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汉明大黄袍 >

第75章

汉明大黄袍-第75章

小说: 汉明大黄袍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样子就最好不过了。对了,我想问下,这边部落里的汉人都会说汉语吗?”提及这个,老者感叹道:“不多了。也只有七八十个会说,等阿邦、花花他们的下一代,估计会说的人就更少了。”也是,既然这个大陆绝大多数人都是说土著语言,这汉语自然就生涩了,能够延续百年,在杨帆看来就是奇迹。
  走到外边,杨帆看见锦衣卫的人已经拔刀和那些汉民对峙着了,连忙喝道:“都怎么回事,把刀放下。”老者也喊道:“怎么回事,你们就这么接待客人的吗?”
  “阿公,是他们先出言不逊的。他们说我们的穿着落伍,堕落到和那些土狗子一样。”老者眉头一挑,不知道说什么才好,便道:“自己管束好自己。若不是你们举止无礼,人家会乱说吗?还不都退下!”
  “可是……”阿邦欲言又止。
  “你眼里还有没有我这个阿公了!退下!”老者拐杖一跺,那些围上来的当地汉人纷纷四散开来。杨帆也拱手礼道:“在下管教手下不严,让老丈见笑了。”
  “哪里哪里,是这些小子无礼,惹了……锦衣卫?”老者手杖一颤,他这时候才看清楚这些人穿的衣服,从那先人留下的册子中,回忆起来,这是锦衣卫特有的制服,所以才吃了一惊,这些人都是锦衣卫?那眼前这个人,定然身份不凡。他原以为这个少年,不过是一个富家子弟或者一介平民而已,现在看来……
  “敢问这位小友,您是……”
  杨帆道:“凌河伯杨帆。只不过这边也不兴爵位,你就当我是个普通人便是。”
  “爵爷?怎敢,怎敢。”他从那些积留下来的书籍中看过,能够敕封爵位的,都是有莫大的恩宠,才会封爵位,况且还有这么多锦衣卫跟着,虽然在这片土地上,是酋长、首领说了算,但他手底下那三万人,也是不容小觑的一股势力,自然不敢轻举妄动。
  “花花、阿邦,你们两个跟着这位爵爷,负责处理和部落的交谈,听明白了吗?”
  女子下唇微咬,似乎很不乐意,“这事交给阿邦便是。我……要打人。”
  “什么打人?”
  华画舌头都快打结了,赶紧用土著语和老者说了一下驱逐那些萨克部落过来的人。老者眉头一皱,道:“那边暂且交给你阿叔做便是,你和阿邦负责好这位爵爷。他们不懂土著语,你们两个是年轻一带中汉语最好的,就这么决定了。”
  “可是……”
  老者手杖一跺,眉头一挑,胡子一吹。
  华画低下头,翘着嘴巴,道:“是,阿公。”


第162章 种田在澳洲

  明太祖有过一句话,筑高墙,广积粮,缓称王。可见粮食,对于攻城略地、行军打仗的重要性。这筑墙建城,杨帆打算先缓一缓,毕竟现在手头的余粮不多。这边温热多雨,适合作物的生长,现在耕种,还是有望在入冬前收获一波粮食。那时候,再圈地建城,那是再合适不过了。
  花花跟在杨帆身后,看到杨帆根据地如此地井然有序,不觉吃了一惊,特别是那些农民开垦耕种的娴熟度,更是让她瞠目结舌。
  种田,也许说起来谁都会种,不就是挖个坑、播个种,然后就等着收获。其实里头的讲究还是许多的,什么地,种什么种,间隔多少,需要灌多少水,施多少肥,都有讲究。杨帆庆幸自己的营帐在最中央,闻不到什么异味,不然真的是吃饭睡觉都是便便的味道,想想都可怕……
  这人一多,最可怕的就是什么传染病的蔓延。好在离海边比较近,天气也热,不用杨帆多说,白天下了工,这些汉子都往那海边跑。这些汉子一辈子都在内陆,也没见过海,在海浪里头打滚。
  后勤工作现在都是由李郁欢来统筹安排。衣物、粮食、水源,分配到户,不出五日,便已经井井有条。
  “爵爷?比酋长大吗?”花花问出了一个很幼稚的问题。那个阿邦,一门心思投入到了观看耕种上,反正没什么部落的人来捣乱,他乐得清闲。而花花,自从杨帆送她了一个水晶琉璃瓶之后,便立马改善了对杨帆的态度。古话说的没错,女人,天生对亮晶晶的东西感兴趣。
  “那得看什么样的爵爷,有些大爵爷应该比酋长要大,但是一些小爵爷,像我,没酋长大。”杨帆坐在一处阴凉处,看着田间劳作,万把锄头挥舞的场面,果然是劳动者最美。能干点的汉子,已经播下几亩的田了。
  花花手里捧着那个琉璃瓶,道:“你,骗人!”她很想说,很想说那些小酋长能够统领的部落人数,也只有几千人,而杨帆麾下能够三万人,怎么可以说是比酋长小呢。奈何表达能力有限,这个时候,她倒是埋怨起自己没学好汉语来了。
  “我哪里骗人了?你别看我现在好像能够对这三万人呼风唤雨,一旦回去了,有些人一句话就可以把我的脑袋割下来。”杨帆做了个抹脖子的动作。花花问道:“那你回去吗?”
  “要回去。”杨帆没做任何思考。虽然这样的日子他感到很满足,“要回去的。”他又重复了一边。“为什么?”
  “花花,我问你。如果在海的那边,你吃的、穿的都比你在部落的要好。对了,还有这样的瓶子,随便你挑,但前提,你必须要离开这里,去海的另一边,你愿意吗?”
  这么长的一句话,花花想了很久,但最终还是坚定地摇了摇头。“不愿意。”
  “你看,连你的阿公都不愿意回去,而海的那边,也有我牵挂的东西,我也会向你的一些先祖那样,寻找回去的路。”杨帆对这个身体已经成熟,想法还是那么天真的女子有些嫉妒,嫉妒她生活的简单。
  “我的汉语很不好,你能教我吗?”
  “可以,这样,你也教我一些土著语言,我们交流交流着,你便习惯了。”杨帆回答道。
  “好!”
  “打招呼怎么开口?”杨帆问道。
  “嘿西。”
  “表示感谢呢?”
  “杂图咕噜。”
  “……”
  “……”
  太阳下,那边正和孙元化商量着建兵工厂,正在准备材料的孙毅,瞥了一眼树底下“谈情说爱”的两人,吐槽道:“人和人待遇就是不一样。”说着,下意识地放手擦了擦汗。
  “臭小子,看什么呢!”搬着石头的孙元化差点将石头砸在自己脚上,呢喃道:“不行,不行。再这样下去,我这老骨头都要散架了。赶明儿得向李家小子要几个人过来,不然靠着傻子,得干到猴年马月。”
  还陷入羡慕嫉妒恨当中的孙毅一听老头子的抱怨,顿时气不打一处来,怒道:“老秃驴,你骂谁呢?”
  “骂谁?骂不干活的傻子!”
  ……
  这边吵得欢,那边也没停着。章尧挠着头皮,硬是打破了树下那种美好的氛围,道:“爵爷,那个土……部落的酋长求见。”
  “他来求见我?”
  “恩,那个叫阿邦的是这么说的,现在他正在和那些部落的人交涉呢。”章尧道,“爵爷您快去看看吧。那个听语气,好像很激烈的样子,他们说什么我也听不懂。”
  章尧带着杨帆赶紧过去。果然,那个老酋长站在那边,身后还是十几个部落的人。看到那个阿邦出言不逊,年轻头领都开始动起手来了,不断推搡着阿邦。花花赶紧跑过去,护住阿邦。
  “他们说过干什么的吗?”
  阿邦疯着个脸,道:“这群狼崽子,说是要感谢爵爷你,要归顺你。您可千万别信他们的话,这帮狡猾的人当初也是这么和我们的部落首领说的,后来被我们发现了他们和羽织部落的人还有联络,才没有将农耕技术传给他们。”
  “花花,你问问他们,为什么要归顺我?”花花用土著语问了一边,然后那个部落的酋长叽里呱啦说了一大堆,然后跪下来,将手中的一个牛角托在头上。
  “他说。你,救了部落。他相信你能给部落带来希望,从此脱离羽织部落,归顺与您。”花花对杨帆说道。
  “你告诉他,如果是想学耕种,随时可以过来学习。没有必要归顺我。”杨帆看了眼犹豫的花花,催促道,“就这么说。”
  花花犹豫了片刻,像那个酋长翻译了起来。听完花花说的,一同跪下来的那些人,都惊讶地抬起头,吃惊地看着杨帆。老酋长又说了一堆话,然后将牛角举在头上,身子渐渐弯下来,虔诚地将头压在地上。
  “他说什么?”
  “他说他还是愿意归顺您,如果您不接受做他们的首领,他就只能……”花花有些吞吐起来。“只能什么?”
  “他说……只能……拿起枪矛,和我们三清部落的汉人,同归于尽。”这个词,是前几天花花刚刚学的,这么快活学活用到了,杨帆来不及欣慰,夸赞她一番,而是有些迟疑,不知该如何是好了。


第163章 我只想要那个瓶子

  阿邦看见这些土着这么坚决,气得叹了一声,“爵爷,他们是个麻烦啊。”
  杨帆拿过酋长递上来的牛角,问道:“这是干什么?”花花有些不开心地道:“这是他们部落的信物,从今以后,你就是他们的首领了。”老酋长很高兴地起来,对杨帆又是一阵叽里咕噜。
  “他又讲了什么?”
  花花道:“他说您有什么吩咐?”杨帆将牛角递给章尧,说道:“你告诉他们,先回去吧,让那些前几日起冲突受伤的人养好伤,如果要学习耕种,随时可以派人过来看。”
  花花对着老酋长说了一番土着语,老酋长点点头,然后便带着部落的人离开了。花花不解地问道:“为什么要收留这些叛徒?”她鼓着腮帮子,似乎很生气的样子。
  “花花,部落要繁衍,要生存。我觉得有义务将耕种技术推广。”
  花花还是很不理解,问道:“他们是敌人,难道也要帮助他们?”
  “他们不是归顺了吗?”
  “我……不和你说。”花花拿着瓶子,气呼呼地离开了。
  杨帆的版图再一次得到了扩张。这一次可以说是不费吹灰之力,仅仅是那一次搭救,让这些部落的人心存感激,也看到了杨帆在那边耕种,是他们梦寐以求的耕种技术。老酋长也算是深谋远虑,部落若是让杨帆管理,肯定会变得强大。因为他知道,那个强大的三清部落,就是因为几百个拥有耕种技术的人,变得富饶强大,而现在,这里有上万人,要想他们归顺,是不可能的,那边只能反过来,投靠他们了。
  这块巨大的耕田旁,零星散落着一些皮肤黝黑的土着。时不时也拿着锄头,帮着这些农户松松土,除除草。那些农户也乐得清闲,虽然语言不通,但农活上,全靠手头上的活,倒也没什么障碍。
  另一边,拨给孙元化的几十人,自从可活动的范围扩大之后,便满地图地跑。这石料、沙土、木料,造兵工长是必须的,你总得建个房子啊,虽然现在手头人手不够,但孙元化还是先摸索着,哪边的石料足,当然还不忘记杨帆交代的任务,找那些石灰矿以及黏土。杨帆不由想起了齐大白他们,不知道十三山上的弟兄们如何了。
  雨季的来临,给了这些农户们一丝欣慰。他们都来自陕北大地,多少年的干旱无雨,让他们对于雨,有了一种特殊的情怀。即使在这边,雨水丰足,然而每一次雨落,这些山里边的汉子、妇女们,便躲在大营里边,相互对歌。起先是不敢大声,后来在杨帆大力提倡下,不管田间劳作,还是雨天躲在营帐中,你总能听见,那一嗓子高亢的陕北民歌。
  很朴实,似乎是没有任何修饰,便从嗓子眼中吼出来的声音。落雨声滴答,杨帆走进营帐,发现营帐之中的五六人都围着那水晶琉璃瓶子装着的黑色液体。见到杨帆来了,便道:“爵爷,你看看,这是什么东西。今天去那边挖石料,一锄头下去,突然就喷出了这个黑水。吓得那几个人以为是惊动了什么太岁,赶紧溜了回来。”然而孙元化可不相信什么太岁不太岁的,那瓶子装了一些回来。
  杨帆一愣,拿起瓶子晃荡了几下,挂瓶的现象很明显,又凑上去闻了闻,道:“你们从哪里发现的?”
  “就是林子边上低洼地,那边土质比较松软,我看采石头比较方便,就在那边开矿,没想到石头没开出多少,溅了一身黑水,真是晦气。”孙毅到现在,都还有些埋怨。杨帆一笑,道:“真是有眼不识金镶玉,你知道这东西是有多神奇吗?”
  “能治病?”孙毅咂摸着下巴,看上去那黑色东西和狗皮膏药上的那滩黑色的东西有点像。
  “治病?”杨帆想起好像是有这么个说法,这石油能治牲畜的体藓,但若是真拿来干这玩意,未免有些太奢侈了。他到了点石油到碗上,道:“看好了。”拿起一边点燃的蜡烛,小心地往碗里送。
  周围几个人都闷声不响,连大气都不敢出,看着杨帆准备变出什么戏法来。
  砰!
  火苗窜动,碗上的石油立刻燃起来,由于拿来时候掺了点水,烧起来滋啦滋砬响。这东西竟然可以当柴火烧?
  杨帆道:“这东西可比柴火好用多了。”这玩意儿,现在也只能当柴火这般烧了,若是放在现在,原油当成柴火烧,绝对是一种土鳖的行为。孙元化似乎对这个原油很感兴趣,不知从哪个地方掏出一本东西来,凑到杨帆边上,道:“爵爷,当初你写给我的那些东西,我都记下来了。这石油,该怎么写?”
  “呃,老孙啊,石料准备地怎么样了?”杨帆岔开话题问道。
  “哦,还差得远呢,不过在一处,发现了爵爷要的石灰矿,这东西很好找,可以采出来。对了,爵爷,这石油怎么写?能燃烧,它应该有氢元素吧,没准还有碳元素,唉,爵爷……”
  杨帆已经溜到了营帐帘子边上,回过头,笑道:“那个什么,我出去走走,你们聊着……”所有人都似乎体会到了杨帆对于孙元化的敷衍,下大雨,走哪去?明显是躲着孙元化,不过孙元化也不介意,拿着笔琢磨着。孙毅瞟了眼孙元化纸上写的东西,吐槽道:“什么鬼东西,写得鬼画符一样。”
  只有花花一个人独自坐在那边,看着那石油烧着,她在等,等烧完了,再将瓶子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