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唐军魂 >

第76章

大唐军魂-第76章

小说: 大唐军魂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让阿史那将军见笑了,此乃特卫军日常之训练,请将军指正,”被阿史那思摩口口声声小李将军叫得异常别扭的李业诩提议道,“阿史那将军,末将与将军一见如故,你就不要称我小李将军,直呼我名吧!”
    “嗯,哦,哈哈哈!好,我私下就唤你一声业诩老弟,你也唤我名吧,看行事,思摩就知道老弟是性情中人,”阿史那思摩大笑几声说道。
    果然是爽快之人,只不过叫老弟好像太过了,年纪相差一大把呢!
    阿史那思摩其实很不适应中原的那些繁文缛节,说话也喜欢直来直往,且刚入朝不久,原本也想与朝重的一些重臣多一些交集,特别是位高权重的第一武将李靖,如今作为皇帝眼前的宠臣又是李靖孙儿的李业诩主动放下架子和他拉近乎,他还有不主动亲近的道理。
    “那将军就随末将看一下士兵的训练吧,请,”李业诩领着阿史那思摩观看起特卫的训练来。
    布置好训练的苏定芳也跑了过来。
    “这位是特卫郎将苏定芳…”李业诩向阿史那思摩介绍道。
    “末将见过阿史那将军…”苏定芳抱拳施礼道。
    “苏定芳?苏将军…久仰久仰!”阿史那思摩一愣下,还了一礼,神情复杂地看着苏定芳。
    这位就是曾率二百骑冲击他们突厥牙帐的大唐将领苏定芳?!如今一见,果是不像是一般人物!
    阿史那思摩仔细地打量了一番,心里不太是滋味儿,也没再问什么,继续跟着李业诩看训练。
    部队的训练还是依李业诩制定的训练大纲进行训练,如今这些士兵征召入伍已经半年余,各种科目的训练都进行的差不多了,为了给阿史那思摩一点震撼,今日特意都进行一些最有气势的训练科目。
    阿史那思摩对各种单兵训练科目表示出浓厚的兴趣,不时地询问李业诩这些训练方法和用处,李业诩也只是简单地说明每种训练方法的用途,再多的也就不说了。
    稍远处,马蹄声滚滚的而来,那是几团士兵进行的马队集合冲杀训练,士兵是最早的那批人员,阿史那思摩不禁眼睛一亮。
    几百名剽悍的士兵举着一米多长的马刀,往李业诩这一群人所处的方向冲过来,在前方约五十步处分成两列,往两侧而去,再折身,两队人马交叉而过,接着又是各种队形的快速冲杀、劈杀训练。行进间的气势,化作扑面而来的杀气,让阿史那思摩心里不由自主地一寒,又随之一暗。
    以阿史那思摩多年在草原上纵横驰骋的体会,眼前这支队伍所蕴含的战斗力,非同一般。士兵体形颇为强壮,行进间进退自如,纪律严明,表现的十分训练有素,所用的兵器让人为之心寒,冲击的速度比之草原上的精骑丝毫不差,整体队形变化之快,也是在其他唐军中未尝见到。
    阿史那思摩怔怔地看着,并不言语,心下却颇多感慨。这么年轻的一名将军,就能训练出如此的大唐精骑出来,再假以时日,即使是草原上最精锐的骑兵,正面冲杀也不一定是眼前这支军队的对手。虽然这支军队人数并不多,但后续训练的士兵可以是无穷数。
    对眼前这位李靖的孙儿、异常年轻的将军,更是多了份神秘的好感。当是将门虎子,少年才俊,难怪能以三千之众,在自身伤亡极少的情况下,神不知鬼不觉的就把斛薛数万之众尽数消灭和俘虏。
    眼前的另一位名传突厥部落的将军苏定芳,也是李靖的弟子,竟然都心甘情愿地听令于李业诩,这么一位年少者,一定是天生禀赋出众,再加上李靖的悉心调教,才有如此能力,李靖的军事素养,当是深不可测啊!
    大唐的兵威之盛,更是远超阿史那思摩的意外,他也才明白过来,难怪唐朝皇帝要让他来军中观摩,其中定是有威吓的意思。
    虽然感慨很多,但久经沙场、在草原上威名远扬的阿史那思摩心中还是有些不服,当下对李业诩说道,“李将军练兵之法大异与众,所训练出来的队伍定是精锐之师,思摩看了很是震撼,看李将军身边强者如林,都非泛泛之众,不知能否与我几位手下过上几招,”说话间终于把李业诩听着别扭的小李将军的小字去掉了。
    阿史那思摩自恃身边儿郎身手都是异常不错,想在单打独斗上占点便宜,挫挫李业诩的威风。
    “好啊,那就请阿史那将军多多赐教,”李业诩笑了笑,心想你阿史那思摩终于提出要求了,不论是单打独斗,还是比较其他,今日就要让你心服口服,“要比试什么?”
    “拳脚、马术、射箭,先比试一下拳脚功夫,”阿史那思摩吩咐一名部将,“阿史那明,你上!”
    阿史那明是突厥各部落中拳脚功夫很出众的一位,阿史那思摩想让他挫挫李业诩的威风,长一下突厥人的脸。
    李业诩唤过李成,吩咐其和阿史那思摩手下的这名将军过招。
    同时也感慨,是不是这个年代的人,都勇武好斗,喜欢找人试身手,挑场子,落败了,被人打的鼻青脸肿了才会彻底拜服?
    也不会找些其他的花样来玩玩!
    阿史那明身材魁梧,原本体形算高大的李成在其面前一站,竟显得有些弱小了。
    “开始吧,”李业诩说道,并隐隐地对李成使了个手势。
    李成微一颌首,抱拳行礼后,两人的站定身子,伺机而动。
    两人的姿势明显不同,阿史那明一副如临大敌的样子,而李成轻松地随便一站。
    阿史那明大喊着,快速扑向李成,李成也几乎在同一时间内出手,只听“砰”一声,那名突厥人庞大的身躯摔倒在地,好一会爬不起身,除了少数几个人,其他人都没看清怎么回事,战斗就结束了。李成轻松地拍拍手,向李业诩和阿史那思摩行了礼,站到一边。阿史那明则满脸羞愧地从地上起身,涨红着脸,用突厥话说向阿史那思摩说着什么。
    阿史那思摩满脸不可思议的神情看着李业诩和李成,同时用突厥话喝斥满脸不服的阿史那明和那些想跃跃欲试的手下,抱拳向李业诩道,“李将军的亲卫也是身怀绝技,想必将军身手也定当更不错,不知可否赐教几手?”
    这家伙要亲自出手了。
    李业诩忙一回礼,“阿史那将军要比什么?”
    “听说李家枪法盖世无双,今日想讨教一下李将军的枪法和马上功夫!”
    “好,那也让末将领教一下阿史那将军的武学,”李业诩爽快地应承道,从李万手中接过长枪,跨上马,再施一礼,“将军请!”
    阿史那思摩几乎同时上马,手拿一支长槊,在马上向李业诩回一礼。
    两人骑着马跑出一段距离,拨转马头站定,稍停,一拍身下的坐骑,几乎同时启动,举着手中武器冲向对方,李业诩不知道这位胡将的底细,不敢托大,也是全神地盯着对方。
    场地上一些训练间歇的士兵也凑过来看热闹。
    阿史那思摩挥舞着长槊扫向对方,李业诩举枪一挑,“当”的一声,两人的兵器撞到一起,李业诩只觉得手上一沉,惊叹阿史那思摩臂力之大。而阿史那思摩更是吃惊,用尽全身力气的一击,却被李业诩轻松用枪轻松格开,李业诩的臂力比他还要大的多。
    两骑错开后奔跑一段距离,斜着转过弯又向对方冲去,这次李业诩抢先出手,长枪刺向对方,阿史那思摩忙举起手中的长槊来挑,李业诩迅速变招,连续快速刺出几枪,枪尖尽往阿史那思摩要害部位招呼,尽显李家枪中刺式的“枪出如射箭”特点,阿史那思摩手忙脚乱一阵抵挡,勉强避过李业诩的这几招。
    几个回合下来,阿史那思摩已经知道李业诩的马上功夫大大高于他,但在在众多手下面前被李业诩攻的如此慌乱,很是失脸面,也有些恼怒,再次策马挥舞着手中的长槊冲向李业诩。
    却不防李业诩急速勒停坐骑,斜转马头,斜身变枪刺为扫,若阿史那思摩照样快速冲来,那定要被拍落马背下。
    阿史那思摩大惊,想不到李业诩马上功夫如此了得,已经错失攻击目标的他忙低头伏在马背上,试图躲过这大力的拍打。
    哪知李业诩又是快速变招,一支枪轻轻地擦过阿史那思摩身子。
    虽是擦着身子而过,但阿史那思摩还是被吓出一身冷汗,他知道,这是李业诩故意给他留点面子,不至于在部下面前太难堪。
    已经认输的阿史那思摩满脸灰败,还是有些不服气地说道,“末将有些不明白,为何李将军的枪法,没有套路?!”
    “只要能击败对手的,都是好的招式,何须套路,”李业诩笑了笑,阿史那思摩什么眼光,这就是李家枪的套路啊!只不过自己使着速度上更快些而已…   

第六章 李靖辞相
    贞观六年八月,当了尚书右仆射刚刚满两年的李靖以足疾不能参预朝事为由,向李世民提出辞呈。
    李靖在这一份请辞的奏疏说,自己在多年的征战中负伤无数,身上落下了不少的病痛,如今年岁大了,伤病之处老是发作,许多时候难以忍受。特别是腿足部的伤痛发作起来,走路都异常艰难,更不能骑马,处理起朝事来是力不从心,恳请皇帝同意让他在家休养,待身体康复,再为朝廷效命!
    李靖辞相的决定一说出,就像炸了窝一样,立时在朝堂上引起轩然大波,朝臣们惊讶着面面相觑,纷纷猜测李靖此举有何用意。
    李世民也是大惊失色。
    李靖辞相的决定没有和任何人商议过,连李业诩都没告知过,皇帝李世民事前也未曾知晓。
    众臣特别是武将,接二连三地出列,力陈李靖所立下的功绩,希望他不辞相,也请求皇帝不要同意李靖的辞相决定。
    李世民也挽留再三,希望他继续当这个尚书右仆射,为国效力。
    无奈李靖辞意已决,丝毫不为所动,李世民只好应许。
    数日后,李世民下诏加李靖为特进,诏令如是:“高秩厚礼,我属茂勋,贵德崇让,用光彝典。尚书右仆射代国公靖,器识恢宏,风度冲邈,早申期遇,夙投忠款。宣力运始,效绩边隅;南定荆扬,北清沙塞,皇威远畅,功业有成。及参闻政本,职重端副,绸缪翌赞,勤劳宴绩,知无不为,岁寒弥厉。既怀冲挹,以疾固辞,表疏恳至,情理难夺。烦以吏职,有乖养贤,宜加优宠,申其雅志。可特进勋如故,并赐帛一千段,尚乘马两匹,禄赐国官府佐及亲事帐内防ト等,并依旧给。患若小瘳,每三两日至门下中书平章事,患若未除,任在第摄养…”
    门下中书平章事,代表宰相实职的称谓,从此以后多次出现在史书中。
    李靖辞相后,许多朝臣及留在京中的武将,一些曾经的手下部将,都上门探望慰问,所有人都不明白李靖辞相的原因,想一探究竟,初时李靖还接待一二,但决口不提其中的因由,到了后来,干脆闭门谢客,除了家人谁也不见。
    ―――――――――――――――――
    “祖父,孙儿不知道您为何要这样做,”李靖书房内,一脸困惑的李业诩问李靖。
    忙于军中事务的李业诩知道李靖辞相的消息已经是几天后,万分惊异之下,交待好军中事宜,匆匆忙忙地跑回府中,想问个究竟。
    “翼儿,先坐下,”李靖满脸含笑地看着一脸不解的李业诩道,“老夫知道你定会有此一问的!”
    “祖父,您真的是足疾加重了?碍不碍事?有没有叫大夫来看过,或者请孙道长来瞧瞧?!”李业诩满是关切地问道。
    “哈哈,你说呢,”李靖笑着站起身,在书房里来回走了几趟。
    看着李靖红润的脸色,又看看和平时并无两样的步履,李业诩有些恍然。
    “翼儿,辞相的决定是老夫经过深思熟虑才做出来的,事先没和你讲,是怕你不小心说出去,”李靖重新坐下,喝了一口茶,说道。
    “祖父,孙儿还是不明白,”以足疾辞相只是个理由,但李靖为何辞呢?李业诩想不太明白。
    除了年初,如今朝堂上并无重大的举动,也没什么其他牵涉到李府的纠葛,李业诩在军营中也是平常如初,且,李靖还在李世民面前表示过,愿领兵出征吐谷浑,还有想推行的募兵制,如今辞了相,赋闲在家,虽还加了特进,可以到门下、中书省平章事,但李业诩也知道,依李靖的性格,肯定不会再去管什么朝事,那这些大事儿,还如何去操持?
    “老夫在军中还是有些薄名,也有诸多曾经的部将于各处领兵…如今有你这一个孙儿在军中,且身居要职,老夫…”李靖脸色变得有些严肃,看着李业诩,眼中却透着慈爱,继续说道,“老夫在朝,许多人会有忌惮,也会有人奉迎攀亲套近乎,如此皇上定会有所猜忌,对你以后在军中的发展不利,且过些时候,皇上还有几项重大的举措要施行,一些关乎到你,因此老夫辞相,当为明智之举,且当初也并无意当这个尚书右仆射!”
    “老夫老矣,一切都无谓了,如今在老夫心中,你的一切,才是最重要的,依眼下情况来看,老夫不在朝,对你在军中的发展更有利,翼儿啊,以后,很多事儿,都要靠你自己斟酌着办了,”说着轻轻地叹了口气,“对老夫自己来说,如今辞相,也算是功成身退了,”李世民对他们祖孙俩已经是有所猜忌了,这也是他固辞的理由,只是没对李业诩说出来。
    “祖父!”李业诩听着李靖的话,有些哽咽,原来李靖辞相主要是为了他啊!
    一份异样的感动在心中!
    自从李业诩来这里后,这位英名留存历史上、被后人景仰的旷世名将,在他心目中,并没有给他那种高高在上、威严不可侵犯的距离感。相反,李靖给与他的是一份特别的亲情,如慈父般的感觉,是一位疼爱他,甚至有些溺爱他的长辈,一个没有人可以替代的至亲亲人。
    “好了,别这样小女儿般的心态,”李靖笑呵呵地道,“还是继续去练你的兵,别让皇上失望,也别让老夫失望!”
    “是,祖父,孙儿一定谨记您的教诲!”
    “近些时候,吐谷浑也偶有寇边的举动,你要做好心理准备,离讨伐吐谷浑的日子不会太久了!”
    “是,孙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