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汉明大黄袍 >

第218章

汉明大黄袍-第218章

小说: 汉明大黄袍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守军都尉道:“线报传来,这股明军直接是从宁远直线奔袭过来,不计损失的直接攻破长城,翻越过来的。”
  “我们城中还有多少军队?”
  “不到两万的八旗子弟。”
  皇太极喝道:“给朕拿盔甲来!外城守军架红夷大炮!吩咐下去,全城所有八旗子弟,出内城,准备迎敌!放哨兵,火速通知辽阳、建州,派兵支援!”
  “遵命!”
  皇太极瞳孔微缩,冷冷道:“杨帆,朕真是小觑你了!”这时候的大清,确实如日中天,然而这时候的盛京城,恰恰是最空虚的时候。
  八万卒过河,杨帆的第二步棋,这个时候已经要喊“将军”了。
  ……
  ……
  从西平堡往西几十里,一处破败无人的村子之中,杨帆接过赌九之前两次踩点埋下的黑匣子,牵过马,道:“九儿,就此别过。你现在也知道爷的本事,你跟着也只能拖后腿,赶紧回凌河城,通知那个曹公公,就说赴沈阳督战。”他最怕的就是朱启说的,盛京城内有高手坐镇,这样曹化淳过去,至少能减少意外的损失。
  杨帆心情有些激动,因为他即将见到一支来自海上的大军,这必将是一股决胜的关键。
  “那好,杨爷,就此别过。您可要当心。”
  驾!
  驾!
  两个分道扬镳,有着各自的任务。(未完待续。)


第493章 传奇炮

  分布在盖州沿海的十艘巨船,俨然等候在海面之上。明末的水师,没有了当初南洋盛行时的地位,深谙这边水性的山东水师提督率领着一众人,强势在盖州登陆了。船上的人纷纷下船,四处张望着。
  “爵爷人呢?”
  “二娃子,你还记得爵爷长什么样啊。”一个背着杆步枪的少年穿着在山东休整时候换上的软甲,这海上的天气,已经很冷了。刚刚上岸,海风呼呼地倒灌进衣服之中,冷飕飕的,让他不觉加紧了咯吱窝。
  “那咋不记得。这才几年,当初杨爷和咱们在那暖和地儿种田的时候,天天看得到。”二娃子小心得数了数领到的十来发子弹,眼睛都直了。“唉,三胖子,你瞅瞅,这爵爷发的子弹,可比孙大人那土方法搞出来的精致多了嘿。”
  一边的人推搡到,堵着里干什么,还不快些往前走点。一个壮汉瞥了眼身板瘦小的二娃,嬉笑道:“别研究子弹了。子弹再好,这打枪的人水平差,打不准有什么用。”他推了推枪膛,将一发子弹塞了进去。
  二娃和那壮汉也熟识。他们这五千人,都是在澳洲打猎的能手,用这木托膛线枪,打猎也有俩三年了。不过这壮汉摸枪的时间,比二娃可多了一年,理所当然的成为了五十支分队的小队长。
  壮汉的话,让二娃脸一红,憋着口气,耸着肩就溜开了。五千人陆陆续续的上岸之后,天色便已经亮了。盖州以北的荒野。历来就是战场,所以忽然空降了一支大军。也没有任何的消息流传出去,按照原定的计划。缓缓入了一处以及隐秘开发好的山丘之中。
  再次接应的五百屯卫,分发着粮食。这装粮食的袋子都是杨帆设计的,可以挂在身上,里边的土豆如同一个个地雷似的,粮食分散到每个人身上,这样便不必再分出更多的人负责运粮了。更加可以增加小分队的机动性。
  一骑飞至,杨帆望了望青山之中隐隐藏匿的大军,直接飞至山腰之上。
  刚刚集合的五千青壮,看到这个从天而降的人。先是一愣,然后赶紧举起手中的枪,直直地瞄准着杨帆。
  “放下!是爵爷!爵爷来了!”最前端的人首先认出了杨帆的面容,将枪放下来。人群一下子就热闹起来,互相传告着,“是爵爷来了。”
  “唔,爵爷。真的是唉。”
  杨帆看着这五千青壮,一个个都背着枪,有些激动地问道:“枪。好使吗?”
  “好使!打鸟。一打一个准儿。”
  “对,澳洲那块的野猪,打得都嗷嗷叫!”
  杨帆笑道:“好使,那打野猪皮好使吗?”
  这些人竖举着枪。应和道:“好使!咱们的命都是爵爷给的,指哪打哪!对不对,兄弟吗?”他们在最困惑无助的时候。是杨帆帮助的他们,带着他们远赴南洋。在大明王朝都抛弃他们的时候。杨帆没有抛弃他们。这份恩,一直铭记在心里。这些人。肯因为杨帆的一封信,再度远洋回到故土,不是想着建功立业,而是想着帮助杨帆。
  “对!爵爷让打哪,子弹就往哪里飞!”
  一声声高亢的应和声,在秋日下,格外的暖人心。杨帆点头道:“那便好。当初我们离开故土,是无奈。那么这次,当我们,重新踏上这片热忱的土地时,任何敌人,都将倒伏在我们的子弹下!”杨帆抬手一挥,“我们,不惧任何人!”
  “没错!誓死效忠杨爵爷!”
  “誓死效忠!”
  一声声高喊,不为大明,不为百姓,他们曾经是流民,如今,还是。但是只要杨帆在,只要杨帆还需要他们,就算没有枪,没有炮,那颗炽热的心,还是会不远万里过来。这便是恩情。
  这一战,必将书写下壮丽辉煌的篇章!杨帆登临高处,喝道:“听我军令!全军,出击!”
  这一场战前动员,听起来,就像是许久未见的老友们,一声声的问候,不必用太多的语言去修饰,因为他们手中的枪,便是他们的资本。山上大军开拔,缓缓朝辽阳挺进。八万骑兵围城沈阳,那么,这五千传奇枪手,就会攻打辽阳。
  至于辽南,这里的汉人居多,正在从登州海上驱兵赶来的川浙大军,将会从旅顺口,一步一步拔下这颗虎牙。这个辽东,战事一瞬间达到了巅峰。
  还赶在前往辽阳的范文程此时已经心乱如麻。他没想到,杨帆的胆子竟然如此之大。这么多年,从来都只有他们攻打大明的份,哪有反过来抵御的时候。过河卒,他不清楚如今沈阳到底遭受到了什么。但是他的预感很准,杨帆确实动手了,所以才会星夜赶回辽阳。
  辽东有多少大清的八旗精兵,或许大明和大清的执政者心里都有数。八万铁骑,这还是没有算上汉八旗以及蒙古八旗军的。但是如今这个权力中心剩下多少精兵,范文程心里有数,他以为杨帆等人不知道,因为一支派往了蒙西,还有一支,征战在朝鲜。
  两边的一共八万大军撇去之后,沈阳剩了不到两万,辽阳还有两万,想必如今应该派去增援盛京了。范文程只能暗自祈祷,这回盛京城能够安然无恙。远水救不了近火,这蒙西和朝鲜的大军,已经来不及了。他能够做的,便是让耿仲明回辽南集结大军,然后自己先行回辽阳督战,一定要破开大明的包围圈。
  他回想起那天有些可笑的象棋,脸上蒙上了一层死灰。飞天相,过河卒……貌似最后将军的是杨帆那手隔三将军的当头炮,想到这里,他不觉感到一阵阴寒。这么多年谋划远见,却在这次,被人戏弄于股掌之间,到底,那炮,指的是什么……他猜不透。
  一时间,风起云涌,一场民族与民族的斗争,一场国运兴衰的大战,点燃了!新生的大清朝,不好过,来自杨帆的施加,大明的危机,却是刚刚安定的朝局,在东北大战刚启,也是一触即发!(未完待续。)


第494章 洛阳大顺

  洛阳城刚刚经历了一场浩劫。荒唐事,自然是有荒唐的人来做,要么无心插柳,要么蓄谋已久。洛阳都城,在一夜之间,就被原本已经偃旗息鼓的起义大军攻破了。城内守军被俘虏之外,几乎没有任何的响动,连朝东的城门,都是好好的,窟窿眼都没有。
  这一日,就在福王那价格不菲的行宫之中,起义军山呼海啸,大摆庆功宴,祝贺大顺王朝的建立。大顺的建立,奉已经被废的太子朱慈烺为帝,敕封了一干诸侯王。李自成封为闯王,统领大军。最可笑的便是原本被鸠占鹊巢的福王,依旧拥戴成福王,至于能不能只用行动,那就不得而知了。
  传国玉玺,诰命圣旨,大国师卜算子亲自眷写圣旨,昭告天下,大明荒淫无道,上柱国杨帆不体恤民生,大动干戈,大明气数将尽,大顺当立!奉朱明大皇子朱氏慈烺号召,建国大顺,定都洛阳,四方朝拜。
  还在河南剿匪的洪承畴急忙率兵赶往洛阳,督师剿匪。然而由于粮饷、军饷一应用在了对辽的军事之上,这陕地的战事,也只能让他控制住,不再蔓延,攻城还是难事。无疑,卜算子当初给杨帆埋的一手暗棋,就是等着杨帆在东北摆开阵仗的时候,趁乱举大旗,达到一呼百应之效。
  洛阳行宫之内,一处宽阔地上,两边数十个将领互相嚷嚷着,好不热闹。“张麻子,反了你了!敢让你手下的崽子抢老子的东西,怎么着啊?是不是封了王。就以为你和老子平起平坐了?”
  “嘿。我说,王三。我张天斗什么时候怕过你还是咋地?敢这么样的口气和我说话?什么你的东西。这洛阳城前不久刚拿下来,怎么就跟你姓王了?我呸!”麻子脸一口浓痰吐在地上。
  “老子先占下的片地儿。就是归老子的。”
  麻子脸不屑地啐了一口,笑道:“谁先占归谁?你这话牙齿都要笑掉了,也难怪,你那伙儿弟兄一入城就个个跟狼崽子似的,青楼都让你手下的给占了,你叫老子手底下这帮憋坏了的弟兄朝哪里发泄去?就抢你的咋了?不服你找闯王说理去,跟我在这里装什么大尾巴狼?”
  “呵。我看你这是一封王,鼻子翘上天了,不打压打压你。看来你都不知道死字怎么写了!”王三连刀带鞘,朝麻子的脸上拍去。身后的一帮弟兄也是一拥而上。
  麻子脸一横,怒道:“兄弟们给我上!反了天了!”
  两方人马就这么说干就干上了,和痞子无二。
  “都给我停下!”一声冷喝让两方动手之人都循声望去。身披软甲的李自成,他们倒是没有如此忌惮,关键是那声音是从一旁的国师卜老道发出来的,所以才让他们为之一惊。这个神秘的黑袍老道,能够不凭一兵一卒,就攻下一座洛阳城。不仅如此,据那些和李自成走得近的人说,这个老道腾云驾雾,好生厉害。
  “闯王。国师。”
  “参见闯王,国师。”
  两方人马都分开来,拍了拍衣服。不敢再造次。
  李自成眉头一皱,问道:“都怎么回事?好歹也是三十六路王。和地痞流氓似的掐架,成何体统?”
  “闯王说的是。这王三我看啊。就是入了洛阳城,膨胀了。”
  “你还恶人先告状了?烧饼张,你这人怎那不要脸,是不是以前烧饼卖多了,这脸皮和烧饼一样厚?你放任你手下抢老子的女人,还反咬一口?”张麻子有个霸气的绰号,叫百目将军,不过私下里,大家伙就是喊他烧饼麻子。
  “行了!”李自成喝道。他叹了一口气,说道:“进城的时候,我怎么交代的?不能都按着原来的性子来,手下管束的严一些,更不可胡作非为,烧杀抢掠。我们如今是大顺朝了,不是以前的起义反贼,这一点,你们最好记得牢一些!”
  “是是是。”
  “闯王说的是!”
  李自成摇了摇头,和卜老道一同前往行宫。“军师,看来你说的是对的。我即刻就下令,大顺军不得扰民,敢烧杀抢掠者,一律就地处斩。”
  “鸿基啊,打江山难,坐江山更难,虽然我们现在能够安于一隅,总算是有了自己的落脚之地,但若是自己守不住,不用等大明的军队来,咱们自己就开始窝里斗了。这三十六路诸王,老道看得出来,只能共苦,不能同甘。这城里边,近几日发生了什么,你也看到了。也该杀鸡儆猴一番了。这些该怎么做,贫道就不必教你了,只是想给你提个醒,安稳日子不多了。无论辽东谁胜谁负,两方腾出手来,最后我们大顺,还是要面对的,不能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
  “恩,军师此言甚是。那我们眼下最重要的是做什么?”
  卜老道捋须道:“安民心,广积粮。等到洛阳局势一定,再分兵南下,取川蜀、湖广。这样大顺才有厚积薄发之力。”卜老道虽然手眼通天,但毕竟是一个人,也不可能守下一座城,他看得到起义军虽说人马强盛,但是这股绳能不能拧到一起,是个问题。拉山头,结伙叫板,勾心斗角,样样都有,还有不少人想着终于能过上舒坦日子,终日大吃大喝的。弊端,在入城的那一刻,统统暴露了出来,说到底,他们还是一群泥腿子。
  李自成点了点头,道:“那就依军师所言,先整军,后治国。”李自成有这个魄力,只是卜老道不知道,这各路的头领又是什么个意思,阻力究竟有多大,他不清楚。他是一个人,那么就不可能时刻盯着十万号人,整日在城里干什么。
  奔波赶路的杨帆,还没有抵达辽阳,就遇上了一批赶往辽阳的援军。他们收到消息的时间,要比范文程多上半天,一队五千的轻骑,从辽南旋城驻地抽调出来之后,紧急赶往辽阳,却被提前一日抵达鞍山的杨帆截了胡。(未完待续。)


第495章 看不见的死亡

  鞍山茂密的森林里,埋伏在这里的五千枪手,分散在山林之中。杨帆站在山顶,用着那单筒望远镜瞭望着辽南方向的情势。终于是将这五千轻骑给盼来了。
  辽南说实话,军队已经是不多了。孔有德带了两万征战朝鲜去了,剩余的守军,总不能一股脑儿都赶往辽阳,不然这辽南就真的白送给大明了。这五千轻骑,在尚可喜的带领下匆匆赴沈阳。本来,身为汉军镶蓝旗总兵官的智顺王尚可喜,也要随军征战朝鲜,后因诸多原因,留在辽南镇守。这一回收到皇城被围的消息,他也大吃一惊,匆匆集结五千轻骑,拍马赶赴沈阳支援。
  军情紧急,也来不得多做歇息,一路奔波,人累马乏力,也只能到辽阳之后,稍作休整,这也是范文程所交代的。
  五千轻骑缓缓踏入鞍山的山道上,若是以往,抄这样的山道,尚可喜定会派哨兵先在前边探上一探,以确保大军的安危,不过现在,军情紧急,也顾不得这些了,迅速通过才是关键。
  马队长方队形,入了山,明显的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