多保重身体,别累着”。在李靖面前,李业诩自然流露出晚辈的心性。
    “好了,老夫自是知道,倒是你,到西北地带,凡事都要小心,与侯君集分兵后,所领部众有可能要近十万。你可从来没领过这么多人,诸将间如何协调,还要你自己把握”李靖示意李业诩在一旁坐下,,“作战时候,纪律一定要严,作为主帅,无论属下是你的什么人,在下命令时不能带个人私情,而且要以身作则,这样诸将及所有将士们才会听令于你,在你的号令下冲锋陷阵的!”
    “是,祖父,孙儿记着”李业诩坐正身子,大声地应道。
    “还有,此战对阵欲谷设,你要做的。就是尽量消灭欲谷设的有生力量,包括分化瓦解和直接消灭,分化其所领的各部力量,这比直接消灭难得多,但却能起着事半功倍的作用。这也是陛下将几名胡将一并置于你所领之下的原因,陛下是希望能用他们昔日的威望,使得一些突厥部众来降,这样可以充实我军的力量。同时削弱对手的实力。但对这些归附之众,如何处置,这个还要你自己临时决断,”
    李靖是冷着脸说这一番话的,其中的意思李业诩也明白。
    李靖说完这些,才露出笑容”“翼儿,此战若能一击将西突厥完全消灭,那你的名气将更加的响亮,你的战功,都将要超过老夫了,若老夫能看到如此,那死也是瞑目了”
    “祖父的战功,孙儿无论如何也是超越不过的”。李业诩赶紧起身,恭敬地施一礼道。
    “别故作这样,老夫已经无战可打,你还早着,超过老夫那是一定的”。李靖示意李业诩坐下。也不在这个问题上再说,“但还有一点要注意,那就是不能与侯君集起争执,意见不合的话,也可以商议,采取折中之法,将帅不合,那对已方战力的影响,是不能小视的”
    “孙儿明白!”李业诩知道,李靖这是怕自己年少气盛,一些异想天开的决定若被侯君集否决,也不能意气用事。
    “翟儿在军中,还要你多多照应,他年少,比你不懂事,你们兄弟俩再次一道出征,老夫可是要被人骂了”李靖呵呵笑道。
    “祖父放心,我们会好好地回来的”李业诩也知道自己的二弟,是个天不怕地不怕的人儿,有仗打,就是爽的事情,但在自己手下。肯定能管好他的。只是兄弟两人一道出去,父母亲还有各自的妻儿,肯定是抱怨满天的。
    李靖也不再吩咐,“好了,你去吧,与你爹娘去聊一些话儿。过些日子就要留待军中了
    临近年关了,李靖和李业诩府中却没有什么喜庆气氛,对于府中众女子来说,这个。年,将是一点味道都没有,李业诩兄弟又将要出征,而且要去的,还是近万里之遥的西北,没有人知道什么时候能回来。
    与郑燕等人荐颜欢笑的样子相比小子们倒没觉得什么,对自己的父亲能率军出征还是一副羡慕和自傲的神情。
    郑燕还是能控制自己的感情,颜如冰,还有云儿小月几人是不知哭了几回了,特别是还没怀上身子的颜如冰,整个人更是如掉冰窟。李业诩这一去,让她心里充满了恐惧,虽然说小小耳生产后这些日子,颜如冰也三天两头过去帮忙,服侍,使得小月对颜如冰的态度已经大为改变,但这样的改变,怎么能和李业诩出征带来的伤怀可以比的呢虽是快过年了,但李业诩大半多的时间都是呆在外面,准备出征的事宜,即使回来也都已经是近天黑时分,连大雪天都是如此。
    府中的众女们都在倒数着还有几天李业诩就要出征,这样的日子是最难熬的,但总是要来到的”   

第三十三章 兰州遇故人
    二瓦十四年正月十六日。出征的诏命正式下正月十八日,皇帝李世民在明德门外亲自主持出征仪式,朝中百官俱参加。
    本不必到场的李靖也不顾家人的反对,冒着寒风出现在仪式上。
    数万的将士们在明德门外宽大的广场上整齐地排列着,放眼望去,无数的战旗飞扬。一片黑压压的人和马,耳边是锣鼓震天的响。
    仪式的隆重程度只是皇帝亲征稍差一些。十数万人的出征仪式吸引发数十万的长安百姓们前去观看。
    各出征将领的家眷们,也都齐聚在明德门外,为自己即将远征的亲人们送行。
    与出征将领们意气奋发的样子完全不一样的是,送行的家人们都是一副哀伤的面容。
    战争总是要死人的,谁也不知道,此番出征,眼前还活蹦乱逃的亲人们,还能不能安然地回来。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深闺梦里人”看着在那里比谁眼泪多的家眷们,李业诩心里不由的想到这两句诗,还真不是滋味。
    转头看看自己府上的亲眷。也都是相似的表情。
    李业诩本不希望看到送别的哀伤场面,劝妻儿们不要来送行但府中的这些女眷,还有自己的父母亲,不顾李业诩的一再劝阻,还是要来送行,连所有的儿子女儿们,也一道来了。
    那些护卫的羽林兰及左右监门卫的军官士兵们,在对出征的将军们表示敬意的同时,对送行的亲眷们表示出了理解,看着那些痛哭着想往前面挤的人们,并没有严厉斥责,而是让这些将领的家人们,尽量地往前靠,以使他们能多看几眼将踏上征程的亲人们。
    依然是相似的礼节,祭天、祭地、告太庙,再祭军神、军旗,接着是赖祭。由礼部尚书李孝恭主持的这些礼节,繁杂而又庄重,最后,李世民于当着全体将士的面,将代表节制军队权利的节、钱授予行军大总管侯君集。
    侯君集率一群高级将领们单膝跪地,从李世民手中接过代表军权的节、钱,起身,再全体转身,脸上满是激动之色的侯君集高举着节、钱。面对前面整齐排列的将士们怒吼道:“全军开拔”
    随着侯君集宣布出发的命令后,将士们在各自主将的口令下,全都跨上战马。
    由李业嗣所率的近卫第一师第一团率先开拔。
    李业嗣庄重地向着礼台上的皇帝和诸位朝臣们行了一礼,接着挥舞着手中的长枪指向东北方向。吼道:“出发”
    随着李业嗣的怒喝声,在闪电与利剑交叉的第一卫军军旗指引下,第一团排成五列纵队,快速地向前行进,马蹄声阵阵,卷起一片沙尘。
    看着出征的大军已经开拔。李世民走到一身戎装的侯君集和李业诩面前,拍了拍两人的肩膀:“君集,贤侄。联在长安等着你们的好消息”又同样对一旁的阿史那社尔拍拍肩膀,却没说话,转身离去。
    李世民走后,李靖走了过来。站到侯君集和李业诩面前,“老夫没什么吩咐了,只说一句以前说过的话,兵法上写的东西是死的,必须要你们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去用佬夫等着你们大胜的消息,大军凯旋之日。老夫也一定会在这里迎接你们”说着也跟在李世民后面走了。
    与诸位送别的大臣们问别后小李业诩、侯君集和所有的将领们,也和各自的家人们拜别。
    眼睛都已经哭肿了的颜如冰,第一次不顾自己形象,扑入李业诩怀里大哭起来,云儿和小月也在一旁搂着几个小子们哭小子们一脸不解地看着自己的母亲们,为何爹爹去杀敌立功她们还哭。
    郑燕却是强忍着悲伤,拼命装出一副笑容,“郎君,你放心去吧,有妾身在,会照顾好妹妹和小子们的,我们等着你早日归来!”
    李业诩也装出一个。轻松的笑容,安慰了一番妻妾们,“冰儿,还有你们几位,都别哭了,为夫此去不过几个月,即可回转”又对同样来送行又大哭的李业嗣的妻子奉若然也安慰了几句,看这些女人们没有止哭的迹象,也不再说什么,即转身上马,再看了几眼,行了一个端重的军礼,当作告别。
    几位小子们也以同样的姿势嬉笑着对自己的老子回了礼,这样的举动让李业诩不禁一笑,几位正在哭的女人们也有些婉尔。
    看到如此,李业诩不再回头地离去,在妻妾和儿女们声声的告别中,策马而去。被几位女人的眼泪感染,李业诩胸中都似有什么堵着,也怕再回头,会忍不住露出什么伤感神色,被人笑话。
    行到很远,李业诩才回头。远处的人群已经看不清模样了,李业诩从身边的李成手中接过望远镜,却看到人群中的众女已经是哭成了一团。还有其他各将领来送行的家人们,也大多如此。
    寒风吹送,把这些不舍的哭泣声都传送出动很远。
    谁也不知道,此战有多少人会阵亡,有多少将士永远无法再回到故乡…
    李业诩再望了几眼,即转身,调整心情。撒开腿跑去。
    近卫第一师作为前卫,行在大军的最前面,随后是第二、第三近卫师,另一条道上并排稍后行着的是第二卫军的第六至第八近卫师,而郭孝恪和牛进达所率的第四、第五近卫师,则划归了侯君集亲领的中军。这次只有李子和所领的第七近卫师和杜君绰所领的第十一近卫师没有出征。这两师作为拱卫京师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