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将血 >

第1103章

将血-第1103章

小说: 将血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瞧你这孩子说的,又不是不让你见,只是咱们要好好合计一下是不是?把你娘接出来,也不是什么难事。”

“您说笑了,这好像没什么区别。”

陆飘语塞,是没什么区别,这丫头心思转的到快。

但一些话,她也不好说,她总不能说宫内如何,香侯府如何,晋国公府如何。

这中间的曲折,说来她也知道的不多,但就算如此,事涉宫中,香侯府,晋国公府,她再喜欢眼前这个丫头,也断不会将这些事情随随便便宣之于口。

想了想,她拍拍任红缨的肩膀,温声道:“也好,那就回去见见你娘吧,但别出去胡乱走动,等等飘姨的消息如何?”

实际上,这事不大,差不多属于宫内与外臣间的一次玩笑,过去也就过去了。

但还是那句老话,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那些大人物之间的玩笑,搁在其他人身上,就不会是玩笑那么简单了。

陆飘十分明白这一点,但任红缨却未必真的清楚。

看着任红缨带着那个蜀中来的傻小子施施然进了城门,在城门口还亮了一下香侯府的腰牌。

陆飘担忧之余,也有些哭笑不得,这么多年了,这丫头到还知道香侯府的旗号好使,没把当年给她的东西给丢了。

她本有心让其他两个人陪着任红缨入城。

但随即一想,这些大将军的护卫亲兵,并不那么好支使,二来,都是晋国公府的人,要是从两个年轻人嘴里套出些话来,反而不美。

还是知会一声府里吧,这丫头不错,想来府主不会不管。

当然,能进入香侯府主人的眼中,自身必须有本事,经历最好奇特些,就像陆归琴那样的奇女子,即便远走江南,也都在香侯府护翼之下呢。

就是不知道这丫头有没有那个福分了。

不提陆飘这里如何想,之后又如何做。

两个男女终于进了长安城。

七八年过去,长安城的变化大不大?

当然大,只是还没大到让任红缨迷路的地步。

两人很快就上了朱雀大街,任红缨走在这条长长的大道之上,既熟悉又陌生,多少乡情瞬间便清晰深刻了起来。

王罄都瞅瞅,西瞧瞧,到处都是新鲜,到处都透着美好,很快就将方才还想着的很多疑问都抛了开去。

他这人就这点好,有些事,你不说,他从来不追着打问,也不会存在心里,说好听点叫心胸豁达宽广,说难听点就叫没心没肺,不过这样的人陪着你,会很舒服就是了。

此时已经到了饭点儿,经过一处酒楼,酒菜的香气分外浓烈,王罄就走不动了。

“二妹,咱们先歇歇成不?”

要不怎么说这人有点不着调呢,这个时候还能惦记肚囊,想要先填饱肚子再说,心可不是一般的大。

任红缨抬头瞅了瞅酒楼,“进入吃一顿,几十两银子,吃好的,喝好的,上百两银子可也打不住。”

这还是七八年前的物价,现在只会更贵,不会更便宜,当然,便宜的地方也有,但绝对不会在朱雀大街上。

王罄吃了一惊,不过哼哼两声,立马拍了拍胸脯,那意思很明白,哥哥有钱,吃一顿饭还难不住老子。

任红缨也知道他身家不菲,驼帮赚银子虽然辛苦,但走一趟商路下来,赚到的银两,绝对让那些平常商人眼红就是了,这还是东家不大方的情形之下,东家高高手,不定就能漏出成百上千两银子出来。

见他这个模样,任红缨也无不可,已经进了长安,也不在这一会儿工夫。

两人进了酒楼,也没往二楼去,就在下面找了个位置,楼中庭院正有歌舞上演,楼上的莺声燕语在楼下听的也真真切切。

这样的排场,在汉中城里也不多见,但在朱雀大街上,却是常态。

土包子王罄难免有些不安,不过抬头瞧了瞧楼上,又看看院中起舞的女子,羡慕之外,脸上顿时乐开了花,又长见识了不是?

他这没出息的样子任红缨见的多了,也不以为怪,随口点了几个菜,要了一壶酒,顺手把剑摘下来,咚的一声拍在桌子上,瞅着窗外发起了呆。

长安更繁华了,却也更陌生了。

她这次回来,还走吗?若是不走,又该怎样过活?

她也算是个老姑娘了,是不是该寻个人家嫁人?见了娘一定会提这事儿,但找个怎样的人家呢?还是说到香侯府任职?

还是在外面好啊,这些乱七八糟的事情,从来不用。

此时,酒楼之外的大道之上,车马辚辚而过,这一过,好一会儿就没见尾巴。

车马旁边行着的,既有大秦军兵,又有胡人骑士,各色旗帜,飘飘荡荡。

王罄看的呆了,酒楼里的人也多数都凑到窗口瞧着,议论纷纷。

片刻之后,王罄推了推任红缨,“真没白来,能看见胡人入朝,就是不知是哪”

即便是王罄这土包子,也知道大秦如今了不得,北方草原诸部都归附了大秦,当然,吐蕃诸部也在其列,只是他和吐蕃人打交道打的多,一看那些胡人的装扮,就知道不会是吐蕃人。

“这是克烈部遣使入京”

不想,任红缨还没说话,旁边已经有人接话道。

(阿草努力中。。。。。。二更,再求点月票撒,这些天阿草还算努力,只是订阅什么的都不如人意,没办法,一写别的,大家就都说水,阿草也是无)

第十三卷龙盘虎踞春秋事第一千四百九十五章纠结

插话的人是个看上去三十多岁的中年汉子。

普通的人,普通的打扮,说话的时候,和其他长安人士也差不多,带着点傲慢或者可以说是骄傲,说话慢条斯理,好像个大人物。

外间之人看着准不太舒服,但也挡不住他们的羡慕。

任红缨没搭理,依旧看着窗外发呆。

王罄笑呵呵的点头,“克烈部啊,听说过。。。。。。”

他这人虽然爱交朋友,但交的是英雄豪杰,普普通通的人他也看不在眼内。

那人好像根本没看见两人的冷淡,王罄一接话,这位顺势一屁股就坐到了桌边儿。

王罄就是一愣,心想,呀,长安人还真不一样,难道都是如此的不客气?

“这克烈部啊,如今可不简单,乃草原上正经的大部族,可以和鞑靼人,乃蛮人分庭抗礼,这次到长安,除了朝贡之外,还有送他们的小公主南归之意,他们的小公主你们应该知道吧?”

“嫁给了咱们大秦晋国公,身份尊崇无比,克烈部的汗王,也是晋国公的结义兄弟,嗯,有点乱,但草原胡人不管”

“一同回来的,你们一定不知道。。。。。。可还有名动江南的琴艺大家陆姑娘,你们一定要问,这陆姑娘和克烈部的小公主一南一北,怎么会走了一路?这可就说来话长了。”

这位话匣子一打开,真个是没完没了,王罄到是听的津津有味。任红缨不耐烦了。顺手拍了拍桌上的长剑。目光斜视。

若是平常人,就算脸皮厚些,定也不会赖着,人家桌子上摆着的是凶器,再死皮赖脸,讨没趣不说,不定还要伤着自个儿,这人也不是长安城中那些城狐社鼠。没那种混不吝的劲头儿。

但这位脸上堆着笑容,不紧不慢的拿起酒壶,给自己斟满一杯酒,抿了一口,“两位,听听这些有好处,西蜀那边虽然山清水秀,但到底是荒蛮之地,就怕两位在那儿呆惯了,扎入长安。就生出事来。”

“你们看,这些胡人野性难驯。但到了长安,却都要守规矩。。。。。。”

说到这里,就算中年人还是那副普普通通的模样,在两人眼里,也变得不普通起来。

他们没想到,没进长安,就碰到了熟人,进了长安,却又遇到对他们的来历好像无所不知的陌。

王罄心再宽,这个时候也一下把脸撂了下来,顺手一把按住了桌上正在骚动的长剑。

抱了抱拳,沉声道:“我兄妹二人,初来乍到,不懂规矩,若有何得罪之处,还请明言。。。。。。”

那人也抱了抱拳,“初来乍到,呵呵,不见得吧,任姑娘本就是长安人士才对,当年还在长安犯下了案子。。。。。。别误会,就是这么一说,不说陛下登基时,曾大赦天下,就是两年多前,我大秦灭夏,普天同庆之时,陛下也曾赦免天下有罪之人。”

“任姑娘那点事,早已在长安府销案。。。。。。嗯,这里人多嘴杂,还请两位到楼上说话吧。”

中年人抬头看了看,有人在向他招手,于是道了一句。

“晦气,一到京师,就碰上了内衙这些鬼头鬼脑的东西。”

任红缨被王罄拉着,好像生怕她暴起伤人,实际上,她到底生在长安,在长安呆过十几年,这中年人是什么人,她已经差不多猜到了,比王罄要清楚的多。

只是七八年过去,内衙早已改成了明远司,却非是她这归乡之人能够了解到的了。

她这里嘟囔了一句,王罄到是没怎的,那中年人耳聪目明,一边领着两人上楼,一边就笑,“姑娘说笑了,咱们虽然确实有点鬼头鬼脑,但做的却是守护一方平安的好事,像姑娘出身长安名门,却在绿林间厮混,窃以为不值啊。”

王罄不乐意了,“行侠仗义,自由自在,没什么不好。”

那人漫不经心的回了一句,“绿林豪杰,又有哪个敢真称什么行侠仗义了?自由自在到是真的。”

说话间,来到楼上,楼上是一个个雅间,但陪酒的女子也多了起来,来来去去,看上去都是花枝招展的曼妙身影,和楼下俨然两个世界一般。

早有人引着,来到一间房门之外,房门推开,中年人肃手邀客,“两位请。”

两人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无奈,长安规矩多,很多人一入长安,便已经身不由己,他们两个也不例外。

两人迈步入内,中年人却没跟着进来,而是在门外顺手把门关上了。

室内宽敞洁净,精致中透着大气,坐在窗边,还能低头看楼下的歌舞,当然,来到楼上的人,一半取的是清净,另外一半,就只能是优越感了。

室内早已坐了一人,这位也是一身便服,但官气就比方才那位多的多了。

见两人入内,起身抱了抱拳,“在下姓齐,多有唐突,两位不要见怪,知道两位远来,所以略设薄酒,算是给二位接风洗尘,两位请。”

很客气,也很周到,说话的时候,远没有方才那位硬邦邦,还莫测高深的。

两人入座,很快,酒菜就送了上来,这次可要方才他们自己要的那些丰盛多了,但两人哪里还有什么胃口?

王罄觉得,自己从蜀中到长安一路上,做的最错的一件事,怕就是临时起意,到这家酒楼里来吃饭了。

等人都退下去,这位四十多岁,言谈举止颇为威严的家伙,亲自给二人满嘴,顺便不时打量一下任红缨。

安坐之后,才笑着道:“两位不必如此戒备,本。。。。。。咱们也没什么恶意,好吧,咱们开门见山,直接说了吧。”

“一来呢,天子脚下,不容人肆意妄为,所以咱们职责所在,凡草莽龙蛇入京,都要知会一声,身上有案子的人不用说,他们若胆大包天,敢到京师来,算是自投罗网,省去了咱们许多手脚,其他人嘛,只要安分守己,来去自然自由,只是要在咱们这里备个案。”

“二来呢,有本事,又愿为朝廷效力者,咱们自然竭诚以待,嗯说的明白些,咱们明远司正值用人之际,就像王兄弟这样年轻有为之人,既然离开了蜀地,就是想有一番作为了,咱们明远司缺的,其实就是这样的人。”

说着说着,这位便露出了草莽气息。

“王兄弟,不忙说话,先听咱把话说完啊。。。。。。三来呢,任姑娘咱们不敢相强,不过。。。。。。想来任姑娘也不会在京师久留是吧?”



“明远司是什么地方?”

“呵呵,明远司属枢密院辖下,至于干什么的,也不用瞒着,咱们专职探查敌情,传送消息等等,说起来,若非两位来自蜀中,咱们多数不会这么快寻上两位。”

“蜀中和其他地方有何不同?”

“这个嘛。。。。。咱们明远司的人,大多来自蜀中,对那边要熟悉的多。”

“原来只是些探子啊,王某可是要进国武监的,怎么能去当探子呢?”

“嗯,王兄弟好志气,但这个不好说,看王兄弟的年纪,进国武监好像有点难,就算进去了,三四年出来,也近三十了吧?再要一步步往上行,难啊,咱们明远司就不一样,草创之际,多少机会都等着呢,将来王兄弟也许能借此进了枢密院任职,到了那个时候,齐某怕是要叫王兄弟一声大人了。”

这人真是好性子,不论王罄怎么插科打诨,都能好言好语,给王罄解释明白。

当然,你要真以为这人好欺,又道那明远司真个求才若渴,礼贤下士,可就大错特错了。

换了旁人,或是只王罄一人进京,肯定就不会是如此客气了。

明远司这样的衙门,阴狠之处,并下于当年的内衙,他们这么好言好语,以贵客之礼相待,不过因为座间有一个任红缨罢了。

任红缨的家世,让他们有点忌惮,因为属于外戚之家,但只这一点,还不足以让他们忌惮到这个地步,只因任红缨还和香侯府有着关联,好像又能牵上点晋国公府。

这一下,明远司也有点坐蜡了。

这位姑奶奶在蜀中没少沾了人命,很多还是蜀中密谍给擦的屁股。

这样一个人进京,不管不成,管吧,其他不论,晋国公府乃明远司的顶头上峰,这边儿又听到点风声,任红缨的幼妹差点嫁入晋国

虽然内情也许只有几个人清楚,其他人都不太明白。

但这个也差不多了,下面的人想着的是,好言好语,把这位姑奶奶礼送出京也就。

不是什么大事,惊动上官不值得,报上去吧,除了显示自己无能之外,那些捕风捉影之事,该怎么说?但做的差了,他们最后很可能好受不了。

相比王罄,任红缨两个,其实这位才真个是纠结无比。

第十三卷龙盘虎踞春秋事第一千四百九十六章名气

“我回乡探亲,什么时候来,什么时候走,不劳旁人费心。”

任红缨站起身,握住长剑,冷冷道了一句。

这姑娘就和她的剑一样,碰到难题的时候,总会选择直来直去,不给旁人留余地之外,也没给自己留下退一步的机会。

但对面这位早有准备,随即站起身,欠了欠身子,脸上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