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妾身由己不由天 >

第172章

妾身由己不由天-第172章

小说: 妾身由己不由天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更有些人家,自女儿十二三岁起,就订下了亲事。
  待女子十五及笄,再正式婚嫁。
  浣纱虽不是什么高门贵女,却是沈风斓身份最得力的人,说是姊妹也不为过。
  她要把浣纱体体面面、风风光光嫁出去,总不能差人家的小姐太多。
  “正好这回晋王殿下出门了,等他回来再让你们成婚,会更体面些。”
  浣纱听得懂她的弦外之音。
  等轩辕玦回来,那就不是晋王了,而是……太子。
  沈风斓忽然自嘲地一笑。
  他才刚走,她已经在想他回来的事了。
  她何时变得这么小女儿起来了?
  不想了,不想了。
  她在心中告诫自己,多思无益。
  “今日殿下刚走,想必母妃心里也不好受。一会子用了早膳,我带云旗和龙婉进宫请安吧。”
  浣纱应了一声,又问道:“上次娘娘说那个泡泡有趣,贵妃娘娘大约会喜欢的。要不要带上两罐子进宫,叫贵妃娘娘瞧瞧新鲜?”
  皇室宗亲家的孩子,个个人手一份。
  这东西又随手可得,又十分精致有趣。
  沈风斓索性叫府里的下人,把做法宣传了出去,让那些寒门小户的孩子也能玩上。
  一时之间,皂角泡泡吹得漫天都是,京城中一时之间被皂角水的气息笼罩了。
  得知是从晋王府出来的东西,便又成了一个新巧的新闻。
  沈风斓已经习惯了做新闻主角的生活,好在茶楼酒肆那些说书先生,近来对她没什么兴趣。
  近来京中的说书桥段,已经变成了平西侯府花柳病,和楼兰公主露大腿了。
  “母妃年纪虽不小,心里和孩子似的。满京城的孩子都在玩的东西,当然也要给母妃带一份。”
  浣纱应声出去,让奶娘们给云旗和龙婉换上衣裳,准备入宫。
  云旗和龙婉听说去看萧贵妃,都很是乖巧。
  一个自己穿起了衣裳,一个三下五除二穿好衣裳,还妄想能自己穿鞋。
  野心极大的那位,自然就是龙婉了。
  可惜她身子太短,自己俯下身去,又挤得小胳膊小腿上,都是肉肉。
  肉肉挡住了她弯下腰的视线,她一时找不准自己的小鞋子在哪,胡乱在地上踢蹬。
  奶娘在旁笑着看她踢,也不上去阻止。
  这两个孩子天性早慧,都喜欢自己动手做事,不太爱依赖奶娘。
  有些世家贵族的公子小姐,到了七八岁,还是奶娘或者丫鬟喂饭的。
  而云旗和龙婉,尚未满周岁,已经能够自己用小木勺挖南瓜羹吃了。
  当然,这也和沈风斓的教育方法有关。
  她自己也是个不喜欢人伺候的,没什么当主子的自觉,反而和丫鬟们打成一片。
  京中多少高门女眷,递了无数遍帖子,也见不到沈风斓的面。
  还以为这是个高傲冷艳的女子,哪里知道,她会和丫鬟们亲如姊妹?
  龙婉踢来蹬去不得其法之时,云旗已经慢条斯理穿好衣裳了。
  他瞥了一眼过去,笑着提醒龙婉。
  “左脚的鞋子,在你的乾字位,一个脚掌的距离。”
  奶娘们在一旁听得,都愣了愣。
  而后互相对视,发现没人听得懂,什么叫乾字位。
  可龙婉的左脚却准确地找到了鞋子,稳稳当当地穿在了脚上。
  奶娘们纷纷惊叹。
  “右脚的鞋子,在你的巽字位,两个半脚掌的距离。”
  这个距离有些大,龙婉先把屁股朝床榻右边挪了挪,而后准确地伸脚。
  这样一来,两脚的鞋子都穿上了。
  奶娘们都感到了深深的挫败。
  她们意识到,如果自己还是只会喂奶的话,很快就会连两个孩子说什么都听不懂了——
  不是很快,是现在已经听不懂了。
  沈风斓上了马车之后,便对浣纱提出了不解。
  “照顾云旗和龙婉的奶娘们,今日是怎么了?难道殿下出了门,她们就没有精神了?”
  浣纱也不解其意,还是浣葛消息灵通,把云旗和龙婉的话复述了一遍。
  “娘娘,奴婢也听不懂是什么意思。后来还是问了莫管事,才知道了。”
  浣葛倒是知道了,浣纱还一脸不解其意。
  沈风斓道:“不算什么精深奥妙的理论,是我前两日看到周易,便顺口和他们说了两句罢了。八卦里头,每一个都代表着固定的方位。譬如这个乾,就代表着南方。”
  不管是奶娘们,还是浣纱浣葛她们,都是在女眷身边伺候的。
  大周的女眷连算盘珠子都打不响,平日看的只是女德女戒,最多诗词歌赋罢了。
  说到八卦风水,连那些贵族小姐都不会,何况她们底下人?
  浣纱送了一口气。
  “奴婢还以为,从此就要听不懂大公子和大小姐说话了。他们才几岁啊?就会这些东西了。”
  沈风斓笑道:“是我旁学杂收,把他们也带上了。这些书多看看是好事,只是心中要有个意思,好书才学才看,那些话本子消遣的书,看过忘了便可。至于坏书,可以看看是如何坏的,只要不去学便是。”
  对于读书这件事上,沈风斓是最有发言权的。
  别的女子在闺中无事,闲来就绣绣花做做诗,沈风斓几乎把这些时间全用来看书。
  只是偶尔下下棋,弹弹琴罢了,还是为了掩饰自己的真实身份。
  浣葛忽然生了好奇心。
  “娘娘既然看那什么八卦,会不会算卦呢?就像那些走方的术士一样,扛着一个小旗写着半仙的那种。”
  浣纱啐了她一口。
  “你把娘娘比作走方术士做什么?那也是能比的?”
  浣葛朝她吐吐舌头,“浣纱姐姐总是凶我,老天保佑姐姐的一等侍卫厉害一些,也凶凶姐姐!”
  自打浣纱的婚事议定之后,浣葛和红妆她们,就没少拿这事打趣她。
  浣纱果然面色一红,作势就要去打浣葛。
  “娘娘,娘娘快救救我!”
  浣葛嬉笑着朝沈风斓身后躲去。
  “好了好了,我那书才看了没几日,便算一卦与你们消遣,又何妨?”
  沈风斓从手边摸出易经来,原是打算在马车上无聊闲看的,没想到要拿来算卦。
  “不过算个什么呢?”
  浣纱一问,浣葛立刻接话。
  “殿下今日刚刚启程,要不就算一算,殿下这一行是否顺利吧?”
  只是闹着玩的算卦,沈风斓也就随她去了。
  她随手取出几枚压车的铜钱,合于手掌之中,闭上了眼。
  只见她嘴唇翕动,并不出声,而是在默念着什么。
  “小姐这是做什么?”
  “都说心诚则灵,所以算卦之前,务必在心中反复默念,你要提的那个问题。”
  她轻声回答,而后将几枚铜钱朝小几上一掷。
  铜钱有正有反。
  沈风斓便在纸上记下一笔。
  “这每掷一次钱,就算是一爻,共需六爻。”
  她随后又掷了五次,每一次都在纸上记下。
  待六爻得出之后,便翻开了那本易经,在书中寻找解卦。
  “那些江湖术士,不知是信口胡诌,还是把卦象都烂熟于心了。他们解卦是不需翻书的,我就不行了。”
  她毕竟才看了小半本,纵是过目不忘,也未能全都记下来。
  “有了。”
  浣纱和浣葛好奇地看着她,只见她对照着那六爻的卦象,在书中的某一处划下了指痕。
  “娘娘,这卦象怎么说的?”
  浣葛好奇地问她,却见沈风斓眉尖蹙起,有些许愣神。
  那书上带着指痕的地方,分明写着——
  “有血光、宜静居,不宜出行。”
  ------题外话------
  忽然想起伊人大学的时候,修过易经这门课,老师教过简单的算卦方法。
  和本章写的基本是符合的,不过当时我们没有人手一本周易,而是把占卜出来的卦象到百度去查周易的电子版~
  忽然缅怀一下青春,哈哈~


第168章 十年一觉扬州梦
  血光两个字,扎在沈风斓眼中,格外刺目。
  一直到进了宫,她还有些魂不守舍,想着方才的卦象。
  浣葛自知闯祸了,跟在后头一句话也不敢说。
  还是浣纱悄声安慰沈风斓,“娘娘又不是江湖术士,那个卦也只是算着玩罢了,做不得真。娘娘就别再想了,晋王殿下一定会平平安安回来的。”
  话是如此,沈风斓还是觉得心里有些膈应。
  不单纯是因为那一卦,更像是那一卦引出她某种潜意识,让她越发不安了起来。
  她走得神思不属,连长公主迎面走来,都没能注意到。
  还是长公主先停下了脚步,站在离她十步远的位置。
  “沈侧妃?真是许久不见了。”
  长公主仍是从前的仪态,只是高贵端庄的表象下,眸中里藏了一谭死水。
  她不再穿着白衣素服,而是穿了一身秋香色的广袖春袍,华丽大气。
  那空荡荡的腰身,弱不胜衣,反倒叫人看着有些酸楚。
  沈风斓回过神来,上前福身一礼。
  “长公主。”
  她这一礼恭恭敬敬,没有丝毫的心怀芥蒂。
  长公主冷笑一声。
  “沈侧妃眼看就要成为太子妃了,今时今日,何必对本宫如此多礼?”
  她要真的对自己有敬重之心,当初就不该抗旨不尊,把她和卫玉陵的灵位拦在晋王府门外。
  沈风斓听得出她话中的讽刺,只是淡淡一笑。
  “礼不可废,别说我现在还是晋王侧妃。就算成了太子妃,长公主依然是长辈。”
  尽管长公主曾经逼迫过她,逼迫轩辕玦,要让卫玉陵追封晋王妃。
  沈风斓并不怪她。
  那只是一个母亲的爱女之心,没有用到对的方向罢了。
  长公主恨恨地盯着她。
  “本宫是你的长辈,玉陵更是救了晋王的性命。难道她的一条命,还担不起一个晋王妃的虚名吗?你当初那样烈性,现在又来装好人,不觉得虚伪吗?”
  她广袖一拂,伸出手来,指向西北的方向。
  “她的尸骨还孤零零地埋在玉陵城!本宫想到她的陵前洒扫拜祭,却度不过这重重关山!她还那么小,就算做过一些对不起你沈风斓的事,难道你就这样恨她吗?!”
  长公主的悲愤,落在沈风斓不起波澜的眸子里,像是石沉大海。
  “长公主误会了。我从来不恨小郡主,她生前我还告诉过她,想得到晋王殿下的青睐,一味穷追猛打是无用的。可是小郡主她……并没有听我的话。”
  长公主嗤笑道:“你是晋王侧妃,你一心巴望着正妃的那个位置,岂会有这么好心指导玉陵?照你这么说,玉陵为了救晋王而死,还是她咎由自取了?”
  沈风斓摇了摇头。
  “小郡主救了晋王殿下,是晋王的恩人,也是我沈风斓的恩人。正因为如此,我更加不能让她泉下不安。她那么爱晋王殿下,怎么忍心阻碍他未来的人生?”
  “长公主明明知道,卫家军的人亲耳听见。小郡主的遗愿是留在玉陵城,是陪伴卫大将军。为何长公主还要一意孤行,违背她的遗愿?”
  “你住口!”
  长公主额上青筋,隐隐显露。
  她顾不得什么天家威仪,几乎是歇斯底里,朝着沈风斓大喊。
  “本宫只知道,她活着的时候,做梦都想嫁给晋王!那本宫就要完成她的心愿,这有什么错?!”
  她陷入了自我欺骗之中,哪里还能顾及真相到底是什么。
  沈风斓的目光之中,透出同情之色。
  不过不是同情长公主,而是同情已故的卫玉陵。
  “我真替小郡主惋惜,她自小丧父,只剩下长公主这个母亲,也没能好好关爱她。不顾她的愿望,霸道独裁,横加干涉她的人生。就连她死了,都逃脱不了你的霸道。”
  她冷笑一声,不再看长公主,福身之后抬脚便往前走。
  只留下一句幽幽的问话,拷打着长公主的灵魂,让她面目僵硬。
  “这种自欺欺人的母爱,有意思吗?”
  果然是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
  沈风斓扬长而去,只觉得身后一双怨毒的眼睛,牢牢盯在自己背上。
  她终究还是没能让长公主,幡然悔悟。
  直到沈风斓的背影,消失在长廊尽头,长公主才慢慢往宫门的方向走去。
  一旁的假山后头,跳出了一男一女两个人影。
  “她们说的小郡主,就是在玉陵城被射死的那个,卫大将军的女儿吧?”
  兰公主说起这话,轻轻巧巧。
  这桩事在楼兰,那可是一件大功劳,一件光耀楼兰国威的事。
  当年的卫大将军,在战场上杀了多少楼兰将士,逼退了楼兰多少次的进攻。
  能杀了他唯一的女儿,让他血脉无存,这是一件多么解恨的事。
  宁王冷冷地看她一眼。
  “在大周,这可不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情。”
  兰公主老老实实地闭了嘴,目光落在长公主沧桑的背影上。
  “看见没有?刚才长公主的眼神,就像要吃了你的心上人似的。”
  她揶揄着宁王。
  宁王没有理会她,只是转过了身。
  “圣上还在等着召见,快走吧。”
  兰公主见他不搭茬,未免无趣。
  “圣上召见也没什么事情,最多就是例行公事,问问在京城是否习惯。不过幸好,圣上还把你召来了。”
  有宁王跟她一处,进宫就没那么无聊了。
  宁王道:“父皇召见我,最多也就是例行公事,问问我有没有招待好楼兰使臣罢了。”
  两人对视一眼,宁王先朝前走去。
  兰公主不禁回过头,看着长公主的背影变成一个小黑点,嘴边翘起了一个神秘的微笑。
  ……
  沈风斓才一进华清宫,只见椒香面色紧张,对着她杀鸡抹脖子的。
  这是在示意她,萧贵妃今日心情不好。
  沈风斓倒不担心,只要见了云旗和龙婉,萧贵妃再不开心也会开心起来的。
  她让奶娘先把孩子放下,两个孩子跑进殿去之后,不一会儿就听到了萧贵妃欢喜的声音。
  “椒香!快去拿本宫亲手做的豌豆黄,给云旗和龙婉尝尝!”
  听见这声音,椒香松了一口气,沈风斓也慢慢地跟进寝殿去。
  萧贵妃一看她面色,便察觉到了异样。
  “怎么?今日玦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