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妾身由己不由天 >

第44章

妾身由己不由天-第44章

小说: 妾身由己不由天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梅枝下,一只慵懒的肥猫窝在软垫上,嗅着梅香打起了吨。
  身着家常小袄的妙龄女子,斜斜地倚在榻上,一手撑着头,得意地看着榻上两个新生儿。
  距他们出生已有几日了,这几日的变化,几乎让她以为孩子被人调包了。
  当初那样皱巴巴、红扑扑的孩子,现在变得又白嫩又香软,叫人看着总是忍不住要亲一口。
  哥哥生得弱些,双颊白嫩如新剥的鸡蛋,一双又圆又大的杏眼,与沈风斓极其相类。
  妹妹倒比哥哥强健些,面颊粉嫩,只是一双眼睛生得细挑斜飞,俨然又是桃花眼
  萧贵妃桃花眼的基因真是顽强,一直传到第三代还不肯罢休。
  甚至有越来越有邪魅气质的倾向。
  她伸手摸了摸儿子的小脑袋,幸好还有个儿子是像她的。
  糟糕
  生产那日,是她自己说儿子丑,又说女儿好看的
  沈风斓正想着这一茬,忽然觉得有些饿了,便朝门外望了一眼。
  梅枝旁,轩辕玦立在那处,嘴角噙笑。
  他近来,似乎总是常常笑着。
  沈风斓忙把手从孩子的小脑袋上收回来。
  “殿下几时来的,怎么不出声”
  轩辕玦走至榻边坐下,看着襁褓中两个熟睡的孩子,轻声道:“见你正看得入神,不忍打搅。”
  沈风斓看什么看得入神,二人彼此心知肚明。
  他的脸低垂在阴影中,目不转睛地看着两个孩子,可沈风斓就是感觉得到
  他在憋笑。
  “也该给他们起个名字好叫的,我这屋里小猫儿都有名字。”
  沈风斓转移了话题。
  府中下人都称他两个大公子和大小姐,皇家的规矩,男儿与女儿是分开序齿的,两个都占了个长。
  不像沈府,沈府因为人丁稀疏,把男儿和女儿一同序齿。
  所以沈风斓虽是嫡长女,序齿却是二小姐,排在了她大哥沈风楼之后。
  轩辕玦不满地抬头看了她一眼。
  她竟好意思提猫儿的名字
  “他们两一个是本王的长子,一个是长女。待年关过后开了朝,本王上奏书以请,也许父皇会给他们赐名。”
  能得到圣上亲自赐名的皇子,多半是嫡长子,嫡次子都未必有这个殊荣。
  但他们两毕竟是龙凤胎,是为中原大地带来第一场雪的祥瑞之子。
  也许圣上龙颜大悦,会愿意为他们赐名。
  那么将来
  他看向沈风斓,眉眼里都是笑意。
  孩子如果能得到圣上赐名,那是天大的荣耀。
  就算日后长子不会成为世子,一个由圣上赐名的庶子,地位自然也比一般的庶子高贵。
  长女就更是如此了。
  沈风斓对此是心怀期待的
  哪个母亲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少受些苦
  饶是她嘴上说不喜欢孩子,也不能抗拒身为母亲的天性。
  “不过,”轩辕玦不想扫她的兴致,“咱们可以给孩子起个乳名。”
  他们两一起给孩子起乳名,这个场面,怎么想都有些暧昧。
  沈风斓轻咳一声,“哥哥生得像我,我来起名。妹妹生得像殿下,就由殿下来起吧。”
  生两个娃的好处就体现出来了,一人一个,公平得很。
  她拿起一本诗经,看轩辕玦两手空空,又从旁随手拿了一本书给他。
  竟是楚辞。
  “错了。”
  他将书递给沈风斓,又从她手中抽走诗经。
  动作间两人指尖相触,暖意融融。
  “诗三百缠绵悱恻,楚之韵大气雄浑,若论起名,还是男从楚辞女从诗的好。”
  沈风斓淡淡地哦了一声,“有理。”
  二人你一言我一语,斟酌词句,编排押韵,格外地郑重其事。
  气氛犹如楼外大红灯盏,温暖和煦,全然抛却了前些时日争执的不快。
  “离骚中有,驾八龙之婉婉兮,载云旗之委蛇。”
  沈风斓拊掌笑道:“云旗二字,气势雄浑,风中威扬,于男儿家正好。”
  云旗,意为绘有云霓的旗帜。
  鲜艳如火的云霓战旗,在猎猎狂风之中,高高扬起。
  不仅是气势雄浑,更是洒脱不羁,傲视苍生的气概。
  “好,做大名都使得了。”
  她哪里是在给孩子起乳名,分明是借此景,抒幽愤之情。
  沈风斓合上了书页,“那妹妹呢”
  “哥哥叫云旗,妹妹便叫龙婉吧。”
  他兄妹二人本是双生,名字合在一句之中,更显亲昵。
  “殿下不是说男从楚辞女从诗”
  “本王的女儿,未必要什么温柔婉约。”
  他将书放回案上,“京中高门之间已有流言,说今冬的第一场瑞雪是他兄妹二人带来的,龙凤呈祥。”
  沈风斓的心情有些别扭。
  一方面她乐得欣赏雪景,另一方便,她又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如此受人瞩目。
  身为皇孙,在皇权的漩涡斗争之中,越是瞩目越是容易受伤害。
  这一点在轩辕玦身上,早就有前车之鉴。
  “殿下便是幼有才名,才会招来太子等人的忌惮,我不希望云旗也如此。”
  不论轩辕玦是否能登上皇位,云旗身上的祥瑞之名,都会让他受人忌惮。
  “天斓居守卫重重,还有本王的贴身暗卫保护,谅那些人也不敢做什么,本王身为人父一定会保护好他们。”
  她的力量太弱小了,要想保护孩子不受伤害,只能依靠轩辕玦。
  “只要太子一日不倒,我就不能安心。”
  非但是太子,还有那夜派黑衣人前来杀她腹中胎儿的人。
  他们到现在,连幕后主使之人是谁都不知道。
  “后日就要开朝了,听闻东宫也被解禁,到时候太子也会回到朝堂之上。”
  朝堂。
  那里,才是他们的战场。
  他离去时,背负恶名,一身狼藉。
  他再回来,必要害他之人,十倍偿还
  正月十二,开朝之日。
  轩辕玦换上朝服,将素日那些珠光宝气的佩饰,全都卸了去。
  宝蓝色四爪蟒袍,头顶束银白玉冠,脚踏月白掐牙皂靴,腰间不饰佩环。
  临出门前,侍女为他系上了与衣裳同色的披风,他行走在雪地里,似乎比寒梅更为气度清冽。
  尚未出府门,不远处侍女撑着伞疾步而来,走至跟前福身行礼。
  原来是浣葛。
  “殿下,娘娘命奴婢送东西来。”
  她从袖中取出一个包袱,一手解开,原来是一个小巧的手炉。
  “娘娘说,雪大天寒,望殿下珍重。”
  生产后的一个月,沈风斓都需要老老实实待在屋里,美其名曰坐月子。
  若非如此,她是想亲自送他出门的。
  在她眼中,他不是她的夫君,他们俩只是被设计陷害、不能不在一处的同病相怜之人。
  可他此去是在为他们的孩子、为她而战,她却什么都做不了。
  这种感觉,未免让她有些丧气。
  不。
  她还是能做些什么的
  轩辕玦收下了手炉,揣进披风的大袖中。
  “好生照顾你主子。”
  他大步向外走去,披风扬起落地的雪花,恍若凌云。
  宣政殿上,朝臣分列左右两侧。
  久别朝堂的太子和晋王,分别站在两侧的首位,西巡抚恤灾民的宁王尚未归来。
  历来开年的第一次早朝,都是最忙碌的早朝。
  年关期间,大量积攒未决的事务都会在今天提出,圣上的御案前堆着高高的一摞折子。
  索性年初一那日初雪降下,这场大雪断断续续降了数日,解决了干旱的燃眉之急。
  除了这事,别的事大约也不甚要紧罢。
  不说众臣子是这样想的,就连沈太师也是这样想的。
  闹了大半年太子和晋王的事,如今圣上开恩允准他二人回朝,这件事就算过去了。
  干旱结束了,前期的灾情宁王也在抚恤了。
  于他而言,娇妻在侧,给他蒙羞的女儿,为皇室诞下了祥瑞的龙凤胎。
  一切看起来都平和如初。
  圣上眼皮一抬,这连日大雪虽解决了他心头之患,也让他老迈的身体有些吃不消。
  他的声音显得有些疲惫,“众卿还有何事要奏”
  向下首望去,两排静默无声。
  李照人拂尘一打。
  他正要高唱“退朝”,左侧官员末尾走出一个人来,让他生生闭上了嘴巴。
  “臣京兆尹詹世城,有本启奏,具表弹劾晋王殿下,无故损毁长街小贩的生计。”
  那人约三十年纪,着深红色官服,腰间饰金带,面貌忠直,言辞铿锵有力。
  生得倒是副堂堂好样貌,怎么就没点眼力见
  别说他一个小小的从三品京兆尹,便说堂堂御史丞管布,只不过参了龙骑营过分维护晋王府,就被圣上一茶盅砸得破了像。
  这个詹世城倒好,直接参起晋王殿下本人来了
  真是活腻歪了。
  果然,高堂之上,圣上蹙起眉头。
  李照人把詹世城的奏本找了出来,圣上草草一看,说的竟是正月初一那日的事。
  那日晋王府门人来报,说沈风斓早产,他情急之下策马狂奔,路上不慎翻倒了几个小贩的摊子。
  年关休沐时的折子太多,多半是说些贺词的,圣上压根没去看。
  这詹世城职位又低,所以折子埋在了里头,直到今日才看到。
  “这是宣政殿,不是你京兆尹的衙门,什么小摊小贩之事也拿来奏”
  圣上鼻子眼里一哼,对弹劾晋王之人,下意识地有些反感。
  詹世城见圣上动怒,仍旧不卑不亢,“是,微臣有错。并非错在将小摊小贩之事上奏,而是错在未查实真相就上书御前。”
  他衣摆一拂,跪地朗声道:“臣于初一那日,闻得晋王殿下因府中侧妃早产,一路快马经过长街,踏翻了市井小民的摊子。”
  “因晋王殿下素有狂名,微臣一时义愤填膺,便将此事上书御前,而后才知此并非真相。”
  这个詹世城真是胆大包天,连晋王殿下素有狂名这种话,都敢宣之于口
  圣上看了轩辕玦一眼,他面色如常,好似被弹劾的不是他一样。
  他忽然有兴致,“那你说说,真相是什么”
  “臣是前日才知,原来晋王府的人事后到了长街,将那些摊贩损坏的物品全都五倍赔偿。有受伤之人,汤药费全记在晋王府账上。”
  “只是”
  詹世城面色有些尴尬,“臣知道的时候已经来不及了,奏折早已送进宫中去了。”
  有人轻声嗤笑,笑这个詹世城有勇无谋。
  也有人颇为惊讶,想不到从前狷狂不羁的晋王殿下,也有这般体恤小民的贤德
  他们微微低着头,默不作声地觑着上首的轩辕玦。
  只见他嘴角噙笑,淡若浮云出岫,又似寒梅凌霜。
  从前那个一身张扬狂放的晋王,仿佛一夜之间洗去铅华,变得质朴淡然。
  那双邪魅迷离的桃花眼,随着浅笑的弧度微微弯起,也不再似从前那边透着不正之气。
  而今的晋王殿下,似乎与从前的晋王殿下不同了。
  正想着,他月白皂靴大步一迈,站到殿中,对着圣上一揖。
  “父皇,儿臣从前任性妄为,的确声名不佳。詹世城身为京兆尹,为京城百姓鸣冤,合情合理。”
  詹世城弹劾了他,他反要为弹劾他的人说情
  圣上捻着胡须细想,慢着,詹世城
  这个名字,似乎有些耳熟。
  “詹世勋,是你什么人”
  “回圣上,”深红官服之人深深叩首,“是微臣长兄。”
  詹世勋是在玉陵之战中,与卫大将军一起牺牲的副将,死后被追封为武威侯。
  “你既是詹世勋的幼弟,为何不向朕禀报,袭这武威侯的爵位”
  詹世勋身后无子,圣上早有旨意,他的兄弟或是遗腹子,皆可承袭此爵。
  堂堂一个军侯爵位,比他这小小的京兆尹要高贵多少倍。
  “无功不受禄,此爵属于真正血战沙场之人,微臣不敢玷污,故而不曾禀报圣上”
  什么
  这世上竟有这样的蠢人
  放着堂堂武威侯的爵位不要,他宁可当一个小小的京城父母官
  真是愚不可及。
  沈太师微微眯起眼,偏过头去打量那跪在殿中之人。
  逆着殿外雪光,詹世城笔挺如剑的腰杆,像极了他年轻的时候。退朝之后,詹世城被李照人带去了御书房,此事成为了官员之间最新的谈资。
  众人纷纷议论他的愚蠢。
  为几个平民翻了摊子而上书御前,此第一蠢也。
  在没有靠山没有帮手的情况下弹劾皇子,此第二蠢也。
  有个白捡来的军侯爵位不要,非要当个微末之流的京兆尹,此第三蠢也。
  向着宫外退散的人潮中,蠢字频频从一众官员口中蹦出。
  只是嘴上那么说着的时候,心里都有些酸涩,有些嫉妒。
  圣上,好像就喜欢这么蠢的臣子
  众人朝前头看了一眼,沈太师大步走在前头,无人敢与其并肩。
  当初他还是小小翰林的时候,见着皇子们如避猛虎,不敢与其有半分交好。
  旁人都想与未来的新君交好,就他一个被皇子赏识还退避三舍的,那时众人也都笑他愚蠢。
  没想到最后,他就凭着不肯结党的这股蠢劲儿,被圣上攫升为一品太师,从此平步青云。
  这还能叫蠢吗
  是蠢还是扮猪吃老虎,实在发人深思
  大殿之外的长廊,轩辕玦与太子不期而遇。
  太子圆润的面庞消瘦了许多,倒比从前精神了些,他下颌上有一道淡淡的疤痕,不细看几乎看不出来。
  只是他神情萎靡,一副睡不醒的模样,像是惨遭打击。
  轩辕玦微微颔首,“太子殿下。”
  太子抬眼看到他,这才强打起精神。
  “四弟啊。”
  他肚子朝后一缩,尽量把身体站直,免得在玉树临风的轩辕玦面前,显得太过委琐。
  都知道晋王府出生了一对龙凤胎,带来了祥瑞之兆,圣上才允许晋王回朝的。
  偏偏也解禁了东宫,让他回朝了。
  这显然就是他沾了晋王的光,哪里能叫人高兴得起来
  “四弟关在府里也不叫人省心,这是从哪里把这个詹世城挖出来的,替你造名声”
  这个詹世城,先是一副忠言直谏的模样,将矛头直指轩辕玦。
  太子以为是意外之喜,正要帮腔作势,想不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