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明扬天下 >

第470章

明扬天下-第470章

小说: 明扬天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效治理下,这确实是他这年皇帝必须提前考虑的事情。
  他放下宝剑,靠在椅子上深思起来。。。。。。



第799章 青藏未来(求推荐票)


  西藏地处高寒,难以控制,加上宗教影响力巨大,打败了拜鲁图琥后,如何把青藏真正纳入有效治理下,这确实需要提前考虑,制定一套可行的方案才行。
  战争只是手段,不是目的,秦牧的目光必须能超脱出战争之外,从政治的角度,作长远考虑。
  “莺儿,你倒也会耍心计了。”
  秦牧说着,把红娘子搂过来,在她丰如满月的香臀上拍了一两下。
  红娘子只感臀部传来阵阵的酥麻,心尖儿不禁微微一颤。
  她红着脸辩解道:“陛下,战争的事,就应该多交给手下的将军。陛下作为一国之君,本来就应该多考虑一些后续的治理之事,臣妾可说错了吗?”
  红娘子见他擦剑,一付磨刀霍霍的样子,生怕他真的亲临矢石,灵机一动,提起青藏的战后治理问题,确实是耍了个小小的心眼,希望让他的心思从战争本身移开。
  红娘子说的没错,秦牧的心思确实应该放在如何解决长治久安的问题上。
  以大秦现在各方面技术的快速发展,火器不断改进,只要不出现大规模的内战,战胜周边的异族只是迟早的问题。
  秦牧已经下旨让户部紧急拨款七十万龙币,用于制造燧发式步枪,一但这一大批武器装备军队,秦军将对游牧民族占有压倒性的优势,而且这种武器,不象震天雷那样,是拜鲁图琥这些势力能随便仿制的。
  说白了,哪怕这次拜鲁图琥赢了,成功占领了整个陇右,但以他的综合实力,还是难以长期与大秦抗衡。
  秦牧一手搂着红娘子那温软的身体,一手轻轻敲击着桌面。开始思索起来。
  红娘子那形如满月的在他腿上轻轻挪动了一下,回身反搂着他说道:“陛下,在臣妾看来,青藏无非就是黄教和红教的问题,拜鲁图琥能统治得了西藏,大秦为什么不能呢?”
  秦牧呵呵笑道:“事情没那么简单,吐蕃人多以游牧为生,而蒙古人也是以游牧为生,拜鲁图琥入主青藏,对青藏的社会生态改变不大。。。。。。。。。”
  “不对啊!”红娘子忍不住抢着说道。“大秦若入主青藏,也未必非要强迫青藏的民众改变现有的生活习性啊。继续让他们游牧那不就行了吗?”
  “游牧民族与农耕民族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生态,如果继续让青藏的百姓象现在一样过着游牧的生活,继续保留原来的文化和习俗,以后终究难免离心离德,而且很难实施精细的的治理,以确保长治久安。”
  “可是青藏这种苦寒之地,让当地牧民全部放弃游牧,改为农耕。这根本不现实。”
  “所以问题很复杂,必须在两者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既便于治理,又有可操作性才行。同时不要忘了。青藏的宗教的问题,这比一切问题更复杂。”
  红娘子不禁点了点头,桌上的薰香袅袅飘动,让她的容颜变得有点朦胧。窗外一缕白云飘过,带来一晌午阴,让室内显得更加宁静。
  红娘子回身就抱的姿势。让她胸前一对木瓜形的玉峦几乎把衣裳撑破,勾勒得她健美的身材更是曲线惊人,身上还散发着幽幽的女人香。
  “陛下,拜鲁图琥又是国师,又是护教法王,给自己弄了一大堆头衔,想必这对他统治青藏有很大的用处,臣妾觉得,陛下何不了弄两个头衔,或许对将来陛下治理青藏也有用处呢。”
  “嘶!”秦牧轻吸一口气,红娘子这话让他有了一点思路。
  拜鲁图琥为了加强对青藏的统治,至拉萨会见五世和班禅四世,获“顾实。丹增曲结”“国师。持教法王”,或作“丹津却吉甲波”,意“佛教护法王”尊号。蒙语又称为“顾实。诺门汗”(“国师。护法汗”)。
  之后,他再拜五世高高架起,自己以国师、护法汗的身份治世,这很大程度上,帮助他取得了吐蕃民众的认同。
  秦牧迟疑地说道:“朕乃天子,如果也象拜鲁图琥一样,去做什么国师和护法,未免有些自贬身价。”
  “这倒是。”红娘子也觉得不妥,她想了想说道,“陛下肯定是不能屈尊去做什么护法的,这如这样,到时陛下也册封一下班禅和,然后在北京给黄教和红教各建一个护国寺庙;
  陛下不是每隔几年就要北狩一次嘛,到时每次把和班禅都请去,逻些到北京,路途遥远,如果在路上再让他们给信众祈祈福;
  如此一来,和班禅每次来回,恐怕得用上两年时间,陛下几年北狩一次,那他们除去来回往返的时间,能呆在青藏的时间就没有多少了。”
  秦牧听了,不禁大乐,不管红娘子这个办法效果如何,但还是有一定的可操作性的,这样表面上抬高了和班禅的地位,实际上却减少了他们对青藏政治的影响。
  “嗯,莺儿是越来越聪明了,这个可以一试,就算不能每次都把他们请来,只要不时请来一次,多留些日子,还是可以对西藏作不少事情的。”
  “陛下是真的打算这么做了?”红娘子随口这么一说,没想到秦牧还真有采纳的意思,高兴得把他的手紧紧搂在自己的胸前。
  秦牧顺势一握,一时波涛汹涌,红娘子白了他一眼,但却又把他的手搂得更紧些。这些日子,她不但不排斥和秦牧这种亲密的举动,相反是千肯万肯,只不过担心影响他的工作,才尽量克制而已。
  就秦牧所知,女人生养成过,有可能导致雌激素增加,使这个时期需求变得旺盛,这应该属于正常现象,他更不会排斥,这匹桃花马可是练有软体功,能摆出各种令人叹为观止的体位,简直。。。。。。
  “咳咳,只要对治理青藏有帮助,朕都会去做。”
  红娘子大受鼓舞,接着欣然说道:“陛下,现在不是要对漠南各部实行抽丁法嘛,打下青藏后,还可以让蒙古人去青藏驻守,以游牧民族控制游牧民族。”
  “哈哈,这个朕也想到了,咱们算英雄所见略同。”
  当然了,秦牧还有意在青藏也实施抽丁法,控制青藏的壮丁数量,海外还有大量的无主之地,可以让他们去开辟;
  整个南洋,那么多岛屿,要想真正纳入大秦治下,总得加强驻军。
  还有澳洲,那样一片处女地,让吐蕃人、蒙古人去放牧,不是挺适合的嘛。
  还别说,两人你一言我一语,就象情人闲谈密语,倒还真想到了一些治理青藏的办法。
  所有游牧民族,能否强大起来,能否威胁到中原的稳定,最主要是看他们的人口多寡,只要大量抽调他们的青壮,削弱他们的反抗能力,再逐步以经济、文化加以影响和同化,相信不用屠刀,也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这个时代,要干点什么其实比后世容易得多,大家都是用武力说话,不用担心什么国际舆论压力和谴责,甚至是制裁。
  只要你有足够的武力,就是把原驻民屠尽,然后移民占领那一片土地,那也是正常的。
  就象当初的蒙古人,把党项人整个从地球上抹光光,这样整个河套就是蒙古人的了,再没有所谓的“异族”生乱。
  不到不得已,秦牧不会用这样的血腥手段,但如果有必要,他也不介意这么干,毕竟以后千秋万代的长治久安才是最重要的。
  要不然以后今天闹,明天闹,一片乌烟瘴气,内力都耗在内斗上了,对谁都没有好处。

  ps:早上做了个梦,梦到去乌镇了,吃杨梅。。。。。。。。。醒来,正一帘烟雨,寒风吹。
  求订阅!
  。(未完待续。。)


第800章 捷报频传(求年度作品票)


  “陛下,随着钳锅炼钢技术的不断改进,以钳锅加重石所炼出来的硬钢,大量用于钻头,便得车床得以广范使用。
  而随着车床的不断改进,军器监加工枪管的合格率大大提高,不但提高了效率和质量,而且成本比以前下降了三成半左右,如果是大批量产生,成本应该还能下降一点。”
  巩昌府衙里,工部右侍郎魏元侃侃而谈,喜形于色,前阵子秦牧下令户部拨七十万龙币,作为生产燧发式步枪的专款,现在南京军器监报来这样的喜讯,这可是大功一件。
  秦牧听了也很高兴,虽然说战争的决定因素是人,但武器的改进同样至关重要,历史已经证明,武器不但改变着战争的模式,同时更改变了农耕民族和游牧民族的命运,改变着历史的进程。
  对于武器的研制,秦牧从未放松过。有些东西在后世要生产出来是轻而易举的事,比如军用手枪,在一些简陋的小作坊就能仿制。
  但是在这个时代,却要先解决很多基础的东西。
  比如后装式榴弹炮,凭秦牧的记忆,虽不敢说每个部件都能画出来,但至少知道它的原理,但要生产出实物来却是不可能。
  光是膛压问题,就是不是现在能解决的。这需要基础材料不断的改进才行。
  但燧发、膛线、定装纸壳米尼弹,这几样完全是这个时代能克服的技术,事实证明,大秦的军器监不但克服了生产技术上的问题,还作了不少改进,让枪支的闭气更好,射程和精准度更高。
  他欣然问道:“现在军器监生产一支六九式步枪,大概成本是多少?”
  所谓六九式步枪。和原来已经列装了军队的六八式枪最大的不同就是,原来的六八式步枪仍是用火绳点火,现在的则改成了燧石击发,同时加了一根膛线,枪管的长度也增加了两寸;
  别小看这增加的一根膛线和两寸枪管。这不但能让弹道更稳定,有效射程据说也比原来增加了50步。
  魏元答道:“陛下,目前报上来的数据,生产一枪六九式步枪的成本为17龙币,如果大批量生产,成本应该能压缩到16龙币左右。”
  秦牧想想。17龙币差不多相当于12两银子,按1两银银子兑换300人民币算的话,那军器监生产一支步枪的成本,就相当于3600元左右,这可不算便宜了,不过以大秦的财力,还算可以接受。
  户部刚拨下的70万龙币,刨去弹药的费用,生产20000支六九式步枪不成问题。这对秦军的装备将有一个质的飞跃。不象现在,各路兵马,能装备六八式步枪的都还只是少数。
  “既然已经测试过了,那就全面停产六八式步枪。改成生产六九式步枪吧。”
  “是,陛下。”
  秦牧想了想,说道:“钳锅炼钢法成本太高,不适合大规模应用。只能用来冶炼一些特种钢,所以,在冶炼炉改进方面还要不断研究。进一步提高炉温。对了,冶炼过程,还可以象炼制玻璃一样,不断搅拌,看看能不能减少杂质,提高钢铁质量。”
  “启奏陛下,鞍山矿冶已经在应用这种办法,通过不停的搅拌,确实可以有效去除杂质,提高钢的质量,不过最终还得在炉温上改进才行。”
  秦牧接着问道:“辽东的鞍山铁矿开采进度如何?”
  “启奏陛下,在大孤山和东安山已各增加了十座大型冶炼炉,预计两年之后,钢铁产量将不下于马鞍山矿冶。”
  辽宁一带的铁矿开采,并不是秦牧指点,其实早在辽国统治辽东的时候,那里便有不小规模的冶铁业了。
  鞍山一带不但铁矿储量丰富,而且质量好。当年契丹在辽东冶炼出来的镔铁,一度成为北宋从契丹进口的战略商品之一。
  大秦统治辽东之后,自然不会放弃发展那里的矿冶,秦牧在战争期间询问此事,也足见他对冶炼业的重视。
  而这些,都可以视作大秦的战争底蕴。
  谈完了这件事,秦牧正向顾君恩询问临洮的战况,黄连山进来,接连向秦牧禀报了几个喜讯,首先是王归晨攻下苏禄国都城和乐,苏丹洛兰上《请奉纳版图表文》,请将苏禄国土地、丁户编入大秦版图。
  接着是海如风顺利攻下巴达维亚,全歼荷兰在远东的有生力量,一举将原属于荷兰殖民地爪哇岛和苏门答腊岛纳入大秦版图。
  具体二人有多少缴获,还没有上报到南京,但想必不少,特别是海如风接管了荷兰人的殖民地,就等于控制了南洋的香料贸易,这一项,无论是对东西方来说,都是奇货可居,利润巨大。
  最后是漠北传来的捷报,螯拜和牛万川五千人马,前后数场激战,共歼敌万余,基本荡平了漠北,从诺尔布的王帐缴获超过两百万龙币的财物。
  并据初步上报,一通扫荡下来,至少还能获得三四百万头马牛羊,这可也是一笔巨额的财富。
  这一份份捷报送上,让衙门里一时喜气洋洋,司马安等人,纷纷向秦牧道贺。
  这再一次证明,战争虽然烧钱,但胜利后所带来的战争红利,也是惊人的,光是这三场利用,所获得红利,恐怕就不下于大秦一年的岁入了。
  这让秦牧大战西北的底气更足。高兴之下,他命人拿来一壶酒,与司马安等大臣共饮了几杯,才问道:“诸位大臣,咱们一样一样来捋,首先说苏禄苏丹上表纳土之事,诸位大臣认为当如何处理?”
  户部右侍郎杨超眼看又有巨额财富入账,真个是欣喜欲狂,他抢先说道:“陛下,苏禄实际国土地面积不大,就一起纳入吕宋省即可,对洛兰,封个世袭侯爵,也足够了。”
  “嗯,朕也是此意,不过苏禄国的问题,主要是宗教信仰的问题,此事必须及早解决,朕的意思是,着洛兰立即入京受封,然后在苏禄全面推行儒学,辅以佛道两家,三管齐下,若有抵抗者,就押回西南修路吧。”
  秦牧说到这,杀气腾腾,各个大臣都知道,皇帝对伊斯兰化极为警惕,河套尽管推行汉化使得很多异族投向了奇他特,但秦牧依然没有放弃汉化的意思。
  与其苟且求安,遗祸无穷;不如一次性打个稀巴烂,一劳永逸。
  用刀枪改变一个地方的信仰,是最快捷,最经济的。而这种做法,也是这个时代最流行的做法。
  西方的殖民,改变当地的信仰是其中最重要的事情之一,这其实是一种文化侵略,它是保证军事侵略成果必不可少的手段。
  秦牧想了想说道:“朝中七部之中,礼部太清闲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5 5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