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古时候那些爱情 >

第59章

古时候那些爱情-第59章

小说: 古时候那些爱情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邓绥闻言,一时间怔了怔,而后默然了下来。
  刘肇见她神色,略一思忖,心下大为意外——“今日的朝食,是你亲自下厨?”
  邓绥并不居功,只神色柔和地微微颔首:“妾在家中时随母亲习过烹饪,所以惯于自己入厨。”
  天子的想法被证实之后,几乎是怔了瞬——他这些年间,经见不少,当真是头一回遇到这样的女子。
  简直让人好奇,她身上还有多少令人惊异之处。
  早朝将至,刘肇饭后以水苏漱了口,含了香,而后在一众宫人随侍下离了嘉德宫。
  …………
  自此之后,天子每隔些几日总会来一趟……且是来得愈来愈频了起来。
  每回到了嘉德宫,刘肇与邓绥论经说史,闲谈佚闻,莫论提到多生僻的掌故,她总能旁征博引,畅谈如流……这个从容淡静的少女,直是博学得令他刮目相看。
  甚至几次令得刘肇起过惜才之心——邓绥若为男子,若悉心栽培,异日必是国之桢干,堪为大汉社稷之砥柱。
  回想起来,又暗自失笑——怎会对自己的宫妃起了这般无稽的心思?
  这一日,天子来时,却见庭中一众宫人们正在采柿果。柿果成熟于深秋,但在宫中,因为食用丰裕,所以常常并不急于摘下,而是一直在枝头留到冬日。待天寒之后冻成了冰柿,吃起来别有一番滋味。
  此时已是末冬腊月,该是将最后一茬儿柿果摘下来的时候了。
  嘉德宫中庭杂植了几株高大的柿树,皆有四五十年的齿龄了,高约七八丈。此际,身量偏高些的寺人们正在将手中四五丈长的竹竿缓缓收回来,而树上一众宫婢则忙碌地捡拾落在地上的果子。
  刘肇并未令身边的心腹内侍宣驾,而静静站在远处看了会儿,这才径自进了中庭,向内殿走去,庭中后知后觉的宫人们这才惶惶然在天子身后稽首而拜,跪了一地。
  时值午后,邓绥午憩方起,正坐在那面全素镜前梳妆,甚至还散着一挽长发,未及梳理,便看到了天子掀帘而入。
  “拜见陛下。”她只好放下了手中梳篦,任长发披散着,敛衽为礼,拜倒下来——形容不整地见天子算是失仪,只是,他来的时候也太不巧了些。
  “才睡醒?”天子倒也不为意,淡淡笑着免了礼——她是醉心书卷,若有喜爱的书,废寝忘食是寻常,晚上时常睡得晚。所以,日日午间都会小憩上半个时辰来补眠。
  “妾失仪了。”邓绥姿态恭谨,敛衽再拜。
  “无事。”刘肇看着眼前少女,一挽如缎乌泽的长发披散于肩背,几络柔柔地垂于鬓侧,不绾不髻,反倒是异样的清逸出尘……
  “朕方才见宫人们在摘柿果,已是要收工的模样,但树上却还留了三成……是打算留到正月开春么?”莫名地,他想多看看她这副模样,于是便一边说着话,一边径自走到了窗下竹木几畔坐了下来,而邓绥见状,也只好走了过去,在他身边敛衽跽坐了下来。
  “不是,余下的,便不打算摘了。”她坐定之后,清声应道。
  “噢?”刘肇闻言微微有些疑惑,垂眸思量了片时,道“是担心有宫人因此堕树受伤?”
  年年宫人采果时,因许多树木高愈数丈,单靠竹竿并不济事,所以往往便是宫人们攀上树枝去采摘,所以因此致伤之事是时有听闻的。
  而她一惯善待身边的宫婢寺人,只怕是不忍罢。
  “倒不单是因为这个缘由,”邓绥淡淡笑了笑,目光落向窗外那几株尚挂着许多柿果的大树,道“雀儿们冬日总要寻些食物果腹的,否则只怕便会冻馁而死。”
  “宫中饮食丰裕,嘉德宫少了几枚果子吃并不是甚么大事,但那些鸟雀……却是许多条性命呢。”
  ——这些柿果,竟是留给雀儿们过冬的?
  刘肇闻言一怔,虽说自幼被太傅教导仁义之道,但却也从未见人对鸟兽都这般怜惜过。
  “是妾愚痴,倒教陛下见笑了。”见他微愣的模样,邓绥自失一笑,道。
  听了这话,天子倒是真有几分忍俊不禁,笑叹:“论起来,朕长到一十七岁,还未见过颖悟如阿绥的女子。”

☆、  第91章 汉和帝与邓绥(十) 
  非是愚痴,只是大善罢了。
  邓绥也真心笑了起来,心下一松,道:“难得陛下体谅。说起来,幼时在家中,曾为这事儿闹过好一桩笑话呢。”
  刘肇闻言,认真抬眼看向她,饶有兴趣的模样。
  “那时侯妾约是五六岁的年纪,冬月里在园中玩耍,那一年天寒欠收,园中日日都有许多鸟雀来觅食,而后总无功而返……再之后,花圃枯叶里便每日都能见着许多鸟雀的死尸,日渐一日地多起来,才只短短间,便见着了几十只……”
  “妾那时年幼稚嫩,只觉得它们可怜得很,也顾不得其他了,只想自家中取些粟米来喂食……这般糟践粮食的事情,自然是不敢同家中长辈说的。所以,便自己悄悄打起了主意。”
  “噢?”天子心下大是好奇,盯着她问“你究竟窃了哪里的粟米?”
  邓绥却是默然了下去,好一会儿才咬了咬唇道:“家中封存地北墙阴下的五谷。”
  闻言,刘肇险些失态地纵声而笑——世上怎么有这般会惹祸的孩童!
  农时乃百姓生息之本。每到冬至日,百姓皆会取五谷各一升盛入小罐,埋在北墙阴下,五十日后取出来,用量器称量,增重最多的就明年宜种的谷物——这北墙阴下的五谷,可比寻常的谷物金贵了多少倍!
  他终于还是未忍住,微微侧过脸去,笑得眉目漾漾……
  少女见一惯清冷端凝的天子失笑成这般模样,实在有些赧然,索性微微低了头,耳根处有些发烫。
  待天子转回了目光,看到的便是少女螓首微垂,面色微赧,玉白的耳垂却泛了红……莫名,就想伸手去碰碰那红得玛瑙似的柔嫩耳垂,然后——他就当真这么做了。
  被少年的手抚上脸颊,指尖的凉意侵上耳根时,邓绥几乎是惊怔,一瞬便想避开——他反应却要快些,另一只手已揽上了少女腰间,牢牢箍住,让她脱不开分毫
  这种事情上,她终究是稚嫩欠历的,所以蓦然间被人轻薄,一时间竟不知如何反应。那厢少年天子虽很多便自她颊边移开了手,但却转而移到了她鬓侧长发上,拢指握住了一缕。
  浅浅绯色自少女耳根处渐渐蔓延开来,直到双颊也是薄薄的霞红,仿佛白玉生晕
  刘肇亦是惊异的,见惯了她一惯从容淡若的姿态,从来不晓得,原来她也会有这样羞涩的时候,赧然的模样这般好看……简直,令人有些欲罢不能。
  “那,你窃了北墙阴下的五谷,后来呢?”十七岁的少年似乎带了些轻佻,故意凑近了她一些,男子炙热的吐息便这么缓缓吹拂在颈侧,令得邓绥浑身都微微一阵颤栗。
  “后来,就被阿母发觉了。”少女勉力清定了语声,道“她又急又气,径自送了我去祖母面前请罪。”
  她边说话,边试探着离远些,可颈侧那一缕鬓发便被他绾在手中,又怎么挣得开?
  “噢,那你祖母如何决断的?”天子听到这儿,倒是有些担心,问道。
  “祖母她却只是罚妾抄了十遍《左氏春秋》,而后悄悄将此事压下……算是袒护极了这个惹事的孙女。她老人家,论起来一惯是极为疼爱妾的。”她轻轻回应。而后,神思渐渐淡定了下来,语声也随之镇定了许多。
  “那,此事之后……你便吃一堑长一智,学乖了么?”他以指为掌,轻轻替少女梳理着鬓边的发丝,温声问。
  “却是没有。”邓绥似的自失地一笑,仿佛追忆似的,默然片时才道“后来,妾再不曾打过家中粟米的主意,只是自己每餐之中,总省下小半儿来……悄悄带去花圃,放在鸟雀们时常觅食之处。”
  听到这儿,刘肇心下惊异,几乎连手上的动作都止了。
  “那时候,是想着,我自己少吃一点只是会肚饿罢了,可那些鸟雀,却是会因此饿死的呀。”十六岁的少女,就这样认真地静静说道,看着窗外,神色近乎虔诚。
  少年天子就这么看着被他半揽在怀中的人儿,莫名动容——这个少女,就是这般的美好呢,博学广识,清姿玉质,性情淡若,擅烹饪懂医术,且是这般的心地纯善。
  这样的女子,此生得遇,何其有幸。
  ※※※※※※※※※※※※
  三月之后,洛阳南宫,嘉德宫。
  “这是……灯盏?”邓绥有些讶异地轻轻出声问道。
  置在她面前的一尊青铜像造型极为精巧别致,呈飞雁衔鱼之状,鱼鳞雁羽皆栩栩如生,若非灯下设了灯盘,当真是怎样也看不出竟不一盏青铜灯。
  “这个名叫雁鱼灯,是匠人新制出的灯盏,论起来确是比之前的都精巧上许多。”刘肇在一旁坐在她身旁,出声道。
  这尊灯盏出呈雁形,雁回首紧衔鱼脊,雁嘴与鱼腹下设灯盘及灯罩,雁颈有子母机关:腹部中空放水,油烟可以导入灯罩,使室中没有烟气。
  “阿绥时常夜里看书,总有些烟气熏眼睛,用这灯便好上许多了。”天子细细解释道。
  说起来,不知自何时起,他在旁处看到了有趣精巧的物什,第一反应竟是她是否会喜欢,能否得用?
  这嘉德宫,初见时只觉得素淡得过了分,而如今,却是喜欢上了这份素致清淡,反而到了宫中其他殿室,总嫌装饰太过秾丽了些。
  十七岁的少年心底自失一笑……原来,这世上,当真的有爱屋及乌这回事。
  “陛下当真是费心了。”邓绥拿起了案上那盏雁鱼灯,仔细端量起来,连连称叹……当真是精巧已极。
  “既喜欢,莫若便点上试试罢?”刘肇在一旁见她看得认真,不由道。
  点灯?邓绥看看外头午时的一轮冬阳,心下几乎失笑。
  此时,也反应过来白昼点灯太过无稽了些,但他话已出口,便不好食言,于是自己取了案下的阳燧,对着窗间透过来的日光,开始聚光取火。
  阳燧是此时惯用的日下取火的器具,以铜铁之灯制成的尖底杯,放在太阳光下,使光线聚在杯底尖处,杯底放艾绒之类,遇光马即能燃火。
  很多那艾绒便燃了起来,刘肇就火点燃了灯芯,那盏雁鱼灯莹莹亮了起来,就是在阳光下显得太过不干起眼了些。
  邓绥不由起身,缓缓阖上了绿琉璃的文杏格窗,室中片时间光线便幽暗了许多,雁鱼灯那点莹莹火光不由显得亮了些许。焰光明炽,燃了许久,果然没有一气烟气。
  两人不由同时心下称奇,来回反复地端详那灯好久。
  后来每每回想起来,刘肇都觉得白昼点灯,闭窗观火……这样孩子气的事情,他们俩竟乐此不疲,也当真是幼稚得很了。
  ——世上,若有一个人总愿同你一起犯回傻,发次疯,做些看似无稽的事情,其实难能可贵。
  此际,少女看灯正出神的时候,天子忽地从背后贴上来,环臂拥住了她,而后俯首轻吻了上去。
  被他自背后吻上颈侧时,邓绥手上蓦地一颤,险些失手摔了灯盏,而那少年并无半分浅尝辄止的意思……
  ※※※※※※※※※※※※
  刘肇驾幸嘉德宫的时候愈来愈多,宫闱皆知,天子镇日政务忙碌,其实并无多少余暇,所以一惯在后宫并不怎么用心。
  而宫中,他唯一重视的女子便是皇后阴氏。但自邓氏之女入宫以来,这内闱的格局便渐渐有了变化。
  起初也只是因着孝名封了贵人,后来也不过偶间得了圣眷,仅比寻常宫人好上些许。但数月后的今日,圣上举凡移驾后宫,必是去往嘉德宫,连皇后的长秋殿都冷落多时了。
  不过,虽未临幸,但圣上赐予中宫的封赏却比往日更厚了许多,金玉珍玩,奇巧贡品,但凡赏赐,其他人几乎沾不了丁点儿余沥,尽数入了皇后的长秋宫。
  而此时,邓绥听着近日天子又厚赐中宫的消息,手中的兔毫笔顿也未顿——
  之所以这般厚赐,其实……是因为心虚呵。
  他十四岁初次选妃,一众少女中喜欢上了那个工善书法的阴氏,之后几乎三年独宠,封为皇后……是真心将那个女子当作结发妻子看待的罢。
  所以,如今察觉自己有负初心,才会想方设法,试图弥补她一二。
  负心,原本就是最容易不过的事情呢。
  当年他对那个女子,也曾经深情缱绻,海誓山盟的罢?
  当年承诺时未必不是真心,但,这世上又有多少真心经得过光阴荏苒,历得了世事变迁?

☆、  第92章 汉和帝与邓绥(十一) 
  转眼间已是冬尽春来,冰雪初融的绀香二月。
  一反常态地,嘉德宫并非惯见的安然详和,而是异样静寂寥落的氛围,连宫人们皆是一派惊惶不定模样。
  “嘉平姊姊,贵人的病症可好些了?”守在门外的几名浅黄色襦裙的小宫婢见贵人身边的心腹侍女自内寝出来,连忙急急问道。
  “已好些了。”嘉平顶着眼底深深的青翳,一双眸子困顿得已失了神采,血丝遍布,显见这半日已来操劳得厉害,连语声都是疲惫中带了虚弱“郑医工方才又替贵人扶了脉,说是只要谨遵医嘱,悉心调养,大约半月便可痊愈,并不会遗下什么病患。”
  “这可是苍天开眼!”其中一名小宫婢闻言长长舒了口气“若是贵人这般的好人都没个好报,可真是天道不公了!”
  “当天贵人被用步辇抬回宫时,冻成那般模样,脸色都僵青了……医工都惊成那样儿,急急开了好几副药,又是饮服,又是药浴的,且说可能会冻坏手脚,大家吓得大气都不敢出一声……”想到当日的情形,宫婢们仍心有余悸……若贵人出了事,他们这些人哪里还能落得了好?
  幸好、幸好贵人没有大碍呢。
  嘉平看着众人一副劫后余生模样,心思却并未轻松起来……贵人的确没事了,若是往远了想,眼下的情势,仍是凶险得很呢。
  皇后召贵人前去拜见,却令人在长秋宫外跪了整整一日一夜,这是摆明了折磨欺辱。这一回万幸没有伤残落病,但谁敢说没有下一回?
  圣上十四岁选妃,初见阴氏之女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