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明扬天下 >

第278章

明扬天下-第278章

小说: 明扬天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秦牧沿着护城河向西绕了个小弯,从通济门入城,东花园就在通济门不远处,现在已经作为皇家书院在使用。
  里面的学生,也是两百名,就是当初在岳麓书院就读的那批小孩,年龄八到十四岁不等。
  秦牧在年前特意抽出一天时间来,亲自走走船厂、军事学院、皇家书院,可见他对这三个地方的重视程度。
  以前他常给孩子们上课,孩子们对他很亲近,一见他到来,一个个似模似样的施完礼后,立即欢呼着围了上来,跟这些童真未泯的孩子们在一起,秦牧轻松多了。
  目前学院的老师主要由傅青主、宋应星、汤若望等人组成,秦牧有时间时也偶尔会来授课。
  傅青主对孩子们的反应已经见怪不怪,秦牧给孩子们上课时,常是寓教于乐,不象普通的老学究那样一板一眼,因此孩子们跟秦牧极为亲近。
  对他们,秦牧已用不着训话,直接让牛万山等侍卫把车上的礼物搬了下来,然后对孩子们说道:“这是本王送你们的过年礼物,喜欢什么,自己去拿,去吧!”
  孩子们纷纷道谢,笑逐颜开地领礼物去了。
  “孩子们被本王惯坏了,辛苦傅学士了。”
  “不敢。”傅青主穿着官服,仍掩不住那一身仙风道骨的气质,他抚须笑道,“秦王教导有方,这些孩子个个聪明伶俐,刻苦认真,学业上进步很快,有些年纪稍长的,已经可以分科了。”
  “嗯,分科的时候不要强迫他们,由他们自主选择,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嘛。”
  秦牧刚说到这,只见燕高飞飞匆匆赶来,向他并报:“秦王,满清有大变,豪格入狱,暴死狱中,伪太后下嫁多尔衮。。。。。。。”

  ps:感觉越来越不妙,别人的后劲很足,票数噌噌噌往上翻,我望着别人远去的背影,挟紧菊花,提心吊胆地再向兄弟们求求月票,能不能坚持住,全指望兄弟们了,求月票啊呀!
  。(未完待续。。)


第467章 女真后面是蒙古


  燕高飞匆匆赶到皇家书院,向秦牧并报:“秦王,满清有大变,豪格入狱,暴死狱中,伪太后下嫁多尔衮。。。。。。。”
  是我脑子错乱,还是这世界太疯狂?一时之间,秦牧也有些找不着北,大清圣母皇太后下嫁多尔衮,真有其事?
  这快过年了,多尔衮还真能折腾,要折腾你去折腾皇太极那些妃子好了,连豪格也干掉,真不让人安生啊!
  秦牧匆匆返回王府,招集内阁学士和六部大臣商议对策。
  大臣们赶到后,燕高飞把消息从新叙述一遍,户部尚书刘伯全大惊,第一个跳出来说道:“秦王,秦王,您可还记得前几天臣说的,太仓里粮储不多了。”
  “呵呵,伯全啊,别急,本王让大家伙商议,并不等于要立即出兵。”
  “秦王圣明。”刘伯全大松了一口气,既然不出兵,就基本没他什么事了。
  礼部尚书堵胤锡冷笑道:“还真是蛮夷,所谓的圣母皇太后,竟然下嫁多尔衮,真是滑天下之大稽。人若不知礼仪廉耻,与禽兽何异?”
  刚刚回京的大理寺卿杨慎摇头道:“伪太后下嫁多尔衮,恐怕不止是建奴不知礼仪廉耻这么简单,多尔衮可能是想通过此举,增加自己的政治号召力。”
  宋献策频频点头道:“确实是这样,如今鞑虏在军事上节节败退,损失惨重,加上其主年幼,内部的权力倾轧定然十分激烈。多尔衮作为摄政王,军事上的失利他有难以推卸的责任,为了避免内部分裂,多尔衮先下手为强,杀豪格。娶伪太后,都是为了集权而已。”
  秦牧不动声色地说道:“多尔衮此举看似滑天下之大稽,但事实上是非常高明手腕,对避免满清内部分裂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而且他出手之快,之狠,实不愧为当世之枭雄;
  大家千万不要被表面的礼仪廉耻的问题所遮蔽,一个事权高度统一的满清,对我大秦而言,将极为不利。本王找大家来,就是要看看。还能不能想出什么办法补救一下。”
  顾君恩说道:“秦王,臣建议立即派人去颖上,策反螯拜。螯拜并非糊涂之人,他是豪格一派的中坚分子,这次又擅自弃守凤阳,不管从哪方面来说,多尔衮都没有轻饶他的理由;
  之前有豪格在,多尔衮有所顾忌,担心豪格一派奋起反击。或许不敢拿螯拜怎么样,但现在豪格一死,其手下的人马群龙无首,多尔衮想必就再也没有什么顾忌了。以螯拜的聪明,他应该能想到这一点,在他走投无路的时候,成功策反他的可能性极大。”
  秦牧觉得顾君恩的话颇有道理。不防派人去试试,如果能策反螯拜,对满清将是极大的打击。
  螯拜有“满洲第一勇士”之称。如果连他都归附大秦了,那么那些汉奸二鞑子会怎么想?此举说不定能引发巨大的连锁反应。
  秦牧将燕高飞叫进来说道:“你立即传信寿州的蒙都督,让他全权负责策反螯拜,条件不妨开得优厚些。快去。”
  “是,秦王。”
  司马安思索了许久,这次多尔衮干脆利落,根本没给大秦反应的时间,大事基本上就尘埃落定了。现在除了螯拜,大秦还真找不到其他的着力点,来撬动满清的内部派系斗争了。
  既然满清内部不行,那就将目光再放远一点,司马安抚着短须说道:“秦王,臣以为是时候在蒙古方面布些子了,林丹汗在世时,与女真之间还争战不休,如今过去也只十年左右。蒙古各部虽然臣服于女真,但地位一直比较超然;
  女真与蒙古之间,实际上是靠利益与姻亲在维系。其中女真与科尔沁部的联姻最为频繁,关系也最为紧密。科尔沁卓礼克图亲王吴克善是伪太后博尔济吉特。布木布泰与海兰珠的长兄。
  皇太极第四女图雅许配给吴克善第三子弼尔塔哈尔。多尔衮、多铎等人的福晋也都是出身科尔沁部。咱们想在科尔沁部布子比较困难。
  但除了科尔沁部之外,还有乌珠穆沁部、浩齐特部、苏尼特部、阿巴噶部、阿尔哈纳尔部、郭尔罗斯部、 杜尔伯特部、 扎赛特部; 喀拉沁部、敖罕部、奈曼部、巴林部、札鲁特部、 翁牛特部、克什克腾部等蒙古部族。
  这些蒙古部族有的与女真的关系并不见得很紧密,有的甚至不愿归附女真,只不过由于女真崛起之后,为了避免女真发兵攻打,勉强上表称臣,至于跟着女真入关的蒙古部族,很多也是想趁机劫掠罢了。
  如今随着阿济格与多铎接连大败,女真与科尔沁部元气大伤,实力大减,这些蒙古部族必定有些三心二意,咱们可以尝试着派人去联系这些蒙古部族,尽量将女真与蒙古割裂开来,如果此举能够成功,女真将再难在中原立足。”
  一年前,大秦还是窝在湖广一带的一股势力,派人去联系蒙古部族,肯定没人搭理,但现在连败阿济格与多铎,与满清之间攻守易位,再派人去可就不同了。
  秦牧想了想说道:“女真之后是蒙古,有明一代,蒙古一直是主要的边患,九边重镇驻以重兵,耗费无数。因此,咱们不能只想着对付女真人,既然要在蒙古布子,就要考虑长远一点,如何拉拢分化,才能有利于将来控制蒙古,必须考慎重考虑清楚才行。”
  秦牧知道历史的走向,他迫切地想把大秦的精力投到海洋上。
  而一个国家在崛起初期,往往也是军力最强盛的时期,如果在这个时期不能犁庭扫穴,解决掉北方的问题;
  就会象明代那样,终其一朝,始终被北元牵制着,大部分精力耗费在北方。
  这不是秦牧希望看到了,他一定要在自己的有生之年,把大秦推入不可逆转的海洋时代。
  而要达成这个目标,北方的问题就一定要尽快解决好,不能象明朝那样,留下一屁股黄泥。
  永乐时期,明朝也很强大,永乐帝五征蒙古,也不能说不卖力,关键是漠北草原太宽广了,想要一劳永逸,难啊。
  内阁学士李源说道:“拉拢蒙古打击女真,必定要给蒙古人一定的好处,一个不好,到时极有可能按下了葫芦浮起瓢,反而让蒙古从新坐大。臣以为,这事必须慎之又慎才行。”
  秦牧想了想说道:“对于北方的游牧民族,武力必备,但光用武力也不行,对了,蒙古各部族信奉什么教来着?”
  太常寺卿宋献策立即答道:“启奏秦王,蒙古各部族主要信奉藏传佛教,红教与黄教皆有,林丹汗登基那年,四世云丹嘉措所遣迈达里呼图克图札阿囊昆噶宁波,经鄂尔多斯抵达呼和浩特,作为蒙古地区黄教的坐床喇嘛。
  不久,林丹汗将迈达里诺门汗、卓尼绰尔济迎请至察汉浩特,不但自己信奉黄教,而且让他们在察哈尔地区活动,宣扬该教。
  但到了万历四十六年,西藏红教方面派遣沙尔巴呼图克图到达蒙古地区传教,林丹汗为红教喇嘛沙尔巴呼图克图的法术所折服,在察汉浩特隆重地迎接了他,还封他为国师,并接受深奥密乘之灌顶。总之,黄教与红教在蒙古你来我往,皆有信徒。”
  秦牧听了眉头微微蹙起,红教和黄教咱们都不熟啊!
  难道要用贾谊的“五饵三表”之策,送蒙古人点美食、美女、高堂华屋、财物、奴婢,用些先进的东西为诱饵,诱蒙古人来投降;
  等他们来投降后,再跟他们打成一片,亲自酌酒给他们喝,让他们感动得稀里哗啦的,然后坐等他们纳头而拜。。。。。。。。
  秦牧赶忙把脑子清空,贾谊的“王饵三表”之策不是不能用,但不用在现在用。要用的话,也要等大秦占据了绝对的主异地位,但唐太宗那样,扬威异域之后再施点恩惠,这样的策略才会见效。
  说白了就是打一大棒给一甜枣,现在大棒还没打,你给再多的甜枣也是白给。
  秦牧问蒙古信什么教,这当然是别有用意,只是看来此法行不通,至少现在行不通,得另想办法才行。

  ps:必须感谢每一位给予支持的兄弟,兄弟们今天很坚挺,很给力,咱们把虎菊给捅了!咳咳。。。。。。。前面还有牛菊,兄弟努力啊!当然了,千万莫让别人捅回来,又是虎又是牛的,受不了啊!
  求月票,真心求月票!
  。(未完待续。。)


第468章 开放包容的政策


  要派人去联系蒙古各部族,这一点不难,在历次俘虏的清军中,就有很多是蒙古人,让他们回去递个话不成问题。
  至于能不能说服蒙古各部与大秦合作,抽冷子从背后给女真人来上一刀子,这一点也不用怀疑。
  只要大秦在军事上保持着对满清的优势,不断削弱女真人,就算不派人去联系蒙古人,相信他们也不会再甘心臣服于女真人的。
  在草原上,生存环境恶劣,要想生存下去,就得遵循弱肉强食的原则,通过吞并别人来弥补自己生活物资的不足,那是一个强者为尊世界。
  女真人之所以能让蒙古人臣服,是他们在对明朝的战争中不断获得胜利,不断获得壮大,实力超过了蒙古人。
  现在随着女真人实力的下降,哪怕明天就传来蒙古人在背后向女真人捅刀子,也不会让人觉得奇怪。
  现在大秦不能只着眼于女真人,必须对整个北方的游牧民族有一个整体的战略部署才行。
  纵观中国两千年历史,对应对北方游牧民族方面,其实找不出多少成功的案例可供借鉴。
  总体来说,唐朝对外政策算是比较成功的,除了唐军本身很善战之外,还大量吸收了异族人进入唐军中,普通士兵就不提了,光是高级将领,象高仙芝、哥舒翰、黑齿常之、阿史那社尔、契苾何力等等,都曾为大唐立下过赫赫战功。
  当然,你会说唐朝最终也毁在了异族将领手上。
  安禄山的反叛,秦牧认为这不能完全归罪于唐朝重用异族人的政策,以唐玄宗对安禄山的纵容,就算安禄山是汉人,也极有可能出大问题。
  但是秦牧一提出这个念头,就遭到了半数大臣的反对。反对的理由基本上大同小异: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反而是吏部尚书杨廷麟最先站出来支持,他说道:“以彼之矛,攻彼之盾,无疑是最省力的。况且异族之中,也不见得全是奸滑险恶之人,唐太宗驾崩时,许多外族使节按照其本民族传统割下头发、划破脸面耳朵表示悲痛,一时之间,长安城中血迹斑斑。
  其中突厥王子阿史那社尔。甚至向新皇李治提出,要自杀殉葬,去为唐太宗守卫陵墓。由此可见,能不能使异族敬畏,主要还是看君主的德行能不能让人心服。
  唐玄宗时期,也有很多异族将领在为唐朝征战,立下了无数汗马功劳,安史之乱,实因唐玄宗沉迷酒色。疏于理政所至。
  我王常说,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我大秦要做四海之主,若存狭隘之心。所谓天下共主岂不是一句空话而已?臣以为,只要我王勤修德政,慑之以威,示之以诚。抚之以恩,必能令四夷归心。”
  上次艾能奇扬言听调不听喧,正是杨廷麟出来劝诫秦牧。让他怀之以德,示之以诚,这次又是他最先出面,倒让秦牧对他刮目相看了。
  重用异族人与否,这直接关系到大秦对外政策的制定。
  比如说吧,如果不打算重用异族人,现在对蒙古的政策,那么的就纯粹是利用,或是挑拨离间,让他们相互残杀了。
  如果打算重用外族人,那么制定策略时,就可以通过扶植某一股势力,让他为我所用,用他去对付对其它不听话的部族。
  前一种政策,不用担心祸起萧墙的危险,但是,在你挑动人家互相残杀时,很可能会让一两个部族通过兼并迅速壮大起来,成为女真人之后的另一个劲敌。
  如是后一种政策,在扶植的过程中,尽量收服,从而使他的力量处于可控的范围内。
  秦牧本人是趋向于采取一种包容的政策的,历史已经证明,一个封闭的国家是没有前途的,只有采取开放包容的态度,才能纳百川而成海,聚细沙而成塔。
  司马安沉吟道:“唐朝对外的包容政策,使唐朝的势力迅速扩张到漠北与西域,这是毫无疑问的。
  臣以为,唐朝这种包容政策的不足之处,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5 5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