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将血 >

第638章

将血-第638章

小说: 将血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还不速去换过衣物,来为大将军把盏赔罪?”

看着这妖jīng踩着欢快的步伐,脚底发出一连串清脆的声响,隐没在殿门口处,景帝无奈的摇了摇头,对赵石笑道“这个沈才人啊,年纪还小,又入宫不久,素喜玩闹,朕也头疼的紧呢,方才多有孟浪,爱卿不必放在心上。”

话是这么说,但话里藏着的宠溺之意谁也听得出来,赵石还能说什么?就算此女想要行刺于他,也是正常,当年他在蜀中杀的人头滚滚,蜀人呼之为赵魔王,蜀中大族,更是恨他入骨,此女若真是出自蜀中沈氏,干出什么来,也都不奇怪。

仿佛□□□已过,沈才人重归席上,为赵石把盏赔罪之后,也有些恹恹的提不起jīng神,一会儿功夫便告退了出去,又饮几轮,天sè也黑了下来,皇帝陛下终于发话,宴席到此结束……

赵石与王虎结伴出宫,自始至终,除了勤政殿上几句话外,皇帝陛下也再未提赏功之事,看来过后定有旨意的。

出了宫门,王虎告辞,临去之时,却笑着来了一句,“大将军,看在当年情分上,王虎厚颜请大将军在长公主处多多美言几句,王虎自有厚报。”

没头没脑的来了这么一句,也不待赵石反应过来,已经带人走了。

赵石琢磨了一下这话里的味道,撇嘴笑了笑,也就不再管它,回首望向宫门方向,心里也不知是怒是叹,怒的是,百战而归,竟然遭妇人女子戏弄,真真让人几乎忍无可忍,而叹的则是,这次回来,所见所闻,变化竟如隔世一般,宫中发生种种,在眼前一一闪过,赵石摇了摇头,皇帝陛下,也许真的有些老了……

(继续加更,求几张月票,才知道的规定,真的是限制多了啊,不过,哈哈,阿草要上推荐了,好像是星期rì,两个推荐,阿草离开的太久,也不知位置在哪里,反正有总比没有强,到时估计能爽一次,大家多多支持啊。

最近闹书荒,想找书友们求上一下,但转念一想,看书多了,更新又不知道能不能保证了,纠结啊……)

第十卷天下兴亡谁人晓七百九十九章圣旨

回到家中,先去后院露了一面,让等待中的老娘妻妾安心,转身出了后院,径自来到书房,南十八等人早已候在那里。。。高速更新

闲话少叙,坐定之后,赵石便将入宫种种,事无巨细,都讲了一遍。

几个人听了,都是脸sè古怪。

沉默多时,李博文却是率先开口,“现在市井之间也有传闻,说是皇帝陛下新纳了一位蜀中美人,有倾国之姿,没想到,伯爷回京就见到了。”

陈常寿摇头,“何止市井之间,便是公卿之家,现如今谈论最多的也是这位沈才人,听闻,这位沈才人,不但容貌绝世无双,还歌舞双绝,年关时,宫中赐宴,就是这位沈才人献舞于御前,一舞之间,倾倒多少长安达官显贵,也在一舞之间,名动长安。”

孙文通搭茬,闷声道:“彩玉坊中女子,蜀女身价倍增,怕是也与此事有关。”

众人面sè古怪,这位府中司马,孑然一身,不想还有这个嗜好。

李博文摇头叹道:“可惜锁于深宫,无缘见之。”

这位也好不到哪里去,当年落魄时,就曾在青楼于青楼女子写诗赋词为业,此时一脸的向往之sè,实在让人不敢恭维。

孙文通好像被触动了什么,感慨道:“红颜祸水,自古如是,想当年……唉,不说也罢。”

还是南十八见赵石脸sè有些发黑,这才开口将话头拉回了正题,“此女姓沈,多数是蜀中沈氏之女了,就是不知其父母名姓,不过,此女为长安王氏所献,却要小心为上了,听大帅所言,此女当颇有心计。红颜祸水之称,到也不为过的。”

说的有些隐晦,但这里都是聪明人,自然明白他的意思,按照赵石所说。长生殿上一曲悲歌。老大王朝,极盛而衰,系了多少古人哀思,故事不远。也确让人产生无限联想……

陈常寿迟疑了一下,道:“陛下素来英明神武,怎么会……”

这里数孙文通忌讳最少,他本来就蜀中降臣,对皇帝陛下也疏无敬意。接着话头便道:“sè令智昏,大帅百战归来,竟容女子妇人如此辱慢,难道不知,君使臣如草籽,臣必视君如寇仇……”

众人闻言脸sè皆是一变。

“住口。”赵石沉声喝止,“如此大逆之言,怎能出口?不但于事无补,泄露出去。这里所有人身家xìng命还要不要了?”

赵石盯着孙文通,好像要将他整个人看穿一般,孙文通倔强的闭紧嘴巴,最终还是抵不过那好像利剑般的目光,嘟囔道:“大帅若不信我。何必以如此秘事与闻?”

南十八与孙文通在河中也算相交默契,这时赶紧打圆场道:“文通需慎言,如今非常时候,府内府外耳目众多。只要只言片语泄露出去,立时便大祸临头。咱们都知道,文通是为大帅抱不平,然我等所言所行,为大帅幕尔,还望切记自己本份,大帅功成之rì,自不会忘了文通辛劳。”

“大帅也要小心了,陛下xìng情,朝野尽知,但如今……陛下所行,非同往常,是真是假,且待来rì观之,一叶落,而秋风至,波涛起时,总有预兆,只需细心观瞧,自难逃法眼。”

陈常寿点头,“京师之地,虽风波险恶,却有一定之规,往rì,伯爷远在千里之外,也就罢了,如今伯爷回京,许多事也便迎刃而解,只需静观其变,便也是了。”

赵石颔首,刚刚回京,确实有盲人摸象之感,一切的一切都是熟悉中带着些陌生,也许等时rì久了,一些影影绰绰的事情也就自然而然的明晰了起来。

送走几个幕僚,在书房中又静坐了半晌,这才起身回了后院,先去瞧了瞧女儿,这已经是每rì必备的节目,然后想了想,却没在李金花这里留宿,而是去了种七娘那里。

种七娘一路劳顿,身子也不如他般健壮,自然感觉身心俱疲,一连休息了几rì,才算堪堪缓了过来,见赵石过来,心中也自欢喜。

过了这些时,赵石竟然又觉着有些饿了,也是,在皇宫之中,饭菜酒肉再香,也让人有食不甘味,酒不对心之感,对种七娘说了,种七娘笑的前仰后合,不过还是忙着命人准备饭菜,美酒去了。

等到热气腾腾的饭菜上来,两夫妻相对而坐,种七娘轻酌了几口蜀中烧酿,便静静看着自家夫君如风卷残云般将酒菜扫了个干净,心里暖暖的,不由回想起少女时那些小心思,也不知现如今实现了几许,只是晓得,在这样一个时候,只觉心中满满,千金不易的。

赵石酒足饭饱,惬意的晃了晃铁打一般的胳膊,毫无形象的拍了拍肚囊,在种七娘谑笑当中,一把拉过妻子,在那红晕的脸蛋上猛亲了一口,饱暖思yínyù嘛。

种七娘身子也软了下来,但还是佯怒推开了他,脱开身,命人收拾碗筷,又沏上香茶,这才坐下身,似笑非笑的在自家夫君面上打量了半晌,突然来了一句,“见夫君如此兴致高昂……可是在宫中见了那颠倒众生的沈才人?这才连饭也顾不上吃了,所谓秀sè可餐……”

说到这里,自己也忍不住,笑的个花枝乱颤。

赵石愣了愣,他娘的,消息竟然传的如此之快,连她都知道了?不对啊,这才多大功夫,难道宫中成了漏勺,消息竟然传的满天飞?

还在猜疑,那边乐的好像找不到北似的种七娘见他神sè,却长大了小嘴,笑意未去,便愕然道:“呀,真见到了?”

赵石这才恍然,原来不知是在哪儿听闻了沈才人之名,顺口说的。

那边种七娘却不管这些,急着便问,“长的什么模样?比之……嗯,比之琴其海如何?听说此女歌舞双绝,夫君可见了?”

这都什么跟什么啊?

赵石哭笑不得,见种七娘两眼亮晶晶的,还带着那么点不服气,活像后世追星族穿越附身,无奈只得道:“不错,沈才人是见到了,还陪着陛下观瞧了一段剑舞,嗯,果然名不虚传……”

种七娘哼哼了两声,有点不愿意了,世间女子,自古皆然,种七娘虽英姿飒爽,不让须眉,却也不能例外。

赵石似笑非笑,种七娘这等小女儿态也算少见的很了,遂转口道:“容貌上,比之琴其海略胜一筹,但那剑舞虽也赏心悦目,不过论起本领来,又哪里比得上我家七娘半分?不过花拳绣腿罢了,不值一提……”

种七娘眉开眼笑,柔情蜜意满的都快溢出来了,站起身来,给赵石斟茶,随后身子已经轻轻偎依了过来。

不过还不算完,“从前可未见夫君夸过哪个女子,此女容颜,定是天下一等一的了,不然,哪里入得夫君法眼?”

赵石伸手环过妻子柔韧的腰肢,聪明的转移话题,“我才从宫中回转,你怎的就知晓出了个沈才人?”

种七娘一边把玩着赵石的鬓角,一边就笑,“父亲那里派了人过来,妾身不过略略问了几句长安趣事,便说到了此女,现如今啊,满长安都在传她的名字呢,便是父亲,那晚夜宴回来,也是赞不绝口,妾身还在想,是怎样一个女子,竟得众人交口称赞,可惜身在宫禁,不然妾身定要前去亲眼观瞧才行……非是妾身有未卜先知之能,赶巧夫君竟是……”

说到这里,笑的越发欢实,都快喘不过气来了。

直过了半晌,赵石大手渐渐往上移了过来,种七娘才抓住赵石的大手,“对了,父亲说,改rì要登门造访,京中诸事,想来父亲心里明白着呢,夫君尽可问之。”

赵石大手坚定的往上移动,一直罩住那高高隆起的温软,才笑着道:“哪里有岳丈拜见女婿的道理,你明rì传话过去,就说小婿明rì晚间去拜见岳父大人……”

种七娘这才满意的叹息一声,往赵石怀内凑了凑,脸上红晕浓的好似化不开般,虚虚搂着赵石的脖子,就算如此,小嘴里却还嘟囔出了一句,“沈才人真的生的那般好看?”

这女人的心思啊,真的让人无语……

一夜无话,赵石第二rì起来,神清气爽,洗漱完毕,将儿子拎过来教训一番,去瞧了瞧女儿,陪着老娘,妻妾们用过早饭,这才来到前院,方命人到库房,挑上几件礼物,好晚上给丈人送过去,已经有人急急禀报,圣旨到了……

(再加更一章,

第十卷天下兴亡谁人晓第八百章颁赏

第十卷天下兴亡谁人晓第八百章颁赏圣旨一到,又是一番忙乱,打开府中正门,摆设香案,合府家眷,一起迎奉圣旨。:。。

这次来传旨的正是大太监徐chūn,如今的徐chūn,非是往常可比了,因宫中曹太监年老多病,景帝御口钦赐徐chūn为内衙少监,暂掌内衙庶务,虽说十多年前,内衙有人随太子作乱,平定之后内衙元气大伤,之后又有蜀中乱事,内衙再遭重创。

经过十余年休养生息,也还元气未复,但以徐chūn如此年纪,出掌内衙中事,也数异数,在宫中地位越发的稳固了。

接旨的场面赵石经历的多了,这一次好像也没什么不同,来传旨的是一大帮人,接旨的也黑压压一片,显得分外热闹。

但宣读圣旨之时,便都安静了下来。

圣旨的程序也好似千年不变,先就是论功,备述赵石功绩,当然,论功过后,并非就是颁赏,而是要挑出点毛病,给臣下以惊醒,在这里也就不一一赘述了。

接下来才是圣旨的实质xìng内容,也就是论功行赏的环节,无论宣旨的,还是接旨的,都是心里有数。

这次赏赐自然丰厚,金银若干,绫罗绸缎若干,还有天、田地屋宅若干,这些也不用多说,得胜伯府不缺这个。

再者说了,没钱的男人是条虫,有钱的男人却无权,在某些人眼中也是条虫,有权却不够大,还是逃不脱旁人摆布,尤其是在这样一个时代,男儿在世,讲究的是一个封妻荫子,要掌权,还要掌大权,这才不枉了在人世走这一遭。

金银细软,田地屋宅比起世间权柄来,实在算不得什么。

废话少说,直到徐chūn念到,晋大将军赵石,三等定军侯,三品冠军大将军,赏金鱼袋,荫庶长子赵君玉,云骑尉。

赵石老娘,妻子,皆有封赏,晋其母,渭河郡夫人(沿唐制),其妻,范氏,柔福夫人。

可谓是一门皆荣,果然赏赐丰厚的让人难以想象。

此时的赵石,一跃已为大秦众将之首,没有之一,即便是大将军张培贤,也要稍逊一筹。

而此次一战,却直接封出两个侯爷来,可见乱世当中,军功之赏,实非其他可比。

这也象征着,随着大秦统一天下的步伐,将军们终于用敌人的鲜血以及累累尸骨打破了旧有的官场限制,为自己和子孙建下偌大的基业,而这,也只是刚刚开始而已,可以想见的,将来在大秦铁骑纵横天下的过程中,定会有更多的杰出将领涌现出来,破城之功,斩将夺旗之功,灭国之功,等等等等,到那时,封公封王,也就不再是什么梦想了。

堪称冗长的圣旨宣读完毕,递到赵石手上,徐chūn换上笑脸,一把掺住赵石胳膊,恭喜道:“侯爷快快请起,也好让咱家恭贺一番,讨个吉利。”

与到河中宣旨的大太监气度实在不同,皇帝身边的人,真正的不一样。

一家子纷纷起身,恭喜声也连成一片,喧闹异常,赵石不yù过分张扬,很快遣散众人,又将圣旨以及颁下的印信妥善放好,这才命人招待好随行传旨之人,自己则陪着徐chūn到正厅叙话。

等到香茶果点摆上,正厅中安静下来。

徐chūn笑起来却是显得亲近了许多,“侯爷一去两载,咱家在京师时常挂念,今rì见侯爷安然无恙,且载誉而还,陛下也不吝厚赏,当真是可喜可贺,啧啧,封妻荫子,以侯爷当今威势,当真是百年难得一见啊。”

赵石也笑,封赏下来,还如此丰厚,确实让他心安不少,但宫宴yīn影还在,又有许多事不知就里,再加上……封赏虽厚,却未提及半点实职,这心就算放下,也是放在半空中的。

目光闪动中,他的位份已是非同寻常,但面对的这位大太监也非是当年那个从树丛中连滚带爬出来,无足轻重的小太监了不是,所以,有些话也就不能说的太随意了,“些许辛劳,却得如此厚赏,实在令人惭愧,还望公公回去回禀陛下,臣定鞠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1

你可能喜欢的