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古时候那些爱情 >

第14章

古时候那些爱情-第14章

小说: 古时候那些爱情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青年微微垂了眼,一时静默,良久无语。
  “我,亦父母双故。”半晌后,他方缓缓启声道。
  她看向他,略略弯了弯唇角,继而垂眸,眼底的神色怎么也辨不清……
  她幼失怙恃,孤苦无依,为人掠卖。他同样双亲早逝,却有视之如己出的叔父悉心照拂,诱掖教导,而今已是一方执牛耳者。
  真正天渊之别,贵贱如云泥。
  一时间,两对默然,良久,他方重开了口,问:“河东郡那边,似这样的情形多么?”
  闻言,她怔了瞬,然后轻轻点头。
  秦始皇帝续建阿房宫,大兴土木,而荆楚之地林泽深广,多有良材。于是年年都要自河东郡征发数千民夫,采伐材木运送入秦,十多年间,不知多少闾左庶民死在了途中,以致百姓怨怼。
  “会稽郡位于川流交汇之处,湖泽广布,盛产珠贝,以前始皇在位时,年年须上贡明珠五十斛。”又过了好一会儿,他方开了口,沉着声道。
  “自秦二世承位以来,变本加厉,珠贡增了两倍,郡中年年为此殒命的采珠人不知多少。”
  项羽神色全不似方才的恣肆与放涎,他振衣起身,阔步走到西壁前,目光透过壁上半启的菱形横棂窗,落向无星无月的寂黑夜穹:“十七年前,西秦灭楚,虏楚王,杀昌平君,迫楚国大将军……项燕,自戕阵前。”
  说起已逝的祖父,他神色更凝重了许多,语声不自禁地微微缓沉。
  “亡楚之后,始皇以楚王之冠赐臣下,掠楚宫妃嫔公主以为婢妾,岁岁奴役荆楚,征发民夫,收敛重赋,搜取良材美玉珍珠皮革不可计数。”
  “而我楚国子民,因此破家离散、亡身殒命者,亦不可计数。”
  他凝目窗外,只一片黑阒沉沉的夜色……亡国之恨,失亲之痛,奴役之苦,孰能忘?谁堪忍?
  静了许久之后,他目光转回室中,却见那少女仍默然跽坐于曲几边,垂着眼睫,神色静敛。
  “今后,便跟在我身边罢。”他看着她,语声清刚,落地有音“项羽自会护你周全。”
  室中静了半晌,项羽都以为她不会回应时,却听得一记清冷冷的语声入了耳——
  “一生相护,非死不弃?”十三岁的稚嫩少女却蓦地抬了眼,一双潋滟眸子定定与他对视,凝着语声字字清晰,问。
  好生胆大的小丫头!
  “非死不弃?”他眼角略略上挑,一双黑亮炯然的眸子熠熠然带了丝漫不经心的笑意“这,且凭你本事了。”
  说罢,仿佛审视似的凝目端量着她,带了几分探究,道:“除了舞剑,你还会什么?”
作者有话要说:  《秦汉风俗小卡片》
  【苍梧缥清】产于桂林郡苍梧县,是秦汉时期的名酒。
  本章补齐!这两天稍微忙一点,下一更应该在后天(这个故事大约是六七章,然后开始第三个故事~)
  大约再有三四天就能恢复日更了吧,希望暑假期间搞定秦汉卷,然后就开魏晋了,握拳~
  

☆、项羽与虞姬(二)

  
  “扶熙、六博、歌咏、围棋、投壶、吹埙、弄竽、弹瑟,巾舞。”十三岁的少女垂眸跽坐,语声珠玉似的清越,熟极而流地平静应道。
  她话音未落,项羽已然微微瞠目。
  早听闻郡中巨富石公府上颇多伎伶,个个色艺不殊,但……也未曾想过竟会有遍学诸艺、厉害到这般地步的小丫头。
  静了好一会会儿,他方长长叹了口气,看着她道:“照这般看来,你的剑能学成那样漂亮的花架子,已是十分难得了。”
  凡贪多,必不精。
  清艳动人的少女,只安静地垂着眼睫,并不言语——石公府里,与她年纪相若的姊妹不知几多,数她容貌最出众,天资也最颖悟,所以自幼便教养得格外精心。
  弈棋歌舞,丝竹管弦,十年苦习下来,几乎样样冠绝郡中……石公待她,一向也惜售得很。若非今日这一位贵人身份着实尊崇,断不会拿了她出来饷客。
  “阿虞的剑舞虽入不了将军的眼,旁的技艺,却尚值得一看。”她抬眼看向他,一双眸子清波潋滟。
  虞姬所言非虚——女子天生气力较男子要弱些,习练刀枪剑戟之类吃亏得多,加上她年纪尚稚,膂力不足,哪怕再精湛的招式也难免显得矫揉轻飘,是以剑舞的确是她诸般技艺里最弱的一样儿。
  “那,你便唱支曲子罢。”项羽神情爽朗,浑不在意地笑道“其他的那些,我倒是一样儿也不懂。”
  “好。”见他这副随意不拘模样,她语声似乎也在不觉间微微轻松了下来,继而,少女姿仪娴雅地敛衽起身,娉婷玉立。之后,却是目光落向他,清波流转的眸子里漾了丝浅笑,脆声道:“阿虞斗胆,敢请将军为妾弹剑?”
  请他弹剑相和?——项籍微微一愕,全未料到这小丫头的胆子竟比他以为的还要大。
  自太守府易主,他成了叔父的裨将,手绾兵符以来,众人敬畏,还有谁敢向他提此等事?
  怔然也只一瞬,他看着小丫头,眸间划过丝漫不经心的笑意,同方才说“且凭你本事”时如出一辙。
  未得他回应,少女也未见丝毫气馁,只面朝着西窗娉婷而立。十三岁的年纪,身段尚未长成,在一室清灯中,纤削单薄得仿佛一抹素淡的剪影,却又因那乌发雪肌,水碧纱襦,添上了十二分的动人韵色。
  方才一碗酢浆已润过了喉,是以,她只除除吐纳片时,调匀了呼吸,而后凝定了眸光,启唇:
  “操吴戈兮被犀甲,凌余阵兮躐余行——”
  那歌喉极清越,却也极冷彻、极凛冽,仿佛阵前的金戈杀伐一刹响回耳际,声遏行云——
  闻声的霎时,项羽蓦然抬眼。
  “……带长剑兮挟秦弓,首身离兮心不惩……”她一字字续唱,嗓音愈见清冽,一派铿锵铮然,又隐隐的慨然悲声贯于其中,直是震聋发聩。
  “锵——”一声清锐的剑鸣,几乎是不由自主地,项羽五指聚力,拨剑出鞘,一泓寒刃湛湛泛着清光,银寒似雪。而后,他屈指相扣,其音铮铮,一声声应着这悲凉冷彻的曲调击剑而和……
  “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
  她语声高处,他弹剑重击,宛石磬震响。
  她语声低处,他沉力轻敲,似匕箸偶击。
  她语声疾处,他轮指急拂,像羯鼓频催。
  她语声缓处,他小意轻扣,如琴瑟调弦。
  “……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她清冽冽的嗓音徐徐缓唱,渐而不断拔高,直至巅峰之处嘎然而止——
  歌停,剑亦停。一室阒然,仿佛亘古岑寂。
  原来,这世上,竟真有这样一种感觉,一见相知,倾盖如故——
  过了许久,项羽方缓缓收回了神思。
  “你如何会这曲《国殇》?”他看着她,清声问。
  ——优伶之流,习的不该都是些俚俗之曲,秾舞艳歌么?
  “幼时偶间听闻,便一直记到了如今。”她抬眸与他对视,眼里一派清澈的坦然。
  “缘何多年不忘?”他又问。
  她神色挚切,郑重定定看着,凝眸对视:“身为楚人,本不应忘。”
  项籍忽地笑了,继而纵声大笑,声震满室——三闾大夫已作古七十载,如今的楚国,竟还有人同他一般记得这大楚昔日的战歌!
  “你,唤作何名?”少时后,略略沉定了神色,他看着眼前少女,问。
  “无姓,名虞。”她凝目看向他,清声答。
  “阿虞,自今而后,项籍会护你,一生庇佑,非死不弃。”他目光定定地看着眼前楚楚怜人的弱质少女,嗓音清刚,字字落地有声。
  这一年,项羽二十三岁,虞姬十三岁。
  那个时候,他不会想到——
  她知道他勇武超类,所以有意选了自己并不擅长的剑舞,引他留意;
  她知道他父母早逝,所以有意透露出幼失怙恃的身世,惹他怜惜;
  她知道他心中志向,所以有意潜心学好了一曲《国殇》,与他共情。
  美貌年稚的少女,双亲亡故,幼年无依,于是早早懂得了玲珑心机,学会了图谋算计。
  而十三岁这一年,猜中了他的复国之念,也赌定了他的意气用事,于是步步为营,算计到了他一个承诺。
  ※※※※※※※※※※※※
  次年,初秋七月,城阳。
  “将军今日有心事?”十四岁的韶华少女,姿容愈发清艳照人,一袭烟青色三绕曲裾,用桧木小漆案捧着一整套酒鉴杯盏,抬手拂帘,语声珠玉般清越。
  室中,项羽正踞坐在黑漆朱绘的曲几边,单手扶膝,神色是难得的沉凝。
  “怎是你来了?”他听到她的声音,微微讶异地抬了眼,神色却也并不十分意外。
  “听几个裨将说,将军刚刚要了一整鉴酒。”说话间,虞姬已步履轻盈地走到了他身旁,敛衽跽坐下了下来,一面将酒具错落有序地置在了那张黑漆朱绘漆的曲几上,一面抬眼向他,清波明眸里漾了几分笑意“阿虞贪杯,也想分一盏如何?”
  有人对饮自然比自个儿喝闷酒要好得多——相随一载,她待他从来都是这般体怀入微。
  项籍不由颔首,心头泛上些微暖意。
  虞姬姿仪娴雅地抬手斟酒,烟青色的轻纱衣袖斜斜下滑,露出一段纤白柔润的皓腕,似白玉凝霜。
  高爽醇厚的柏叶酒,满斟了面前两只兽纹漆耳杯,项羽径自执了盏,仰首一饮而尽。
  虞姬也随他举杯,爽快利落地陪饮。
  跟在这人身边快一年,她也从昔日那个被酒水呛出泪来的小丫头,练出了同他一般的海量。
  接连几盏清酒下喉,一股热意仿佛自浑身散了开来,但,他仍轩眉不展。
  “你不问,我是何心事?”他目光落向窗外一轮斜坠远山的夕阳,道。
作者有话要说:  《秦汉风俗小卡片》
  【柏叶酒】秦汉时期十分常见的酒,其他的酒还有黍酒、稻酒、秫酒、稗米酒、蒲桃酒、甘蔗酒、菊花酒、桂酒、椒酒。
  

☆、项羽与虞姬(三)

  “这一年以来,将军已收服郡中诸县,又逢陈婴率兵归附,麾下增了两万人马……诸事无不顺遂,所以,将军这心事,非是为己。”十四岁的绝艳少女眸子里带了盈盈浅笑,条分缕析,明白透彻。
  项籍眸光回转,定定落向她。
  “若是为旁人,那近日,咸阳那边倒有一桩大事——相国李斯获罪,被腰斩于闹市,夷三族。”她将酒盏放回了案几上,凝了目光,静静与他对视。
  “阿虞向来剔透。”他看着眼前稚气仍未褪尽的少女,语气不掩赞叹,一双黑亮熠然的眸子里带了笑意。
  “两年前,赢政东游会稽时,我曾见过一回。”顿了片时后,项羽将手中的云纹漆耳杯缓缓置到了案几上,神色微凝,似是在追忆什么。
  那一年,位尊天下的秦始皇帝御驾东游,那样铁骑开道、兵甲护行的威仪,羽葆华盖、车驾蔽天的煊赫,简直晃花了道旁随众人稽首而拜的那个二十二岁年轻人的眼。
  “其时,伴驾随行的,便是左丞相李斯。”
  若细论起来,秦相李斯,其实是楚人。
  昔年,楚国上蔡郡,曾有一个姓李的小吏,镇日里汲汲营营,卑微求生。忽有一日,他有感于“厕鼠”与“仓鼠”,回视己身,自慨此生庸碌无为。
  于是幡然彻悟,告别了家中妻儿,打点行囊孤身离乡,千里求学,拜于当世大儒——兰陵荀卿门下。
  数年之后,李斯学成出师,到了秦国求仕。他才识出众,先得吕不韦青眼,再成为赢政臂助。始皇阐并天下之后,李斯众望所归,晋身为相,自此位极台辅,煊赫无二。
  所谓布衣卿相,平步青云,不过如此。
  始皇三十七年(公元前210年),这是赢政、李斯、项羽三人第一次也是唯一的一次会面。
  这一次,赢政五十岁,项羽二十二岁,李斯年约七旬——官高爵显,权重天下,正值他一生仁途的巅峰。
  短短数月之后,始皇病死于沙丘。而忠心辅佐他三十多年的李斯,却在此际决绝地背弃了旧主,与宦官赵高合谋,矫诏逼公子扶苏自尽,而后,将皇帝的幼子……胡亥扶上了帝位,成了秦国的二世皇帝。
  胡亥年幼,朝政由赵高一手把持。而仅仅一年之后,这个“指鹿为马”、肆意弄权的宦官,就借着傀儡皇帝秦二世之手,一纸制书,将丞相李斯腰斩于闹市,且祸及子孙,满门诛连。
  临刑之前,对长子李由怆然悲叹道:“吾欲与若复牵黄犬,俱出上蔡东门,逐狡兔,岂可得乎!”
  ——即便想再和儿子像昔年在上蔡郡时那样平庸度日,闲出东门,牵着黄犬打兔子,也求而不得了!
  秦相李斯,开国之臣,肱骨栋梁,占尽天下权势,阅尽世间荣华,最终也只落得惨死闹市、子孙断绝的凄凉境况。
  “他临终如此遗言,大概是悔了罢?”项羽渐渐收回了思绪,目光落向窗外,看着一片无垠夜穹,近乎自语道。
  “不是悔,只是贪心不足罢了。”闻言,静坐一旁的少女,忽地清声接口道。
  说着,她抬眸,睫羽微微扑闪了下,一双眸子清湛湛地看过来:“将军以为,若他当初留在了上蔡郡,一辈子当个庸碌卑贱的小吏,便当真能此生安乐么?”
  “不,他会不甘。”闻言,项籍却忽然斩截似的利落应道,目光骤凝。
  留在上蔡郡,那个叫做李斯的小吏,将注定庸庸碌碌,一事无成。等年老死去,他将被胡乱埋葬在某个乱坟堆里,他的名字只会被他的儿女们偶尔提起,而等到他的儿女们也死去了,他的肉体也早已在棺椁里腐朽烂透,他的名字也将不会被世间的任何一个人所记起。到那时,上天入地,也找不到半点李斯曾存在过的痕迹。(注1)
  朝生暮死,无声无息,渺小卑微得如同这世间任何一个命如草芥的庶民。
  那样一个心怀抱负,志存高远的人……怎么甘心?
  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
  ——同他项籍,这一点又何其相似?
  所以……才会物伤其类罢。
  室中略略静了片时。
  “此人胸有丘壑,数十年间算无遗策,竟轻易受了赵高蛊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