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明扬天下 >

第282章

明扬天下-第282章

小说: 明扬天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老韩啊,不错,不错,今天你说的很意思,有赏!”
  “多谢秦王。”
  秦牧暗暗决定,过年后立即派出使节出访周边各国,来回总得几个月时间,到时皇宫也落成了,到那时,自己也来一场盛大的阅兵。
  嗯,还要多读史书,历史有太多东西值得借鉴了,一个缺少历史知识的人,可以说是肤浅的。
  这时李香君与顾含烟的投壶比赛刚才结束,两人各投十箭,李香君赢了顾含烟三箭,高兴地说道:“含烟妹妹,愿赌服输,你绣的那幅《青绿山水图》可归我了哈。”
  秦牧一听,原来俩人竟然还赌上了。
  顾含烟绣的那幅《青绿山水图》,花了好几个月时间才绣成,就这么给输掉了。秦牧听了心痛,他也十分喜欢那幅图,便上前搂过李香君说道:“你呀,就知道欺负含烟,我来,咱们比一场,我赢了那幅画绣归我。”
  李香君穿着杏色绣花锦衣,娇小玲珑,俏丽生辉,听了秦牧的话俏然嗔道:“秦王最是偏心,每次都护着含烟妹妹,人家才不跟你比呢。”
  顾含烟反而有些不好意思了,低着头说道:“秦王若是喜欢,奴再给秦王绣一幅就是。”
  秦牧哈哈一笑,凑到她耳边轻声说道:“含烟,能不能给我绣一幅唐伯虎的春宫画。。。。。。”



第474章 颖上行(求月票)


  在大秦百姓欢庆新春的时候,虞可铭骑着一匹白马,怀着风萧萧易水寒,壮士一去不复还的心情,孤身踏上前往颖上的路途。
  好在清军也知道两国交兵,不斩来使的规矩,虞可铭渡过淮河后,向清军游骑表明了自己使者的身份,在清军的押送下,一路向颖上县而去。
  颖上县位于淮西地区,南近淮河,中跨颖水,也算得上是人杰地灵,春秋时期的管仲、鲍叔牙,战国时期的甘茂、甘罗,都是颖上人。
  一路上,虞可铭将押送的清军当作护卫,神态自若,骑在白马上随口吟咏着诗歌:
  夜发晓未止,独行淮水西。
  明知寒草露,暗湿瘦骢蹄。
  半灭竹林火,数闻茅屋鸡。
  秋天畏残暑,不为月光迷。
  这是宋朝著名诗人梅尧臣写的一首《早至颖上县》,虞可铭非常喜欢,这诗写很有意境,乍读之下,就让人对这片从未踏足过的山川有了一种向往之情。
  若是以前,押送他的清军听到他吟诗,一定会傲慢地嘲弄他一番,但是现在,这些清军士兵不但没有傲慢之态,虞可铭甚至能从他们身上看到一缕自卑。
  世事变迁,沧海桑田,谁说不是大梦一场呢?想到大半年前清军还是如入无人之境,所向披糜,短短三几个月间,占去了天下大半疆土。
  直到在汉阳,才象洪流撞上山岩一样。同样是几个月时间,一败再败之后,不可一世的清军被逐到了淮河以北,一时攻守易位。
  真的,这一切就象一场大梦。。。。。。。。。。。
  到了颖上县后,虞可铭很顺利地见到了螯拜。
  螯拜就象十天没睡觉一样,一脸胡须乱蓬蓬的。两眼浮肿,心情烦躁的他一见虞可铭,就猛拍一下桌子冷声问道:“蒙轲派你来找死吗?”
  也难怪他如此烦躁,豪格暴毙狱中,京中索尼等人纷纷下狱,多铎已经三次派人催他率兵回亳州,口气一次比一次严厉,螯拜能想到,自己一回去肯定没有好下场。
  虞可铭神态从容地答道:“瓜尔佳将军,准确的说。我并不是受蒙都督所遣,而是受我秦王所遣,来见瓜尔佳将军的;瓜尔佳将军想来对自己的处境比谁都清楚,肃亲王这一死,这天地之大,恐怕可供瓜尔佳将军容身的地方却不多了。。。。。。。。”
  “放屁!”螯拜霍然拔出腰刀,寒光逼人的刀锋直指虞可铭,“我算看出你来做什么了,想让我螯拜投降秦牧。做梦。”
  虞可铭看了看面前的寒刀,稳住呼吸,平静地说道:“呵呵。。。。。瓜尔佳将军何必自欺欺人呢,若是没有弃守凤阳。置阿山于死地不顾的事情,瓜尔佳将军俯首帖耳,转向多尔衮效忠,或许还有一条生路;
  但现在。若是多尔衮再轻饶你的话,谁来替多铎背负战败的责任呢?多尔衮的威望已大不如前,多铎战败。被我军歼灭两三万大军,这么大的责任多尔衮和多铎必须找个替罪羊,才能交代得过去,而最适合做这个替罪羊的人,非瓜尔佳将军莫属啊,不知瓜尔佳将军以为然否?”
  虞可铭这番诛心之言,可谓是说到螯拜的痛处,让他脸色变幻不定,钢针般的胡须一颤一颤的。
  虞可铭一鼓作气接着说道:“我们秦王在滁州对瓜尔佳将军说的话,并非妄言,我们秦王确实对瓜尔佳将军十分钦佩,如果瓜尔佳将军愿诚心归附我大秦,我们秦王必定扫榻以待,以侯爵相授。
  我们秦王一向唯才是举,用人不疑,有功必赏,以瓜尔佳将军的英勇善战,将来领军作战,再立新功,便是封公拜相也不是不可能的事啊。
  瓜尔佳将军,正所谓识时务者为俊杰,如今这天下大势已经十分清楚,天命归秦已是势不可逆。
  而满清也不再是当初的满清,现在的满清实力大损,在中原强撑着,迟早被我大秦灭掉,若是现在就退回关外,不用我大秦出兵,恐怕关外其他部族也会群起而攻之,这就是普通百姓常说的,上山容易,下山难;
  大清在崛起的过程中,树敌无数,到时就象一头受了重伤的老虎,连野狗都敢来咬上一口,以瓜尔佳将军的才智,应该知道我绝非危言耸听;
  事已至此,瓜尔佳将军得我们秦王如此赏识,何不弃暗投明,做我大秦的开国功臣,随我们秦王开创一番千秋伟业,生前享尽荣华富贵,百年之后还能留芳万世。。。。。。。。”
  不得不说,虞可铭被选中来游说螯拜不是没有道理的,这三寸不烂之舌,死的都能说成活的。螯拜本处在绝境之中,再被他这一番煽动,岂能真的一点都不动心。
  见螯拜表情复杂,久久不语,他比谁都清楚,现在满清的处境何等艰难,治下的汉人叛乱不休,那些蒙古部族也越来越不听使唤,满八旗原来的七八万人马,随着一次次战败,十亭已经去了五六亭,锐气都打光了,现在不过是强撑着。
  见螯拜似有所动,虞可铭急加一句:“瓜尔佳将军,我家秦王说了,只要瓜尔佳将军同意归附我大秦,可暂时不必往金陵拜见;
  我家秦王只要瓜尔佳将军拿出一点诚意,您依旧可以带现在的部下暂时留在颖上,我家秦王将立即派人前往燕京,全力营救出瓜尔佳将军的家人;
  如果成功,瓜尔佳将军再前往金陵谒见我家秦王不迟。瓜尔佳将军但请放心,以我大秦的实力,要救出您的家人来,并不是难事。
  实在不行的话,我家秦王会拿阿山等一干将领,换也要换回您的家人。如此,瓜尔佳将军应该相信我家秦王的诚意了吧。”
  “你不必说再说了,我螯拜不会归附你们秦王的。”
  螯拜虽然还是冷冷地拒绝了,但他的口气显然已经有所变化了,虞可铭知道,这时候说多了恐怕适得其反。要作出如此重大的决定,不经过一翻精神上的煎熬,反尔是不正常的。
  换句话也就是说,如果螯拜立即就答应归附大秦,虞可铭反而不敢相信他会真心归附。
  “瓜尔佳将军不必着急回绝,可以慢慢想清楚再说,在下可留在颖上等瓜尔佳将军,等将军想好了,随时可以来跟虞某说。将军,这不但关系你一个人此生的荣辱,同时也关系您一家人的生死,瓜尔佳将军还是仔细考虑一番吧,好了,若是方便的话,虞某想到城中走走,虞天对颖上是早就向往以久了。”
  满心零乱的螯拜根本没阻止虞可铭,任他就此走出府去。
  虞可铭本想出去走走,告诉全世界:秦王的使者来颖上了。
  不过螯拜很快回过神来,让心腹手下亲自负责将他押了回去,虞可铭暗呼可惜,看来又得劳动夜不收,把消息散布出去了。无论如何,自己的这次行程,一定要让多铎知道。
  这场游说,尽管虞可铭说得再动听,想一下子说服螯拜归附也是不可能的,毕竟大秦还不是一个大一统的帝国,对异族的吸引力还不够强。
  或者说几个月前满清还占着优势,让螯拜这样的人一下子转变心里,归附秦国,这确实不容易。
  所以游说的同时,还要附带用上离间计,让多铎来帮忙,将螯拜逼向大秦。
  必要的时候,甚至可以把寿州俘虏的阿山放回去,以他对螯拜的仇恨,肯定会象疯狗一样拼命撕咬螯拜,让螯拜在满清没有立锥之地。
  螯拜号称满洲第一勇士,能征善战。秦牧如此重视螯拜,倒不是真指望螯拜能忠心耿耿地为大秦征战,而是看上了此事的象征意义。
  自从努尔哈赤起兵反明以来,满清胜多败少,几乎没有过高级将领投降大明的事情发生。
  如果作为满洲第一勇士的螯拜投降大秦。那么就会向世人释放出一个信号:满清不行了,开始树倒猢狲散了。
  到哪时,那些依附满清的二鞑子会怎么做呢?

  ps:兄弟们,冲进分类榜前四了,我只想的说,远不到懈怠的时候,正常情况下,别人下半个月后劲十足,咱们必须再挺进。。。。。用一冲温柔而强硬的方式,再挺进。。。。。。。咳咳,求月票,昊子怀着一种谦卑的态度,真诚地向各位兄弟求月票,请继续支持!
  。(未完待续。。)


第475章 正旦大礼


  大年初一,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主要是走亲访友,相互道贺,相对而言是比较轻松惬意的,小家伙们磕了头还有红包拿。
  但对于秦牧来说,却是非常辛苦的日子,从半夜就开始准备,一大早他要接受百官朝贺,并有一系列的仪式。
  有服章之美为之华;有礼仪之大谓之夏。既然已经立国了,就要有一个国家的样子,一些礼仪是必不可少的。
  除夕日,先要由内监司设御座,并设宝案于御座之东、香案于丹陛之南。教坊司要设中和韶乐正殿内东西,这些陈设都坐南朝北。
  初一拂晓时分,李式的率领的禁卫就要陈设卤簿、仪仗于丹陛及丹墀,设明扇于殿内,列车辂于丹墀。仪式上有鸣鞭者四人,这是古代帝王各种仪式中必不可少的角色,其手中所执长鞭长一丈余,左右各二,均面北而立。
  教坊司也在丹陛东西陈设奏鸣御用音乐的乐队,也都是面朝北。
  仪礼司设同文、玉帛两案于丹陛之东。
  金吾卫设护卫官于殿内及丹陛,身着金甲的大汉将军从正殿丹墀一直排列到府门之外,秦王的龙旗排列两旁,都是东西各设一列。
  典牧所把平时豢养的仪仗专用的骏马、犀牛和大象排列于文、武楼以南,东西向。
  专门负责报时的司晨郎位于内道东,近北。
  专门负责纠查百官仪表言行是否整肃的纠仪御史二人位于丹墀北,内赞二人,位于殿内,外赞二人,位于丹墀之北,而传制、宣表等官员则位于殿内,俱东西向。
  天刚蒙蒙亮。仪式正式开始…………鼓初严(又称头通鼓,标志仪式开始),由一名教坊寺乐手敲击奉先门侧的大鼓,先击鼓框一声,再用双棰连续敲击鼓心,一重拍一轻拍,节奏由慢转快再由快转慢,鼓声由弱转强,再由强转弱;
  接着由另一名教坊寺乐手重击门侧的大钟一声结束。听到鼓初严,身穿正式朝服的百官开始列队于府门之外;
  鼓再严(又称二通鼓)。方法和鼓初严相同,只是这时候,敲击鼓框,改为两声,表示鼓再严,第二次通知参与仪式的人员端肃,连续击打鼓心也改为两回,最后敲击钟声两响结束。听到鼓再严,百官列队而入。来到丹墀东西,朝北肃立;
  鼓三严,击鼓、击钟、头尾处都改成三响。听到鼓三严,执事官来到后殿。向早已穿着王袍龙冕的秦牧行五叩之礼,叩首毕,请秦王驾临正殿。
  百官列班,大礼参拜之后。要宣表,所谓的宣表实际上就是皇帝就新年伊始向全国发表的书面讲话,相当于后世国家元表的新年祝词。
  宣表官来到御座前的珠帘外。高声朗读秦牧的新年祝词。宣表结束,大殿内外的臣工集体行拜礼,山呼万岁。
  之后奏昭乐,由礼部尚书堵胤锡代表百官上丹陛,于御座前的珠帘外向秦牧致词:“具官臣某,兹遇正旦,三阳开泰,万物咸新。恭惟秦王,膺乾纳祜,奉天永昌。”
  说完这番话后,众官起身。此时,教坊司乐队再次演奏大乐,百官再向秦牧行四叩礼,然后起身。
  音乐停止。传制官跪在秦牧面前向他请示旨意然后传制官由大殿东门出,来到丹陛前,面朝东站立,高喊:“秦王有旨!”
  赞礼官高喊:“拜!”,百官再次拜倒,传制官高声朗读秦牧的旨意:“履端之庆,与卿等同之。”
  赞礼官高喊:“山呼!”百官跪地把双手举到头顶高呼“万岁”!
  赞礼官再喊:“山呼!”百官再高呼“万岁”!赞礼官再喊:“再山呼!”百官再呼“万万岁”!。百官山呼“万岁”之时,在场的全体人员必须齐声呼应。那声势可谓地动山摇,响遏行云!
  之后,再经过一系列繁冗的仪式,秦牧才能起身返回华盖殿,百官也才能依此离开。
  这一套仪式下来,至少要折腾两个多小时。无论是秦牧,还是官员,包括参加仪式的官吏和兵士都已经累得够戗了。
  但是累归累,不举行的话又不行,官员们会不高兴,因为有机会参加这样的仪式,是很多官员身份的象征。
  百姓也会不高兴,会说皇帝懒惰,连正经的仪式都不举办了,还能指望你勤政?
  本来正旦仪式过后,还要请宴请群臣的,秦牧很实在,让韩赞周把宴请群臣的钱分赐给大臣,自己回家加菜吧,大伙都累了,都不容易,办御宴的话少不得又是一通礼节的东西,大家吃得都不轻松,何必呢?
  秦牧累,杨芷也好不到哪儿去,她要负责接待大臣们的家眷,同样是一大通仪式要走。她要顶着一身凤冠霞帔,挺重的,一举一动都要保证姿态端庄,连头都不能乱动,
  秦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5 5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