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明扬天下 >

第15章

明扬天下-第15章

小说: 明扬天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别人若是不借呢?”马思忠冷笑道。
  秦牧也立即冷声道:“谁不借,就是通敌!”
  杨廷麟摇头说道:“秦知县此举过激了,只怕会激起民变,不妥,不妥。”
  秦牧一揖道:“杨大人,张献忠攻下武昌,得数十万众,南昌方面为防着张献忠乘虚而来,必定不敢派兵助我赣州剿贼,如今的的赣州,外无援兵,内有数万难民如同火药桶一点就爆,下官敢肯定,若不尽快安置好这数万难民,赣州必定不保;
  当此非常之时,当行非常之举,杨大人借粮,会不会激起民变下官不知道,但借不来粮,下官却敢肯定民变就在眼前;
  这等情况下,没有多余的道理好讲,强借也好,硬抢也罢,顾不得许多了。杨大人只须守好本心,将来平贼之后,主动偿还他们便是;
  至于拿什么偿还,杨大人也无须太过担心,如今叛军所过之处,官绅富户被抢杀一空,叛军得了不少脏银,咱们若能迅速平乱,这些脏银足够偿还借粮所欠了。”
  赣州同知陈绍平脱口问了一句:“若是不能平乱呢?”
  秦牧摊摊手,懒得回答这么白痴的问题。
  陈绍平很快反应过来,脸上不禁露出一抹讪然之sè。可不是嘛,你不平贼,贼就平你,到时还用得着你去还债吗?
  秦牧的这番话,或许确实是解决眼前危机的唯一方法了,但这无异于强抢民财,一但激起民变,就算镇压下去了,将来也顺利平定了叛军,但过后朝廷追究起来,杨廷麟等人仍是免不了要被治罪。
  而且杨廷麟也觉得,此举太过激进了,不到万不得已不能用,至于什么时候才到万不得已,各人心中的认知自然不尽相同。
  杨廷麟沉吟着向在坐的众官问道:“各位不防各抒己见,看看究竟秦知县此策当行不当行。”
  马思忠立即答道:“下官仍坚持己见,将难民集中安置到城外,若是杨大人打算强行向城中富户借粮,下官不敢附和,一切全由杨大人定夺。”
  陈绍平,高定方,王拱三人犹豫了一下,也各自表示,与其强行向城中富户借粮,还不如将难民安置到城外。
  秦牧明白,谁都不想承担责任,谁都想得过且过,强行借粮的风险对他们自身来说,比将难民驱赶出城高得多。
  将难民驱赶出城,难民必然会投向叛军,这个大家没有太大的疑问,但他们还有一丝侥幸,认为就算这几万难民都投向叛军,赣州城也未必就不能守住,只要赣州不破,他们的罪责就轻得多。
  而一但强行向富户索粮,在城中激起民变,将来他们必受朝廷追究,这是跑不了的。
  正所谓两害相权取其轻,这些官员作出这样的选择再正常不过。
  杨廷麟艰难地权衡了许久,最终他还摇头说道:“本官身为赣州知府,替皇上守牧一方,当此之际,万不能将百姓逐出城外,这与逼他们从贼无异,若真到了那时,在坐的各位恐怕同样难逃朝廷追究。这样吧,先将难民安置到府学,派兵严防,同时编甲户,查处jiān细,开设粥铺赈济。本官再把城中富户请来,晓以利害,想来多少能筹到一些钱粮,暂且应付着,再派人前往南昌府,请巡抚大人调粮赈济。”
  杨廷麟这翻话说完,除了马思忠冷笑不言外,陈绍平,高定方,王拱同意了这折中之法。
  秦牧也不再说什么,只是心中也不禁暗暗冷笑,和崇祯相比,你杨廷麟算那根葱,李自成打到běi jīng时,崇祯出面让京中权贵捐款筹集军饷,结果京中权贵宁愿坐等城破,也没人愿拿出钱出来,最后白白便宜了李自成。
  越是乱世,富户越是想多留棺材本防身,这是必然的,除了强“借”,想让他们把钱粮拿出来,一个字,难!两个字,休想,三个字,你去死!

  PS:因为合约在路上延迟,弄得俺七万字了还没个版面推荐,十分忧桑,等到下周的话,俺都成半老徐娘了。
  过了别离时,还解相思否?
  亲们,求安慰,求狠狠的安慰。
  。
  ;


第024章 有心打鼠却遇虎

    
  按洪武十七年确立的卫所编制,一卫有兵五千六百人,其下依序有千户所、百户所、总旗及小旗等单位。
  但随着时间推移,军屯制渐渐败坏,出现了大量的“jiān军”和“贫军”现象,所谓“jiān军”,是军中将领强占军田,或两到三成或五至六成不等,甚至强指邻近的民田为己田。
  而“贫军”指的是军户中贫困者,债主不但夺其田,而且放高利贷,在利滚利之下,让军户债欠得越来越多,不得不给债主当奴仆一样驱使。
  各级将领侵占屯田,吃空饷,情况rì渐严重,致使不少军户不得不逃亡,赣州府志上有明确记载,到嘉靖年间,赣州卫只剩下屯军二千七百六十有五人。到崇祯年间更少,所余不足一千八百人。
  秦牧打听到,所谓的会昌山贼,其头目马永贞与顾宪成原来都是会昌千户所的兵丁,因不堪将领的压榨,才悍然杀官泄愤,上山落草的。
  联想到李自成、张献忠等各路反王多曾是明军士卒,可以说明亡于军屯制败坏也不为过。
  秦牧坐在府衙后面的一家小酒馆里,无聊地喝着酒,赣州府的官员现在大都忙于安置难民,筹措军需,根本没人理会他这个连自己地盘都去不了的小知县。
  除了杨廷麟对他还算客气之外,陈绍平,高定方,马思忠、王拱几人对他都不甚待见,秦牧自嘲地笑了笑,或许是自己做事有点高调,还没到任,就名动江西了,这会让人看不顺眼嘀!
  小丫头托着下巴坐在桌子对面发呆,秦牧伸手在她脑门轻轻一弹:“丫头,想什么呢?”
  巧儿小嘴一嘟,揉着脑门道:“我在想,这天下怎么这么多难民呢?我原以为到了赣州会好些,可没想到这边难民更多,这天下究竟是怎么了?唉!”
  “呵呵,我家巧儿竟学会忧国忧民了,不错,不错,怜我世人兮,忧患实多。”
  巧儿有些妞妮地问道:“公子,咱们还去会昌吗?”
  “为什么不去?”
  “可是,会昌的山贼不是要打来了吗?”
  “哈,山高岂碍白云飞!”
  坐在隔桌的蒙轲几人听了这句话,不由得暗自交换了一个眼sè,如果说之前一路上的剿贼体现了秦牧的筹划能力,那么今天衙门前平乱就体现了秦牧的应变能力。
  加上他身上那莫名的神秘感,让蒙轲、霍胜几人丝毫不怀疑他这句话。
  派出去打探消息的刘猛终于回来,刘猛是秦牧招纳的那一百人马中的一个,因勇猛而忠诚,被秦牧提拔为连长,连长这个职衔是秦牧随便安上去的,这一百人马毕竟不是朝廷编制的军队,跟着叫百户有些不妥。
  蒙轲几人也围了过来,秦牧稍一示意,刘猛便轻声说道:“大人,属下打听到叛军如今兵分两路,马永贞率领的北路人马号称一万,向北攻下瑞金后,接着向西转战,连下西江、白鹅、庄口、禾丰等镇,接着攻破雩都县城,现在逼近罗江镇,离赣州城不过五六十里,赣州卫指挥使朱腾率领一千人马目前防守罗江镇的南蛇山,双方正在对峙,大战一触即发;
  大人,属下还打探到一个消息,马永贞虽然号称一万人马,但最多不过几千人,而且大部分是辅兵,用来维持所占领县镇的治安,真正用于作战的只有八百人马,这八百人马颇为jīng锐,朱腾前天与之遭遇,两军激战了一场,结果朱腾一千多人马不敌,这才退守罗江镇西侧的南蛇山。”
  听完刘猛的话,秦牧与蒙轲交换了一个眼神,俩人都不由得谨慎起来,看来马永贞此人并非一般的流冠可比,兵贵jīng不贵多的道理很多人都懂,但造反之人,能真正忍住扩军yù望的不多。
  纵观历朝历代造反的农民军,几乎无一例外都是迅速地膨胀,象滚雪球一样,所以初期即使人数发展得很快,但战力都很差,其兴起勃然,其亡也忽焉。
  一般只有撑过了几年的流动作战,在优胜劣汰的法侧下,慢慢才锻炼出一支jīng兵来。象马永贞这样一开始就走jīng兵路线的几乎没有,这样的叛军往往更难扑灭。
  秦牧沉声问道:“还有一路呢?”
  “回大人,还有一路是叛军二当家顾宪成率领的南路军,从会昌走西南方向,先是攻破安远县,顾宪成与马永贞不同,他攻破安远县之后,大肆杀掠,开仓放粮招兵买马,人数一下子就增加到了八千多人,接着肆虐重石、版石、新田、安西等村镇,所过之处,官绅富户被杀掠一空,百姓被裹挟从贼,人数已经增加到一万两千人,并号称八万,如今已经逼近南面的信丰县”
  赣州府下辖县城中,如今已经有四个被叛军占领,信丰县眼看也不保,秦牧来的时候,只是打算剿剿山贼,因此他只招了一百人马,可事态的变化太快,打老鼠却变成了打老虎。
  蒙轲不动声sè地问道:“接下来大人有何打算?”
  秦牧不答反问刘猛道:“马永贞与顾宪成俩人关系如何?”
  “这个,属下未曾打听到。”
  “立即去,务必要打探清楚。”
  “是,大人。”刘猛一抱拳,立即转身离去。
  宁远问道:“大人可是觉得两路叛军不和。”
  蒙轲帮着答道:“北路马永贞与南路顾宪成行事作风完全不同,现在顾宪成又在拼命招买兵马,只要攻下信丰县,其声势就会盖过大当家马永贞,在我看来,二人分道扬镳,甚至狗咬狗只是迟早的事。”
  秦牧淡淡地说道:“关键就在于迟还是早,若是朱腾先支撑不住,马永贞和顾宪成在还没有撕破脸就拿下赣州的话,他们将来撕不撕破脸还关咱们什么事?”
  蒙轲点头答道:“城中有数万难民,大人何不从中再招些人马,然后出城寻找战机,南路顾宪成的人马也都是刚拉起来难民,人数增长得这么快,不过是一群乌合之众,打打顺风仗还能一拥而上,若是遇到袭击,或是强攻,人数越多只会崩溃得越快,实不足为惧。”
  “没钱!”秦牧干脆地答了一句,他来时带的那点钱,如今已用得差不多了,养军确实是花费巨大的事情,他这一百多人,才一个月时间,两千两银子就基本花光了。
  现在赣州城的官员对他又不待见,容不容他在城内难民中招兵买马还是一回事。
  崔锋诧异地问道:“难道大人准备袖手旁观?”
  霍胜、宁远、凌战也一齐向他望来,从秦牧这一路所作所为来看,他可不象个甘于寂寞的人,他与一百手下同吃同住,拼死苦练,难道真是打算剿几个山贼而已?
  四人望向秦牧的眼神带着几分热切,甚至可以说是恐怖,因为四人都彪悍之极的猛人,这么灼灼地盯着一个人,跟猛虎仆食差不多。
  秦牧在他们注视下,泰然自若,笑而不语。
  蒙轲横了四人一眼,轻声说道:“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
  霍胜四人听了豁然开朗,秦牧若是打算袖手旁观,便不会把刘猛的人手都派出去打探消息了,而且,不光要探明叛军的情况,还要弄清赣州官方的情况,这样出手时,才能利益最大化。
  只是秦牧给人的感觉太过淡定,不免给他们造成一种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错觉。
  想清楚这些后,霍胜主动请缨道:“大人,信丰离此百五十里地,在下立即出城,明rì晚间即回,包管把顾宪成的情况给大人摸个一清二楚。”
  “那就有劳了。”秦牧含笑应了一句。
  旁边的宁远也跟说道:“我去探探马永贞,此人颇有些看头,我喜欢!”
  常言道千军易得,一将难求,宁远、霍胜几人有此表现,秦牧表面虽不动声sè,心里却是非常高兴,秦牧有信心,迟早会让这些猛人甘为自己所用。
  而此时,赣州知府杨廷麟正在招集城中士绅富户,准备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让城中富户甘愿捐献钱粮。
  结果会如何呢?秦牧很期待杨廷麟能得到一个令自己意外的结果。



第025章 玉漱公主

      赣州知府杨廷麟把城中士绅富贾请到一起,大谈皮之不存,毛将。。。。。。。。。。。。。。呃,就会象原始的处。女地,一根毛都难附的道理。
  结果,赣州的士绅富户立即以子之矛攻子之盾,个个都说自己早已返老还童,变回处。女地了,哪来的毛拔给您啊!
  杨廷麟忙碌了一个下午,磨破了嘴皮子,还以身作侧,带头捐出了三百两钱粮,但最后募到的不过银三千两、粮两百多石。
  这点钱粮,如果是给三口之家,足够这家人一辈子安享生活了,但摊到五六万难民身上,不过是杯水车薪,解决不了实际问题。
  城中几万难民嗷嗷待哺,赈济不及时必将成为最大的乱源。
  城外两路叛军已成气候,南北夹击而来,情势岌岌可危。
  而满清大军刚刚肆虐河北山东,四月份才大摇大摆出关离去,历经烧杀抢掠的无数难民急需朝廷救济。李自成和张献忠相继在襄阳、武昌称王,声势浩大,这一件件,一桩桩,令朝廷焦头烂额,顾此失彼,根本不可能调集大军到赣南来平乱。
  筹不到钱粮的杨廷麟忧心如焚,回到府衙后左思右想,无计可施,没奈何只得让人在后衙置办了几个小菜,然后将秦牧请来。
  秦牧随着杨廷麟家的小厮从侧门进入后衙,庭中有数种盒花,厅中有几张素椅,壁间字画周之冕,桌上砂壶时大彬,虽然算不上富丽堂皇,但总个是桌明几净,清雅宜赏。
  “秦大人请稍候,小人这就往二堂并报我家老爷。”小厮奉上茶水后,躬身一礼退了出去。
  秦牧坐在厅中,门边站两个小丫头侍候着,内外静悄悄的,他一边赏看壁上的字画,一边思索。杨廷麟找他过来的目的秦牧大概能猜到几分,问题在于,自己怎么做才能利益最大化呢?
  首先赣州不能失,否则赣州极有可能成为一座空壳,这不是秦牧希望看到的。
  其次是取得杨廷麟的信任,让他支持自己一系列的方案。
  第三要帮杨廷麟提高威望,尽量让他集赣州府军政大权于一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5 5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